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家企业IPO被卡引发猜测

本报讯今年以来,企业IPO通关率不断升高。而在10月中旬开始,陆续已有5家企业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的理由,在临门一脚的阶段被取消审核。上周,中泰证券、翔丰华两家企业即遭遇“取消审核”,引发大量市场猜测。

从取消审核的原因来看,涉及公司大多三缄其口。不过从近期消息来看,部分公司或许因“被举报”而导致IPO未能成行。有投行资深人士指出,一般而言拟IPO企业在临近上会被取消审核,有可能是接到举报或因为媒体报道等原因,需要对具体情况进行核查,多为突发性事件。另外,由于此前有四家企业均是二次冲关,此前导致被否的问题也被再次提出进行审视,多家企业存在“带病闯关”的嫌疑,如毛利率过高、关联交易频繁、大客户稳定性等。导致其取消审核的真实原因为何,或许还需要进行后续观察。

有上海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表示,今年以来IPO审核节奏不断加快,过会率同样居高不下。即便是科创板存在一定分流效应,蜂拥而至的企业仍使得新增申报项目不断增加。除了部分企业的确存在意外突发事件外,近期陆续发生的取消审核也印证了监管层对IPO申请把关仍然较为严格。

取消审核是否代表企业就此与资本市场无缘?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自2017年至今,近3年时间里共有36家企业在首发上会前夕被开出“取消审核”的黄牌。其中,小米集团系在2018年6月主动“申请推迟发审会”,信利光电的取消原因为“拟变更一名签字会计师”,取消原因相对较为特殊。此外,有9家企业取消原因为“申请撤回申报材料”,25家企业为“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落实”。也即,出现突发事项或需要临时增加审查说明的企业占比近七成。

9家撤回申报材料的企业,其后续状态均变更为“终止审查”。而对于25家“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落实”的企业来说,出人意料的是,其最终通关率较为良好。除去今年10月以来取消审核的5家企业来看,在其余20家中,共有14家企业在恢复审核后获得了发审委的认可,占比达到七成。结合2017年-2018年A股市场IPO过会率(78%、60%),上述企业的“临阵退场”大多未对其IPO造成实质性影响。

关注同花顺财经微信公众号(ths518),获取更多财经资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