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为宋江和方腊哪个是真英雄?急,准备辩论赛,拜托拜托,都说说吧?

猪猪的丶倾城


从小说中看,宋江和方腊都不是英雄;从正史上看,宋江、方腊都是英雄。怎么讲?

《水浒传》中宋江是英雄

读水浒不可不搞清楚版本问题,前七十回书是《水浒传》,施耐庵的原著。后几十回则不是《水浒传》,大约有四十九回半是续书,书名叫《征四寇》。这部续书与《荡寇志》、《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古本水浒传》等等续书一样,都不是施耐庵的原创。现在通行本采用的,是把《征四寇》当做了《水浒传》的一部分。这是沿用清初时期,合订《水浒全传》的做法,在此之前,《征四寇》是单行本。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英雄。此人从郓城县押司,经历无数江湖险恶,做到了梁山寨主。当宋江从江州到了梁山之后,开始与官府为敌,最终与朝廷为敌,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反官府,反朝廷,甚至反皇帝。举几个例子来稍加说明一下:

三打祝家庄。这是宋江上山后的第一仗,对手是与官府联系紧密的祝家庄。这个祝家庄很不简单,实际上是从北宋初期的“堡寨”发展而来的。熙宁变法后,朝廷将国防负担向地方转嫁,私家部队承担了地方治安、戍边御敌的国防任务,是为“乡兵”。这些地方私家武装,后来迅速壮大,南宋初期的“X家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宋江打祝家庄,其实是以官府为敌,这是其英雄壮举的第一步。

打破高唐州。高唐州与祝家庄不同,是朝廷的地方行政州府,长官高廉则更是上通朝廷,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宋江不仅主动出击,还坚决的把它拿下,斩杀了高廉。这一回,等于是向朝廷权臣宣战了。

高俅得知堂兄弟被杀,立即请启宋徽宗,派呼延灼攻打梁山。宋江则沉着应战,大破连环马,取得了梁山抗击朝廷官军的首胜。这一仗,等于是与朝廷为敌了,宋徽宗面御的大将被杀得落花流水,宋江难道不是英雄吗?

直接攻击宋徽宗。宋江虽然没有打到东京汴梁,但施耐庵以青州、华州两仗,写了宋江反皇帝的英雄事迹。

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宋徽宗慕容贵妃的亲哥哥,宋江在清风寨时就招惹了这位皇亲国戚。三山聚义之后,宋江派梁山大队人马杀到青州,管你是不是皇亲国戚,打破青州杀了慕容彦达。

攻打华州,则是直接搞到了皇帝头上,以金铃吊挂赚出贺太守,一举袭破城池,斩杀了朝廷命官。

宋江造反步步升级,可谓英雄壮举。

《征四寇》写坏了两大英雄

万历年间刊印的《水浒传》,称为“容与堂本”,这个版本删掉了七十回之后的故事,加上了招安与征方腊的情节。后面的续书完全的反水浒,宋江所有的英雄壮举,在第七十一回的下半部开始反转,梁山好汉成了劫道的毛贼,毫无纪律约束的乱寇。宋江再也不与官府为敌,躲在梁山日夜想着招安。

即便连续击败童贯、高俅的佂剿,宋江都是以招安为目的,虽胜尤耻,很令人反感。然后,摇尾乞怜,竟然通过名妓李师师打通了招安通道,成功的得到了宋徽宗的赦免而投降。接着,宋江前往江南攻打方腊。

续书中,方腊也被写得很不堪,作者讥讽他就是一个山中樵夫,打柴时在溪中照见了自己身着黄袍、头戴冕冠。于是,自以为有天子之份,便扯旗造反了。

这两大英雄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杀得昏天黑地,死伤累累。梁山好汉经此一役,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二十七人。方腊则全军覆灭,恢复其樵夫本色,翻山越岭逃跑。最终,被智真长老暗示鲁智深活捉。

宋江打方腊,完全是一处古代神剧。宋江摇尾乞怜,在朝廷官员面前卑躬屈膝,十分的令人恶心。但与方腊作战,却下了死手,不顾梁山重大伤亡,将一个个好汉葬送在江南。方腊则是完全的反派,无论战将多么勇猛,部队如何精锐,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而被施耐庵抨击的玩乐皇帝宋徽宗,则在续书中成了好皇帝,完全反转了施耐庵反皇帝的创作主题。既然是好皇帝,宋江、方腊能造他的反吗?

