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残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岁就要嫁人,为何屡禁不止?

ipgks


在现代文明开始前,童婚在世界各国是普遍存在的。但人类进入现代文明社会之后,童婚早已被很多国家所摒弃。不过,一向以大国自居的印度始终标榜自己如何文明和尊重人权,但实际情况是,落后的童婚在印度仍大行其道。印度政府对这种有损自身形象的行为大光其火,曾三令五申禁止童婚。奈何印度人依然我行我素,对政府的相关法令置若罔闻。

那么,印度人为什么非要坚持童话而不加以改变呢?原来,印度人普遍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最为推崇的就是童婚制度。甚至,印度教最具权威的法典都明确规定了结婚的年龄。比如,《摩奴法典》规定,印度30岁的男子应娶12岁的女孩为妻,24岁的男性应娶8岁的幼女为妻。印度人一向以印度教作为他们的行为准则,并且对印度教深信不疑,既然法典都这样说了,违背法典就是对神的大不敬。因此,印度政府虽然两次提高法定结婚年龄,但这项法律规定形同废纸,没有多少人会去遵守。

印度教法典之所以明确要求实行童婚,主要是提倡妇女要贞洁。而在有月事前结婚,就能保证所谓的贞洁。这样的规定实际上就是重男轻女,对女性很不尊重的一个表现。正是由于宗教思想的影响,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她们因为早早结婚,无法得到良好的教育,当然不可能从事好的工作,所以最后只能沦为生育机器,同时还要承受繁重的体力劳动。

可以说,童婚就是对女性身心的摧残,危害是极大的。据报道,因为童婚而失去生命的幼女在印度是很多的。比如一位8岁的女孩就因为严重撕裂损伤造成的大出血而不治身亡。而因为早孕产子导致死亡的少女更是比比皆是。所以,说印度童婚摧残人性一点也不过份!

目前,印度童婚占到全世界的1/3还多,是不折不扣的童婚大国。印度现在仍有近1/4的女性在16岁之前结婚,还有近一半的女性在16到17岁之间结婚,18岁以后符合法定年龄结婚的女性占比就很少了。而且,童婚中的女性,超过7成都遭受家庭暴力和性暴力,她们的生活可以说苦不堪言。

女性地位的高低其实反应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程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仅童婚一项就让其形象大损。印度人再怎么鼓吹自己如何文明,但包括童婚、手抓饭、手如厕等诸多不良、不雅现象,让人无法把这个国家和文明联系起来。


高山流水116820061


几岁就嫁人,12、13岁当母亲,是不是很恐怖、很耸人听闻?然而这种情况在印度的农村地区,至今仍还普遍存在。

童婚制度在印度已流传了几千年,虽然在英国殖民时期及印度独立以后,当局都曾出台过法律予以废止,但收效甚微。

这种摧残人性的陋习,为什么在21世纪的印度还大受欢迎,甚至连立法也杜绝不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

一、根深蒂固的宗教思想。印度人大部分都信奉印度教,而印度教的古老法典均提倡女孩在月事之前结婚,因为这样父母去世后可以升天,来世可以改变卑微的命运。

并且按印度教教义,新娘的年龄为新郎的三分之一左右,会成就一段美满婚姻。男性一般15岁左右就通晓人事,老婆可不就才几岁而已。

二、印度人有非常浓厚的“处女情结”,人们担心月事之后会出现不纯洁现象,于是就早早为儿子张罗婚事。

对于女孩而言,如果年纪稍大还未订婚,那将很难再嫁出去。因而很多父母在女儿还在吃奶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操心她的婚事。不过在月事之前仅是订婚,真正过门一般在12岁左右。

三、早婚可以节省嫁妆。印度女人的地位非常低,低种姓女人简直没有地位,只是一个干活、生育的机器。

结婚后遭受家暴、甚至叔伯兄弟的欺凌,都是常有现象。为了让女儿到婆家不至冷眼相待,父母不得不配上一份丰厚的嫁妆,至于彩礼在印度是没有这个词的。


而印度教义是鼓励早婚的,因而按照习俗,早婚的嫁妆一般只需正常彩礼的1/4。

低种姓大多都是穷苦百姓,丰厚嫁妆实在掏不起,所以为了节省一点钱,才不得不将女儿早早嫁出去。我国为了娶媳妇而发愁,印度为嫁女儿而操心,其实出发点都是为了儿女。

四、执法不严。虽然印度制定了废止早婚的法律,但形同虚设。因为早婚主要是宗教思想与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造成的。

如果真想解放妇女,必须打破传统枷锁。但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创立者、几千年来的统治者都是高种姓,谁会为了女人地位而损害自己的利益呢?因此印度早婚现象是个难解的局。



花木童说史


10岁就嫁人,为何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童婚屡禁不止?

