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晚清四大重臣,那麼你認為晚清四大渣臣是誰?

西湖邊的耕田人


晚清四大重臣,毫無疑問是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張之洞四個人。可是,晚清四大渣臣是誰?目前為止沒有人給過這樣的排名,我們可以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

晚清四大重臣中,非常有趣的一件事是,他們存在著兩兩的繼承關係。曾國藩以左宗棠和李鴻章為左膀右臂平定太平天國,成了“扶大廈之將傾”的中興第一名臣。可是,在圍剿捻軍的過程中,曾國藩昏招迭出,被李鴻章取代;處理天津教案過程中,曾國藩又一味講信用講原則被百姓罵做漢奸,清廷只好撤換他讓李鴻章上去。

李鴻章繼承了曾國藩的地位和實力,卻把曾國藩的“以誠待人”替換成了“痞子腔”,最後聰明反被聰明誤,俄羅斯侵佔東北,把他活活氣死。要不是後來袁世凱和徐世昌設法收回,李鴻章必須背上“私自出賣東北給沙俄”這個黑鍋了。

再看左宗棠和張之洞,這兩人也有十分明顯的繼承關係。左宗棠一開始和曾國藩互掐,後來和李鴻章互掐,這一點讓慈禧十分喜歡,十分重用,但也僅限於讓他當封疆大吏。張之洞也一樣,一開始制衡李鴻章後來制衡袁世凱。兩人更相似的是,一旦進入軍機處,就成了給滿人掀簾子的“捲簾大將”,一點權力都沒有了。

說完清朝的中興名臣,咱說說清朝的四大渣臣,我認為這四人分別是奕劻、剛毅、載灃和盛宣懷。

奕劻是清朝最後一個鐵帽子王,卻只是同治帝和光緒帝的遠方堂叔。奕劻是乾隆帝第十七子慶王永璘的孫子,生於1838年,到奕劻這一輩,慶王爺這一支已經徹底沒落。奕劻長大後只被分封了一個輔國將軍,是個徹底的破落戶。更鬱悶的是奕劻家的府邸慶王府還給了恭親王奕忻。

奕劻被迫搬家,卻因禍得福,住在了慈禧弟弟桂祥家隔壁。奕劻和桂祥成了好哥們,每天替桂祥給慈禧寫信請安,居然被慈禧青睞了。等到中法戰爭時,奕忻下臺,奕劻一下子就成了郡王,接替了奕劻。

大家都知道奕劻是什麼貨色,都不想理這傢伙。可是慈禧信任他,一直讓他主辦外交。奕劻沒本事,但他知道誰有本事,一旦有事就找李鴻章解決,每次還解決的挺好。毫不過分地說,奕劻是李鴻章的好學生。

甲午戰爭後,李鴻章離開中樞,奕劻忽然發現,自己啥也不會!當列強發出照會,表示反對慈禧廢黜光緒帝,奕劻的總理衙門居然翻譯成了“最後通牒”。慈禧被激怒,當即向十二國宣戰,因為只有十一國,英國都到了雙份宣戰書。

如果庚子前奕劻只是笨,可是庚子之後,奕劻則是徹底的壞了。

奕劻是同意慈禧廢除光緒的,卻沒有被當做端王黨給殺了,還能一如既往當總理大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和李鴻章一起簽訂了辛丑條約。袁世凱當直隸總督,投了奕劻的門子,兩人舉辦了“慶袁官帽批發公司”,大肆賣官鬻爵,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當人,也有人專門把袁世凱摘出來,說慶王奕劻的主要合作伙伴是那桐。這種說法也對,但那桐的影響力實在太低,難以影響中樞。

奕劻賣官有多狠?盛宣懷是李鴻章的人準備上任郵傳部尚書。奕劻卻毫不顧昔日情分,開口就要100萬兩白銀。盛宣懷說,別的尚書都是50萬,為啥我的是100萬?奕劻說,你是誰?你是盛宣懷!你是大清最有錢的人!