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中,暗示了花石纲、生辰纲两件导致民众造反的祸国殃民的勾当。但是,续书《征四寇》却把方腊的起义写成方腊本人因幻觉而造反,因幻觉而作乱,最终才落得个枭首东京的下场。

《征四寇》比《荡寇志》还反水浒,亡国之君宋徽宗变成了好皇帝,宋江、方腊两大英雄变成了投降派和妄想症患者。这就是《水浒传》被禁一百多年,然后在万历年间被腰斩,以续书反转的重要原因。在万历的心中,这帮“草寇”能反皇帝吗?

正史中的宋江、方腊都是英雄

《宋史》中,方腊事迹比较完整,《童贯传》中就有他从起义到被擒被杀的全过程,其中,方腊起义的原因是这样的:

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

方腊起义后,“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南陷衢,杀郡守彭汝方;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

“陷杭州,知州赵霆遁,廉访使者赵约诟贼死。(宋史·徽宗本纪)”

方腊起义,一如《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一样,轰轰烈烈,与朝廷作对。

宋江起义却是因为生辰纲所引起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晁盖等人因为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然后,请宋江上山。因为泄露了梁山书信,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到了梁山上。《水浒传》的故事脉络也是如此,生辰纲是梁山聚义的导火索。

方腊的声势越来越大,宋徽宗便下诏招安,《宋史·徽宗本纪》这样记载道:“甲戌,降诏招抚方腊。”此处所说的“甲戌”,是指宣和三年二月的甲戌日。但是,方腊不理睬宋徽宗的招降,“方腊陷处州”,继续与朝廷为敌。

这样的方腊难道是续书《征四寇》的妄想症患者吗?

那么,宋江又是如何被招安的呢?还是引用《宋史·徽宗本纪》来看一看吧: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张叔夜招降宋江,情况如何呢?《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说的:擒其副贼,江乃降。宋江是因为副将被擒,无奈率众投降。宋江不仅作战英勇,也非常的讲义气,张叔夜以其副将为要挟,迫使宋江投降。

《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与《宋史》基本一致:

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

宋江征讨方腊后,随童贯北宋佂辽,然后投入到抗金战斗中。《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翼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

这则记载表明,青面兽杨志参与了抗金,担任了先锋敢死队首领。这一仗说的是种师中(《水浒传》小种经略相公的原型)在榆次杀熊岭大战金兵。北宋军队全军覆灭,种师中阵亡,杨志则率领部队从小道全身而退,带着部队又参加了刘韐的抗金队伍。抗金名臣李纲在《梁溪文集》中,认为杨志有功,为之请封。

从这些史料看,方腊、宋江都是英雄。至于宋江征讨方腊,大概只参与了两个月不到的局部战斗,而且,并没有如《征四寇》写得那样惨烈。打完方腊后,宋江及三十六人完好无损,因为,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写道“三十六人同拜爵”。李若水的记录,与《大宋宣和遗事》相吻合。


绿野萍踪01


宋江同方腊无法比的,宋江没有组织能力,没军事能力,宋江逼上梁山的,没有组织自已团队,宋江座上梁山头,一心向着朝庭,心想招安,害了梁山兄弟,投降朝庭,去打方腊,真正投降派。而方腊真正农民起义军,有组织有纪律军队,真正为受苦受难农民着想的,有组织自已团队,建立了反对朝庭队伍,有实力存在的,对抗的,方腊才是英雄。






随风84552113


很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讨论一下。

从小说中看,宋江和方腊都不是英雄;从正史上看,宋江、方腊都是英雄。怎么讲?