四五岁就嫁人,最大民主国家印度的人权悲剧绝非童婚,而是这个

在印度,最恶毒的诅咒不是让你下辈子投胎到畜生道,而是让你做女人。为什么呢?因为印度的女人地位极其低下,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很多印度农村,惨无人道的童婚制度依然很流行。

摧残人性的童婚,绝非10岁就嫁人那么简单

在印度,到底最小的新娘是多小?恐怕超出你的想象。据报道,2013年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南部100多英里的村庄,一名只有7岁的新娘巴沙妮跨过新郎家里的门槛,成了一名8岁男孩的妻子。当巴莎妮想要解开面纱呼吸新鲜空气时,被奶奶阻止了,奶奶告诉她"绝对不可以在长辈面前暴露面目。"

事实上,印度的童婚不是孤立现象,而是流行数千年的"文化传统"。其实早在1929年,印度的英国殖民地当局就通过一条法律,要求女子最低结婚年龄是14岁。到印度独立后,女子最低结婚年龄提高到18岁,搭1978年,更是把结婚年龄提高到了21岁。可是,在强大的传统势力夏,法律的规定简直就是笑话。

甚至在印度西北部的拉贾斯坦邦,为了让女孩子越来越糟嫁出去,还有专门的阿卡蒂节,每次都有上万名儿童结婚。阿卡蒂节上, , 可以看到大人们带着 " 小新娘" 和 " 小新 郎" 在牛车 里或列 队徒步而行。 去结婚的儿童们 , 有的睡在母亲怀里 , 有的坐在父 母膝上 ,他们东张西望 , 根本不知道发生 了什么事情。有的儿童,可能还不会走路,就坐在托盘上嫁给了别人。

为什么印度会流行童婚?总结起来有5点:

1,印度教是提倡童婚。《摩奴法典》 明确写道: " 30岁 的男人应 同 1 2 岁的幼女结婚 , 2 4 岁的男子应同 8岁的幼女结婚 。 " 甚至,印度教很多教徒坚定认为,必须让女孩在初潮(通常12岁)来临前嫁人,否则女孩的父母都有可能堕入地狱。

2,童婚意味着更加节省。印度出嫁的女孩,不仅得不到彩礼,反而会付出一笔价值不菲的嫁妆。根据印度规矩,女孩需要提供的嫁妆于女孩的年龄和体重成正比。所以,女方父母为了节省嫁妆,希望早点结婚,而男孩父母也为了早点给孩子定下终身大事,避免将来打光棍,也非常热衷于给孩子早娶。据说,在印度的阿卡蒂节上举行儿童集体婚礼,可以给每一家省下至少2万卢比的开支。

3,家庭观念促使童婚。印度教中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说法,早生孩子家庭中的长者来说意味着养老的保障。女子在12岁前结婚,可以促使她在初潮来临拥有生育能力后第一时间为家庭生下孩子。有很多的印度老太太,逼着自己只有十几岁的曾孙结婚,就是因为她想在临死前看到自己的曾孙子。

4,印度人也有贞节观念。在印度,女子极有可能遭遇强J,田野里放牧、坐公交车、独自一人走在野路上,都有可能冲出来一伙光棍汉为他提供免费种子。被打了排子炮的女子,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嫁妆才能嫁出去,还只能嫁给老光棍或艾滋病患者,或者说只能用自焚保持家族的清白。所以,让女孩早点嫁出去,也算是规避强J的有效办法。