奕劻不僅貪,而且笨,最後也是奕劻打包票舉薦袁世凱組織責任內閣,滅亡了清朝。

作為一國宰相,奕劻被袁世凱用金錢控制,一步步把清朝推向滅亡的深淵,毫無疑問是清朝四大渣臣之首。

四大渣臣另外三個,分別是剛毅、載灃和盛宣懷。

剛毅,是端王黨的領袖人物,他和裕祿等人把義和團引入北京和天津,並且攛掇慈禧以義和團抵抗洋人,一手釀成了庚子國變。庚子之後,清朝再也沒了希望,滅亡就是早晚問題了。

載灃,光緒的弟弟,宣統的父親,大清的末代攝政王。慈禧活著時,已經開始了“預備立憲改革”。到載灃這裡,居然要強行終止,終止不了就搞出來“皇族內閣”。載灃帶領滿洲貴族加強中央集權,一面讓北洋派離心,一面又讓革命黨成事,就連張之洞都給活活氣死。後來載灃即使下臺,清朝中樞的滿漢之爭已經沒有了調和的餘地。

盛宣懷,是趙爾巽《清史稿》中欽定的“亡清禍首”。趙爾巽這一結論雖然有找“背鍋俠”的嫌疑,但盛宣懷直接造成清朝滅亡卻是事實。清朝亡於武昌起義,武昌起義是因為兵力空虛,兵力空虛的原因是因為湖北新軍都去鎮壓四川保路運動了。保路運動不光在四川,而是在全國,盛宣懷主管鐵路十五年,不會不知道貿然向商民收回鐵路修築權經營權會出亂子,實在是朝中大佬不給出錢!盛宣懷不能花錢收購鐵路,直接派兵去搶,不出亂子才怪呢!

除了這幾人,清朝的渣臣還真不少,奕山出賣黑龍江,完顏崇厚簽訂希里亞條約,康有為把維新變成圍園殺後,翁同龢不給海軍撥款卻要重修圓明園,不過,這些人都沒進入中樞,遠遠比不上前面四個。


歷史知事


李鴻章扛著岌岌可危的清政府,力求變法再維持一段時間。但是這四大渣臣卻不顧國家利益,只擔心眼前李鴻章是否瓜分了他們的權利。所以所謂的四大罪臣是自己利益至上,周旋於朝堂鬥爭之中,甚至將陰謀放在了海軍上,間接導致了甲午戰爭的失敗,促使了清廷的坍塌。

翁同龢當之無愧的罪魁禍首。翁同龢在朝堂之上可是一呼百應的人物,畢竟是自詡清流的人物。但普通民眾尚知“先天下之憂而憂”,而這位被人人稱頌的清流之首卻只知曉搬弄權勢。清政府早已被蛀蟲腐蝕,外敵更是虎視眈眈,可翁同龢卻只顧同李鴻章一較高下。


翁同龢在李鴻章組建北洋水師之時,不知北洋水師抵禦外敵的重要性,卻只看到了李鴻章在朝堂上日益上漲的威望。翁同龢掌管軍機處,為了削弱李鴻章的權利,斬斷北洋水師的後援會剋扣軍費、使用廉價且過期的彈藥。更為過分的是,翁同龢把國內政治鬥爭延伸到外敵上,彎下身軀與外敵合作,共同限制李鴻章的權力。白花花銀子堆砌起來的水師,就被翁同龢這麼一根攪屎棍全軍覆滅,無數冤魂沉寂在海底。

