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近日,莆仙一处具有灵气的堆砌石堆,顶部有佛像,形似西藏的“玛尼石堆”。莆仙自古佛教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所以这石堆引发网友猜想:难道这跟遥远的西藏及藏传佛教有莫大的渊源?

1 、乡野村寨,惊现西藏“玛尼石堆”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莆仙的戴云山脉,人人都知道有个菜溪岩,这里有一个大小不等的石头集垒起来的、具有灵气的石堆,神似西藏的“玛尼石堆”。

玛尼堆最初称曼扎,意为曼陀罗,多为白色石头的堆积,常常呈方形或圆形置于山顶、山口、路口、渡口、湖边或寺庙、墓地,用于祈福,成为当地人们的保护神。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鹭客社

玛尼石堆作为一种"路标"或"地标"而存在,被设置在旅行和转经的山口、路口和拐弯处。从实用的意义来讲,它们可以为行人指示前进的方向,标明行走的路线。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鹭客社

最直接的意义有两个,一是祈福和禳解;二是供人们转经礼拜,随时匡正自己的思想行为。尤其是在远离城镇和寺院的乡野村寨,玛尼堆更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或缺的所在。

莆仙佛教历史悠久,难道这跟西藏的藏传佛教有渊源?

2 、乌龙,原来是舍利塔的残件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仙游阿郎

其实,菜溪岩的这个石堆和“玛尼石堆”并没有关系,一个小小的乌龙。

有网友指出,这塔是某小型古舍利塔的残件。前些年,重新安置它的时候,只是为了能让它高显一点,于是平地弄个几层粗石垫高它。一是高显,二是权当做下面遗失的几层的替身而已。和西藏,和玛尼堆根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仙游阿郎

还有网友说:“应该说是西藏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比如扎西德勒,就跟福建的闽南语发音有关。”其实,这个“扎西德勒”跟闽南语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是宋代舍利塔,真正的渊源,是跟一个叫陈聘君的墓塔有关联。

3 、朱熹徒弟,闽东南理学传播基地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百科

这座石堆附近,就是历史悠久的菜溪岩寺,是莆仙境内最早兴建的古刹之一,都在菜溪岩里。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仙游阿郎

此舍利塔形似轿,塔石风化,苔藓斑斓,传说此乃宋代易学家陈聘君之塔墓。

陈聘君,综贯经史,通五言七诗,相左于变法,归隐至菜溪岩,创建了“菜溪书院”,他是朱熹徒弟,也使这里成为闽东南传播理学的基地,并结庐而居五十载,一时贤士大夫黄颖、郑元兴、蔡枢等,皆拜其为师。菜溪岩成为当时官宦、士大夫闲聚雅集之所。

莆田现西藏“玛尼石堆”?引发不少网友猜想

图:仙游阿郎

陈聘君于宣和七年(1125年),趺坐而逝,以浮屠葬于岩中,建聘君塔以供后人瞻仰。

所以,这个被乌龙了的塔墓,在有史料记载中,跟西藏藏传佛教的玛尼石堆,没有关系,但它却是菜溪岩的处处是景的最好见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