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色列的統治下,以色列籍的阿拉伯公民是如何生活的?

微笑琳----


上篇文章講了伊朗境內的猶太人和伊朗人是如何融洽共處的,這次來探討探討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生活如何。

我們知道,以色列從建國開始就是阿拉伯世界的公敵,被阿拉伯國家群毆了五次,每次都把阿拉伯聯軍擊退,以色列從此贏得了“中東小霸王”的稱號。特別在以色列建國的巴勒斯坦地區,衝突不斷,巴勒斯坦的哈巴斯組織更是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為終極目標。

但是,民眾的態度不盡相同,不僅伊朗境內有許多猶太人,以色列境內同樣也有許多阿拉伯人。據統計以色列境內猶太人佔75%,阿拉伯人佔了20%,是以色列境內最大的少數族裔。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阿拉伯世界都視以色列為大敵的背景下,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生活狀態怎樣呢?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對國家的認同感還是比較高的,同樣,以色列對於這些少數族裔也沒有區別對待。以色列是發達國家,生活水平和福利比較高,同樣以色列也是一個世俗化國家,允許阿拉伯族裔信仰自己的宗教,所以,生活在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

以色列境內的阿拉伯人大多數為伊斯蘭德魯茲派人,伊斯蘭有很多派別,這些派別之間水火不容,特別像德魯茲這種小教派,經常遭到什葉派和遜尼派人的輪番絞殺。德魯茲派人主要分佈在巴勒斯坦地區,因此,以色列剛到巴勒斯坦建國,德魯茲派人就和猶太人成了堅定的盟友,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德魯茲阿拉伯人還踴躍參軍共同對抗阿拉伯聯軍。

另外,由於以色列生活水平比較高,使得境內的阿拉伯人更加忠誠於國家。在猶太人到來之前,巴勒斯坦地區十分落後,人們生活也比較困苦,以色列的建國讓他們融入了現代社會。以色列境內各族裔關係的融洽,證明了一個道理:宗教不是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人的本能還是追求和平幸福的生活。

從古到今人們奉著宗教的名義發動了那麼多戰爭,實施了那麼多屠戮,這些都不是宗教的錯。有人說,政治裹挾了宗教,我深感認同,統治者們利用宗教來控制人心,穩固自己的統治,宗教歸根結底是為政治服務的。

日本的明治維新,利用神道教建立了天皇“神”一般的地位,同樣利用神道教把日本民眾洗腦成戰爭瘋子。現在的那些極端組織無一不是利用宗教來控制人心,把人變成一顆顆人體炸彈。

因此,有國才有家,國是大於宗教的存在。不管什麼種族,不管什麼民族,不管什麼宗教,以及不管什麼團體、地域,共同把精力放在建設繁榮富強的國家上,這才是正道。


萌叔觀世界


眾所周知以色列以猶太人為主,但是中東地區大多數是阿拉伯國家,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始終處於敵對狀態,但是以色列境內也有很多的阿拉伯人。這些阿拉伯人一般不會和猶太人發生戰爭,以色列境內的猶太人佔75%左右,阿拉伯人僅僅佔20%,但是雙方之間也通婚。因為以色列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宗教在這個國家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如果一個社會得到了高度的發展,宗教的影響力就會大打折扣。很多以宗教為主導的國家都是因為經濟不發達,所以產生了社會嚴重的倒退。當然這也不是這些國家主動所為,由於國際環境非常的差才導致了這種現象,比如說伊朗。

以色列是一個非常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所以人們對宗教的忠誠度不是太高,而且以色列實行平等的民族政策,並不會貶低這些阿拉伯人,相反,這些阿拉伯人對以色列這個國家認同度很高,因為他們能夠得到很好的福利待遇,宗教只是一種生活瑣事而已。可以說以色列高度發展的經濟讓這個國家已經高度世俗化,人們對宗教的信仰僅僅是一種活動而已。宗教對政治的影響力非常有限,同時以色列實行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要知道伊斯蘭宗教中的矛盾也很多。眾所周知的就是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的矛盾。而以色列的阿拉伯人大多都是德魯茲派,這個派別的勢力非常小,而且還屬於溫和派,但是得不到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承認。

