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通俗易懂的解釋下為什麼普朗克常量是物理中的最小劃分,再小會出現什麼後果?

星空偃


普朗克常量要吃透,必須先吃下量子力學來龍去脈的瓜。本來這事是研究生頭疼的日常,題主何苦為難自己呢?

但是,當做一個科學的小八卦故事,我們也是可以講一講的。

先來一記重擊

作為普朗克常量誕生的量子論,量子是很難理解,它是艱深的數學和奇異的模型結合體,充滿了任性的實驗經驗和脫離客觀現實的假設。

量子論的奠基人之一玻爾(nielsbohr)說過:“如果誰不為量子論而感到困惑,那他就是沒有理解量子論。”

讓我們從光開始

很久很久以前,這是事實,不是一個故事慣用的開頭。

自古以來,光就被理所當然地認為是這個宇宙最原始的事物之一。古希臘時代的人們傾向於把光看成是一種非常細小的粒子流,簡單的說,光是由一粒粒非常小的“光原子”所組成的。17世紀中期,意大利數學家格里馬第,根據光的衍射實驗,第一次提出光的波動學說。

這就是潘多拉魔盒的起源,從此,物理學進入了長達數個世紀的波-粒之爭。

19世紀末,麥克斯韋第一次將光統一到電磁波理論中,同時也為幾百年的糾纏爭論,暫時劃上了句號。光的波動說變成了無可動搖的事實,順帶,經典物理走上了巔峰。

到這裡為止,都沒有量子論什麼事,一切都還十分的美滿幸福。

有光的地方就有烏雲

19世紀最後的年月裡,76歲的開爾文男爵的這段發言,令他在物理史上留下了永遠的印記,他是這樣說的“動力學理論斷言,熱和光都是運動的方式。但現在這一理論的優美性和明晰性卻被兩朵烏雲遮蔽,顯得黯然失色了。”

這兩朵著名的烏雲,分別指的是經典物理在光以太和麥克斯韋-玻爾茲曼能量均分學說上遇到的難題。

簡單的說,指的就是人們在邁克爾遜-莫雷實驗和黑體輻射研究中的困境。

今天我們知道,第一朵烏雲,最終導致了相對論革命的爆發。第二朵烏雲,最終導致了量子論革命的爆發。

我們的故事有點長,這時候主角才正式登場。

黑體輻射的困境

一個物體看上去是白色的,是因為它反射所有頻率的光波;反之,如果看上去是黑色的,則是因為它吸收了所有頻率的光波。物理上定義的“黑體”,指的就是可以吸收全部外來輻射的物體。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空心的球體,內壁塗上吸收輻射的塗料,外壁上開一個小孔。從小孔觀察內壁,就是絕對黑色的,即是我們定義的“黑體”。

同學們研究黑體不是閒到無聊,而是根據黑體熱輻射效應,用這個原理,我們甚至可以坐在實驗裡,就能知道天上恆星的元素構成,對於研究宇宙的奧秘可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們遇到了一個尷尬的事實,當我們用數學方式來描述“物體的輻射能量和溫度究竟有著怎樣的函數關係”時,最終推論出兩套經驗公式,它們分別是維恩公式以及瑞利-金斯公式,這兩個公式分別只有在短波和長波的範圍內才能起作用,在各自的領域內,它們精確的和實驗吻合,可是一旦來到對方的界限中,它們則涇渭分明,無法溝通。但物理學的最高教義就是統一,同一個事實的描述,不可能需要兩個毫無聯繫的方程,這其中必定隱藏了什麼。

仔細分析裡面的奧秘,我們驚訝的發現,如果我們從經典粒子的角度出發去推導,就得到適用於短波的維恩公式。如果從類波的角度去推導,就得到適用於長波的瑞利-金斯公式。光這個古老的概念,究竟是粒子還是波?我們又回到了曾經困擾幾百年爭論問題的起點。

普朗克的發現

普朗克是個好同學,他決定徹底解決黑體輻射這個困擾人們多時的問題。他的目的也很簡單,從現存的兩個公式中,找出一個普遍適用的公式,徹底解決紛爭。普朗克對自己數學功底有很強的自信,他利用數學上的內插法,讓維恩公式的影響在長波的範圍裡儘量消失,而在短波里“獨家”發揮出來。

