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2019年下半年,騰訊公開消息,將會打造《英雄聯盟手遊》,這款在端遊世界為將為侯多年的遊戲終於也將移植手遊市場,這一消息引起各方關注。端遊《英雄聯盟》手遊化不是一個開頭,更不可能是收尾,它只是一個端遊移植歷程中的一點,而這個趨勢正在逐漸上升,在這條漫長悠揚的大河之中,《英雄聯盟》移植手遊只是期間的一朵浪花。

電子遊戲的歷史不長,最早在80年代的美國產生,經過日本為電子遊戲的發揚光大,電子遊戲市場如今在世界各國都能算作一大經濟市場,是一個香饃饃。而電子遊戲的模式也由於技術問題經歷了幾朝的更新換代。從一開始的不聯網單機點線遊戲,到風靡全球的街機遊戲……隨著網絡、電子技術的增長,到現在端遊、手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而如今,由於不同原因,但很明顯,遊戲也將經歷一次不算大也不算小的變革,那就是端遊移植,端遊也將繼續發展,手遊也有自己的發展之路,而還有一條為開發商打開新門,那就是端遊移植手遊之路。

手遊玩家人數持續上升,遊戲廠商目光放向手遊市場

由於遊戲廠商和各大互聯網公司之間斬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谷歌、騰訊、網易、闖奇數據、Niko Partners等公司紛紛做了手遊市場及發展趨勢的數據統計。其中,騰訊聯合闖奇數據表示,手遊市場規模增長率至2018年呈現出穩定的趨勢,如圖,2018年到2021年,手遊增長率是平緩的。而手遊市場收入在這平緩的增長率中,收入價值呈現出正相關正比例增長。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著名分析機構Niko Partners也對中國手遊市場規模以及手遊遊戲數量進行了一次從2018年到2023年的預測,數據結果顯示,電腦遊戲玩家玩手遊人數佔比將會達到95%,手遊市場規模以及手遊數量從2018到2023都是增加的。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由此可見,手遊玩家數量在未來五年的時間裡,都是增長的。正是這樣一個數據,讓眾多遊戲廠商,將目光放在了手遊市場之中。在2019年,尤其是下半年,已經有諸多端遊、單機遊戲,進行了堪稱首批的遊戲移植運動。例如大名鼎鼎的《失落城堡》、《死亡細胞》、《避難所:生存》、《泰拉瑞亞》、《劍和遠行》、《旁觀者》等,都是Steam上比較優秀的、評分比較高的遊戲,單機、聯機、解密、角色扮演,一應俱全。

值得一說的是,這些遊戲都打算移植,但是目前僅有幾款已經發行。其中例如《失落城堡》,Rouguelike元素加上橫版動作冒險,在無盡的死亡和重生當中,讓你積累實力,並且通關一個個BOSS。每一關BOSS難度越來越大,逐漸挑戰玩家的心理狀態和手速、反應,在手遊市場同樣取得了較好的評分。這說明,有的端遊移植,的確取得了較大的成功。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手遊市場有傾向玩法,角色扮演佔大頭

但同時,又有很多數據表明,手遊市場由於玩家的喜好,是有一定的玩法傾向的。由2018年數據調查顯示,手遊市場佔比最大的遊戲類型是休閒益智,從需求和供給來看,明顯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形勢。又有2019上半年的數據表示,手遊市場玩家下載類型有所改變,但佔大頭的依舊有休閒益智,第一卻是角色扮演。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從需求來看,手遊中休閒益智類型如此受歡迎沒有較大懸念,手遊最開始的設定就是滿足玩家的日常休閒需求,可以讓玩家得到很好地放鬆,輕鬆愜意,同時還能鍛鍊腦袋。而角色扮演逐漸取代原來的休閒益智、消除、MOBA、射擊等遊戲類型,成為玩家們熱愛的遊戲類型之一。

