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東灶門港見證昔日“煮海作鹽”

如果俯瞰上海浦東大地,可以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15條河流整齊有序、自西向東橫貫著,並且都以“灶”命名。例 如,以一團為界,其北依次為北一灶港、北二灶港……至北八灶港共8條。其南依次為南一灶港、南二灶港……至南七灶港,共7條。以“灶”命名的河道為什麼這麼多,它又是怎麼形成的?這與浦東歷史上曾經興盛的鹽場有關。

上海浦東灶門港見證昔日“煮海作鹽”

南宋,上海浦東下沙鹽場建立時,鹽場下原設有下沙南、下沙北、大門和杜浦4個分場,分場下各設有10個灶戶,各灶戶各由20家煎灶(或稱“灶座”)組成。據元朝陳椿所撰《熬波圖》介紹,當時各灶生產鹽,首先必須“開河通海”,利用河道將“煮海作鹽”的原料海水引來。煎灶是鹽場的基本生產單位,取用的原料均為用鹹潮製成的滷水,產出的成品鹽必須按時運抵各團鹽倉,然後再通過鹽課司輸出。因此,鹽場必須擁有一個發達的水上交通網。

開挖通海河道是鹽場一項繁重的工程,因為開挖的河道不僅需要一定的深度和寬度,蓄入足量的海水,還需要在河道的港口處修築一道壩,再在壩上挖一條“月河”。月河需派專人徹夜守候,探測潮汛。海潮來了就挖開月河,讓潮水入港,等到通海河道中潮滿後,再用泥土將月河封閉。

下沙鹽場初建時,鹽監司原設在下沙,巡檢司則設在周浦。當時各灶外運的鹽都必須先運到這裡,這也是15條灶門港西端為什麼都要以位於周浦、下沙一線的鹹塘港為起點的原因。

浦東灶門港歷史悠久,據推斷形成於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裡護塘築成之前。南一灶港有一座裕豐橋,其橋墩上曾刻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未有兩塘,此江原通大海,”下聯是:“惟茲六灶,其流直達申江。”這說明此河原為通海河道,在兩塘(即裡護塘和外捍海塘)未築成之前就已形成。《南匯縣誌》上也有記載,稱這些河道原來都是通海的,都形成於“未築海塘之先”,為了避免海水之患,因此“諸灶西各有壩以為界”,自築海塘後才將壩拆除。這也是當時各灶門港出現“一河而東西異名”的原因。

灶門港的形成,使浦東地區很早就擁有一個比較發達的水上交通運輸網絡系統,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方便。後來,灶門港的河道地名大多保留下來了,至今還在使用。

上海浦東灶門港見證昔日“煮海作鹽”

元代陳椿編著的《熬波圖》,被《中國鹽法志》稱為“我國第一部關於海鹽生產的專著”。它完整記述了當時製鹽的全過程,並且圖文並茂地描述了鹽業生產的工藝程序和步驟。其中的“開河通海”,即為開挖灶港,引入海水。

鹽民們以“團”為單位修建生產基地。在“團”內,建造池井、倉庫、煎鹽的車間、宿舍等,在海灘上選擇適合的地方作為鹽田。經過平整後,在鹽田上均勻地鋪上土灰,引入海水,曬乾,如此反覆淋曬,以使土灰中的鹽分增加。之後,將土灰放入池中,澆上鹹水,將含鹽濃度很高的滷水滲到池底,通過底下管道流到邊上的滷井中,再將滷水放到大鐵盤上煎熬。隨著水分蒸發,鹽滷漸漸濃厚,最後析出固體食鹽。

《熬波圖》中有47幅圖,圖題名中提到了蓋池井屋、開河通海、壩堰蓄水、就海引潮、築護海岸、車接海潮、海潮浸灌、上滷煎鹽、日收散鹽、起運散鹽等。從這些圖的題名中,足以概括瞭解製鹽的全過程。(陳志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