就是這個純粹出於湊數的公式,背後帶來了一場令物理界地動山搖的變革。

多年以後,普朗克在給人的信中說“當時,我已經為輻射和物質的問題而奮鬥了6年,但一無所獲。但我知道,這個問題對於整個物理學至關重要,我也已經找到了確定能量分佈的那個公式。所以,不論付出什麼代價,我必須找到它在理論上的解釋。而我非常清楚,經典物理學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的”。

普朗克發現,他必須拋棄經典物理的一些概念了,甚至完美無缺的麥克斯韋方程組也必須違背,他得接受一直不喜歡的統計力學立場,從玻爾茲曼的角度來看問題,把熵和幾率引入到這個系統裡來。然後,普朗克發現了一個事實,他必須做一個假定,假設能量在發射和吸收的時候,不是連續不斷,而是分成一份一份的!

正是這個看似極度平常的創舉,量子正式誕生!

普朗克的方程明確表示,能量必須只有有限個可能態,它不能是無限連續的。在發射的時候,它必須分成有限的一份份,它存在一個最小的單位。

結語

那麼,這個最小單位究竟是多少呢?從普朗克的方程裡可以容易地推算出這個常數的大小,它約等於6.55×10^-27爾格*秒,換算成焦耳,就是6.626×10^-34焦耳*秒。這個單位很小,以至於我們通常認為它好像就是連續的一樣。

而這個值,現在我們稱之為“普朗克常數”,用h來表示。同時,這也是人類目前理解的最小的單位,事實上,我們已經無法再往下劃分了。

有同學不服,認為腦洞無極限,我不介意這個觀點,但是請記住,思考和胡扯的界限,就是實驗。如果你能拿出成熟的理論加以實驗數據佐證,我不介意修改我的看法。在這之前,請閉嘴。


貓先生內涵科普


普朗克常數是通過“黑體輻射”實驗發現的。至於為什麼是能量的最小劃分?簡單來說,因為只有這樣才與實驗結果相符合。再小會怎麼樣?這是一個物理學暫時無法回答的問題,但如果說存在另一個世界,它的普朗克常量比我們這個世界還小,或者更大的話,這個問題就十分有趣了。

發現最小能量單位的“黑體輻射”

19世紀末,在麥克斯韋電磁波理論獲得空前成功後,物理學界唯有三大涉及光的實驗,無法用電磁波理論解釋,即黑體輻射、光電效應和原子光譜。

而德國物理學家普朗克就是在解決黑體輻射時,發現了能量具有最小單位的秘密。

“黑體”是一個能把射入的光(電磁波)全部吸收的理想物體,當它被加熱時,又能最大限度地向外熱輻射。19世紀末,人們已經能通過實驗得到黑體輻射出電磁波的能量與波長之間的關係,然而在通過現有電磁波理論來解釋這些實驗數據時,卻出現了無法忽略的誤差。

即便其中與實驗數據匹配的較好的兩個公式:維恩公式只能解釋短波部分,而瑞利-金斯公式只能解釋長波部分。

上圖是兩個公式與實驗數據曲線圖的對比關係。

以上兩個公式都是基於能量無限可分的傳統認知,從電磁波理論中推導出來的。而1900年,普朗克發現如果假設能量傳遞具有一個最小量,且能量總以它的整數倍傳遞,就能得到和實驗曲線完全吻合的結果。通過計算,普朗克得出了最小能量為6.62607015×10^(-34) J·s。也就是說任何小於這個數值的能量無法釋放,也無法吸收。

從此,普朗克發現能量傳播總是一份一份的,即量子化。最早的量子概念就是這麼來的,這個數值就被稱為普朗克常數h=6.62607015×10^(-34) J·s。

所以,如果問為什麼普朗克常數是最小能量劃分?那是因為實驗觀察到的結果如此。

普朗克常數與“不確定性原理”之間的關係

討論普朗克常數的問題,就一定得在量子力學的框架下來闡述。而量子力學中有一個最核心的原理,即1927年海森堡在索爾維會議上正式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

我們對它最熟悉的理解就是“量子的動量與位置無法同時確定,即動量越確定,位置就越不確定;位置越確定,動量就越不確定。”量子力學很多實驗結果都可以用它來解釋,它的數學表達式為:ΔxΔp≥h/4π (Δx:位置的變化值;Δp:動量的變化值;h:普朗克常數;π:圓周率)

從這個公式就可以看出,因為h/4π 是一個常數,當位置越確定,即位置的變化值Δx就越小時,那動量的變化值Δp就必定越大,反之亦然。這個公式揭示的是粒子的內稟性,所以“不確定性原理”其實與測量儀器無關。

同時,這個公式同樣滿足宏觀物體。但因為普朗克常數h太小了,宏觀物體的Δx和Δp又足夠大,所以ΔxΔp肯定大於h/4π。而只有Δx和Δp都很小的微觀粒子,才會由於這個公式表現出明顯的量子不確定性。

明白了這個基礎邏輯,我們再來看h如果變大或變小,會出現什麼情況?

