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明清時期的民勤縣城

《五涼全志·鎮番縣誌》記載了明初至清代乾隆年間民勤縣城的基本情況。

據記載可知,明代洪武年間,依原來的元代小河灘空城,經過一番修葺之後,當作鎮番衛駐地。明成化元年,調集涼州、永昌官軍協助鎮番衛士卒,在都指揮馬昭的監工之下,增築“西北二面三里餘。”增筑後的鎮番縣城“新、舊周圍六里二分零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厚二丈有餘。”開設東、西、南三門,東門叫做“永和門”,西門叫做“永綏門”,南門叫做“陽武門”。明朝中期,由於生態環境惡化,導致“飛沙擁城”。

鎮番城已是“風沙壅積,幾與城埒”,鎮番縣城“曾派民搬沙,月無虛日……施因勞而無功,遂罷其役。”當時巡撫甘肅的都御史楊博無不憂慮地說:“萬一猾虜突至,因沙乘城,豈惟涼、永坐撤藩籬,實甘肅全鎮安危所繫。”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參政張璽向都御史楊博呈送有關情況,鎮番縣城開始“筑西關以堵風沙”,系夯土建築。此後,都御史侯東萊奏請用磚石包牆,工程從萬曆三年(1575年)起,到萬曆四年(1576年)竣工。此次擴建後,鎮番衛規模較以前更加宏大。建有城樓三座、角樓四座、邏鋪十九處、甕城三座,護城河深一丈五尺,寬三丈,東、西、南三門都有吊橋。

明天啟七年(1627年),民勤經歷了一次特大沙塵暴,又導致“飛沙擁城,參將楊孟希率眾移沙,城池免於淹沒。”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參將王三華重修西門樓。康熙三十年(1691年),“參將楊鈞率軍民五百人搬沙,月無虛日,以柴草插風牆一百二十丈”,但勞而無功,後來停止。到乾隆十四年,各城樓早已倒塌,護城河被沙填平,吊橋損壞,城牆磚石剝落,存者僅僅十之二三。“西北則風擁黃沙,高於雉蝶,東南則土城墳起,危似巖牆,惟邏鋪粗有形跡耳。”縣城內的建築除了民房,還有公署,包括察院、水利同判衙門、縣署、經歷司署、衛千總衙門、倉、庫、草場、參將署、演武廳、大教場、火藥局、監獄、養濟院;此外還有學校,包括文廟、崇聖祠、聖訓廳、文昌閣、魁星閣、名宦祠、鄉賢祠、儒學院;還有關帝廟、忠平王廟、三義廟、東嶽廟、土地祠、藥王宮、龍王宮、風神廟、馬神廟、彭公祠、聖容寺、鎮國塔、蘇公祠、節孝祠等眾多寺、廟、觀、祠、宮等,在此不一一列舉。以上是《五涼全志·鎮番縣誌》的記載,在這裡順便提一下清代中後期的民勤縣城。嘉慶年間,植樹造林、防風固沙的方法大量使用於縣城治沙工作。嘉慶十一年(1806年),“縣令齊正訓率民工七百人沿河植樹五百多株,柳條一萬三千多株。”鎮番城在清初雖經整修,但到道光年間又成為“樓頃磚落”的沙漠孤城。

咸豐時“環顧四周,西北則飛沙壅堞,東南則腐土委塵,殘垣斷墉,徑竇豁開,除西城及東北隅有數十丈均被沙淤尚存城牆外,餘皆坍平,車馬往來,直成通衢”。同治四年(1865年),陝甘回變,回軍蜂擁城下,此城內外已“沙磧枕藉,高於城齊”,早已沒有了昔日之險要。

關注:明清時期的民勤縣城

從明清時期民勤縣城的歷史概覽中,可見從明代中期開始,縣城就遭遇風沙災害,幾百年來,軍民動輒搬沙、植樹、以柴草插風牆,頑強地守護著這座沙海明珠。

作者簡介:李元輝,甘肅武威人,先後在《甘肅日報》《民主協商報》《貴陽晚報》《未來導報》等報刊雜誌發表歷史文化類文章三百餘篇。近百篇文章被《鳳凰網》《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新媒體平臺轉發。2014年由線裝書局出版詩文集《詩文話天馬故里》(與西木合著),2015年,由團結出版社出版長篇歷史小說《汗血寶馬》,參與編撰《村口有棵大槐樹》《涼州寶卷之方四姐》《涼州會談》等影視劇、舞臺劇劇本。現供職於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