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

妖鬼杂谈录


今天历史悄悄话与大家分享一个轰动全国的现世报案件!

拐卖妇女儿童,举国震惊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是拐卖案件较多的一个年代,涉案人员被金钱迷了双眼,大肆拐卖妇女儿童,在他们眼中人性和人命在金钱面前仿佛一文不值。

在重庆市荣昌县古昌镇严家桥村竟然有一个家族式的拐卖人口团伙,他们在陈定旗、彭洪菊夫妇的带领下犯下滔天之罪:

自1986年到1992年6年的时间里,他们先后65次有计划、有目标的至河南、山西等省的偏远地区将荣昌县的85名妇女、儿童、婴儿进行贩卖!

更为罄竹难书的是他们利用当时农村人超生普遍而又害怕被罚款的心理,在农村明目张胆的以男婴儿1000元,女婴儿150—500元的价格四处收购婴儿,甚至有时会专门偷盗别人家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他们将这些通过不同方式得来的婴儿转手以几千元的价格贩卖到河南等省。

期间因为婴儿抵抗力较差,容易生病,他们不仅不给婴儿医治,那些病的严重的孩子甚至会被直接抛弃,据统计有10多名婴儿被抛弃致死!

1992年5月,荣昌县公安局打拐办接到群众举报后迅速派专案人员展开秘密调查。3个月后,这件惊天动地的拐卖案件终于大白于天下。

天网有疏,要犯潜逃

掌握了充足的证据后,荣昌县公安局在92年8月7日晚组织大批警察在严家桥村展开行动。

这次抓捕行动将该家族式犯罪团伙的骨干人员抓获,而前往河南刚贩卖完一次妇女婴儿刚刚返回重庆的彭洪霞却得到风声,她成了最大的漏网之鱼!

1993年期间荣昌县公安局打拐办民警顺藤摸瓜,走遍河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省份,又将此人口贩卖组织的27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办案人员仔细排查、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总共批捕抓获42名犯罪人员。其中以彭洪菊丈夫陈定旗为首的4名要犯被处以死刑,其他几十人也按犯罪情节大小分别处以死缓、无期、有期等相应的刑事处罚。

而团伙头目彭洪菊却在92年8月7日的抓捕行动中漏网后再无踪迹,大家莫要气愤恶徒逍遥法外,彭洪菊是去接受她的现世报去了!

彭洪菊的现世报

1992年8月彭洪菊潜逃至内蒙古的一个偏远农村,在农村的一个砖厂里下苦力打工维持生活,整天担惊受怕如惊弓之鸟;

在内蒙古彭洪菊认识了自称来自四川绵阳的老乡,而其实这位老乡也是个人贩子,曾经拐卖他人的彭洪菊成了这位老乡眼中的赚钱工具;

在老乡的拐骗下,彭洪菊随其来到内蒙古与山西交界处的河曲县一个偏僻而贫穷的村子里。直到老乡偷偷离开,彭洪菊才发觉自己是被拐卖了;

彭洪菊被以3500元的价格卖给了夺印村的一个以放羊为生的老光棍赵某。发觉被拐骗的彭洪菊开始也想找逃跑,可是在赵某的拳脚威胁下她渐渐的放弃了抵抗,乖乖的成了赵某的非法妻子,整天从事繁重的农务,年年与贫穷为伴;

彭洪菊在接连打击下一病不起,卧床两年多,仅仅40岁的她患上了高血压、脑血栓等慢性疾病,后来连走路都成问题,成了个一瘸一拐的坡子;

2004年春节,民警多方追踪,终于抓到了彭洪菊。到民警带她洗了个澡并换上崭新的衣服时,她哭着说自己12年里只洗了3次澡,并且每次都没洗干净,身体常年爬满虱子;

彭洪菊被押回家乡时,虽然已经11余年过去了却还是万人空巷,唾弃声、辱骂声、悲愤声,有太多的人想跟她讨债;

当彭洪菊提出想见见自己的家人时,三个吃百家饭长大的女儿和已经77岁独自艰苦生活的老父亲都拒绝与她见面......