《水浒传》中宋江是英雄

读水浒不可不搞清楚版本问题,前七十回书是《水浒传》,施耐庵的原著。后几十回则不是《水浒传》,大约有四十九回半是续书,书名叫《征四寇》。这部续书与《荡寇志》、《水浒后传》、《后水浒传》、《古本水浒传》等等续书一样,都不是施耐庵的原创。现在通行本采用的,是把《征四寇》当做了《水浒传》的一部分。这是沿用清初时期,合订《水浒全传》的做法,在此之前,《征四寇》是单行本。

在《水浒传》中,宋江是英雄。此人从郓城县押司,经历无数江湖险恶,做到了梁山寨主。当宋江从江州到了梁山之后,开始与官府为敌,最终与朝廷为敌,高举“替天行道”大旗,反官府,反朝廷,甚至反皇帝。举几个例子来稍加说明一下:

三打祝家庄。这是宋江上山后的第一仗,对手是与官府联系紧密的祝家庄。这个祝家庄很不简单,实际上是从北宋初期的“堡寨”发展而来的。熙宁变法后,朝廷将国防负担向地方转嫁,私家部队承担了地方治安、戍边御敌的国防任务,是为“乡兵”。这些地方私家武装,后来迅速壮大,南宋初期的“X家军”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

宋江打祝家庄,其实是以官府为敌,这是其英雄壮举的第一步。

打破高唐州。高唐州与祝家庄不同,是朝廷的地方行政州府,长官高廉则更是上通朝廷,是高俅的叔伯兄弟。宋江不仅主动出击,还坚决的把它拿下,斩杀了高廉。这一回,等于是向朝廷权臣宣战了。

高俅得知堂兄弟被杀,立即请启宋徽宗,派呼延灼攻打梁山。宋江则沉着应战,大破连环马,取得了梁山抗击朝廷官军的首胜。这一仗,等于是与朝廷为敌了,宋徽宗面御的大将被杀得落花流水,宋江难道不是英雄吗?

直接攻击宋徽宗。宋江虽然没有打到东京汴梁,但施耐庵以青州、华州两仗,写了宋江反皇帝的英雄事迹。

青州知府慕容彦达是宋徽宗慕容贵妃的亲哥哥,宋江在清风寨时就招惹了这位皇亲国戚。三山聚义之后,宋江派梁山大队人马杀到青州,管你是不是皇亲国戚,打破青州杀了慕容彦达。

攻打华州,则是直接搞到了皇帝头上,以金铃吊挂赚出贺太守,一举袭破城池,斩杀了朝廷命官。

宋江造反步步升级,可谓英雄壮举。

《征四寇》写坏了两大英雄

万历年间刊印的《水浒传》,称为“容与堂本”,这个版本删掉了七十回之后的故事,加上了招安与征方腊的情节。后面的续书完全的反水浒,宋江所有的英雄壮举,在第七十一回的下半部开始反转,梁山好汉成了劫道的毛贼,毫无纪律约束的乱寇。宋江再也不与官府为敌,躲在梁山日夜想着招安。

即便连续击败童贯、高俅的佂剿,宋江都是以招安为目的,虽胜尤耻,很令人反感。然后,摇尾乞怜,竟然通过名妓李师师打通了招安通道,成功的得到了宋徽宗的赦免而投降。接着,宋江前往江南攻打方腊。

续书中,方腊也被写得很不堪,作者讥讽他就是一个山中樵夫,打柴时在溪中照见了自己身着黄袍、头戴冕冠。于是,自以为有天子之份,便扯旗造反了。

这两大英雄在战场上兵戎相见,杀得昏天黑地,死伤累累。梁山好汉经此一役,死的死、散的散,只剩下二十七人。方腊则全军覆灭,恢复其樵夫本色,翻山越岭逃跑。最终,被智真长老暗示鲁智深活捉。

宋江打方腊,完全是一处古代神剧。宋江摇尾乞怜,在朝廷官员面前卑躬屈膝,十分的令人恶心。但与方腊作战,却下了死手,不顾梁山重大伤亡,将一个个好汉葬送在江南。方腊则是完全的反派,无论战将多么勇猛,部队如何精锐,最终都难逃覆灭的命运。

而被施耐庵抨击的玩乐皇帝宋徽宗,则在续书中成了好皇帝,完全反转了施耐庵反皇帝的创作主题。既然是好皇帝,宋江、方腊能造他的反吗?