如果普朗克常數h可以變化,世界會怎麼樣?

1、h變小。

那顯然h/4π的值會跟著h變小,那將導致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小。雙縫干涉實驗的精度要求會越來越高,衍射干涉現象會越來越不明顯。

2、h變大。

那顯然h/4π的值會跟著h變大,那將導致微觀世界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只要h足夠大,就連宏觀世界的物體也會表現出明顯的不確定性。比如,你的杯子可能再也裝不了水,你甚至可以穿牆了,世界肯定一團亂。

這樣看來,似乎h變大,對世界影響有點大,h變小,好像影響不大。

“不確定性原理”的隱藏屬性

那我們再來看一下,大家不那麼熟悉的“不確定性原理”的第二種應用,即能量與時間的不確定性關係,數學公式表達為:ΔEΔt≥h/4π(ΔE:能量的變化值;Δt:時間的變化值;h:普朗克常數;π:圓周率)

一旦涉及能量與時間這兩個變量,這就不得了了。因為這個公式可以用來解釋量子隧穿和真空量子漲落。

只要Δt足夠小,ΔE就可以變得足夠大,對一些被勢壘所阻的量子,就可以在一瞬間獲得能量隧穿出勢壘,只要在Δt時間內,把能量再還回去就是了。而真空本應是什麼都沒的,但由於這個公式,在極小的Δt內,真空也可以產生能量,然後再把能量還回去,這就是我們說的真空量子漲落,與虛粒子湮滅。

第一,從量子隧穿角度來看。

如果h變小了,量子隧穿會變得更難實現,太陽或許都無法成為一顆恆星。因為即便太陽的核心能達到1500萬攝氏度的高溫,要實現氫聚變的質子-質子鏈反應也離不開量子隧穿效應的幫助。

如果由於h導致量子隧穿效應的減弱,太陽不能成為一顆恆星,地球上永遠不會出現生命,人類也不會出現在地球之上。當然這個影響不只是太陽系,而是全宇宙,宇宙中的恆星都會隨著h的減小而大量減少。

反之,如果h變大了,量子隧穿會變得更容易實現,更多的恆星可能形成,恆星燃燒得更劇烈,然而壽命也會大幅縮短。

第二,從真空量子漲落角度來看。

1980年,美國有個叫阿蘭·古斯的物理學家,基於“不確定性原理”的這層屬性,提出過一個宇宙誕生的假說。大概意思就是,這個世界本來是“無”的,但由於真空量子漲落,在十分微小的Δt時間內,真空獲得了巨大的瞬時能量形成了宇宙大爆炸,巨大的爆炸將正能量與負能量分開了,而正能量的世界就是我們的宇宙。

當然,這是一個腦洞奇大的假說,但至少在理論推導上是站得住腳的。如果在此假說的基礎上來理解,h變小的話,我們的宇宙至今可能都還未誕生,不知道還要等多久才能等到宇宙大爆炸。而h變大的話,那真空時不時的就爆這麼一下,可能也沒有生命適應得了這樣的宇宙更替。

總結

上面的分析,只是給出了一些極具代表性的可能性猜想,肯定還有很多無法想象的情況。畢竟宇宙中充滿了能量,而作為能量的最小單位,普朗克常數h只要有稍微一點變動,必定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所以,可能只有普朗克常數h剛好是目前這個數值,我們的宇宙才能誕生出生命,而我們是何其幸運。