張謇,教科書倒是光風霽月,又是教育家又是實幹家,活生生被捧上了神壇。實則卻是翁同龢的謀士,翁同龢可沒有那麼聰明,張謇這個人可是出了不少力。張謇乃是翁同龢的得意門生,在翁同龢不顧國際利益之時,張謇助紂為虐。正是張謇提出,利用外敵的力量削弱李鴻章的軍事實力。在與日本作戰之時,李鴻章就已經明白現下的北洋水師並非是日本的對手。但是卻有張謇這等小人在背後發力,一面造謠李鴻章畏懼日本,想要不戰而敗;另一面又在吐槽北洋水師不堪一擊,逼得李鴻章非出兵不可。但是出兵之後,張謇又將水師堵在渤海灣,給了日本打上門的機會,最後只能被動挨打。


李秉橫,就是和翁同龢一丘之貉。北洋水師在前面作戰,李秉橫卻在後面故意掉鏈子,罔顧人命。緊要關頭,李秉橫沒有派出援兵,使得劉公島孤立無援。甚至北洋水師還拼命為清廷作戰之時,散佈謠言,上奏北洋水師已經被殲滅,從而使得李鴻章處於被動地位,藉此由帝王問罪。

張仲炘,與其他三人更是沆瀣一氣。張仲炘是背後使刀子,離間李鴻章和清廷的關係。張仲炘以李鴻章兒子勾結日本天皇,力求朝廷懲處李鴻章。本來當時日本正與清廷的關係處於水深火熱之中,而張仲炘還在火上澆油,企圖將這位為大清鞠躬盡瘁的老臣釘在恥辱柱上。

國家早已經危矣,有志之士以身軀鑄成城牆。但是這四人卻只為自己利益至上,以保衛清政府的北洋水師為導火線,陷害為國家殫精竭慮的老臣。北洋水師是不敵日本軍隊,但是若不是貿然出兵,北洋水師是也不至於全部殉國,甲午中日戰爭的失敗也不至於成為日後日本在中華猖狂的資本。這四人,人人得而誅之。


小鎮月明


只能從個人品格和實際作用上來判斷,從對滿清政權上的忠心上,幾乎所有臣子都主觀上維護著滿清這個“破馬車”不倒下來。

愛新覺羅·奕劻 慶親王,夠貪

康有為 黑他的都上天了,堪稱五毒俱全,信息時代真是無所遁形

翁同龢 不知道這位能翻天不,《走向共和》看過,各種雜誌小談也論過這位,堪稱拖後腿王者。

曾國藩 沒看過常凱申喜歡的《曾國藩家書》,看過《漢奸劊子手曾國藩的一生》,忠於滿清,愧對全國吧。


我也不知道za弄了


晚清四大臣中最壞的當屬曾國藩。他給中傳統文化注入的流毒,給社會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他所創造的所謂”家書”名義上看是教導子女、兄弟姐妹修身養性、做人處事的,實則是在用所謂”低調、內斂”求取或保持功名地。他是封建庸俗思想的體現,給後世社會及官場文化注入了許多消極庸俗的處世思想。比如“明哲保身,但求無過”,”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以靜而制動”等等。使社會各個領域裡面,充滿了許多潛規則,特別是舊時中國官場。是一種封建腐朽的思想體系,不作為可以明哲保身,一作為就會被扣上“野心勃勃”,”犯上作亂”等帽子,在舊中國官場,不幹事的官吏往往會扳倒幹事的官吏。這些對後世中國人毒害不少。是一個十足的封建衛道士。晚清的其他幾個大臣,雖然不同程度的做了一些好事,但由於晚清腐朽的封建制度使因,這些人大多都是一些中飽私囊,大發國難財的腐敗分子。他們對外是一付道貌岸然的樣子,實則個人私產打到富可敵國的程度。他們卻偽裝一個清廉執政的樣子。

在實際行動中,曾國藩充當了維護封建統治的走狗和買辦官僚利益的門閥代理人。洋人傳教士打死天津民眾,天津民眾起來造反,尋求說法。朝廷委派曾國藩去處置,這傢伙不分青紅皂白,下令誅殺了幾千名天津民眾。弄得滿城一片白色恐怖。他是個十足的視民眾生命如草芥的大壞蛋。

