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精英移入美国财富管理模式,会发生什么?

海归精英移入美国财富管理模式,会发生什么?

devin-justesen-560179-unsplash

1.

近两年来,财富管理行业面临重要拐点,去杠杆、资管新规等一系列政策落地,开始重塑业态。

与此同时,底层产品暴雷、企业洗牌跑路等负面消息频现,不仅重创客户,也狠狠砸了理财师和机构的招牌。

在打破刚性兑付的背景下,理财产品净值化成为大势所趋,许多人认为,这意味着未来的理财师难以通过高收益产品导向继续维持销售模式,必须通过提升专业度为客户提供理财规划建议。

而屡次受到市场教育的客户,也被认为终将理解收益与风险的关系,最终走向成熟。再加上监管的积极介入,财富管理行业从粗放发展向专业精细化转型,似乎水到渠成。

理论很美好。可事实上,没有什么是一蹴而就的。成熟市场耗费几代人时间才艰难完成的转型,不可能到了中国就成为旦夕之功。

从理论走向实践,必须承认,中国目前还很难出现一批真正独立的财富管理机构。所谓三方,也很难彻底解决到底向哪方收费的问题。

这不是照搬成熟市场就能解决的问题,必须真正了解中国特有的行业生态,才有可能求得最优解。

在这瓦解与重建的过程中,把有着中国特色的落地方案,与西方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相结合,或许是最现实的做法。

海归精英移入美国财富管理模式,会发生什么?

Photo by Wil Stewart on Unsplash

2.

在以美国为代表的成熟市场,财富管理机构主要向客户收费,比如管理费,通常在管理资产规模的1%上下浮动。

许多美国同行的做法,是在服务关系启动后,早早声明“你是我的唯一收入来源”,因此“我们绝无利益冲突”。

当然,美国高净值群体会为这个费用埋单,因为他们已经被市场“教育”了几十年,而且可能从爷爷辈开始,就习惯了“为服务付费”。

但大家知道,中国人是没有“为服务付费”的习惯的,比如到了国外,很多有钱人也不愿意给小费。

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一位沃顿商学院毕业、刚从美国三方财富管理机构辞职回国创业的精英,打算把美国通行的商业模式移植到中国,会发生什么?

他可能告诉中国客户,你把10亿资产都给我管,管理费1%,你将得到财富管理“一揽子解决方案”。

结果呢?客户本着“货比三家”的原则,碰到一家管理费0.7%的机构,接着碰到一家管理费0.4%的机构,最终碰到了一家“免费”的机构。然后,本就不习惯“为服务付费”的他,果断选择了“免费”。

这不是危言耸听,事实上很多中国客户同时接洽着多家财富管理机构,导致没有一家机构能搞得清他的资产全貌。

当然,这里不是责怪高净值群体“境界”不行,事实上很多机构能力也不行,别人凭什么相信你那点三脚猫建议呢?不过,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与本文的推论无关。

上述假设的推论是,由于不习惯“为服务付费”,市场又存在价格战的传统,最终令市场形成了一种顽固的模式:不向客户收费。

正如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李所言,那些在美国市场被证明是长期稳定且有效的“买方付费”模式,在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财富管理市场无法生存,容易发生“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海归精英移入美国财富管理模式,会发生什么?

Photo by Sasha Freemind on Unsplash

3.

“劣币驱逐良币”是可悲的。不幸的是,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机构层面,也存在于产品层面。

上文提到的那个最终打赢价格战的机构,之所以“免费”还能生存,是因为收了产品发行方的销售佣金。

但问题是,市面上的产品发行方多如牛毛且良莠不齐,它们发行的金融产品如果抢手,一般不愿支付太高的通道费用;而那些有问题的金融产品,往往存在滞销可能,所以发行方反而愿意支付较高的通道费用。

难怪业内有人戏言:只有付不起的通道费,没有卖不出的产品。换句话说,无论多么有问题的产品,只要出得起销售佣金,就有机构肯帮着卖。

这就导致了市场上也存在着产品层面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产品有时卖得比优质产品更好。

这两个层面的“劣币驱逐良币”,严重损害了许多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独立性,也伤害了客户对机构的信任。

在这个意义上,机构也别怪客户不愿付费。这是整个生态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

海归精英移入美国财富管理模式,会发生什么?

Photo by Jonathan Francisca on Unsplash

4.

由于当前市场上存在着“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简单照搬成熟市场模式、高举所谓“转型”大旗,说来容易,做起来太难。因此国内许多实践派人士,近些年来一直持续探索着中国特色的转型。

其中一种,是财富管理机构向资产端推进。一些中介基因的财富管理机构近年来大举建设自己的资产管理机构,比如诺亚旗下的歌斐资产,就属这一性质。

另外一种,是资产管理机构向财富端推进。它们的基因偏资产管理,但因为意识到财富端的“入口”作用,近来大举布局财富管理。比如嘉实基金旗下的嘉实财富。

如果说第一种转型可以称为“先店后厂”,第二种转型就能叫做“先厂后店”。无论哪种模式,重点都在于整合链条中的两大环节,令“店”和“厂”可以相互呼应。

当然,这些模式仍旧无法彻底解决利益冲突的问题,因为你无法证明自己“厂”里的东西就比别人更好。在这种情况下,又有机构试图推进FOF,也就是母基金。

FOF的基本逻辑是,可以把不同的基金放在自己的组合中,而非单选某只。通过专业人士对不同基金进行筛选,可以优化基金投资效果,同时还能降低整体风险和交易成本,提高流动性。

FOF有一个好处是,它的嵌套结构相当于创造了一种“母管理费”,可以把产品筛选相关费用打包进去,从而在中国人不习惯“为服务付费”的情况下,变相把建议卖给了他们。

当然,这又回到了老问题。FOF的嵌套结构相当于在两个基金层级上分别收取基金管理费,说白了等于增加了中介部分的成本,不利于投资者的资产增值。如果你不够专业,别人又凭什么愿意在这里多付一笔钱呢?

上面提到的这些模式,是仍处于早期阶段的中国财富管理行业人士的持续探索。即便无法一蹴而就解决问题,但也反映出行业持续改良的趋势。

在向客户端收费模式转型的过程中,中国从业者本土化+国际化结合的努力,将会收获怎样的回报?

- The End -

撰文 AC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