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不同年齡段應該如何理財?

鵬哥說房產


人在不同階段如何進行理財。

首先你得有一個理財的觀念,【為了什麼而理財,是為了錢生錢,還是為了集夠一定的數量去做某件事。】其次就是你要有一個大概的計劃。

打個比方,我今年20歲單身,月收入5000。那麼我是不是先要個理財的觀念(理由)。除去租房,吃飯,路費等一系列的生活費用。一個月最終剩餘2000。那麼剩餘的這筆錢,拋去急用還是不急用的想法(急用錢可以借,家裡或朋友),那麼這筆錢是存在銀行,還是買其他理財產品。這個可以根據個人經歷經驗進行最大化的分配。比如500存銀行,1500債券。就是你總有對你的資產進行保值。

這些理財的具體情況計劃要看個人的大概生活走向,交女朋友,結婚,生孩子,養老養小,過年過節,是不是要搞事情。

別想太多了,你沒有女朋友。


小小散戶故事實錄


蔣老師觀點:人在不同的年齡段,理財的策略不同,在年輕人的時候應該多儲蓄、投資自己,等到了有了一定的資金實力,可以加大投資理財,等到了年長的時候,需要保持資金安全和穩定。

階段一:20~30歲——初涉職場的“月光族”

首先要有理財觀念。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大多還處於單身或準備成家階段,大多數沒有儲蓄觀念,“拼命地賺錢,瀟灑地花錢”是其座右銘。

因此常聽到有很多年輕人振振有詞地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賺錢需要有賺錢的本領,只靠埋頭苦幹是不行的,要學會讓錢也幫自己去賺錢。

其次,做好投資規劃。這一時期經濟收入雖然低,但要將不必要的開支儘量省掉,這樣一方面可以積累投資經驗,另一方面還可以為結婚準備本錢。

首先要有理財觀念。這個階段的年輕人大多還處於單身或準備成家階段,大多數沒有儲蓄觀念,“拼命地賺錢,瀟灑地花錢”是其座右銘。

因此常聽到有很多年輕人振振有詞地說:“錢是賺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 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賺錢需要有賺錢的本領,只靠埋頭苦幹是不行的,要學會讓錢也幫自己去賺錢。

其次,做好投資規劃。這一時期經濟收入雖然低,但要將不必要的開支儘量省掉,這樣一方面可以積累投資經驗,另一方面還可以為結婚準備本錢。

階段二:30~40歲——初為父母

步入二人世界的年輕人,隨看家庭收入及成員的增加,開始加大生活的規劃。為把家庭變成真正的避風港,需要進行家庭風險規劃,建立家庭風險基金,增加保險等未來保障型產品。

這一階段的家庭一般都揹負房貸、車貸等貸款,因此在理財方面,首先要先架上一層安全網,即要做好家庭的保險規劃,健康保險和意外保險是此階段必不可少的。

另外,隨著孩子的出生,孩子的教育規劃也不可忽視。

最後,金融資產投資方面,此階段家庭的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強,可以考慮一些相對激進的產品,讓自己的獲利機會更大一些,但切記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階段三:40~50歲——有老有小的“夾心層”

這一階段的中年人雖然工作穩定,但上有老,下有小,孩子的教育費用猛增,父母的身體也面臨健康問題,此時應把孩子的教育費用,家庭生活費用作為理財的重點,確保子女順利完成學業,父母順利安度晚年。

風險管理也成為此時的第一要務,投資策略也要從之前的激進改為穩健,要選擇一定比例低風險的產品,家庭緊急備用金的比例也要增加,至少應為月支出的六倍以上。

階段四:50~60歲——飽經歷練的滄桑人

這一階段的男女工作能力、工作經驗、經濟狀況都已達到最佳狀態,加上子女開始獨立,家庭負擔逐漸減輕,理財也應側重於擴大投資。

這個階段如果風險投資失敗,就可能損失前半生積累的財富。所以不建議選擇過多的高風險投資產品,應先選擇固定收益類的產品,收益高於銀行儲蓄即可。隨著退休年齡逐步接近,應逐漸減少風險性投資產品。

階段五:60歲以上——健康第一,安享晚年

人生到了60歲以上,已經處於退休的年齡,投資和花費通常都比較

保守,此時理財的原則應是身體第一,財富第二。理財方式必須要以穩健為主,保本在此時比什麼都重要,最好不要再進行新的投資,以前的投資產品也應把高風險的產品逐步轉換為低風險的產品。