曾國藩所謂的人生修養,都是為了求取功名,滿足自己私利,苟且於士途,在伴君如伴虎,勾心鬥角的封建官場,維護其名譽、生命,維護封建忠君思想的工具。這些假仁假義的偽君子思想,對後世毒害不少。

曾國藩組織的湘軍,給農民起義軍__太平天國運動給與了毀滅性打擊。使風雨飄搖的滿清王朝又苟延殘喘了一段時日。順便再多聊幾句:曾國藩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個人首先獲得了大量的財寶。他將這些財寶私藏起來,反而裝作很窮的樣子,不斷給家人修家書,告誡他們要輕財物而重義氣,重休養而遠利益,教育子女要只學詩書經典,不談物質財富等等。你看,偽裝得多好啊。其次在剿滅太平天國運動之後,他在朝廷的聲譽如日中天,這時他為了避免功高蓋主,引來麻煩,他自動要求隱退,解除兵權,裝作低調而不作為。於是他不斷修家書,告誡家裡的弟弟,子女重義而輕利、淡薄名利而注重修養。這些完全是為了保全性命,曲弓鄙訖,做給給別人看的。正因為這些非常有效,所以歷來官場人士都將它奉為至寶。這就給中國官場留下來不少潛規則。非常有害。所以,他既是滿庭政府的得力鷹犬,又是近代文化思想的一個大毒瘤。

當然,後來晚清政府地傾覆滅亡最主要的原因是:哪個極為腐朽的政治制度和昏庸無能的皇帝。不在於清末那幾個大臣。要是那個政治制度符合社會發展局勢,國家強盛、人民生活富足,就不會有人起來造反:比如太平天國運動。就不會遭受外國列強蹂躪:八國聯軍入侵北京,火燒圓明園。所以,清王朝的覆滅,應該歸咎於他的那種腐朽的政治制度,與別的關係不大。四大臣只不過扮演了封建衛道士的腳色,是鎮壓人民、剝削人民,維護封建皇權統治的鷹犬。


大周莊園


晚清時期的沒落,其實離不開清朝廷的腐敗現象,幹實事的功臣卻被一些庸臣所阻擾,仗著嘴上口花花就讓那些拼命在外的功臣百戰功成一朝散.

下面就來看看晚清時期四大亡國罪臣,沒有他們的話,或許歷史將會改變:

翁同龢

王伯恭所記述的一段親歷:“甲午戰前,翁同龢一力主戰,李鴻章言不可輕開釁端……我去見翁同龢,向他力陳主戰的錯誤。我想翁同龢也是我的老師,他向來是器重我的。但翁同龢聽了我的勸說後,笑我是書生膽小。我說:‘臨事而懼,古有明訓,豈能放膽嘗試?而且,我國無論兵器還是戰法,都百不如人,不能輕率地開戰啊!’翁同龢說:‘李鴻章治軍數十年,掃蕩了多少壞人啊!現在,北洋有海軍陸軍,正如火如荼,豈能連一仗都打不了嗎?’我說:‘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今已知自己確實不如人,哪裡有勝利的希望呢?’

翁同龢說:‘我正想讓他到戰場上試一試,看他到底是騾子還是馬,將來就有整頓他的餘地了!’”如果此說成立的話,那麼,翁同龢的主戰,可謂一箭雙鵰:若勝,翁同龢是抗倭的英雄;若敗,那整頓李鴻章的“餘地”就捏到翁老師手裡了!結果不用說了,戰爭以中國的慘敗而告結束。從戰爭爆發到失敗,再到赴日談判,簽訂既喪權又辱國的《馬關條約》,李中堂被弄得焦頭爛額,臭名昭著。李鴻章成了千古罪人。翁同龢身為軍機大臣、朝廷命官,何以明知中國沒有取勝的把握,反倒一味鼓動堅決對日作戰呢?他又不賣軍火,發不了國難財;他又不是漢奸,決無裡通外國的目的。原來,早在太平天國時期,翁同龢的哥哥翁同書任安徽巡撫時,於定遠被圍之際,棄城逃跑,犯失守封疆之罪,結果被謫戍新疆。而彈劾翁同書的,正是李鴻章。影片《走向共和》中,光緒皇帝也對翁同龢說:“朕知道當年因李鴻章彈劾令兄翁同書一事,你們結下宿怨。但你們都是朝廷的股肱之臣,總要和衷共濟才好,千萬不可因私而廢公。”可憐可恨可嘆一代帝師翁同龢,竟然利用甲午海戰的時機,借日本人之手,來報一己的家恨!此仗大敗,中國賠償日本白銀二萬萬兩;割讓臺灣。“覆水難收,聚鐵鑄錯,窮天地不塞此恨也。