5,印度政府基本没有行政能力。印度有13亿人口,可是印度的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却缺少管理庞大国家的经验。在印度并没有完备的结婚登记制度,大部分的婚姻实际上并不需要通过政府来领取结婚证,印度民众也不期待腐败无能的政府来保护自己的婚姻权利。所以,当大规模的儿童集体婚礼举行时,印度政府既不可能提前知道,更没能力及时制止。

虽然印度被美国多名总统夸做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印度依然在流行着摧残人性的童婚。其实不仅仅是童婚,印度从文化到传统习俗上对女性的摧残从未停止。印度最残忍的婚姻制度不是童婚,而是萨提制度。萨提制度认为,丈夫的早死是因为妻子的原因,所以当丈夫的尸体在火葬时,寡妇应该坐在柴堆上一起烧死。所以萨提制度也被人直接称作是"寡妇自焚"。

印度人权状况如此恶劣,但我们却从没听到美国等国去谴责印度的政府的不作为,反而是菲律宾禁毒、俄罗斯反腐成了西方国家人权攻击的主要对象,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太可怕了。


历史知事


五月,春天的花开得正艳,拉贾斯坦邦的玛尔瓦尔地区,很多个孩子穿着红装,有的十岁出头,有的八九岁,还有的六七岁。
看着大人们严肃的表情,孩子们想笑,却又不敢笑。其实,孩子们哪里知道,就是在那一刻,他们的一生可能就注定了。

这个场面,是印度边远山区的一个童婚现场。

为什么印度政府口口声声喊着民主,时时向西方国家学习“人权”,而印度的“童婚现象”屡禁不止呢?

印度的童婚屡禁不止,有着古老典籍的支撑

谁都知道,孩子太小结婚没什么好处,但印度有些地区的大人却依然故我,这里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古老的典籍支撑。

印度《摩奴法典》 中明确写道:“30岁的男人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 ,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啥意思?男人可以比女孩大18岁结婚。这真的是对男人的纵容,也是对女孩的残忍。

不仅在《摩奴法典》中描述了童婚现象,在史诗《摩诃婆罗多》中也多处记载了童婚的习俗 。更夸张的是,在《梵天往世书》中甚至提到幼女4岁以后就可以结婚了。

印度的女孩子童婚完了之后,也不是马上到夫家,毕竟太小。这时候会继续呆在父母家里。当女孩子的年龄达到十岁以上,在十一二岁时,就可以到夫家了。

从此,女孩的命运如何,就看自己的造化了。

印度童婚屡禁不止,和大人的迷信也有关系

其实,印度政府有自己的明文规定,1929年英国在的时候,提出了禁止童婚的法律,要求男女最低结婚年龄是18和14岁,但没有执行下去,来自各土邦的阻力太大。

1949年,印度独立了,再一次提出禁止童婚,并把结婚年龄定到了男18岁、女15岁,但执行的还是不彻底。

1978年,印度再次调整适婚年龄,将男孩结婚年龄定到了21岁,女孩定到了18岁,但执行的依然不彻底。城市当中的高种姓人群,执行没问题,一般的城市和离城市较近的农村也没问题,但是那些遥远的土邦,那些遥远的农村,根本不当回事。为什么这样呢?

从典籍上来说,有一种说法是,在女孩发育前,结了婚,大人就可以死后升天。这个理由太强了,一代一代传下来。话说,谁不想死后升天呢?谁都想,于是,那些女孩就糟了秧。

虽然印度的法律在倡导适龄结婚,但印度人受迷信的影响,对法律毫无敬畏。

印度童婚屡禁不止,和钱也有关系

印度有一个传统习俗,那就是女孩结婚年龄越大,赔的嫁妆就一定更多。所以,童婚是廉价的,可以大大省钱的。

这事情影响太大,试问谁不想少掏钱?所以说,从经济的角度看,印度的童婚成本更低,费用更省,这导致印度的童婚屡禁不止。

只是人们总是忽略,钱相比自己家孩子的幸福,哪个更重要呢?