在监狱中,面对记者的采访,彭洪菊说出了这样的话:

我这辈子实在太失败,这么一大把年纪了,什么都没有了,家也没了,丈夫也没了,什么都没有了,这都怨我自己,当初不该走那条路,不该昧良心去找那个钱,不该去拐卖别人。我希望政府能宽大我的罪行,我还想对我的小女儿说一句话,好好读书才有出息,即使书读不好,也要老老实实做人,千万不要像我这样。

卖人者人恒卖之 ,毁人家庭者自毁家庭。欲知前世因 ,今生受者是。种善得善报,种恶得恶报。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


历史悄悄话


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如果一个人做的错事太多,终有一天他会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现世报的故事吗?接下来就来讲述西夏景宗李元昊的故事,看他究竟做了什么事,最后落得被太子“削鼻”而死,遭到了现世报。




李元昊是西夏王朝开国皇帝,他志在王霸,为帝图皇,一生征战无数。开拓疆土,创建西夏文字,他的文治武功卓有成效,这些成就我们无法否定。但人无完人,就是这样的伟大人物也会犯下错误。在皇室内部的斗争中,他的残暴和猜忌都赤裸裸地表现了出来。开运元年(宋景佑元年,1034年)十月,母族卫慕氏首领卫慕山喜为争夺帝位准备密谋杀害李元昊,但不料却被李元昊有所察觉。事情败露后,李元昊将山喜一族人活活溺死在河中。不仅如此,他竟不顾养育之情亲手给母亲卫慕氏下毒,毒死了自己的母亲。卫慕氏族人无一逃过此劫。这样凶狠残忍的手段更是无人能及。



和历史上很多皇帝一样,在他拥有治国理政能力的同时,其自身也有着难以克服的缺憾和不足。

在李元昊统治后期,他自认为皇权巩固,为自己立下的赫赫战功而沾沾自喜。于是,就开始不理朝政,整日纵情声色犬马。他经常在后宫和妃子们嬉戏玩耍。


最不可思议的是,他竟做出乱伦行为。他本来为婚龄的太子选择了党项贵族之女为妻,但有一日见太子妃貌美就将其霸占,并将其视为自己的“新宠”,封为皇后。

作为父亲,竟然做出如此无耻的行为。不过,后来他也因此得到了报应,太子无法忍受夺爱之痛,于是就有了弑父的计划。宋仁宗庆历八年正逢元宵夜,李元昊在宴会上饮酒作乐喝得大醉,之后被人送回寝宫。他不曾想危险也正在一步步向他逼近。太子借此机会,偷偷溜进寝宫,提刀冲进卧室。李元昊此时哪还有意识和力气进行抵抗躲。结果他竟被削去整个鼻子,最后因为失血过多而一命呜呼。



一代枭雄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其实,在他生前曾与宋朝交战过无数次,在战争中他也是经常将那些俘虏的鼻子削下来,然后放回,用此手段来羞辱宋朝。但他可能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有一天自己也会有这样的结局吧。“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我想若不是因为他生前做了太多恶事,也不会是这样的下场了,可能这就是所谓的现世报吧。


小姐姐讲史


人神共愤,现世报才会来得更加快一点!不信的话,请大家随楠楠一起了解一下历史上作恶多端、现世报来得快的古代名人。

冯玉祥、宋徽宗、吴庭艳、天童四郎、太平天国将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石达开、李秀成、韦昌辉等人都曾经毁寺谤佛,他们都遭遇了惨不忍睹的下场,要不是战死沙场,要不就自相残杀,甚至是落得个被凌迟处死的结局。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以上鼎鼎大名的历史人物都是因为做了不应该做的事情自身遭遇到了现世报应,接下来楠楠再来跟大家说说有的人沽恶不浚,自己不仅仅受到报应,还连累到了自己的子孙的事迹。