張謇

張謇[jiǎn](1853年7月1日~1926年8月24日),字季直,號嗇庵,漢族,祖籍江蘇常熟,生於江蘇省海門市長樂鎮(今海門市常樂鎮)。清末狀元,中國近代實業家、政治家、教育家,主張"實業救國"。中國棉紡織領域早期的開拓者,上海海洋大學創始人。

中日甲午戰爭爆發,民族危機促使帝后兩黨矛盾有所激化。以翁同龢為首的“清流”擁戴光緒帝,好發主戰議論,其主要抨擊目標為畏日如虎的李鴻章,實際上都是藉以衝擊主和的後黨,企圖為虛有“親政”其名的皇帝爭取若干實權。名噪一時的新科狀元張謇,由於歷史淵源和政見相近,很快就成為“清流”的佼佼者,是“翁門”弟子中的決策人物。

可以看出,張謇的從中攪局,也是加速了甲午海戰最終失敗的一大罪人。

張仲炘

張仲炘,字慕京,號次珊,又號瞻園。湖北江夏(武漢)人。光緒三年二甲七十七名進士,授散館授編修。主戰,反對簽署《馬關條約》。初支持變法,後主保。強學會會員。官至江南道監察御史,江蘇尊經書院山長。

他在甲午戰爭也沒有起到什麼好的作用,本來說大敵當前,應該同仇敵愾,然而他卻非當沒有如此,在北洋水師與日艦開戰的時候,他直接將李鴻章給告了,並且說起私通日本,一度將李鴻章往死裡陷害。

直到現在,很多人都還在懷疑這個人是不是個日本間隙,這樣的做法,是相當的不明智的。說他是亡國罪臣一點也不為過。

李秉衡

李秉衡(1830-1900),字鑑堂,遼寧省大連市莊河市人。初捐資縣丞,遷知縣。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年),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十年(一八八四年)移任廣西按察使,法軍侵越犯邊時,李衡主持龍州西運局。翌年與馮子材分任戰守,取得諒山大捷,彭玉麟奏言:"兩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1900年庚子之變,起用為巡閱長江水師大臣。

