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濼口是那麼驚人

濟南濼口是那麼驚人

(一)影響驚人

濼口以古濼水流入濟水(黃河濟南段前身)的交匯口而得名。自古就是影響力巨大的水陸碼頭。看看四五十年前的中國地圖,沒有歷下,槐蔭,天橋等地名,而濼口則豁然紙上。更早時濼口有圩子牆(類似城牆),民國時期運輸及貨物集散地的規模甚至超過濟南火車站。四五十年前在區區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區域內,有濼口火車站及其職工和家屬宿舍(南北兩處)、山東省黃河航運局局機關及其所屬企業十幾家和醫院、濟南黃河河務局機關及所屬單位、濟南公安學校、濼口稅務局、濟南北園衛生院、濟南勞動技校及其附屬工廠、山東棉麻機械廠、濟南土產產品倉庫、濟南沙發廠、濟南紡織機械廠、濟南橡膠製品廠,濟南園林機械廠、濟南油墨廠、化工三廠、四廠、濟南糧食轉運站、濟南造紙總廠倉庫(兩座)、濟南拔絲機械廠等大小上百家企業。此外,還有兩支駐軍部隊和多所學校。

那時的濼口,以黃河水運和鐵路公路為主體的交通運輸網更是舉足輕重。據說當時濟南煤炭用量的95%都是經鐵路濼口運進的。黃河的上關碼頭和下關碼頭天天人車穿梭;上關西邊的土產雜品碼頭上,來自黃河上下游的各型帆船幾十艘在此停泊裝卸各種貨物,一到東南風風向的天氣,鼓滿風的大小帆船一路西上,場面蔚為壯觀。濼口渡口過河的各種車輛在兩岸常常排起數公里長龍,陣勢頂得上當今任何地方的堵車!

當時,一提起濼口,方圓數百公里的人無不豎起大拇指,濼口人更是自豪無比!(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