吕雉吕太后在尚未嫁给刘邦之前,她是一个书香门第出身的高贵小姐,正如说书中所言的“十指不沾阳春水”那般养尊处优。令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家庭出身的吕雉吕太后温柔贤淑,知书识礼,甚至是惹得人人宠爱。她家附近的很多青年男子都挤破了脑袋,想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八抬大轿娶她回家。可想而知,此等女子是何其的惹人怜爱呀!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恰巧是从她嫁给了当年还是个一无所有的穷小子刘邦说起。当初的刘邦完完全全不是汉高祖时候的风光体面,他只是一个出身跟吕雉吕太后有着云泥之别的贫困小子。但是吕雉吕太后不顾得这些,就嫁给了刘邦,甚至是挑战自己以前从未做过的一切难事,她为了他做尽家务,为他洗羹做饭,为他生儿育女等等。新婚燕尔浓情蜜意,之后刘邦就离她而去外出打仗了!

纯情而痴心的吕雉吕太后在家里关心照料孩子,并且一心一意地等待夫君刘邦的归来。许久后,刘邦倒是归来了,但是也给她带来了一个让她难以接受却不得不接受的消息——刘邦又娶妻生子了。

日子憋屈的吕雉还能应付过来,只是宫内的生活并不好过,如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样残酷,加上疼爱自己的夫君早已经变心,不再酷爱自己了,这一切都实在是让她太难受了。于是乎多年前温柔似水的她彻底黑化了,为了她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她选择了背后积蓄势力,好有一天为自己的儿子谋权篡位!



而刘邦听闻他人言语,认为吕雉吕太后想要加害于他最爱的宠妃,就更加忌惮冷落吕雉吕太后。最后刘邦驾崩了,而吕雉吕太后也严重惩罚了她的眼中钉、肉中刺,甚至是下令把宠妃和宠妃的儿子弄得惨无人道,最终以悲惨结束。

吕雉吕太后最狠的地方在于她居然下令让手下们把那个宠妃做成了人彘,还让自己的亲生儿子去观看,最终使得自己的儿子惊魂未定,落得个严重抑郁而亡的下场。这也是上天对于吕雉吕太后的现世报了,只是上天提前把一部分报应报在了她的儿子身上。

对于这个来说,楠楠实在是无法释怀,吕雉吕太后肯定是过得很悲惨才会从一个温婉贤淑的女子变成了蛇毒心肠的毒妇,但是她这也未免太过分了!只是她也是不得不出此下策,毕竟在深宫里,能够真正保护她自己和儿子的永远都只有她自己。


楠栎论史


著名“倒戈将军”石友三。

先后投靠过冯玉祥、阎锡山、蒋介石、汪精卫、张学良、宋哲远、日本人,以及我党,一生反复十几次。这样的败类,最终被“坑杀”!

1940年,石友三想再次转投日本。可是他手下的高树勋等人不愿做汉奸,就让石友三在西北军老长官孙良诚以开会为名叫石友三到濮阳。在开会途中,高树勋的侍卫进去告诉高“太太有事相请”。等高树勋出去以后,进来四名士兵,迅速将石友三用麻绳套住脖子架走了。当晚,石友三被活埋到黄河岸边。

出卖杨靖宇将军的程斌。

程斌从小就跟着杨靖宇,也是杨靖宇最信任的得力助手和亲信,官至原东北抗联第一军第一师师长。也是因此,程斌的叛变对东北抗联的打击是非常致命的。

东北抗联能够在东北坚持那么久,主要是因为抗联在各地有“密营”。密营里面有抗联需要的粮食、布匹、枪械、药品等赖以生存的物资。程斌叛变后,带着自己的“讨伐队"把这些密营全部给破坏了。杨靖宇将军的部队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更恐怖的是,程斌太了解杨靖宇了。据说,他听枪声就能判断出是不是杨靖宇将军。程斌没日没夜的带着日本人围堵杨靖宇,不给抗联喘息机会,抗联被彻底打散了。最终,在弹尽粮绝后,孤身一人的杨靖宇将军也被日寇杀害,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遗体照片)

