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中的故事,越來越多的被現實世界不斷地證實、發現,或許是巧合,或許是牽強,而《聖經》中描述的“伊甸園(eden)”的每一個自然景觀,都在這裡真實的存在著。
我國學者宮玉海先生根據我國【山海經】 中關於“在大洪水中,伏羲、女娃避難於崑崙山,兩人從崑崙山下來向東找到支那”的記述認為:這個“支那”古城就在四川省的西南部和雲南省接壤的地方。現在已經發現此古城遺蹟。還有在緬甸的境內,至今有一座古老的城市,叫做“密支那”,“密”就是南方,也就是南方的支那。在密支那不遠的東南方,中國境內的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現在還有個叫“支那”的地方,這就證明了【山海經】中說的“支那”不是傳說,而是有實事可證的。而【舊約.創世紀】 裡所說的“在世紀大洪水中,能為殘存人類提供避難所”的東方“希納”就是“支那”,也就是夏,“夏”就是華夏,華夏就是中國;而“崑崙”是中國現在的喀拉崑崙山,這與我國古代的傳說相符(伏羲、女娃就是亞當、夏娃的原型)。由此證明“伊甸園”不在西方而在中國。
【創世紀】說“伊甸園”有四大特徵,即:“四季皆春,鮮花盛開,氣候宜人;獅子、大象、老虎、孔雀和人類‘相與是處,歡樂歌舞’;有四條大河,分別向東、南、西、北流,其中一條大河貫通全境;終年積雪不化。”對此,宮先生認為:在距今一萬年前,雲貴高原開始露出水面,人類開始到這裡來生存。世界上只有雲南同時具備上述這四個特徵。所以,現今的雲南省正是一處不折不扣的“伊甸園”!
緊緊圍繞【創世紀】“伊甸園”的四大特徵描述和從雲南古往今來的生態環境和地名實際出發,就能得出更加令人信服的考證。
雲南地處“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東南部的雲貴高原,水平方向上的緯度增加與垂直方向上的海拔增高相吻合;雲南境內高山深谷縱橫交錯,所以氣候垂直變化比較明顯,呈現出寒、溫、熱三帶的立體氣候,由此才能具備有熱帶動物、寒帶終年積雪不化、溫帶四季如春,鮮花盛開,氣候宜人以及河流縱橫交錯形成東南西北流向的這些特徵。
所以,正是雲南千百年來形成的“滇生態”奠定了雲南作為古老“伊甸園”所在地當之無愧的地位。
雲南具備“伊甸園”的文化特徵,還與雲南獨特的地名有關。雲南的簡稱“滇”在中國古老讀音裡可通“甸”,在此基礎上,還應該進一步闡發“甸”字實際上是個“總甸”,惟有在其下維繫著一系列的“甸”,才稱得上所謂“伊甸園”。
至今在雲南昆明四百里的方圓內,地名叫“甸”的不少,僅地圖可查的就有42個:如迪慶的中甸、大中甸、小中甸;麗江的魯甸 、巨甸;大理的米甸、禾甸、喬甸、甸南;保山的施甸、灣甸;楚雄的插甸、甸尾;怒江的通甸;思茅的保甸;玉溪的塔甸、通紅甸、甸中;昭通的魯甸;曲靖的尋甸;紅河的面甸、倘甸、赤甸、麥鬥甸、楷甸、新甸、者甸、大者甸、小者甸、當甸、小當甸、高甸、上高甸、龍甸、小龍甸、甸尾、甸西河;昆明的前甸、七甸、草甸、當甸 、甸尾 。在我國正式出自的地圖中,除貴州省有個羅甸縣外,其他省(市)、自治區均未有以“甸”為名的地方。貴州的羅甸縣也是現用名,過去叫龍坪。
雲南以“甸”為名的地方中,突出的一點就是集中於昆明、紅河一帶。可查的42個以“甸”為名的地方分佈在昆明、紅河22個,佔52%強,而其中多數在彌勒縣。可以想像,這是否又說明了昆明至彌勒這一段地區是雲南“伊甸園”的中心地區?
據查,雲南三國時期,俟昆明湖以南的蒼朗甸、三江一帶地區曾有九十三甸之稱,這就說明雲南以甸為名的地方確實是很多的。
雲南特有的“滇生態”、和“甸文化”,是它足以全世界證明自己是“人類祖先最早居住的樂園遺蹟”,是雲南先民和古滇文化留給我們的一份厚重的“生態—文化”饋贈!我們熱烈地期盼在世界東方和祖國西南地平線上,繼“香格里拉”之後,升起一顆更加璀璨的“伊甸園”之星!
閱讀更多 布衣修禪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