也许,有些印度人这笔帐也能算得过来,但是习俗的影响力太大了,让印度人深受其害。

印度的童婚更多存在边远山区,以及低种姓人那里

边远山区,意味着两个字“落后”。低种姓,意味着对迷信更加热衷。

当人又落后,又迷信时,更相信典籍记载,而更忽略法律。那些土邦,本来就俨然一个个的小王国,印度政府管理起来本来就难,何况面对传统习俗,土邦管理者们,更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高种姓当中,童婚基本没有,非常稀少。而高种姓人当中,关于嫁妆,也不是过于严苛要求,因为他们更挑对方的家世,更注重门当户对。

综合来说,印度童婚屡禁不止的原因是:一是有典籍支撑,二是印度人太过迷信,三是童婚省钱,四是大多在边远山区。


蓝风破晓


在印度,骂人最狠的一句话不是问候别人家的先人,而是“祝福”对方生个女儿。

印度的重男轻女到了几乎无可救药的地步,再加上“要命的嫁妆陋习”,导致女孩子尤其是中低种姓的女孩子特别没地位。

之前,阿米尔汗曾经在采访中表示:每年印度至少有100万女婴在来到这个世界之前已经被流产,而即使她们侥幸生了下来,她们中有相当一部分会被直接溺死。

至于女孩10岁嫁人,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减轻家庭负担啊。

在印度,女孩子要嫁人,必须准备一笔丰厚的嫁妆,嫁妆越多,以后女孩子在夫家的地位就越高,如果嫁妆给的少,这在以前的印度,新娘搞不好会被丈夫烧死。

不过,如果女孩子嫁的早的话,那娘家就不需要出多少嫁妆了,出嫁年龄越低,所需的嫁妆就越少。

所以,很多印度小女孩,七八岁就嫁出去了,这时候家里甚至不需要承担什么嫁妆了,而且,还能省一张吃饭的嘴,这对于贫苦家庭来说,是很重要的。

所以,想要杜绝这种童婚现象,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那些高种姓人家的女孩子,就能过的“不食人间烟火”般的逍遥惬意,印度的一切传统习俗和她们是绝缘的。

在高种姓社会,婚姻更是两个家族的联合,所以,不管男孩女孩,都是很重要的,底层社会那种极端的重男轻女现象在高种姓人群里是不存在的。

高种姓家的女孩子,从小就按照精英的标准去培养,过着人上人的生活,虽然婚姻大多还是父母之命,但也是门当户对的,嫁妆也是相当丰厚的。

当然,高种姓人家未必看重这个嫁妆,对他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家族的联合和社会资源的整合。

而数以亿计的底层民众,在印度的底层社会里,过着相当苦命的生活。

不光生活不易,这些底层女孩子,还特别容易遭到侵害。

前段时间,《2018对女性最危险的10个国家》榜单出炉,印度不出意外“荣登”榜首。

2012年那场震惊世界的公交车轮J致死案,女大学生被活活虐待而死,而在新德里,天天都会发生至少一起恶性性侵案。

面对恶性膨胀的性侵案,很多印度男人表示:女性穿着暴露,就活该被强X。

在印度,如果你杀了一头牛,那你几乎就死定了,很多人会追着你想弄死你,而印度女子在遭到侵害后,几乎得不到司法的救援。

警察们在接到相关报警后,基本上都是一副“懒洋洋”的处理方式,一件性侵案件的审理过程,经常要拖沓十几年的时间,受害人和加害人有时都不一定在这个世界上了。

更可怕的是,之前有多次当受害者衣衫破烂地带着破碎的心前往警察局报案后,警察局的警察竟然把受害者再次强暴来演示“案发现场”。

就这么的,很多案件就不了了之,很多罪犯也至始至终没能被绳之以法,得以逍遥法外,继续祸害世间。

印度有一个首席部长奥姆·普拉卡什·乔塔拉对此曾表示:她们应该在16岁结婚,这样丈夫就能满足她们的性需求。她们就不会乱跑了。”


云中史记


摧残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岁就要嫁人,印度被称为强奸之都,层出不穷的强奸女性案件,以及烧死寡妇的陋习,印度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有以下几个原因。

