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 一起探討的問題是孩子不聽話,父母就會對孩子很粗暴,孩子就開始對父母越來越疏遠,父母也應該反思一下這個問題。

“你什麼態度?”當別人對你說話時態度不好,你也許會這樣責問對方。身為父母,你是否想過孩子也會問同樣的問題呢?在跟孩子談話的時候,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態度。如果你能保持溫和、平易、寬容、誠懇、幽默、低調的態度,你說的話,孩子,怎麼會不聽?記住:父母說話的態度,決定著孩子說話的程度。

一、少一些粗暴,多一些溫和
家長動輒對孩子大喊大叫、呵斥挖苦,甚至破口大罵、拳腳並用,說到底,是一個教子態度、說話態度的問題。家長以非常粗暴的態度和孩子說話,只能激起孩子的強烈逆反,導致親子關係惡化,百害而無一利。
年幼的孩子,由於生理機制和認知能力的侷限,對事物無法加以判斷,只能憑感官刺激來體驗。父母的粗暴態度,往往被看成是一種威力,表面上會屈從,內心卻在默默抵抗,有時還會出現父行子效的現象。童年的孩子,由於生理和心理方面獲得了一定發展, 對生活中的現象能推理和判斷,在承受父母的粗暴態度以後往往難以服氣,便另尋發洩機會,如常常可見的大孩子對弱小兒童的迫害現象。青少年期的孩子,由於生理和心理走向成熟,對社會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具有強烈的慾望,自主意識較濃。對父母的粗暴態度,內心會十分反感,不但不會認識自身的錯誤,相反,更容易走向極端。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描繪父母行為對孩子的影響時說:“如果你們在家裡粗野暴躁,誇張傲慢或酩酊大醉或再壞一些,甚至侮辱母親,那麼你們已經大大地傷害了你們的兒童,你們的兒童教育做得很壞了,而你們的不良行為,將會產生最不幸的後果。”在棍棒面前,孩子一方面受父母打罵無力抗衡,就會在外模仿大人的舉動去對付別人,欺負弱小的孩子:另一方面會懾於大人的威勢,為逃避責罰,尋求保護自己的方式——撒謊、欺騙。
教育專家陳鶴琴認為,孩子幼小的心靈極易受到挫傷,任何粗暴武斷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時宜的,只有用溫和的方式,才能走進孩子的心靈。
為什麼教育孩子時最好採取溫和的態度呢?
首先,溫和的態度能減緩孩子的心理壓力。多數孩子都害怕批評,這是一種潛在的心理負擔。一旦受到 了父母粗暴的呵斥,這種負擔便會轉化為“心理壓力”,孩子會因為考慮到父母將怎樣處置,而變得焦慮不安,精神緊張;同時,自我保護的本能又會促使孩子做出“心理防禦”,以至於在父母面前不敢也不願道出真情。


這時,倘若父母能用和藹、溫和的態度開導、說服,孩子就會獲得心理上的寬慰,緊張的神經會漸漸鬆弛。孩子情緒穩定了,父母的話也就容易接受了。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其次,溫和的態度能誠弱乃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常有這樣的孩子,從小就受到父母過分嚴厲的斥責。可以說他們是伴著訓斥聲長大的。在這些孩子眼裡,父母不可親近,而且令人憎恨。由於情緒的強烈對立,所以對父母的要求,往往一概拒絕。有時甚至反其道而行之,故意調皮搗蛋與父母對著幹。可見,嚴厲斥責只能使孩子的對立心理更趨激化。
父母以溫和的態度,心平氣和地就事論事,會對孩子產生良性暗示,從而願意接受父母的教誨。如長期堅持這樣做,自然會消除逆反心理,而且自覺按照父母所講的道理去學習、生活和做人。
第三,以溫和的態度 與孩子談話,可縮短親子之間的心理距離。父母對孩子溫和,有利於增進彼此的親密關係。相反,那些熱衷於保持父母的“尊嚴”,動輒對孩子粗暴的、聲色俱厲的訓斥,往往會阻礙父母與子女之間心理的溝通和感情的交流。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總之,用溫和的態度與孩子溝通,比較合乎孩子的心理要求和特點,它有助於促進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思想交流和感情的溝通,從而使孩子尊重父母、信賴父母,自覺自願地接受父母的批評和教導。
很多父母也想用溫和的態度跟孩子說話,但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不知道自己該怎麼樣才能做到。試試下面的方法,你會發現以溫和的態度對孩子說話並不難:
1.冷靜控制情緒,平衡心態。在和孩子的談話中,如果和孩子的意見發生衝突,千萬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應該冷靜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見是否正確: 如果正確的要給子支持;如果是錯誤的,父母應該在商討的氣氛中用溫和的態度給孩子分析。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2. 學會對孩子的錯誤“冷處理”。父母呵斥打罵孩子往往是自己急了的時候,因此要學會冷處理”。所謂“冷處理就是在自己著急、上火、 生氣時不要教育孩子,自己先消消氣,等心平氣和了再教育孩子。而當孩子處於生氣、激動的時候,也不適宜進行教育,應該等孩子平靜下來後,再用溫和的態度跟孩子講道理。

