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家長帶著孩子出門可以說是一道難題了,有些孩子很喜歡向家長索要東西,如果不買就會在公眾場合吵鬧,常常讓家長騎虎難下。其實家長們也能理解孩子喜歡玩具的天性,可以說沒有孩子會嫌棄玩具多的,可是孩子在吵鬧要玩具的時候,往往沒有考慮家庭情況和其他因素,這讓家長很為難。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小董的兒子今年剛上幼兒園,她平時工作比較忙,孩子都是婆婆在帶,俗話說"隔代親",婆婆對兒子真是寵到骨子裡了,只要是兩人一起出門,孩子就沒有空手回過家。有一次小董自己帶著孩子出門,孩子在商場裡看上一輛玩具車非要買回家,小董覺得家裡玩具車太多了沒必要再買,誰成想她剛準備和孩子溝通,孩子就開始撒潑,小董覺得在公共場合這樣太難看了,無奈之下就把玩具車買回了家。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後來小董為了杜絕這種情況的再次發生,想出了一個辦法,沒想到效果還不錯,她在帶孩子經過小區門口的時候捂住了孩子的眼睛,原來小區門口老是有買玩具的攤子,她想著孩子要是看不到玩具應該就不會吵著要了,這就叫"眼不見為淨",網友們不禁誇讚她:實在是太機智了。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可實際上這種方法並不是長遠之計,孩子總會有看到玩具的時候,最主要的還是家長一開始就不能讓孩子養成這種不良習慣,長此以往,這些不良習慣會慢慢養成孩子蠻橫無理的性格,變成一個"混世小魔王",家長說什麼他都不會再聽,這樣對於孩子的教育會起到阻礙作用。

已經有了一些不良習慣的孩子,家長可以從買玩具上對孩子進行管教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 從現在開始和孩子規定好,就算不買玩具也不可以撒潑,否則再也沒有買玩具的機會了。家長需要明確告訴孩子,不買玩具的理由,還有自己的原則,告訴就算孩子想躺在地上逼迫家長買玩具也是行不通的,如果想要玩具,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獲取,這樣避免了孩子在公共場合吵鬧的尷尬場景,也能夠引導孩子正面發展。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 有些玩具對孩子有害,孩子就算想要,家長也要嚴令禁止討要。其實家長心理很清楚,在小區、公園門口擺攤售賣的玩具質量都不會太好,甚至會有一些安全隱患,家長需要告訴孩子這件玩具小朋友是不可以玩的,會傷害到他們,一些孩子會理解父母,對於另一部分孩子,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一下,比如少買一件這樣的玩具就可以給孩子其他的獎勵,起到安撫孩子的作用。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 除此之外,家長還需要讓孩子控制自己的慾望。孩子們小時候自制力不強,很容易被一些東西誘惑,所以家長們可以著重培養一種名為"延遲滿足"的能力,延遲滿足是讓孩子憧憬一下更好的東西,而暫時放棄一時的快樂的一種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孩子在討要一個塑料小汽車的時候,家長可以和孩子商量放棄這個小汽車,等到條件滿足以後給他買一個更好的遙控小汽車,這樣孩子有了期望,就會暫時放棄,也能夠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慾望,控制慾望是每一個人的必修課,孩子越早具備這種能力就越有利於孩子的成長。
寶媽帶娃出門一路捂著孩子眼睛,走出小區後,網友贊其:太機智了

  • 並且家長還可以將這種慾望化為支持他前進的動力,比如說採取積分制,放棄塑料小汽車可以積5分,幫忙做家務可以積累5分,等到100分的時候就可以和家長換遙控小汽車,這樣一來,孩子的慾望就變成了他的目標,孩子為了完成目標,不自覺地養成了許多好習慣,這樣家長教育孩子可就省了不少事了。

孩子小的時候還不能夠聽懂家長的諸多大道理,所以家長在育兒的時候一定要多花心思,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和孩子交流,這樣要養成一個好孩子又有什麼難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