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在A 股市場上,高管離職這不是什麼新鮮事,但董事長、首席首席執行官(CEO)、監事以及部分董事同時集體離職,這可就不多見。前有樂視網,後邊緊隨著就是暴風科技,這些上市公司可都是瀕臨退市和破產的公司,而宣亞國際經營一切正常,為什麼高管集體離職呢?

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宣亞國際

一則公告

11月15晚間宣亞國際發佈公告,張秀兵申請辭去董事長;

萬麗莉(張妻)申請辭去在公司擔任的董事職務,仍擔任宣亞國際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職務;

閆貴忠申請辭去在公司擔任的董事、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

於偉傑申請辭去公司監事會主席、監事、內審部主任職務;

因工作安排,鄔濤申請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總裁)職務。

股權方面:張秀兵及配偶萬麗莉直接和間接控制上市公司合計 38.9311%的股份,為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人。閆貴忠通過橙色動力間接持有公司股份 123.7275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0.7638%。鄔濤通過橙色動力間接持有公司股份 135.0675 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338%。

上述辭職人合計持股佔公司總股本40.5287%。佔股比例高達40%的高管和實際控制人,突然離職,這顯然不能按照正常的思維來理解和推斷,公司或會出現大的變革。

高管集體辭職原因探究

根據最近幾年頻頻爆發的黑天鵝事件來看,上市公司高管請辭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1、公司經營困難,嚴重的資不抵債或者資金鍊出現問題。企業經營處於困境時,要麼積極採取行動扭虧為盈,要麼就只有破產清算退市,而在很多地方政府是不允許企業退市,會使用財政補貼的方式保殼,但是經營者心知肚明,也知道問題所在,與其站著位置還不如體面離職。

2、監管力度加大,監管措施越來越完善。很多上市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不規範和打擦邊球的現象,同時很多上市公司高管屬於職業經理人,為了自身職業發展,及早從泥潭中抽身。

3、企業借殼重組。上月重組新規實施,允許創業板借殼上市,而且最近十天,已有公司成功過會,創新規最快記錄,為重組掃清障礙,也會出現高管集體離職。

總結:從原因上探究,我們推測宣亞國際高管集體離職很可能的經營困難或者重組。

財務分析

1、主營業務分析

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主營業務分析

宣亞國際2017年2月登陸創業板,股票代碼300612。公司主營業務為整合營銷,成立初期以傳統營銷為主,後逐漸進軍數字營銷領域。目前傳統營銷和數字營銷夠成公司主要業務收入,半年報現實分別佔比38.89%和61.11%,業務重心佈局在數字營銷中。

半年報顯示,(1)數字營銷業務實現 主營收入0.78億元 ,同比增長-24.05% ,該業務實現毛利0.36億元 ,同比增長-12.93% ,毛利率46.65% ,相比2018年上半年年報披露的40.69%,有所上升 ;(2)傳統營銷業務實現 主營收入0.50億元 ,同比增長-31.95% ,該業務實現毛利0.19億元 ,同長-19.84% ,毛利率37.47% ,相比2018年上半年年報披露的31.81%,有所上升。

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三季報

報年報公司經營惡化已經相當明顯,三季報經營下滑加速。三季報營收195537398.86元,同比下降27.15%,歸母淨利潤虧損5910177.51元,同比下降178.61%,稀釋每股收益虧損0.04元,同比下降3.13%。從最近一個季度財務數據來看,公司今年虧損幾乎已成定局,公司的確有重組、注入關聯公司資產的動力。

2、拉長時間再看看

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年度營收

2017年IPO ,也是公司營收的分水嶺,2014年到2017年逐年增長,同比(YOY)增長率分比為0.02%、46.27%、19.67%、7.93%、-26.80%。2015年相較於2014年大幅增長,剔除該異常波動候,公司平均同比增速在10%上下,基本符合整個傳媒行業增速。但是營收下降就極其快速了,2017年營收5.05億,今年截至三季度末為1.96億,換言之僅經過兩年時間公司營收腰斬。

3、應收、應付賬款分析

高管集體辭職,上市三年業績陷入虧損,宣亞國際要下一盤大棋?

營運能力

過去三年公司營收賬款週轉率為1.25次、0.98次、0.71次。平均週轉率為(1.25+0.98+071)/3=0.98次,平均365/0.98=372天公司的應收賬款才週轉一次。同期應付賬款1.51次、1.44次、1.35次,其週轉率為1.43次,平均天數為255天,即應付賬款周天數平均值為255天。顯然公司上游給與賬期有限,下游拖欠嚴重,在整個業務鏈中,公司不具有話語權。

我們進一步通過公司官網發現,公司主要客戶集中在汽車領域,例如福特、東風日產、沃爾沃等品牌,公司的確處於弱勢地位。

總結:淨資產收益率極低,營收增長有限,行業發展緩慢,公司嘗試的直播等行業也以失敗告終,在經營愈發困難的境況下,公司大概率在籌劃一盤大棋,我們靜待公告進一步明確方向。

提示:以上分析僅僅來自於溯源歸一個人經驗和客觀數據分析,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推斷僅僅是合理預期,不能據此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