施耐庵在前七十回中,暗示了花石纲、生辰纲两件导致民众造反的祸国殃民的勾当。但是,续书《征四寇》却把方腊的起义写成方腊本人因幻觉而造反,因幻觉而作乱,最终才落得个枭首东京的下场。

《征四寇》比《荡寇志》还反水浒,亡国之君宋徽宗变成了好皇帝,宋江、方腊两大英雄变成了投降派和妄想症患者。这就是《水浒传》被禁一百多年,然后在万历年间被腰斩,以续书反转的重要原因。在万历的心中,这帮“草寇”能反皇帝吗?

正史中的宋江、方腊都是英雄

《宋史》中,方腊事迹比较完整,《童贯传》中就有他从起义到被擒被杀的全过程,其中,方腊起义的原因是这样的:

时吴中困于朱勔花石之扰,比屋致怨,腊因民不忍,阴聚贫乏游手之徒。宣和二年十月,起为乱,自号圣公,建元永乐。

方腊起义后,“不旬日聚众至数万,破杀将官蔡遵于息坑。十一月陷青溪,十二月陷睦、歙二州。南陷衢,杀郡守彭汝方;北掠新城、桐庐、富阳诸县,进逼杭州。”。

“陷杭州,知州赵霆遁,廉访使者赵约诟贼死。(宋史·徽宗本纪)”

方腊起义,一如《水浒传》所写宋江起义一样,轰轰烈烈,与朝廷作对。

宋江起义却是因为生辰纲所引起的,《大宋宣和遗事》记载,晁盖等人因为劫了生辰纲上了梁山。然后,请宋江上山。因为泄露了梁山书信,宋江杀了阎婆惜逃到了梁山上。《水浒传》的故事脉络也是如此,生辰纲是梁山聚义的导火索。

方腊的声势越来越大,宋徽宗便下诏招安,《宋史·徽宗本纪》这样记载道:“甲戌,降诏招抚方腊。”此处所说的“甲戌”,是指宣和三年二月的甲戌日。但是,方腊不理睬宋徽宗的招降,“方腊陷处州”,继续与朝廷为敌。

这样的方腊难道是续书《征四寇》的妄想症患者吗?

那么,宋江又是如何被招安的呢?还是引用《宋史·徽宗本纪》来看一看吧:

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张叔夜招降宋江,情况如何呢?《宋史·张叔夜传》是这样说的:擒其副贼,江乃降。宋江是因为副将被擒,无奈率众投降。宋江不仅作战英勇,也非常的讲义气,张叔夜以其副将为要挟,迫使宋江投降。

《大宋宣和遗事》的记载与《宋史》基本一致:

朝廷无其奈何,只得出榜招谕宋江等。有那元帅姓张名叔夜的,是世代将门之子,前来招诱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敕,分注诸路巡检使去也。

宋江征讨方腊后,随童贯北宋佂辽,然后投入到抗金战斗中。《三朝北盟会编》记载:“翼日,贼遣重兵迎战,招安巨寇杨志为选锋首,不战由间道径归。”

这则记载表明,青面兽杨志参与了抗金,担任了先锋敢死队首领。这一仗说的是种师中(《水浒传》小种经略相公的原型)在榆次杀熊岭大战金兵。北宋军队全军覆灭,种师中阵亡,杨志则率领部队从小道全身而退,带着部队又参加了刘韐的抗金队伍。抗金名臣李纲在《梁溪文集》中,认为杨志有功,为之请封。

从这些史料看,方腊、宋江都是英雄。至于宋江征讨方腊,大概只参与了两个月不到的局部战斗,而且,并没有如《征四寇》写得那样惨烈。打完方腊后,宋江及三十六人完好无损,因为,李若水在《捕盗偶成》中写道“三十六人同拜爵”。李若水的记录,与《大宋宣和遗事》相吻合。

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庸不易


笑话,宋江还算英雄?他是在被逼无奈、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才加入起义军的,充其量不过是革命的同路人,而实际是混进革命队伍的反动分子,事实证明,他不是千方百计向封建统治者投降了吗!宋江岂能和方腊这个真正的英雄相比!“水浒"的要害是投降,一有机会,宋江一类便会反手镇压人民,镇压革命,请题主擦亮双眼!


