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服药需谨慎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陽氣者,煩勞則張,精絕,辟積於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潰潰乎若壞都,汩汩乎不可止。”——《黃帝內經•生氣通天論》


(接前文)我上周去给一个患者看病,这个患者还说:“彭大夫对我启发最大的就是你讲的‘肝肾同源’四个字。”我没想到我以前讲中医学的时候,这种非常专业的术语居然对患者的启发也很大。他说:“我一开始觉得肝火就是肝火,与肾有什么关系呢?后来听您讲‘肝肾同源’之后才理解。”“滋水涵木”,肝是属于木,肾是属于水,肝肾同源的意思就是肾水充足了之后才能滋养肝木,就好像是树需要浇水才能长得茂盛一样。肝如果没有肾水的滋养,肝就会变成枯木,就容易上火。所以肾阴虚的人肝血也虚,肝血一虚,肝阴不足,这种人就容易肝阳上亢,就容易眼睛红,脾气大,容易发火。肝血一旦虚到一定程度,女性就容易出现更年期,烦躁出汗,这都是肝肾亏虚的表现。同时肝气虚了之后,还容易引起提前绝经和早衰,这就说远了......。

实际上肝和肾是一回事。在临床上我们发现养肝的药大多数都是补肾的,补肾的药同时又可以养肝,所以叫做“肝肾同源”,补肝的同时要兼顾肾,补肾的同时要兼顾养肝补血,是这样一个道理。肝肾的阴精都亏虚的人,就容易着急上火,肝阳上亢了,心就不稳定,不稳定之后阳气就完全亢奋上去了。因为人体阴阳是平衡的,阴精越足的人心就越稳定,不亢奋。阴阳不平衡,阴分不足的人,阳气就容易往上走,往上串,叫“亢”。这个“亢”可不是好词,中国古人用“亢”这个词的时候会紧跟着一个很坏的结果,亢表示过头、过分。(今日头条 )火气一旦亢上去之后,就乱串,火气一乱串之后就会“血不归经”,导致中风,中风之后,“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溃溃乎若坏都,汩汩乎不可止”。有的人中风之后就昏迷了。大多数中风最主要的表现就是昏迷,有的人是头痛,有的人是头发胀,有的人是直接昏迷。所以说,中国古代才有安宫牛黄丸这种药,来对治这种病,“开闭”这种病,就是窍闭住了,撬开牙关把安宫牛黄丸送下去之后,开窍、醒神、清热,这三件事同时进行。于是这患者,在短时间之内就能苏醒过来。开窍醒神,这个神志就能恢复正常。

大家注意,安宫牛黄丸正常人不要多吃,因为这个药偏寒,它是专门用来救急的。就像西药舌下含服的硝酸甘油似的,健康人不要用,含的时间太长了,可能对心血管的舒张力作用太强了,对心脏不好。我们知道药都是用来治病的,药都是和病对应的,你没有病为什么要吃药?在这里我就劝大家一句,有一些特别流行的提法,劝大家在什么季节吃什么药,这需要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你自己不了解自己是个什么情况,你自己万一是寒,吃了安宫牛黄丸不是更寒了吗?所以说,第一你不了解自己什么情况。第二你又不了解这个药是用来干什么的,连它的历史沿革都弄不明白,你就敢乱吃?

我在临床上遇到最多的一类患者就是没事吃阿胶,没事吃安宫牛黄丸,没事吃西洋参。前几年有的人还没事吃绿豆,结果吃出脾胃虚寒来了。没事吃阿胶,吃的月经不顺畅。古人大多数用阿胶来止血,它养血的功效是在止血的前提下建立的。所以,这就涉及到中国古人对于药的认识。这个胶一类的药物,很容易让气血收涩,收涩是止住的意思,古人经常用它来治疗崩漏,这是阿胶的功能。现代很多人本身月经就少,再吃大量阿胶,不越来越少吗?更加凝滞住这个血了。当然阿胶在治疗其他病的时候必须得用。所以说这些中药材,它是药,是对应着你身体的偏性,你身体没有偏的时候,不要用它,身体有偏的时候再用它。

有些保健类的药,对应人体的微微的偏,或者衰老导致的偏,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用。像人参、黄芪、当归、熟地、枸杞子、麦冬、黄精、山药、白扁豆、白术、茯苓、薏米,等等,这些东西。虽然都是和“药食同源”特别类似的东西,但是,也不能胡乱吃,要在医生的专业的指导下用。

我们学了《黄帝内经》经典原文讲解之后,大家就会大概了解中医的原理。并且,在我讲课之中会涉及到一些临床的内容,大家都会对我讲的内容,对自己的身体,有个把握,这样的情况下,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个合理的保健养生方法这是可以的。(今日头条 )但是我不建议什么呢?有人说:“彭医生,我听他们说这个特别好,他们都用了,我也在用。”像这种你千万要谨慎,他们是你的亲朋好友,他们是学医的吗?百分之九十不是学医的。他们用的好,可能是他吃这个西洋参,正好对应到是“气阴两虚”,就正好特别管用。你的身体不是气阴两虚,你是“虚火上亢,阴虚火旺”,再吃西洋参,就容易上火了。

所以,您的身体和他的身体不一样,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区别的对待,不要一概而论。当然这也与《黄帝内经》关系非常密切了。同样是中风,有的人恢复非常快,有的人恢复特别慢,很难恢复。原因是什么呢?都是脑血管出血,都是脑血肿,都是血栓,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呢?就因为每个人体质不一样。(未完待续)

本篇是:彭博士讲《黄帝内经》系列-精华篇-之四十六。(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分享。文中所涉及的药物、药方、针灸以及其他各种治疗和养生方法,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应用,切勿自行应用。如因不当使用所产生的问题,概不负责。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保留相关法律权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