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现在很流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陪读往往吃力不讨好

现在陪读很流行,孩子上学了,似乎没有家长的陪读都不能学有所成了,都学不到什么知识了,都不能考上理想的学校了。关于陪读,它对孩子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呢?

陪读现在很流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陪读往往吃力不讨好

陪读主要是“陪”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陪上下学。有的家长生怕孩子会弄丢一样,上学陪他去,然后再去上班,下班了又马上去接他,可以说是对他进行全方位的保驾护航,现在这种现象已经非常普遍了,一方面反应出现在的家长对孩子相当重视,另一方面也反应了家长对孩子的过分溺爱。

二是陪孩子做作业。家长有时候直接干预孩子的学习,如果孩子还小,家长可能还能通过自己的能力去辅导他,但是如果孩子读中学了,有多少家长还能真正去辅导孩子了,很可能就是一种干涉和施压,让孩子觉得自己是被监督着一样。

陪读现在很流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陪读往往吃力不讨好

三是陪孩子读各种培训班。现在的培训班很火,就是家长心中都有一个观念:不要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是的,别人家的孩子都去培训班了,学了各种本领,自家的孩子不能太落伍啊,所以跟着报,不仅报名,有的家长还陪着学习,其实这种陪读是有一定意义的,毕竟是培训班,能够更好地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不过陪读的时候要拿捏好尺寸。

四是陪考。陪考是家长陪读最显著的一种形式了,高考就不说了,估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不过现在连中考、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也有很多家长开始陪考了,就是陪孩子学习,希望通过自己的陪读让孩子考出好成绩。

陪读现在很流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陪读往往吃力不讨好

看了以上几种陪读形式,我们是不是会不禁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

其实,适时地陪读对孩子是有利的,但家长一定要注意拿捏好尺寸,不然就会存在以下弊端。

一是助长孩子的依赖性。如果父母的陪读是服务到孩子生活的方方面面了,那孩子对父母就会养成依赖性,一旦依赖性养成,孩子就会变得离不开父母,使得孩子没有了自主性和创造性。

二是妨碍智力的发展。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自我修养的一个过程,是锻炼大脑、发展智力的绝好时机,如果父母过分的陪读,让孩子省去了很多动脑和动手的空间,那么孩子自我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降低,这样就会妨碍孩子智力的发展。

三是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如果父母就是简单的陪着孩子,监督着孩子,那么孩子就会有种被监视的感觉,对学习的情绪就会降低,自然就会产生厌学的情绪。

陪读现在很流行,父母不理解孩子的需求,陪读往往吃力不讨好

陪读是分阶段的,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父母陪读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他们在很多方面还需要父母来给予帮助和鼓励,但随着孩子不断长大,这种陪读就应该开始减缓,应该让孩子自主学习和成长。所以,孩子到了一定年龄父母还去陪读,就可能会造成吃力不讨好的结果,这就是父母陪读时需要去思考的一个问题,只有考虑周全了,才能知道怎样真正帮助孩子,而不是给孩子造成莫名的心理压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