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扶貧故事|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貧困戶吉希雄創業拼搏 辛勤奮鬥

【編者按】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在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脫貧攻堅工作中,眾多扶貧幹部鬥志昂揚奮戰在一線,不遺餘力地踐行著初心使命。同樣,在脫貧路上,許多貧困群眾自強不息,彰顯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為充分發揮榜樣力量,激勵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前行,續寫脫貧攻堅新篇章,即日起,南海網將報道保亭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來的30位先進典型,敬請關注。

保亭扶贫故事|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贫困户吉希雄创业拼搏 辛勤奋斗

保亭貧困戶吉希雄創業開設的快餐店。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攝

2019年7月,在保亭三道鎮上,一間新快餐店開張了。這是一間再普通不過的快餐店。門口的餐車上擺著十道菜,屋內放有四張大小不一的桌子。沒有空調,沒有閃亮的燈光,四個簡易吊扇、四個白熾燈管,一臺立式冰櫃是店裡最值錢的“家當”。

可對於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首弓村的貧困戶吉希雄來說,選擇創業開設的這間快餐店,一點也不容易。

保亭扶贫故事|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贫困户吉希雄创业拼搏 辛勤奋斗

吉希雄和妻子李江明站在新房前合影。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攝

一個承諾

吉希雄今年41歲,身材較為瘦弱。年輕時,吉希雄前往廣東一帶打工,曾做過水電工、門窗工,也曾在一家砂鍋粥餐廳當了三年廚師。2006年,吉希雄遇到了現在的妻子李江明,2010年兩人結婚成家。

“當時就覺得他很老實,會做門窗又會做飯,所以相信以後的日子肯定會越過越好。”李江明是一名廣西姑娘,她知道吉希雄來自農村,是一個普通的打工仔,可當第一次來到吉希雄的家時,李江明還是被震驚到了。

偏遠的村落、狹窄的村道以及破敗擁擠的老房,吉希雄感到非常過意不去,他不僅沒錢和妻子拍婚紗照,而且沒有送給她任何禮物,就連妻子婚禮當天的衣服也是租借別人的黎族服裝……

好在,兩個相愛的人總是能體諒對方。李江明相信丈夫,吉希雄也下決心要給妻子更好的生活。婚後沒幾天,夫妻倆就外出打工了。

這期間,他們迎來了愛情結晶,孩子們相繼出生。2015年左右,考慮到孩子陸續到了上學的年紀,吉希雄帶著妻兒再次回到保亭。

原本,父母的老屋中有一間房是屬於吉希雄的,可有了孩子後,那間小房子怎麼也擠不下他們一家人。“婚後打工掙的一點錢幾乎都拿來養孩子了,一時半會找不到錢修房子。”無奈之下,吉希雄在家中的果園地裡搭起一間鐵皮房,一家人暫且有了一個安身之所。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脫貧攻堅戰役吹響號角,一名名幫扶幹部、一項項幫扶政策走進千家萬戶,吉希雄被列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教育幫扶解決孩子上學難問題,危房改造解決一家人住房難問題,此外還有種植技術培訓、生態補償、就業引導等各項幫扶措施,吉希雄一家的生活逐漸有了改善。

但是由於土地少、資金缺等原因,吉希雄也清楚地意識到,單靠種地肯定不能實現當年的承諾。“你做飯好吃,那就去開個快餐店吧!”妻子李江明的一句話,讓吉希雄找到了方向、燃起了希望。

保亭扶贫故事|富贵本无根,尽从勤里得!贫困户吉希雄创业拼搏 辛勤奋斗

中午時分,吉希雄和好朋友詹興財忙著為客人打菜。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攝

又一次拼搏

2019年7月,吉希雄拉上好朋友詹興財、拿著借來的一萬元錢,在保亭三道鎮租下一間店面,踏上了創業路。

開店需要前期投入,但吉希雄和朋友的預算都非常有限,除了房租、設備等必要支出外,搬運、裝修等一些力氣活都是兩人自己幹。正式營業後,他和朋友也分工明確,一個主要做早餐,一個主要做午餐,各自的妻子幫著摘菜、洗菜、招呼食客等。

快餐店是小本生意,三道鎮上也有不少同類經營者,吉希雄做得極為認真。餐廳內沒有什麼裝飾,雖然都是家常菜,但每一道菜他都用心烹飪,每一位客人他都認真對待。

由於快餐店剛起步,掙的錢需要拿來添購食材、設備,吉希雄和詹興財還沒有分過紅。考慮到吉希雄家條件更困難、孩子更多,詹興財就對吉希雄說,“要不你們兩夫妻把夜宵也做起來,掙的錢全部算你們的?”

其實,吉希雄早就有了做夜宵的想法,只是詹興財每天凌晨5點就要起床準備早餐,他不忍再讓朋友熬夜加班,見朋友這麼一說,他便非常感激地答應了。

8月15日,吉希雄正式開始賣宵夜。從那天起,他一天幾乎要花18個小時忙店裡的事。早上9點左右,吉希雄騎著電瓶車從村裡來到鎮上,採購、烹飪食材;中午12點左右,店裡迎來用餐高峰;下午3點左右,收拾餐桌、洗刷碗筷;下午4點左右,再次採購,準備晚餐和夜宵……“做夜宵很累,有時要忙到凌晨3點,有時守一晚都沒有客人,但不辛苦怎麼掙錢呀!”吉希雄看著妻子笑著說道,“還好她一直陪著我。”

富貴本無根,盡從勤裡得。吉希雄的快餐店並不普通,這是一名貧困戶用辛勤雙手脫貧致富的勇敢嘗試,這次創業更是一位丈夫為了實現對妻子承諾的又一次拼搏奮鬥。“以後掙到錢了我想跟她拍一次婚紗照。”悄悄對記者說完這話,吉希雄看著妻子笑得更大聲了。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保亭11月17日訊 南海網記者 葉俊一 實習生 王玉勤)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繫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