gaotzy


宋江为梁山首领,方腊为同年代农民起义领袖。

宋江出身不高,后为市井小吏,文不能治国,武不能安邦。在他眼里,当官是唯一选择,当了大官就能光宗耀祖。所以他委屈求全,全心全意工作,"宁可朝庭负我,我决不负朝庭"。可未曾料媳妇闫婆惜偷汗被他得知,闫婆惜自知理亏,便危肋宋江密谋造反,宋江随怒杀其妻。有了人命,无路可走,只好上了梁山。宋江平时爱结交朋友,特别是有才能的。上了粱山,遇到不少朋友,随推举他当头领,后运气不错,当上首领。之后,他几次与朝庭谈判,不想有负朝庭,天天盼着招安。由于方腊起义急需镇压,朝庭接受了宋江等人投降,宋江终于成为宋朝统治者的鹰犬。但宋江不欺压百姓,讲义气,讲纪律,按功行赏,爱护下属,所以部众皆服。

方腊仇视朝庭,不忍见社会不平,更仇视贪官污吏欺压百姓。他希望建立一个比宋更好的王朝,能更公平公道些,对老百姓好些。这种思想要比宋统统治者的思想先进,更顺应历史朝流的发展,所以方腊自立为王,聚集农民举行武装起义,与宋统治者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宋江与方腊比较,宋代表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方代表推翻统治阶级的先进势力。就其个人能力,宋也远不及方,所以方腊为当时真正的英雄。


登高望远9G


宋江既是一个投降主义者,又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千方百计寻求朝廷的招安,被招安后,由造反起义的人民英雄变成了统治者的鹰犬,最后中了奸计,几乎全部被毒杀,若没有宋江,换个领导人,这样的悲剧就不会发生。相形之下,方腊造反起义,宁死不屈,才算得上是真正的英雄好汉。


老顽童374236889


二人皆为英雄,宋江方腊二人仿佛曹操与刘备之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为何如此说呢,作为宋江,一弄笔小吏,文不能安邦,武艺又稀松,却能号令这些粗鲁武夫,为其鞍前马后,唯命是从,其驭人之术,不得不服。为了一己私欲,用弟兄们的鲜血染红了官帽,腹黑如此,是为成大事者!是英雄!方腊是黄袍加身,自立为皇,有横扫八方,纵横天下的气魄,然而也逃脱不了利己的思想,我想一旦功成名就,扫平天下时,也会为了自己私欲,劳民伤财的,但也算是英雄。但从古至今真英雄者非毛泽东莫属,为人民服务贯穿了他老人家一生,所以为人民的,人民会把他举的很高很高。毛泽东为真英雄!


俗人熟事84501


宋江当然算不上真英雄,他不过是借梁山好汉的牺牲捞取取悦朝廷的个人政治资本,他从来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封建腐朽王朝的思想,上梁山是无奈,受诏安是投降,毛主席说过,宋江和他的水泊梁山义军只反贪官不反朝廷,注定是要失败的。方腊是真正的农民起义军,斗争坚决态度鲜明意志坚强,可惜在宋江投降派和封建朝廷的夹击下失败了。


谁是我知心


北宋徽宗年间世道并不太平。烟尘四起反判朝廷的,有山东宋江,浙江方腊,辽东田虎,河北王庆。

。以宋江领导的,山东梁山势力最强,已成为宋廷的看中丁,徽宗帝曾都次派兵征讨无故。可是宋江头脑发昏,官迷心巧,决意要投降自已的敌人。终于被招安,被蔡京为首的众奸臣暗算,奸臣狠毒的手段称:‘’以毒攻毒‘’即强盗打强盗。先消灭田虎,王钦,再讨伐方腊。