在歷史上德魯茲派別的人曾經和什葉派以及遜尼派發生過戰爭,所以這些人和猶太人成了盟友,要知道在中東戰爭中,這些阿拉伯人是和以色列軍隊堅定的站在一起的。可以說高度發展的經濟讓人們的組織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也就是人們不再以宗教為依託,而是以經濟利益為依託。實際上中東地區長期的宗教戰爭,主要是這個地區長期是大國博弈的戰場,沒有辦法發展良好的經濟,最後只能利用宗教來相互保護,形成一個又一個的組織,然後這些組織之間又相互鬥爭。很多宗教都淪為西方國家的代言人,所以以色列很好的收到了這些阿拉伯人,讓宗教迴歸到世俗世界中,扮演一種單純信仰的角色。可以說以色列內的宗教是現代化國家的典範,完全沒有參與到政治生活中。


江淮聖手


150萬生活在以色列國的巴勒斯坦人民,工作、學習、生活都很好。

安全穩定。

權利平等。

連首都耶路撒冷都交給巴勒斯坦人(警察)管理。

與以色列人相處祥和融洽。

他們真心希望同胞們早日過上他們一樣的有希望有盼望的生活。

越來越多的巴勒斯坦人民渴望去以色列國去工作、學習、生活。


光明嶺


雖然伊朗和以色列劍拔弩張,其實在伊朗的猶太人和在以色列的阿拉伯人這兩個族群的處境與目前雙方劍拔弩張截然相反,儘管受到一定的影響,但都和本國能夠基本上其樂融融,而且還在政治上有一席之地。


以色列籍的阿拉伯人通常被稱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不過根據他們自己的稱呼,更樂意被稱為以色列的巴勒斯坦人。根據以統計局2019年的統計數據顯示,在該國的阿拉伯人口達到了189萬,佔到該國總人口比例的21%。雖然以色列的官方語言是希伯來語,但是根據相關法律,阿拉伯語也被賦予了特殊地位。


而且在政治層面上,以色列也給與阿拉伯裔以色列人一定的地位,比如目前在以議會就有拉阿木黨、巴拉德黨等阿拉伯政黨,在2019年的議會選舉當中獲得了13個席位,從而聯合成為“共同名單”聯盟,佔有一席之地。

不過如果以為這就能解決猶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間的根本矛盾就錯了,因為以色列建國之初的定義就是猶太國家,再加上近年來阿拉伯人生育率遠高於猶太人,引起右翼黨派的嚴重不安,所以除了極少部分的貝都因和德魯茲阿拉伯人,對於包括巴勒斯坦人在內的絕大部分人,其實或多或少的存在歧視行為。


比如雖然以色列賦予了阿拉伯人政治地位,但是從以色列建國到如今,在議會執政聯盟當中從來沒有這些阿拉伯黨派的位置。在文化上,雖然一開始阿拉伯語是以色列的官方語言之一,但是這一決定在2018年被右翼黨派投票廢除了。

而在工作上,由於以色列是全民義務兵制,所以想要進入該國企業大多都需要有參軍背景。但是以色列對於猶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兵役制卻是分開的,猶太人是義務兵,而阿拉伯人則是志願兵,並且加強審核,這等於實際上給阿拉伯人關上了參軍的大門,這等於同時也給阿拉伯人關上了進入該國企業的大門,所以大部分阿拉伯人的就業率遠低於以色列人就業率,甚至不足平均水平的60%。


在教育上,以色列的資源其實也是傾斜的,儘管該國存在希伯來語和阿拉伯語兩種類型學校,但是資金分配比例是不一樣的,前者獲得的教育資金是後者的5倍以上,這導致阿拉伯人的輟學率非常高,達到了12%,而猶太人比例僅為6%。

至於在文化上就更不用說,猶太人基本不會和阿拉伯人通婚,有超過一半的猶太人認為與阿拉伯人通婚等於叛國,部分地區的以色列政府甚至從學校階段就在希伯來語學校開始宣傳警告猶太女孩和阿拉伯男性禁止約會。


由於以色列的猶太國家本質和巴勒斯坦問題尚未解決帶來的敵視矛盾,這是一種根本矛盾,很難輕易解除。


馬克觀察


以色列是民主國家,籃白黨前國防部長甘茲,組閣問題就是被阿拉伯席位害慘了,要滿足阿拉伯政黨無理的條件,導致內塔尼亞胡與甘茲都很難組閣。阿拉伯裔不應該參與議會,他們的席位與訴求是低俗的,損害以色列國家利益,要談民主應該找哈馬斯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