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报补习班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聪明的家长从不替孩子安排人生

古时有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哪怕时至今日,读书仍然还是家长们寄予孩子的一份厚望,分数还是衡量孩子优不优秀的一大要点

,成绩好的学生就是能够获得多一点的关注,未来的可能性也会更多,所以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在泱泱大河中挤出一条路来,纷纷给孩子报起了补习班。

北京的一位刘女士说:“别人的孩子都报补习班,自己的孩子咬着牙也得报呀。”这位妈妈还表示现在的竞争压力这么大,要是不报补习班那从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样的家庭在北京可能还有千千万万个,父母两个奋斗一年,把所有的钱都花在孩子身上,要是有所成效还好,最怕孩子没有学习的天赋,最后还是表现平平。还有很多家庭为了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每年都在外乡拼搏奋斗,一年到头也很少能见孩子两面,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过程。

不报补习班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聪明的家长从不替孩子安排人生

还记得综艺《极限挑战》中曾经有一期的内容是这样的,让一百个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然后接下来询问一些有关于父母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上都是父母带给孩子的东西,是先天条件,孩子们随着这些先天条件可以比其他人站在起跑线的更前面,但是没有这些条件的人只能站在原来的位置。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又实际的问题,现实中确实有非常多的人从一出生开始就享受着比别人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就是比别人站在更前面,但好在接下来的路途还遥远,落在后面的同学还能奋起直追。很多人虽然因为父母一开始就站在了前头,但是这是一场长跑比赛,无论别人的起点多高,每个人的终点都是一样远,剩下的路程都是要靠每个孩子自身的努力,在没有到达终点以前,每个人都有机会。而且父母的辉煌是他们上一辈子的,人不可能永远在他人的庇荫下过日子,我们能做的就只是尽力向前奔跑。

不报补习班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聪明的家长从不替孩子安排人生

中国应试教育的正反面

应试教育又被称为填鸭式教育,即像样鸭子一样将知识如同灌饲料一样全部塞进鸭子的嘴里,不管鸭子能不能消化,只要有增肥效果就可以了。非常真实的形容比喻,恰恰是这样,学生们在校园里接受着统一的教育,没有任何的差别。而这样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弊端,但也不可否认也有其优点。

应试教育的正面:前面也提到了高考,其实家长之所以给孩子报补习班,为的都是孩子能考上一个好大学,应试教育的很大一个优点就是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极具公平性,就算是寒门子弟也能通过高考改变自己的命运,在这样的一个门槛下家境也只能让你站在起跑线的前端一点,但要想最终跑到终点,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

应试教育的反面: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发展

,也掐灭了孩子的创造力,高考成为所有孩子唯一的一个途径。不管孩子们适合还是不适合,都要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长此以往社会的发展可能都会停滞不前,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在读书这一件事情上具有天赋。

不报补习班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聪明的家长从不替孩子安排人生

案例分析

杭州的一位妈妈给他家的孩子报了很多补习班,数学、英语、舞蹈、美术样样都有,孩子每天的生活就是从一个补习班奔赴到另外一个补习班,完全失去了玩乐的时间,家长抱着广撒网的心态想要让孩子多学一点东西,但没想到会给孩子造成这么大的负累。

后来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写:“自己是个最苦恼的人”每天的生活都充斥在学习中,很忙碌同样也很累。家长心里也不好受,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多一样技能总是有用处的,自己的初衷也是想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想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父母为孩子考虑了很多,但唯独没有考虑孩子究竟喜不喜欢。

前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负责人吴京说:“中国家长太紧张。总想着要孩子进一所好学校,进了好小学,又想进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学更要奋斗了。可我想不明白,你们到底是要孩子进下一所好学校,还是要孩子将来有出息?这是两回事。”是啊,中国家长的愿望不就是想要让孩子将来能有所成就么?难道盲目的追求好成绩和好学校就一定会让孩子将来有出息么?

不报补习班孩子就输在起跑线上了?聪明的家长从不替孩子安排人生

中国家长应该怎样做?

中国家长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家长们要知道,人生从来不是一场短跑,这么漫长的路程,你虽然站在别人的前面,但接下来的情况没有人能够预知,未来往往有很多种可能性,所以对于孩子,中国家长应该要有所改变。

1.注重寓教于乐:都说只读书不玩耍聪明孩子也变傻,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也不能泯灭孩子爱玩的天性,让孩子在学习中能玩乐,在游戏中也能汲取到知识,这样孩子们学习起来会更加快乐,也会更加热爱学习。

2.不要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很多家长可能都这样要求过孩子:这次一定要考到班上第几名,或者下次考试要考到多少分,这样强制的要求会给孩子带来逆反的心理,而且一旦当要求没有达到,孩子也会感到特别沮丧。不要强制的给孩子要求和压力,但是可以适当的增添奖励机制。

3.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很多家长给孩子的东西很多,但是陪伴却很少。主持人杨澜的工作非常忙,工作的要求让她得经常性的坐飞机出差,但是在此情况下杨澜还能够成为儿子钢琴课出勤率最高的家长之一,而且杨澜还带着孩子一起去游历了多个国家,孩子特别开心。父母在孩子的心中是不可替代的存在,孩子的童年时期需要父母的更多关爱。

每个孩子的人生历程都需要自己跑完,而家长只是在前期起到引导的作用,所以聪明的家长一般不会替孩子安排好一切,孩子在奔跑路途中摔倒了、流血了都是正常,你可以安慰孩子但是不能因为自己的爱护之心让孩子弃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