二、不用命令的姿態跟孩子講話
家庭教育專家盧勤女士說:“與其用命令的方式對孩子指東指西,不如蹲下來好好和孩子說話。
有的家長在家裡總愛擺擺為人父母的架子,對孩子呼來喚去,常用命令的口氣對孩子說:
“把我的眼鏡拿來!”“不要動那本書!”
“今天晚上不準出去玩! ....
威風倒是夠威風,可是這樣的父母逐漸會發現,孩子們慢慢地不吃這一套了,而是常將父母的一道又一道的命令當耳旁風,甚至“抗命不遵”。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在其名著《家庭教育》一書中講述了自己的真實經歷:一天,陳鶴琴的兒子拿了一塊破爛的棉絮裹在身上玩。陳鶴琴看見後,就考慮是立刻把破棉絮奪去呢,還是讓他在玩弄中獲得一種經驗; 或者命令他將棉絮丟掉,而以其他東西替代。思考了一番, 陳鶴琴覺得還是用積極的暗示去指導為好,就對孩子說:“這是很髒的、有味的,我想你一定不要,你平時都喜歡乾淨,去拿一塊乾淨的吧。”孩子聽了,果然很高興地跑去了。
陳鶴琴事後總結說:“無論什麼人,受激勵而改過,是很容易的;受責罵而改過,比較不容易,而小孩子尤其喜歡聽好話,不喜歡聽惡言。大多數做父母的看見小孩子玩骯髒的東西,就自然而然地去把東西奪過來,還會罵他,甚至於還要打他。其結果是,小孩子改過的少,而怨恨父母的多;即使不怨恨父母,至少也一定不喜歡父母了!”
可見,與其命令,不如積極地暗示。

以粗暴命令的姿態跟孩子說話,易於形成父母與孩子間的對立,讓父母的教育行動沒了迴旋餘地


例如:父母命令孩子去睡覺,偏偏孩子置若罔聞,只管自己玩自己的,而父母一-時也拿這些小淘氣沒辦法。這樣次數多了,孩子就覺得不聽父母的命令也沒什麼,那下次也就更不會聽了。如果父母明白孩子的心理,這樣對孩子說:“呀,這東西真好玩呀!可惜時間不早了,乖孩子,應去睡覺了。要不你再玩5分鐘,就去睡覺,好嗎?”這樣既誇了孩子乖,又是用徵詢的口氣同他說話,孩子感到受到了尊重,也許到不了5分鐘就乖乖地上床睡覺去了。同時還為父母留下了餘地,即使孩子暫時不聽話,也不至於激得父母為了自己的威嚴大動肝火。父母旦向孩子發出了命令,那是一定得讓孩子服從的,否則不利於以後的教育。

父母對孩子的態度不好,想讓孩子不遠離你,父母態度應該好起來


如果父母老以命令的姿態對孩子支配來支配去,孩子處於被動服從的地位,時間長了,就會形成退縮的性格,依賴性強,缺乏主動性;也有可能走上另一個極端,孩子經常與父母“頂牛”,逆反心理增強,走入社會後也會具有反社會性。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分享內容了,喜歡的朋友們請多多關注,與孩子處理好和諧相處的親子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