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国家每年都会根据当下时局、未来国情出台各种各样的规划与政策,有些关系到每家每户,比如1982年写入宪法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2006年1月1日废止的《农业税条例》;有些则长远谋划,牵系国家命脉,比如2017年设立的雄安新区,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这里我们来聊聊粤港澳大湾区。其实粤港澳大湾区不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早在1994年,香港教育家吴家玮便首先提出,借鉴旧金山湾区打造深港湾区,后来广州也提出要依托南沙港,建立一个跟东京湾一样的湾区。

到了2009年,湾区的概念已经在粤港澳两岸三地政府中正式被立案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前期规划,如《大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研究》里面就明确提出要构建珠江口湾区,将粤港澳打造成世界级的城市群。后来经过推动,打造湾区的想法上升到了国家层面,成为中华民族复兴、“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关键的一环。

那粤港澳大湾区到底是什么?和我们这些平头老百姓有什么关系?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主要是包括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环珠江口九个市在内的十一个区/市,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就拿2018年来说,这十一个区/市的生产总值就有10.867万亿人民币,占全国总GDP的12.07%!

最近几年特别是自2010年中国GDP突破五万亿美元大关之后,随着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增长率受规模和增长动力不足影响连年下跌,从2010年的10.64%一直往下走,到2018年的6.6%。虽然目前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3.61万亿美元之巨,但其中一部分生产值是在中央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刺激后,各地政府通过PPP模式运作撬动房地产行业带动家电、装修、汽车、家具等房地产下游消费而增长起来的数据。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棚改是由国务院牵头的一项用于改善低收入者居住环境的民生工程,起于2005年,目标是解决1亿人口的住房问题,截止到2018年,累计开工3896万套。棚改货币化有五个优点,一利于商品房去库存,二拉动当地GDP,三化解地方债务,四推进民生工程,五带动上下游相关消费行业。

但棚改推动的房价上涨也造成某些城市的经济发展出现畸形,不少三四线城市人口逐年流失,房价却跟脱了缰一般往上涨,当地经济规模与人口规模根本撑不起房价的高度和上涨的幅度。就拿太原来说,2017年人口规模438万,GDP规模仅为3382亿元,可是房价却高达1.2万元/平米,而这数字在2015年仅为6000元/平米。乌鲁木齐从2014年到2017年人口流失了131万,可是二手房涨幅却稳居全国前列。

通过棚改刺激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行业带动周边消费,通过消费拉动GDP增长,不知不觉,全国大半个经济市场都挂在了房地产这个行业之上。但房地产的规模是有限的,国民能够接受的房价高度也是有限的,假若哪天房地产涨不动了,国内GDP增长是否也要就此止步?

人是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单元,2018年中国人口的生育指数是1.68,出生数量为1523万,死亡人口993万,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35.7%。因为长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中国近些年出生人口大幅减少,高企的房价压制国民的生育意愿,育龄妇女规模见顶,人口老龄化加速到来。如果未来30年中国的经济引擎驱动依旧是房地产,一旦中国人口红利退潮,以人为住房单位的房地产行业将迎来寒冬。房地产增长停滞,牵动的将是整个房地产行业上下游数十个相关的消费行业!


想要改变目前这种过度依赖房地产的局面只能求变,将国内经济的发展重心,从靠刺激房地产市场来带动上下游消费,转变为依靠科技创新来变革消费市场。国家选择把这场变革的主战场放在环珠江口一带,也是因为这里不单单是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区,更是目前国内科技创新力量最突出、集中、全面的地方。