他原本也是清流派的人物,然而在甲午戰爭的期間,他反而是處處跟李鴻章作對,北洋水師需要援助的時候,他卻各種拒絕出兵,導致了北洋水師因為遲遲沒有援助,而陷落了。

說他是晚清的罪臣一點都不為過。


幸運星1314520


晚清四大重臣曾國藩、左宗堂出名,李鴻章也出名,張之洞人們甚不知道。

曾國藩左宗堂的仕途很沉重,時令國家落難之中。洪秀全的拜上會氣候坐大,史稱金田起義。

洪秀全帥領信教的民眾暴亂天下,定都南京,建立太平天國。這前後十多年朝庭平暴亂與暴亂反朝庭中相互衝殺的血流滾滾,染紅江河。最終太平天國天不給路,以全面失敗而告終。

撲滅太平天國是朝庭堅決平暴,但平暴的前線大帥是曾國藩左宗堂。能夠歷挽狂瀾給國家建功名垂史冊非同尋常。

若說晚清重臣,左宗堂更是榜首。太平天國暴亂期間西北迴亂苦不堪言,面對兩千萬之眾種族屠殺左宗堂更是心痛萬箭穿心,泰山壓肩。

左宗堂用力擁兵,陝甘蕩平後又善後義當青天,迴歸樂田。

國家落難,外國勢力滲透新彊,左宗堂抬棺出征,獲勝祖國未失寸土。

李鴻章身背罵名,其實有很多冤枉,弱國的大臣難當。張之洞也為國家出力不小。


白雲3498


晚晴四大名臣普遍的說法有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四人代表了同治中興的的中堅力量,也是晚晴最有名望的幾個漢臣。此外,晚晴四大名臣還有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彭玉麟的一種說法。不過和前一種說法相比,後一種說法並不普遍。

晚晴四大名臣主要發跡於太平天國崛起時期。其中,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都是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成長起來,成為封疆大吏的。張之洞年紀相對較小,沒有參與鎮壓太平天國,但他與曾國藩等三人都是同治時期的重臣,共同創造了清王朝的最有一個“盛世”。並且,在洋務運動、與外國交往、創辦新式軍隊學堂等方面,四人都有很大的貢獻,作為清朝最後的棟樑之臣,實至名歸。


至於四大渣臣,晚晴歷史上並沒有這種說法。晚晴積貧多年,渣臣自然很多,否則晚晴必然是另一種局面。如果非要排出影響力最大的四個人的話,那麼琦善、奕劻、翁同龢、載灃可以排在前面。

琦善是正黃旗人,道光時期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是鴉片戰爭主和派的領袖。鴉片戰爭時期,琦善謊報軍情,誤導了整個清王朝,使清王朝大敗。並且琦善對於英國太過卑躬屈膝,擅作主張割土求和,開啟了晚晴外戰求和的先例,以及割土退讓的先河。可以說,在鴉片戰爭那種具有轉折點的變局中,琦善對於後來的影響是非常惡劣的。


翁同龢作為兩朝帝師,在晚晴漢臣中有崇高的威望。但是,翁同龢可謂是古代腐儒的典型代表,滿口仁義道德,暗地裡拉幫結派打擊對手,在具體事務上毫無建樹。甲午戰爭前,掌管軍機處的翁同龢常年扣扣軍餉,使號稱亞洲第一的北洋艦隊逐步外強中乾,最終亡於日本之手。此役之後,清王朝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奕劻之“渣”,是宣統皇帝親口所說的,“清朝之亡,實亡於奕劻”。奕劻是清朝最有一位鐵帽子王,在八國聯軍侵華中的時候,作為清朝與八國聯軍交涉的大臣,奕劻不敢惹怒聯軍,一味對八國聯軍忍讓,毫無原則的按聯軍的意思辦,使清朝的權威蕩然無存。而在清朝最後的時刻,奕劻和袁世凱一起,鼓搗清室退位,是清朝滅亡的直接推手。


載灃是溥儀的父親,溥儀繼位以後擔任清朝的攝政王,成為了當時最具實權的人物。不過載灃的典型特點就是才不配位。以載灃之才,完全不足以擔任那樣高的職務。最後,清王朝分崩離析,載灃作為最應負責的人物,難辭其咎。此外,載灃搞出的皇族內閣,在歷史上也是臭名遠揚。