1、宗教。这是自古以来宗教迫害思想引起的,印度人的宗教问题让印度的女人相比其他文明社群的女性地位更加低等。在印度教的教义中女人永远是需要依附男人而存在,印度教经典《摩奴法典》中规定了“妇女少女应听从于父,青年时应听从丈夫,丈夫死了听从儿子”,除此之外“生养育孩子、劳动做家务,是妇女的义务,是必须的”。印度教认为好女孩不应该将自己暴露于外界,不应受到教育,“一个受过教育的妇女可能产生多疑的性格,不能摆正在家庭的位置,不参加义务的农业耕种,也可能不受丈夫的控制”

2、种姓制度。传统种姓制度把姓氏分为高低等,低等级种姓女人如果要嫁高等种姓必须很多嫁妆,让女性地位低下成为一种必然。印度的男人才是一切行为和语言的权威和中心,而女人没有任何权利和地位,没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婚姻的自由,只能接受一切的摆布。

3、法律制度决定了女性地位低下得不到法律保护。

在新德里轮奸案中,辩方律师这样无耻的表述,传统的好姑娘好女孩不应该半夜出门,不应该与其他男生约会,不应该融入这个现代社会等。

从阿米尔.汗的电影中也可以看出女性地位低下……




用户103631102746


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度,虽然是现代化的民主国家,但是还有很多旧时代的残余一直还在国内盛行,没有被割去,最有名的就是全世界都文明的种姓制度了。



印度还有一项制度也是让人感到瞠目结舌,这就是童婚。在印度,很多10岁的女孩都得嫁人。照说这在现代社会应该是不被允许的,但是在印度却很难被禁止。因为这种制度的源头是印度的宗教,就如印度的种姓制度一样,现代法律明明禁止这种东西,但是在印度社会中却完全无法禁止,它根深蒂固存在于人们的骨子里头。



印度除了童婚之外,还有一项灭绝人性的制度,就是神女。神女这个名字听起来很好,事实上神女的命运是非常的悲惨,总之如果按现代法律制度来讲,神女和童婚这种制度都是极度违反人性,那些人都应该被抓起来枪毙。但是在印度这种所谓的宗教传统之下,这些人一点事也没有,不得不令人感叹,印度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国度。



印度虽然是现代化国家,并且一直想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但是这么多残余在里面,印度也估计很难发展成为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


银河国际观察


印度的法定结婚年龄是男孩21岁而女孩18岁。印度法律规定与18岁以下的女子发生关系就是强奸。如果男性的妻子年满15岁发生关系是合法的,这使得童婚越来越普遍。

根据调查,印度被列为对女性最危险国家之首 ,遭受性暴力和被逼当奴隶的女性比比皆是。2017年7月5号《印度时报》报道称,一名48岁的学校领导在公交车上强奸一名19岁的学生。2016年在印度每13分钟就有一名妇女被强奸。每天有6名妇女被轮奸,每69分钟就有一位新娘因嫁妆纠纷被杀,这些表明印度国内对妇女的安全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

那为什么女孩10岁就要嫁人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 印度比中国古代重男轻女还要严重,女婴死亡率很高(将女婴流产)。大多数人认为男孩长大能挣钱养家,是家产的继承者,女孩是经济负担,出嫁还要准备高额的嫁妆,所以印度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2018年印度的人口数量,男性占51.81%,女性占48.19%。

第二 印度人很迷信,认为有些女孩是克夫名,就要让她们嫁给一条狗或树。

《阿希沃拉衍家庭经》中写到,女子的婚事应该在月经到来前完成,《僧沃尔德录》中说到8岁结婚时最吉利的,如果10岁还没有结婚,她的父母会遭到厄运。印度的宗教是鼓励人早结婚的。政府制定的法律变来变去,但宗教经典却是永恒的。

第三 高额的彩礼,这跟我们中国截然不同,印度是出嫁的女儿要为男方准备丰厚的彩礼,彩礼越多在婆家的地位越高,有些人家为了嫁女儿倾家荡产。把女儿早点嫁出去不但少了抚养费还节省了彩礼。在印度8岁嫁40岁的男人比比皆是。

第四 在印度对女性的贞洁要求非常高,而印度对于女性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安全的国家,他们觉得不能让女儿婚前发生性行为,这会让整个家族蒙羞,所以有些家庭就把女儿早早嫁出去,既省钱又省力。


国闻杂谈


您好,这个问题由儿科医生赵继明来回答!期待您的关注!