程斌这个人很狡猾。他在日寇投降后,假意打死几个日本战俘,混进了华北野战军。

1951年的一个雨天,程斌打伞在沈阳的街上走。一个人为了躲雨钻进了程斌伞下,两人一对面,都认出对方是“叛徒”。两人回去后,就都把对方举报了。。。。

就这样,程斌被枪毙了。

(文|勇战王聊历史)


勇战王聊历史


说个现成的现世报,是历史,不是故事。

民国之父孙中山先生致力于革命几十年终一事无成,广州蒙难,隐退上海,在猢孙四散,一筹莫展之时,是列宁的共产国际发现了他,帮助了他,(当然你也可以说利用了他)。广州政府的重建,黄埔军校的创立,新式军队的肇始…从经费、人员、物资无不出自共产国际的慷慨解囊。没有列宁的支持,就没有广州国民政府的存在,也就不会有什么北伐,蒋介石也就是上海证交所的一个炒股客。但1927年,就在北伐胜利即将到来之时,蒋介石、汪精卫等却另起炉灶,背叛苏俄,实行“清党”,屠杀还是共产国际支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而建立了国民党政权。从春秋笔法讲,这是: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行为,因而得国不正。所以对于蒋介石来说,一生中最大的担忧就是共产党问题,也是他的心病所在,事实也证实了他的忧虑,推翻他的正是共产党。诚可谓:成也共产,败也共产,天道召然。


郭万仕专辑


【客观地分析历史,以敬畏之心评价人与事】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现在普通话里很少听到“现世报”这个词了,更多的是一种带有地方特色的口头语;我了解到的,江西有些农村女人生自己男人的气时,说的一句口头禅:“你这个现世报”,生气中带点俏皮,刚中有柔,韵味十足,农村土话讲起来是别有趣味的。


上半生作恶多端,下半生多灾多难,这是现世报;今生杀生太多,最后得短命果报,三、四十岁就死掉了,这也是现世报。

西夏王李元昊是一位真正得了现世报的主,毒母杀妻,溺死儿子,残杀大臣,结果自己反死在太子手上,46岁被削鼻而亡,太子又死在重臣手里,朝政落入外戚之手,而外戚又被元昊的另外一个儿子所杀,内廷宫斗无处不彰显因果循环,善恶终有报。


李元昊残忍与不孝

年轻气盛的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不念亲缘,“戳叛戚则弑其母,逞逆谋则杀其叔”,1037年九月,李元昊叔父,左厢监军使嵬名山遇因劝李元昊勿进攻宋朝事不被采纳,遂叛逃宋朝后又被遣送回西夏,元昊将其父子一族尽皆处死;舅舅卫慕山喜是李元昊父亲的亲信和勇将,立有大功,但卫慕山喜这个人有野心,也总是以皇太后卫慕氏为靠山,暗中培植私人势力,意图篡权,李元昊为除掉叛臣舅舅,设计谋,杀了舅舅一家。

李元昊杀戮的手段残忍,据记载,李元昊把舅舅卫慕山喜全族都绑上石头,抛进黄河溺死,斩草除根,不留一点后患。但这一切仍旧没有结束,杀红了眼的李元昊诛灭了卫慕氏一族后,连母亲也不放过,带着毒酒来到母亲卫慕氏的寝宫,逼母亲喝下毒酒,尽诛卫慕氏族人;卫慕氏死后,元昊以其不幸病逝为名,予以重葬。历史上冷血残忍的皇帝多了去,帖木儿、朱元璋、皇太极等等,但杀害自己的亲生母亲,中国皇帝也只有他了,可与古罗马帝国的残暴皇帝尼禄一比。