蘇綻


晚清之敗,敗在清廷機制腐化,以及慈禧手下一大幫不幹正事的庸臣。中法戰爭的“不敗而敗”,並沒有讓慈禧看清那些庸臣的嘴臉,仍然讓他們玩弄權柄,勾心鬥角,至使後來的甲午海戰慘敗、八國聯軍入侵,使中國蒙受百年恥辱。縱觀甲午海戰的失敗,有四個人難逃干係,也正因為甲午海戰的失敗,才引發了後來一系列連鎖反應,這四個人可稱晚清四大罪臣。 晚清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殺了他們,甲午海戰必勝,八國聯軍難入侵 第一個罪臣是翁同龢。他是光緒的老師,清流派帝黨的頭子,在朝中一呼百應。如果此人滿身都是正能量,那可真是大清之幸事。只可惜,此人滿身都是負能量,把大清給搞慘了。他和以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針鋒相對,在日艦入侵的時候,他不但不和李鴻章聯手一致對外,反而有借外力削弱李鴻章勢力之心。在翁同龢掌管的軍機處,不但不補充北洋水師軍備,反而剋扣軍費,致使北洋水師裝備老化,彈藥過期,使400萬兩白銀建立起來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一萬七千餘水軍葬身海底。從這一點來看,翁同龢是甲午戰爭失敗的第一大罪人。 晚清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殺了他們,甲午海戰必勝,八國聯軍難入侵 第二個罪臣是張謇。甲午戰爭之初,他給翁同龢出主意,讓翁同龢借日本人之手消滅李鴻章的軍事力量。建議翁同龢把李鴻章調上前線,讓湘系大臣接手李鴻章署理直隸總督。這樣一來,甲午戰爭就不是日本和中國打,而是一國與李鴻章一部之戰。同時,他還汙衊北洋水師將領是“殘丁敗葉”,說李鴻章“貪生怕死”。北洋水師在前方打仗,後面卻受到朝廷懲治。就在日艦進入渤海時,張謇等人又主張死守渤海灣,不讓北洋水師出海迎戰,最後讓日艦直接打到了家門口。正是由於張謇從中攪局,才加速了甲午海戰的失敗,他可稱第二大罪人。 晚清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殺了他們,甲午海戰必勝,八國聯軍難入侵 第三個罪臣是張仲炘。此人在甲午戰爭中也沒起好作用,大敵當前,應該一致對外,將士在前方流血,朝臣不該在背後給他們捅刀子。而張仲炘恰恰相反,就在北洋水師與日艦激戰之時,他狀告李鴻章,說李鴻章兒子李經方私通日本,還說李經方之子是日本天皇“附馬”,想借此把李鴻章置於死地。這份奏摺,翁同龢贊“語絕奇”。現在人們都在懷疑,這孫子是不是日本奸細?他的這種做法,就像當年秦檜整死岳飛。張仲炘這麼使勁幫日本,甲午海戰還能不敗?所以說,張仲炘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第三大罪人。 晚清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殺了他們,甲午海戰必勝,八國聯軍難入侵 第四個罪臣是李秉衡。這個人也是清流派人物,在甲午戰爭期間,他是山東巡撫。按理說,李鴻章率軍作戰,他應該大力支援,軍民團結,方可戰勝倭寇。可這傢伙也反正義而行之,處處與李鴻章作對。北洋水師需要援助,他以種種藉口拒不發兵,最後使劉公島成為一座孤島。北洋水師孤軍奮戰,戰鬥打得異常慘烈,但終因孤立無援而陷落。眼看著倭寇圍攻而不上去幫忙,隔岸觀火看熱鬧,張仲炘是甲午海戰失敗的第四大罪人。 晚清這四大罪臣,如果慈禧是一個英明的老太太,在甲午海戰之初,發現苗頭不對就應該把他們殺掉。殺了他們,北洋水師定會士氣大增,而軍備也會得到有效補給,憑著北洋水師的勇猛,再加上充足的彈藥,給力的後方支援,甲午海戰必然勝利,說不定還可一鼓作氣,直接打到東京去。有了甲午海戰的勝利,就不會有後來的八國聯軍入侵,因為八國聯軍入侵,日軍是主力,兵力佔40%,打服了日本,八國聯軍就很難入侵了。 只可惜,慈禧不是一個英明的老太太,不然“大清”國也不會死得那麼慘,後來也不會有數千萬百姓死於日軍的屠刀之下。一步錯,步步錯,罪臣當殺不殺,禍國殃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