歡迎關注@想法捕手,讀科學,聊宇宙。

想法捕手


在二十世紀以前,與經典力學和經典電磁學並駕齊驅的,是經典熱力學。當時,人們普遍認為能量是連續的,從而與不連續的物質形成鮮明的對比。

所以,能量和物質各自遵守著它們自己的守恆定律。由此,反映出了當時盛行的形而上學觀念,將能量與物質進行了機械的分類。

然而,連續的能量存在著一個問題,即能量會傾向於在能量高的紫外端進行輻射。這就好比沒有錢💰的單位,即沒有錢的數量概念,人們會只買高端的商品,而低端商品卻無人問津。

這一問題就是著名的紫外災變,被英國科學家開爾文比喻為飄在經典物理學上空的兩朵烏雲☁️之一。

為了消除紫外災變,普朗克於1900年,在其新建的黑體輻射公式中,添加了一個量綱為粒子角動量的物理常數h,其具體的數值為6.623x10-27爾格/秒方。

這一常數的存在,意味著在我們的宇宙中,存在著不可再分的最小粒子。能量是關於粒子運動能力的度量。存在著最小粒子,使得能量具有了最小的基本單元,從而使能量具有不連續性。

於是,普朗克常數h的存在,使能量不再是連續的,避免了紫外災變的發生,從而很好地維護了自然界各種物體變化的秩序。

比如,能量的粒子性和物質的封閉性,說明能量與質量在本質上是完全相同的,它們都是關於粒子運動影響的描述。兩者的區別僅在於所描述的粒子存在形式不同。前者是開放運動的粒子,後者則是封閉運動的粒子。

正是因為能量與物質在本質上的相同,在粒子運動形式上的不同,才打破了兩者無法互換的界限,使質能轉換成為可能。於是,自然界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有機的世界。

離散的粒子構成作為物理背景的空間,而封閉的粒子形成作為物理對象的物質;粒子的存在形式以及空間與物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構成了我們宇宙演化的基本內容。

總之,如果沒有普朗克常數h,或該常數趨近於零,則我們的宇宙就會失去變化的秩序和可能,就會分崩離析,成為一盤散沙。


淡漠乾坤


這個好。吃透普朗克常數h的意義,是不容易的,反映物理學(非數學)的超對稱思維方法。

先給答案:因為h涉及基本粒子的臨界參量。尤其涉及光子的極限速度c與極限頻率f₀做分母。

普朗克常數的特殊意義

大家知道,可用光電效應實驗,來驗算普朗克常數:h=△Ek/△f=6.63×10⁻³⁴[J/Hz]...(1)。

h的意義是:電子脫出功W=△Ek與電磁輻射頻增量的比例常數,反映電子物質波動能與光子電磁波頻率的對應關係——可稱能頻當量。

當量關係,是應對、應激、應變、投影、迭代、轉換等超對稱關係的量綱分析法。

能量增量與熱量增量的當量關係——可稱功熱當量:k'=△E/C△T =4.18[J/cal]...(2)。

電流熱效應中的熱量與電流的當量關係或電阻參量——可稱熱電當量:R=Q/I²t...(3)。

平均動能與與絕對溫標的當量關係——可稱能溫當量:k=2Ek/3T=1.38×10⁻²³J/K...(4)。

普朗克常數的普適性意義

就光電效應而言,普朗克常數之所以很小,是因為電子質量極小:m=9.11×10⁻³¹kg,而紫外線的光子頻率:f>c/380nm=7.9×10¹⁴[Hz]。

而普朗克常數,揭示束縛電子變成自由電子所需要的臨界性的光子頻率f₀或電磁輻射能E₀。

公式(1),作為光電效應方程,不難推導,也可寫成:λ=2hc/mv²...(5),其意義在於:

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中,當質量為m的費米子被加速到接近光速,即:v=0.999(...)c≈c時,公式(5)可改寫成:λ=2hc/mc²=2h/mc...(6)。


換句話說:費米子是一種物質波,也叫移動波源,當其測地線循環速度達到光速v=c,其激發的極限頻率:f₀=½mc²/h...(7)。

公式(7)可寫成h的定義式:h=½mc²/f₀...(8)。其中費米子質量很小,極限頻率很高,因而h極小。況且m,c,f₀都是常數,故h是不可改變的常數——這就是答案。

在正負電子對撞機中,兩個電子在同地分別在反向磁場中背向被加速(變成±e)。有條件:

1個電子被加速到v→c,而其Ek→½mc²,所激發光子的極限波長:λ₀=2h/mc=4.85[pm],極限頻率:f₀=c/λ₀=6.18×10⁻²¹[Hz]。

同理,在超大型強子對撞機中,質子被加速到v→c,質子動能Ek→½mc²,此時

激發光子的極限波長:λ₀=2h/mc=2.64[fm],此光子的極限半徑:r₀=λ₀/2π=0.42[fm],並伴隨有光子的極限頻率:f₀=1.14×10²³[Hz]。