国家对于粤港澳的定位是世界级城市群、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有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是这个改革中的排头兵。十一个区/市每一个城市都有它的功能与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香港和澳门可以说是大钱包,负责招商引资,但走的路线有些不同。香港是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同时又是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最大的代理商,不仅仅负责引入资本,还要把控风险,为整个大湾区输出金融管理、商贸运营、物流协同、专业服务等高端高增值行业的专业人才,是整个大湾区创新驱动的源泉。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澳门规模、面积、人口较之香港都要小一些,除了作为香港的互补,分担香港一些职能之外,其主要职责是对外输出中华文化,建设成世界旅游休闲中心,通过多年来和葡语国家建立的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广州作为国家级的中心城市,具有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除了作为承接从香港、澳门引入的资本外,还要作为向内地各城市群辐射的中心,是内地九市中最为主要的核心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深圳是大湾区的引擎,科技创新力量深厚,自改革开放以来便是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取得过不少成绩,但城市历史较短,道路基础设施仍在规划完善,离现代化国际化城市还有一段路要走。不过这里未来仍将是改革的主攻地点之一,深圳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与香港接邻,又挨着东莞、广州,还有各大科技前沿公司的总部,对于产业升级和发展具有高增长值高附加值的知识密集形先进制造业有很大的助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东莞作为“世界工厂”,具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家具制造等多个产业的完备制造线,同时又紧跟时代,不断发展壮大新一代电子信息、机器人、智能终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具备打造成国际制造中心的基础。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惠州是大湾区向东延伸的门户,同时又是湾区生态建设重点城市。惠阳区和深圳东边紧连,这里将形成深惠半小时生活圈。到2022年,惠州将有8条轨道交通对接深圳,5条对接广州,4条对接东莞,2条对接香港,形成一个半小时到深圳,45分钟到东莞、香港,1小时到广州及其他大湾区核心城市的交通辐射圈。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中山位于珠江口的西岸,是目前内地九市中排名较后的城市之一,但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西边是江门,北边是佛山,南边是珠海、澳门,东边过了珠江口就是深圳、东莞、香港,是整个大湾区中唯一一个具备半小时通达港澳广深核心城区、1小时可达大湾区所有城市的城市,只要打通中山通往各个核心城市的交通要道,对于推动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将会有很大的帮助,是承接东西南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佛山的创新制造业能力非常突出,是广东制造业的龙头之一,美的、小天鹅、海天、碧桂园、格兰仕、佛山照明、万和电气等一大批著名制造业企业都是出自佛山。同时随着广佛肇的打造,这三个城市的关系也会更加紧密。去年的时候我从广州出发,搭乘广佛地铁线去佛山,在千灯湖和金融高新区一块,地面建筑已经十分超前,几乎可以和上海的徐家汇相比。如果官方能够给与更多的优惠政策,通过引进人才、打造以创新科技和高新金融为主的行业,佛山往后发展不得了。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肇庆是大湾区十一个市/区中面积最大的,从地理位置上看离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有点远,可是不要忘了,未来整个大湾区将实现核心城区半小时、整个大湾区1小时通勤的“十横八纵”交通圈。这里也是大湾区通往大西南以及东盟的“西部通道”,是各种商品的集散地之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江门位于大湾区的西边,这些年来主要是承接东莞、佛山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作为大湾区珠江西口岸的综合交通枢纽,主要是作为商品集散中心,同时带动粤西板块的经济活力。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珠海作为唯一与港澳陆地连接的大湾区城市,珠海将成为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核心城市和创新创业基地,未来珠海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建设珠海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增强机场枢纽功能,建设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优化制造业布局,发展高端制造业,创办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等。


大体来讲,未来的粤港澳大湾区将会围绕珠江口岸分为东西两岸及港澳地区。东岸主要是负责创新,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带,以互联网、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为主。西岸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带,形成以新材料、新能源、农业产品、电子加工等装备制造业和农业为主的产业带。沿海则形成生态保护型产业带,和港澳地区形成特色鲜明、功能互补、具有竞争力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从这些规划部署中我们不难看出未来国家资金和政策对内地九市的投资和发展方向。惠州和中山可能是未来九市中发展最快的城市。说它发展快不是说它的生产总值会有多高,而是目前中山的排名比较靠后,但潜力十足,随着湾区交通网络的发展与完善,这里作为湾区交通枢纽的作用也会与日俱增。

而惠州因为靠近深圳,深圳地方小,也是未来深圳拓区的潜在对象之一,就比如现在上海跟昆山,即使靠近深圳的惠阳区没有纳入深圳的城市规划,依靠着从深圳释放出来的能量也足够发展一波,就比如住房这一块,深圳平均房价40000元/平米,惠州则为15000元/平米。

粤港澳大湾区是什么?

有人说未来大湾区的一天会是这样,早上在惠州起床,九点开车去深圳科技部开会,十点搭地铁到香港融资,十一点坐湾区城际快线经中山去广州和内地老板吃个商务午餐,下午两点去佛山视察一下工厂经营状况,四点再约上朋友到珠海看海,顺便去澳门逛一圈,到了晚上,乘坐湾区城际快线回到惠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