李元昊好色与薄情

续《资治通鉴》记载元昊娶了7任妻子,加上天都王野利遇乞的妻子没藏黑云,还有《西夏书事》记载的一位没移氏,实际至少有9位后妃,除一位幸运的早死而得善终外,其余无一有好结局,被元昊亲手杀害的就有4位:表姐卫慕氏,也是嫡妻,责骂质问李元昊毒杀了皇太后,“氏以大义责元昊,元昊尽诛其族,因氏怀妊,幽之别宫”,可怜的卫慕氏虽然身怀六甲,仍被幽禁起来,后来生下一子,,宠妃野利氏为了争夺卫慕氏皇后的位子,进谗言说那孩子长的不像元昊,于是元昊一怒之下将卫慕母子二人杀死,默穆氏既是卫慕氏。

“一默穆氏,舅女也,生一子,以貌类他人,杀之”

妃子咩迷氏生下儿子阿理之后失宠,一直独居,后来阿理长大成人,同情母亲想要造反,但事情泄露后,被父亲元昊沉了河,元昊也将其母咩迷氏杀于王亭镇;谗杀卫慕氏的野利氏,也是因果得报,由于丈夫喜欢上了美貌的没藏黑云而被废杀。妃子耶律氏,辽国兴平公主,嫁于元昊后,李元昊还过着骄奢淫逸、嫔妃如云的生活,夫妻关系不和,《辽史》记载:“李元昊与平公主不谐,公主薨后”,但真实原因是公主知道元昊毒杀生母的真相,被元昊软禁死于狱中;还有一说法是抑郁而亡,哎,处在冷血无情的后宫,又有个喜新厌旧的老公,不抑郁才怪。


宁令哥被父亲李元昊废了自己太子之位,母亲被杀、未婚妻被夺,积攒内心的仇恨终于爆发了

李元昊在西夏渐渐稳固之后,陶醉于自己的赫赫战功,后期不理朝政,经常在贺兰山离宫和诸妃嬉戏、纵情声色。李元昊本是给次子宁令哥娶妻没移氏,但贪恋没移氏美色,要据为己有,他不会像李隆基那样委婉,而是直接就从儿子那抢夺过来,还立为新皇后。

儿子宁令哥被父亲夺了妻,怨恨李元昊给自己戴绿帽子,在野心家没藏讹庞的唆使下,宁令哥持戈进宫刺伤元昊,李元昊被削去了鼻子,在第二年正月初二痛苦死去。开国之君,如此结局,令后世所不齿。最终宁令哥背着弑父罪名被处斩,李元昊小儿子李谅祚即帝位。


小儿子李谅祚杀舅父没藏讹庞,并与其儿媳梁氏私通,到最后也是英年早逝


1048年, 李谅祚即位时才一岁,由其母没藏氏掌握朝政,8年后,其母没藏氏被情夫李守贵所杀,太后兄没藏讹庞把自己的女儿嫁给李谅祚做皇后,把持政权;李谅祚与没藏讹庞儿媳梁氏私通,后来讹庞父子密谋欲杀李谅祚,梁氏告变,终在大将漫咩的支持下诛杀了拥立其上位的舅父没藏讹庞及其家族,又杀妻没藏氏,结束了没藏氏专权的局面。李谅祚杀妻诛舅父,这不是第二个李元昊吗?! 1068年1月,李谅祚驾崩,时年21岁。

从李元昊1038年称帝起,经历两朝短短三十年,内宫多少血雨腥风,又经历了多少众叛亲离,李元昊种下的恶果,让其后代也不安宁啊。


结语:勿论善恶,都是现世报,古语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信者源于看见,不信者源于未见,但,老话也常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寻访中国红色遗迹