當然,如果能將α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所激發的光子波長約比質子激發波長小4倍,約0.1fm,或是宇宙中波長最短的光子了。

注意:為與光電效應協調,筆者建議把康普頓波長公式λc=h/mc修正為λ=2h/mc,把德布魯伊波長λd=h/mv修正為λ=2h/mv。

好了,本答stop here。請關注物理新視野,共同切磋物理邏輯與中英雙語的疑難問題。


物理新視野


用多普勒效應正反向測量結果的均方根推導出‘洛倫茲變換’

論文《用多普勒效應直接測量洛倫茲變換》以單向光速的直接測量結果c+ = c− = c為前提。當某確定的光波波長定義為長度單位,則單向波長 λ 的測量就轉換成為杆的長度L的測量。由1849年之前確立的聲學和波動光學的多普勒效應,長度的測量結果為:

L (θ) = L0 (1+β cos θ),β=v /c。

多普勒效應在兩相反方向測量結果的乘積為:

L (0) L (π) = L0 (1 + β) L0 (1− β)

= L02 (1− β 2 )

= L02γ2

= L 2,

L ≡ [L (0) L (π)]1/2 = L0γ

這正是菲茨傑拉德-洛倫茲的‘尺縮’公式,γ = (1−β2 )1/2為羅侖茲因子。

頻率或週期的多普勒效應的測量結果為:

f (θ) = f0 [1− (v cos θ /c)] ,T (θ) = T0 / (1+β cosθ)。

多普勒效應在兩相反方向測量結果的乘積為:

T(0) T(π) = [T0/(1+β)] [T0 / (1−β )]

=T02 / (1− β2 ) = T02 / γ2

= (T0 / γ ) 2 = T 2

T≡ (T (0) T (π)) 1/2 = T0 /γ

這正是洛倫茲變換的‘鐘慢’公式。至此,SR的洛倫茲變換就從經典力學和經典波動光學的多普勒效應的測量結果中推導出來了。SR就成了經典物理學推導出的定理或牛頓力學體系中的實驗定律。SR的本質是多普勒效應在兩相反方向測量值的均方根數學處理結果。

由於單個客體(例如飛船)不可能在同一時刻向兩個相反的方向運動,也就不可能同時有兩個相反方向的測量值。因此,SR不適用於描述單個客體的運動,不能用它推論出雙生子佯僇。對多粒子系統,總是可以配對出近似地沿相反方向運動的粒子偶,SR正好可以描述這些近似的粒子偶的運動特性—— 一級多普勒效應幾乎相抵消只剩下二級多普勒效應的洛倫茲因子。所以,SR本質上具有統計特性,它只適合於描述具有統計特性的多粒子運動,例如 μ 介子的壽命等。

洛倫茲為解釋邁克爾遜-莫雷1887年的實驗結果,1892年獨立提出了長度收縮的假說。他認為相對以太運動的物體,其運動方向上的長度縮短了。1895年,他發表了運動方向上長度收縮因子的準確公式。1904年,他發表了著名的變換公式(J.H.龐加萊首先稱之為洛倫茲變換)和質量與速度的關係式,並指出光速是物體相對於以太運動速度的極限。在以太觀下他得出了SR的主要結論,促成了1905年愛因斯坦創建SR。1996年我和劉寶誠在北大學報發表論文指出[1]:邁克爾遜-莫雷實驗中由光速各向異性的光程差推導出待測相位差時,同時又用了光波長和光頻率的各向同性為前提。實驗原理的自相矛盾其實驗結果自然是無效的。從無效的邁克爾遜-莫雷實驗結果產生出了有效的洛倫茲變換和SR,可謂是歪打正著。


用戶58526212028


實質上,普朗克常數只是電磁場一個週期內對帶電體施加的作用量的比例係數而已。也就是一個帶電體在一個週期內的變化程序的量度係數。並不是什麼物理中的最小劃分單位,更不是客觀世界存在的一種特定的最小粒子所攜帶的能量數量。因此,再小的度量單位當然也有,就是小於一個週期時的能量變化值。由於週期數是連續變化的量,不是離散的所謂量子化的量,因此,不存在最小能量單位的情形。因為頻率可以是小於1的非整數,甚至存在穩定的電磁場,其頻率為0。因此,客觀上不存在最小能量單位,能量更不是一份一份的。這只是人們對其產生的嚴重誤解而已。詳情可參見本人以下文章;