用遊戲裡舉例子,包括乙女向遊戲、卡牌養成手機遊戲、科幻射擊末日遊戲等等,都能見到角色扮演的影子,並不是角色扮演遊戲類型進行了取代,而是各類遊戲進行了融合,這才展現出現有的一種趨勢。比如《戀與製作人》,既是RPG,同樣也是卡牌養成遊戲,既有休閒益智的成分,也有走劇情滿足玩家幻想,讓玩家暫時逃避現實的功能。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也是因此,2018年下半年到現在,各大遊戲開發商製作了多元素結合的角色扮演遊戲,有卡牌養成的末日科幻《明日方舟》、也有單純走劇情的角色扮演的《江湖悠悠》、也有動作冒險的角色扮演《阿瑞斯病毒》。

從手遊市場玩家偏愛的遊戲類型來看,或許能給眾多遊戲廠商一點靈感,當進行遊戲移植的時候,理智分析玩家的偏愛,再選擇將要移植的遊戲類型,或者將端遊、單機遊戲在原遊戲風味不改變的基礎上進行一定的改編,可能獲得玩家認同的概率更大。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慢工出細活,遊戲移植不得急

遊戲移植當然能給開發商和發行商帶來一定的利益,但前提是移植後,在手機上體現的遊戲世界,依舊能像在電腦等載體上展現的遊戲世界一樣精緻、可玩性高。

沙盒遊戲《泰拉瑞亞》自2011年發行以來,受到不少玩家的好評。雖然它的內容只有29M大小,在電腦端玩時畫面也顯得比較粗糙,但是可玩性可以媲美《我的世界》,曾經被很多玩家評論為"它是一部完整的地下城史詩"。而變成《泰拉瑞亞》手遊之後,評分卻一落千丈。畫面同樣粗糙,但是電腦玩家與手遊玩家的喜愛偏好明顯不同,這一點導致手遊《泰拉瑞亞》不受玩家歡迎。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同時,手遊版的《泰拉瑞亞》體驗兩週之後,發現每當BOSS出現,遊戲畫面會變得非常緩慢,玩家操縱角色移動時彷彿也是按下了滿播放按鈕,遊戲流暢性當然大打折扣。原以為是個人問題,後來在論壇中發現大家都一樣。這可是《泰拉瑞亞》評分降低的最大的原因。

其次便是手機的操作系統顯然依舊比不上電腦或其他載體,所以諸多遊戲在進行手機移植的時候,還不得不考慮戰鬥系統、操作系統的便捷性、流暢性、簡潔性。諸如《傳送門騎士》,這也是一款沙盒遊戲,不過帶有動作冒險的味道。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撇開遊戲畫面和玩法不說,這款遊戲最大的失敗之處在於遊戲視角和操作。有時候會卡視角,站在怪物面前玩家操縱按鈕,遊戲人物卻始終不能正面面對怪物進行攻擊,給出十足的傷害,很多時候都是面對空氣在砍殺。而動作操作沒有電腦簡介,諸如翻滾這個動作只能鎖定視角才能使用,或者需要連續滑動下方方向鍵兩下;或者一個遊戲指令能通過其他很多方式"不小心"觸發,比如說挖礦這個動作,當你扛著鋤頭的時候,移動鍵、換視角,都可能觸發這個動作。

小結:

從各方面數據得出結果,手遊玩家人數在未來五年時間裡依舊會得到穩定的上升,而且手機遊戲供應數量也會上升。所以端遊移植的趨勢是必然的,而且不少成功的例子也說明這條道路的可行性。

端遊移植呈現必然趨勢,手遊端遊玩家偏好不同,移植過程還需謹慎

卻由有的案例可見,端遊移植急不得,還需要慢工才能出細活。充分了解手遊玩家與端遊玩家不同的遊戲偏好,以及充分了解手機操作系統,怎樣設計手機操作系統才能更吸引玩家,這也是端遊方需要考慮的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