我国古代中央王朝一直看不起汉族以外的民族,相关的政策也不太好。

祖祖辈辈一代代下来,汉族和其它民族有很深的矛盾。尤其在民国及军阀混战时期,各地缺乏管理(即便有昏庸的清政府官员管理也好过一盘散沙)

这一时期民族问题相当严重。尤其是藏族和汉族,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就讲到了一些事例:

当时汉族的老百姓常被征壮丁修路拉船,死在路上的男人不计其数。汉人中大多只剩下老年人、妇女和孩子,缺少劳壮力。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离不开男人,所以很多失去男人的家庭没粮、加上战乱的原因,很多汉人快饿死。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当地的藏人:游牧民族有牛羊,于是他们不愁吃、有毛皮,他们还种植青稞…相比汉人他们的生活显得太舒服了。

但是藏人是不卖粮食给汉人的,无论多少钱都不卖,他们仇视汉人,宁愿看着四川许多汉人饿死在路边。

甚至还有一个故事,几个当兵的路过藏族一个村庄被捉住了,藏人拿出小刀要割他们的皮!幸而有另外官兵路过听见呼救上前救出几人。

我没办法说这是现世报,或许对当时的藏人来说,他们觉得(汉人饿死路边)是汉人的报应。

但是显然他们都是受害者:一方是长期以来民族政策的被歧视者,另一方是战争的牺牲者!

所以在各族人民一律平等的今天,我非常骄傲,这是在几百年前真的是无法想象的奇迹!


用户100145256669


世间万物皆是因果循环,很多事情不是不报只是时侯未到而已。而报有好报也有恶报,有的是当下就会现报,有的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甚至几世才会得报。

这也是为什么有人做了许多好事,现世却还是受苦,而有的人作恶多端却能享乐的原因。现在所受的一切都是自己曾经所种的因结下的果,只是有的果子成熟有的还未熟而已。

果子成熟的快,当下就会受报。今天讲一个做好事当下受报的真实事例,俗话说好人有好报,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

话说光绪年间有一个姓贾的先生,他是江苏人,在上海租界的一个洋行里工作,因为工作认真很得老板的信任。

有一年端午节快到了,老板派他去城里收欠款,事情办的还算顺利,欠款很快都收回来了,他把钱装在一个皮袋子里,一共收了一千八百多块大洋。

忙了一上午,贾先生很是口渴,便来到一个叫“十六铺”的茶楼,叫上了茶水,匆匆忙忙喝了点水就赶紧回去交差了。

可是因为走的太急,等他回到洋行才发现装钱的袋子居然不见了。这下贾先生可慌了,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如果丢了,只怕他用一生的时间都还不完。

这可怎么办,贾先生神色慌张,在老板面前语无伦次,老板一见起了疑心,认为是贾先生吞了钱财,便大声斥责了他,认为他辜负了自己的一片信任,让他无论如何要把钱交出来。这贾先生百口莫辩,他赶紧原路跑回去寻找丢失的银元。

话说另一边,这万事皆有个因缘,事有凑巧。当时贾先生在茶楼急急忙忙喝完茶离开以后,他的钱袋就落在了座位上。巧的是贾先生刚离开,便有一个姓义的浦东人也来到了茶楼,还正好坐在了贾先生原来的位置上。

这位义先生是一位经商之人,可是因为运气不好,生意赔了个精光,只能返乡再做打算。

他已经买好了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时间还早,便来到这茶楼喝茶打发时间。义先生刚坐到位置上,就看到椅子上有个小袋子,开始他没在意,过了许久也没见有人来取,他才起了疑惑,拿起来掂一掂,份量不轻,打开一看,差点没惊过去,竟是一袋子亮闪闪的银元。