彭曉韜


普朗克常數,來源於普朗克對於黑體輻射公式的研究。對該常量的解釋,誕生了量子力學。而且,普朗克常量也是鏈接微觀粒子波粒二象的橋樑。



普朗克常量的來源

普朗克常量來源於人們對於黑體輻射的研究。黑體是物理學上面的專有名詞,指的是一個對於任何電磁波都吸收,而不會反射的物體。黑體吸收電磁波後會產熱,科學家們根據經典力學不同的理論,竟然得出來兩個描述黑體產熱和光波頻率的公式,一個是維恩定律,一個是瑞利-金斯定律。更為令人困惑的是,兩個定律竟然互不相容,一個在短波和實驗數據完美切合,一個在長波區域和實驗數據完美切合。這樣奇怪的事情,令科學家十分困惑,大家覺得一定是什麼地方出現了問題。



普朗克也是這些困惑科學家中的一員,他為了使得兩個公式可以相互融合,提出了內插法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靠著純數學的手段,真的還就猜出了一個公式,這個公式完全和實驗數據相符,沒有任何應用限制。但問題是,這個公式的物理學意義,竟然是要光的能量是一份份的發射,每份能量為hv,其中h就是普朗克常數。利用普朗克推出的這個公式,可以計算出h的值,就是6.626×10^-34 J·S。剛開始,普朗克對此解釋也很不能接受,但公式又正確無疑。



普朗克常量再小會出現什麼情況?

我們的世界存在很多常數,比如c、萬有引力常數G等等,這些常數構成了我們的世界。每個常數看似沒有任何聯繫,但是卻又相互完美切合。任何一個常數的大小都是剛剛好,輕易改變任何一個常數,帶來的都是一系列物理規律的改變。就像蝴蝶效應一樣,即便遠隔萬里的蝴蝶扇動翅膀,也可能導致一場巨大的風暴。

對於這些物理常數而已,它們就是組成世界最為基礎的基石。任何改變,都將會徹底地改變世界的構架。如果把我們的世界比作一個大型程序,那麼這些常數就是全局變量,任何改變,導致程序的運行結果都會發生極大變化,甚至會出現一些嚴重BUG,導致程序崩潰。


科學探秘頻道


普朗克常量是量子理論的起源,因為人們發現能量是一份份的,即量子化的,違背了連續性的客觀規律,科學家們大吃一驚,不敢相信 ,但粒子世界就是存在,由此揭開了量子物理的序幕。

普朗克常數的究竟何來?物理推導和意義何在 ?直到今天,還是有太多的謎。

挖掘普朗克常數的深層次的物理價值是量子物理的昇華,其本質可以這樣理解:

光粒子是物體最小的粒子結構,光子的質量和能量是一切質量和能量的最小交換單位,一個光粒子的能量在數值上就是一個普朗克常數,單位是焦耳。

光粒子的質量是2倍普朗克常數與光速平方的比 約等於1.48*10^-50KG

這標誌著粒子世界的質量和能量都是量子化的。


華龍新觀點


我們的世界就好比手機屏幕,裡面的圖像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但是,裡面的圖像並不能無限小,像素點的大小就是其極限了。紅,綠,藍三個象素點構成一個像素,就像夸克構成質子,中子一樣。

我強列懷疑我們生活在由像素點構成的虛擬世界裡。再繼續分割,劃分,才會進入真實世界。


小電腦大教育


光粒子,是微觀世界的粒子在脫離自身所在的“原生態體系”時,在高速脫離狀態過程中與原生態體系中其他粒子發生強烈並且高速碰撞時產生的新的粒子,不同種性的粒子所產生出來的光子其實是不同的。這是常識。

其二。所謂的光子半徑,也是不一樣的,因為任何一個粒子在高速臨界狀態過程中與其他粒子高速作用所產生的新的粒子也是因種性的不同而不同的,所以,所謂的常數,是不可能存在的。這就如同不同體量,種性的人在迅速走出門的時候帶動起門口附近的物質變化的形態,狀態都不盡相同的道理一樣。只不過由於人類的觀測手段或精度有限,還發現不了這種不同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