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明清时期的民勤县城

《五凉全志·镇番县志》记载了明初至清代乾隆年间民勤县城的基本情况。

据记载可知,明代洪武年间,依原来的元代小河滩空城,经过一番修葺之后,当作镇番卫驻地。明成化元年,调集凉州、永昌官军协助镇番卫士卒,在都指挥马昭的监工之下,增筑“西北二面三里余。”增筑后的镇番县城“新、旧周围六里二分零二十三步,高三丈一尺,厚二丈有余。”开设东、西、南三门,东门叫做“永和门”,西门叫做“永绥门”,南门叫做“阳武门”。明朝中期,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导致“飞沙拥城”。

镇番城已是“风沙壅积,几与城埒”,镇番县城“曾派民搬沙,月无虚日……施因劳而无功,遂罢其役。”当时巡抚甘肃的都御史杨博无不忧虑地说:“万一猾虏突至,因沙乘城,岂惟凉、永坐撤藩篱,实甘肃全镇安危所系。”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参政张玺向都御史杨博呈送有关情况,镇番县城开始“筑西关以堵风沙”,系夯土建筑。此后,都御史侯东莱奏请用砖石包墙,工程从万历三年(1575年)起,到万历四年(1576年)竣工。此次扩建后,镇番卫规模较以前更加宏大。建有城楼三座、角楼四座、逻铺十九处、瓮城三座,护城河深一丈五尺,宽三丈,东、西、南三门都有吊桥。

明天启七年(1627年),民勤经历了一次特大沙尘暴,又导致“飞沙拥城,参将杨孟希率众移沙,城池免于淹没。”清代康熙元年(1662年),参将王三华重修西门楼。康熙三十年(1691年),“参将杨钧率军民五百人搬沙,月无虚日,以柴草插风墙一百二十丈”,但劳而无功,后来停止。到乾隆十四年,各城楼早已倒塌,护城河被沙填平,吊桥损坏,城墙砖石剥落,存者仅仅十之二三。“西北则风拥黄沙,高于雉蝶,东南则土城坟起,危似岩墙,惟逻铺粗有形迹耳。”县城内的建筑除了民房,还有公署,包括察院、水利同判衙门、县署、经历司署、卫千总衙门、仓、库、草场、参将署、演武厅、大教场、火药局、监狱、养济院;此外还有学校,包括文庙、崇圣祠、圣训厅、文昌阁、魁星阁、名宦祠、乡贤祠、儒学院;还有关帝庙、忠平王庙、三义庙、东岳庙、土地祠、药王宫、龙王宫、风神庙、马神庙、彭公祠、圣容寺、镇国塔、苏公祠、节孝祠等众多寺、庙、观、祠、宫等,在此不一一列举。以上是《五凉全志·镇番县志》的记载,在这里顺便提一下清代中后期的民勤县城。嘉庆年间,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的方法大量使用于县城治沙工作。嘉庆十一年(1806年),“县令齐正训率民工七百人沿河植树五百多株,柳条一万三千多株。”镇番城在清初虽经整修,但到道光年间又成为“楼顷砖落”的沙漠孤城。

咸丰时“环顾四周,西北则飞沙壅堞,东南则腐土委尘,残垣断墉,径窦豁开,除西城及东北隅有数十丈均被沙淤尚存城墙外,余皆坍平,车马往来,直成通衢”。同治四年(1865年),陕甘回变,回军蜂拥城下,此城内外已“沙碛枕藉,高于城齐”,早已没有了昔日之险要。

关注:明清时期的民勤县城

从明清时期民勤县城的历史概览中,可见从明代中期开始,县城就遭遇风沙灾害,几百年来,军民动辄搬沙、植树、以柴草插风墙,顽强地守护着这座沙海明珠。

作者简介:李元辉,甘肃武威人,先后在《甘肃日报》《民主协商报》《贵阳晚报》《未来导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历史文化类文章三百余篇。近百篇文章被《凤凰网》《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等新媒体平台转发。2014年由线装书局出版诗文集《诗文话天马故里》(与西木合著),2015年,由团结出版社出版长篇历史小说《汗血宝马》,参与编撰《村口有棵大槐树》《凉州宝卷之方四姐》《凉州会谈》等影视剧、舞台剧剧本。现供职于武威市凉州文化研究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