义先生一看,惊喜相加,想不到自己在如此穷困潦倒之时,还能得到如此大的一笔钱财,有了这笔钱,自己这一生可算是无忧了。

可是他转念一想,不对啊,想必那丢钱的人此时正心急如焚,如果这是救命的钱,对方因此而失了性命,那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可见义先生是一位宽厚仁义之人,他知道不义之财不可取。因此他就坐在座位上等待失主来领取,可是过了许久,茶楼的客人越来越少,也不见有人来。他只好耐着性子,饿着肚子继续等待。

义先生就这样坐在茶楼等了一下午,自己的船只也错过了时间,到了晚上掌灯时分,茶楼里只剩下他一个人,他还坐在那里看着来往行人,等待失主。

等着等着,义先生突然看到一个人神色恍惚,急急忙忙地跑来,来的正是贾先生,他和其他两个人一同前来。一进门,贾先生就指着义先生的位置说:“我当时就坐在这里。”

义先生一看便知是失主找来了,便笑着对贾先生说,“你们是来找钱的吗?”贾先生一听,悲喜交加,连称“是的是的”。义先生便把钱袋拿出交给了贾先生。

贾先生连声称谢,称义先生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如果找不到钱袋,贾先生今晚就要上吊自杀了。果然义先生的一个善念救了贾先生一命,俗话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

贾先生坚持要答谢义先生,可是义先生坚持不收,无耐之下,贾先生说“如果不谢恩公,我心中不安哪,明早在下在某酒楼恭侯恩公,请务必光临。”说完怕义先生不同意,转身便走。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义先生真的来了,见到贾先生以后,突然施礼作辑相谢。贾先生摸不着头脑,义先生抢先说:“多谢您啊,如果不是您昨天丢了钱,我的性命不保啊。”

原来昨天义先生因为等待贾先生错过了回乡的船,而那条船在行驶到途中的时侯突然被急浪打翻,船中的23个人全部都淹死了。而义先生的一个善念,居然也救了自己。

贾先生得知事情的经过,真是感慨万分,两个人相互作辑,互相感激,那场面真是感人至深。

正所谓救人便是救已,周围的客人们听到了此事也是纷纷感慨,好人终究是有好报的,都举杯向二人祝贺。

可事情到此还没有结束,贾先生回到洋行后向老板讲述了此事,老板感到非常惊奇,一定要见见义先生,没想到与义先生一见投缘。因此老板极力挽留义先生,让他一定要留下来,并高薪请他管理帐目。

再后来老板竟然招了义先生做上门女婿,还将生意全部交给他来打理。

没想到穷困一时的义先生因为自己的一个善举改变了命运,人们敬重他的为人,客商们都主动来找他做生意,后来洋行的生意越做越大,义先生也成了当地首屈一指的富翁。

这正是善有善报,也是当下即报的一个真实事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为人应当时刻检省自己,正所谓人在做天在看,一切自有果报。(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焱袶


我认为现世报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操家族的命运。曹操在世时,上欺天子,下压百官,玩弄权术无所不及。后至其子曹丕逼迫献帝让位给他,终于实现了谋汉的野心。汉献帝悲伤的归向寿阳县,可天道轮回到了魏主曹芳在位时由于曹爽无能,黄帝弱小,权臣司马懿乘机发动政变,诛杀曹爽三族,架空曹芳,掌握了曹魏的实权。而后其子司马师继承大将军位,废掉曹芳,立曹髦为帝,欺压皇帝,权侵中外。后其弟司马昭杀曹髦,欺辱曹家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而后又立曹奂为傀儡政权。直至其子司马炎继位终于废掉曹奂建立西晋王朝终止。

前后两个过程再相似不过了,曹操加给汉献帝的痛苦与屈辱到头来全加在自己家族身上,唯一一点可称的是由于魏带汉时没有加害汉献帝,所以西晋带魏时也善待了曹魏的宗族。


看轻了一切


宋朝黄袍加身 没有杀害北周皇帝 最后蒙古选择善待宋朝皇室。

金国靖康之耻 侮辱宋朝。最后被宋蒙联军灭亡,皇室几乎被屠戮殆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