。在宋江与方腊的争战中,按照双方的兵力,宋江带领原梁山十多万兵马,大将三十多员,偏牙将近七十员。

。方腊兵马三万多人,大将三四员:偏将不过十员,双方兵力差拒很大。

。那么宋江虽然捉得方腊,取得全面胜利,为什么要化如此惨重的代价,几乎全军覆殁,十多万兵马,只乘二十七骑凯旋。

。原因出在何处:除了朝廷对粮草和战争资源,被奸臣卡壳不及時支持外。其次全部责任在于宋江。

。宋江出身是山东:郓城县衙门的刀笔秀才,凭‘’义‘’字聚了那么多兄弟,古代从聚义角度看问题,梁山这邦人多是强盗,宋江是强盗头子。那么宋江的文学才华又怎样呢?说得简单点就是县衙门的书记水平。既不懂政治,又不懂军事。一不会治国(或治地方),二不会治军。在梁山時能多次打败官兵,是凭梁山的地理条件,如脱离老窝就没有任何依赖。

。征方腊之损失如此惨重除了朝廷不配合。宋江的指挥一点没有战略,战术可言。他靠的是人海‘’战术‘’,凭人多优势,在战斗的全过程,一点没有孙吴兵法的借鉴,或三十六中的借鉴,都是乱冲直撞,不以兵将的人命为贵,最点形的例子,在水西门派张顺送信劝降,你已派燕青,李逵出使劝降未果,还是心不死。让张顺一条生命白白送掉。其二,军兵队伍的组织混乱,在战争的期间,如有组织有领导。不致有让三五成群的散兵,都中了敌人的埋伏,如阮小二,阮小五都不该死,还有多起游兵被敌方戳杀,终的来说,这次战争在军事组织上很混乱,为帅者宋江没有军事指挥能力,葬送了十多万兵马,驳得个小小武官节度使。

。衹于宋江同方腊谁是英雄。从上所见已经很明白了,宋江是个无智无谋的指挥官,虽然取得胜利,化了很大代价。历史規律像宋江这样的指挥官朝迋必须公开问罪,指挥不当处斩,由于徽宗昏庸没有追究,而被奸臣暗害,官迷心巧,落得一事无成。方腊系农民起义,忍死不降朝廷到是个好汉,不过在封建社会角度看,是个叛逆者。


老龚166916589


与宋江相比, 方腊做的这些事才能算得上真英雄。

方腊,北宋末年浙江农民起义首领,又名方十三。北宋宣和年间,宋徽宗喜好花石竹木,在江南设“苏杭应奉局”,派众爪牙到东南各地,搜刮民间花石竹木和奇珍异宝,用大船运向汴京,每十船组成一纲,时称“花石纲”。浙江青溪县多产竹木漆,是应奉局重点酷取之地,因而深受剥削压迫之苦,农民无法求生。方腊对宋王朝的反动统治怀有刻骨仇恨,遂趁百姓不满之机,暗中把贫困失业的人组织起来起义。

方腊有较强的组织才能,自身又出身贫苦,所以能号召很多生活困苦的农民。他还参与传教,吸收了大批教徒,这些人后来成为起义军的骨干力量。摩尼教主张“是法平等,无分高下”,信教者都是一家,同时还主张吃素断荤,节省钱财,教友中实行互助。在起义军内部,政治上彼此平等,不分上下尊卑,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敌;经济上凡钱财物用一概公共享受使用,没有你我之分。

方腊提出鲜明的政治口号和政治主张,付之于革命实践。他领导的义军烧孔庙,毁神像,杀贪官污吏。批判佛教教义中“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虚伪性,指出“是法平等无,有高下”,主张实现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财,散以募众”;“有甚贫者,众率财以助……凡出入经过,虽不识,党人皆馆谷焉,人物用之无间,谓为一家。”方腊的政治主张和革命行动,深受贫苦百姓的拥护,数日间聚众十万。自号圣公,改元永乐,置偏裨将,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镇压帮源一带地主武装的反抗,占领青溪县西北重镇——万年镇,随即向县城进发。这时,两浙路都监蔡遵、颜坦带领5000兵前来征讨。

起义军展开强劲攻势,连克浙江建德县、安徽休宁县、歙州以及东南政治中心杭州,并以杭州作为新的指挥中心。方腊调度有方,在半年时间内将起义烽火燃到江浙皖赣四省,占领了六州52县,宋王朝一时大为惊恐,急派童贯带兵15万前往围剿。后由于叛徒出卖,方腊被逮捕,在汴京英勇就义。

相比于宋江,方腊更像是真英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