璀璨人性的印度童婚,女孩10岁就要嫁人,这种情况在印度屡禁不止,这与国家某些落后的地区的传统思想和方式、贫穷以及落后的教育都有关系。

虽然印度在1929年已经通过了法律,禁止童婚,但是到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屡禁不止,仍然有许多地区出现这种情况。

那么,印度童婚屡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1、落后的教育环境。

在印度一些山村偏远的地方,那里的人教育环境很差,文化水平很落后,对于法律的认知,以及伦理道德的认知度很低,依旧存在对过往童婚的执念。

2、贞洁观念严重。

家庭荣誉等观念加剧了早婚现象,一些父母担心,处于青春期的女孩面临未婚先孕的危险,这被视为家庭的耻辱,早早将女儿嫁出去,可以维护她们的贞洁。在印度因为女性地位低下,并时常处在被强奸的环境中,其父母为了女儿贞洁,早早让其出嫁也是迫不得已。

3、执法力度不严

虽然印度的法律早已推行,但是由于国家的执法力度不严,很多人都被陈旧的思想和传统观念所束缚,依旧未改变。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印度现如今还存留着摧残人性的童婚,许多地区都依旧被陈旧的思想和观念所束缚,法律形同虚设,所以,印度政府一定要想办法改善,加强法律的力度来禁止童婚,这样才能保护好女孩子,抑制童婚的发生。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儿科医生赵继明


印度童婚是印度的一种婚姻习俗,其实也是一种陋习,在印度已经流传了几千年。

例如,成书于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年至前700年)的《摩奴法典》就明确写到:

“30岁的男子应同12岁的幼女结婚,24岁的男子应同8岁的幼女结婚”。


时至今日,印度农村仍盛行童婚。例如,根据印度在2005年至2006年进行的一项全国家庭健康调查显示,印度有22.6%的女性在16岁之前结婚,有44.5%的女性在十六七岁结婚,而13岁前结婚的女性也有2.6%。


再比如,每年的四五月份,是印度偏远地区的结婚旺季,印度有数百个地方都在举行大型的儿童集体婚姻,而结婚的新娘,大部分年纪都很小,有的新娘甚至还不会走路。例如,2014年6月23日,印度摄影师尚卡尔·普里就在印度吉申格尔乡村地区秘密拍到一场儿童集体婚礼,参与婚礼的孩子大概有二三十个,其中最小的新娘年仅7岁。

而印度也曾多次明文禁止,在1929年,英国殖民当局曾颁布禁止童婚的法律,规定18岁以下的男子和14岁以下的女子不准结婚。

1949年,印度独立后,又颁布法律,将男女结婚的最小年龄提高至18岁和15岁,1978年再次将结婚的底线提高到21岁和18岁。但目前童婚现象在印度依旧非常普遍,这就让人产生了疑问:印度童婚为何屡禁不止?


第一,童婚是印度教义所提倡的,而大部分印度人都信仰印度教,在印度教教义中曾提到一点,说让女孩子在发育前结婚,其父母在死后就可以升天。而在印度的一些偏远地区,这种宗教思想仍根深蒂固,因此,印度偏远山区的童婚现象就十分普遍。



第二,早婚可以节省嫁妆。

在印度,低种姓的女性基本没啥地位,只是一个干活和生育工具,结婚后遭家暴和欺凌都是比较常见的。而为了让自己的女儿能在婆家得到好的对待,其父母就不得不送上一份丰厚的嫁妆。但按照印度传统的习俗,早婚的嫁妆只需正常嫁妆的四分之一。

也就是说,印度童婚屡禁不止其实有着很深的现实因素,而说到底还是因为贫穷。



第三,“违法”的成本太低。

虽说印度政府在法律中规定了男女结婚的最小年龄,但执法不严,对违法者只是处以15天的拘役和1000卢比(约合人民币98元)的罚款。这样的处罚力度,注定了该条法律缺少应有的威慑力,自然就得不到落实。


第四,现在印度还没有法律形式上的结婚登记制度,而童婚可以通过隐瞒新娘的年龄或者直接在暗地里举行结婚仪式。


总之,因为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目前童婚在印度依旧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