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祕密(上)

如果對中華民族古老傳承“榫卯結構”感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榫卯吳趣說。


榫卯是紅木傢俱的基本構成,它包括內部構造和外部縫線。就內部構造來看,榫卯的結構原理各有不同,其投裝方向和受力結構性質,以及傢俱日常使用中的抗力也千差萬別。其內在結構性質可歸類為“二十四性”
“二十四性”分別是:甲組:直、槽、穿、栽、扣、契;帶、位、掛、銷、抹、格。乙組:斜、插、夾、悶、卡、互;靠、交、抱、鎖、鬥、結。甲組與乙組是相互對應的。
本篇文章介紹榫卯二十四性中的前十二種。
1、直:榫材與卯材呈“丁”字形,即垂直關係。直榫平肩或齊肩,榫頭或出或悶,是所有木材構架的最基本榫卯連接方式。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2、斜:榫材與卯材(指木紋)是斜角關係,或銳角或鈍角,卯眼與榫肩均非90°連接;另有榫材與卯材雖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3、槽:兩材同向或垂角,卯材凹槽與榫材凸邊(舌簧)的相接,板與板或板與框杆的凹凸拼合。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4、插:燕尾凹槽類的有向插入連接,即投裝時必須先對準就位後再往一邊插緊,除固定位置外還具有拉力。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5、穿:甲材穿過乙材而與第三材相連接,而乙材基本是限位不動。若甲材在穿入乙材區間內需要穩定,則另加楔釘,但其主體榫卯的結構性質仍是“穿”。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6、夾:兩材呈丁字形連接,甲材榫頭呈鴨嘴狀,一主一輔、一內一外,主榫入眼輔“榫”在乙材眼的外側相夾,外面的輔榫僅有主榫一半左右。就傳統作法及木性而言,槽與插有其共同點。若兩材(板與板)是同向木紋相拼接的,其槽內可施膠,但板與大邊抹頭等相拼接的槽與舌(簧)之間絕對不可施膠,而應施蠟,以防止其後上漆時的漆滲入。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7、栽:兩材杆都要鑿眼對合的平行拼接,中間另設小榫順紋栽入連接,一般情況下,小栽榫頭一深一淺。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8、悶:兩材格角或孤接,兩材都要鑿眼“凹槽”,另作一鍵式小木塊橫(紋)向悶入。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9、扣:兩材(託泥)格角連接時,在預留的上小下大頭的孔內扣住垂直的第三材(腿足),先將腿足下的小方錐榫頭定位,然後再將兩材格角榫卯結合並扣住腿足。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10、卡:邊抹兩材水平格角時,在預留的孔洞內,穿入並卡住第三材豎腿,使其上下左右不可轉動或移動。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11、契:兩材均出榫、榫頭與榫頭相互契吻、各部位分別交於第三材同一卯眼內的拼合連接,兩榫頭有明榫和暗榫之分。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12、互:兩材榫頭與榫頭相互咬吻並加鍥釘。

榫卯二十四性,隱藏在紅木傢俱裡的秘密(上)

拓展閱讀:

如果對中華民族古老傳承“榫卯結構”感興趣,可以關注微信公眾號:榫卯吳趣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