這一階段的家庭緊急備用金也要準備月支出的12倍以備急用。投資產品以固定收益類產品和銀行的短期理財產品為主。

綜上所述:

工作收入是固定的,而理財收入則是無限可能的。理財要隨生命週期的不同而異,不同階段應有不同的理財方法,既要提高自己的主動收入,也要提高自己的被動收入,通過多種方法學習理財知識。


蔣昊說經濟


人生主要分為4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理財方式應該結合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和自身的實際家庭情況進行綜合考量。綜合而言,中國目前適合普通家庭的理財方式主要包括:定期存款、債券、股票、商品房、期貨等。根據不同年齡階段資產的配置建議如下:

1.第一階段,20-30歲,多數人均在23-25歲這個年齡段參加工作,這個年齡段的人除了不斷提升自己的主動性收入外,應該不斷增強自身財商知識的積累。在工作2-3年後,應將收入的四分之一作為生活備用金;四分之一購買國債等無風險收益的理財產品(目前三年期應該為4%,與大額存單利率基本相同,但此年齡階段的收入一般很難達到銀行大額存單20萬的最低門檻,而國債起購門檻低的多);剩下的四分之二應該全部購買風險相對高但收益更大產品,如股票,etf 基金等。如果個人財力允許的情況下,此階段應選擇合適的時機購買首套房(父母已贈送首套房的除外)。

2.第二階段,30-45歲。此階段跨越而立之年和不惑之年兩個重要時間節點,為事業快速成長期,多數人會面臨成家立業,所以投資方式上側重點應該與前一階段有所不同。將收入的三分之一用於購買無風險的產品,如國債,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等。三分之一用於為家人配置重大疾病險,百萬醫療險(消費型險)等保險產品(目前市面上普遍的百萬醫療險均會要求搭售年金險,最低門檻年金險,一般為10萬保額,年交1萬,10年累交,可根據自身收入情況適當放大保額)。三分之一用於投資高風險高收益產品,例如股票,大宗商品期貨(黃金,大豆,雞蛋,玉米,豆粕)等。此年齡階段一般財商知識積累速度會加快,應重點關注並且學會長期持有A 股主板中的核心資產,如10年前的貴州茅臺,5年前的長江電力等,為後加速後面10年的財富積累奠定基礎。同時,40歲以前應該儘量考慮在國內一線或強二線城市購買自己的二套房。

3.第三階段,46-60歲。此階段理財方式應該由進攻型轉入防守型。父母進入衰老期,子女進入成年期,兩個方面均需要籌備大量的備用金。建議將前20-30年的財富積累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為流動性最強收益可以忽略不計的資產,如現金存款;第二部分為流動性稍強但收益較低的資產,如現金價值較高的保險單,關鍵時候可以迅速提現;第三部分為變現速度慢但收益較高的資產,如一二線城市核心區域的住宅。同時,這個時期的主動收入已不適合再購買高風險的期貨等產品。儘量將二分之一進行儲蓄,二分之一定投國債或etf 基金。(當然也可結合該年齡段所處的歷史時期,結合當時的具體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適當調整,但主要還是購買風險低,收益低的產品)。

4.第四階段,60歲以後。此階段開始,絕大多數人的主動收入會大幅度減少,進入主要靠被動收入生活的年齡段。此階段一方面將財務積累合計安排,三分之一用於自身養老的日常開銷;三分之一用於防備老年的重大疾病(此部分可以根據年輕時購買的重疾險,百萬醫療險等情況進行調整);三分之一用於財富傳承。

綜上所述,以目前的投資種類而言,各年齡階段的資產情況可以按照以上的邏輯進行配置,但根據實際宏觀經濟情況的變化,也可以不嚴格拘泥於此條框。如股市提前進入牛市,或者長期處於熊市,則應該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進行適當調整。


財富價值的時間兌換


其實,理財最先的一步是積累,知識的汲取最開始遠遠大於財富的多寡,文化與專業的積累是後期理財成敗的關鍵;第二部,根據你的環境及喜好,踏踏實實進入領域,掌握人生生存的基本要素-生存;下面,就是涉足你熟悉的行業,穩步前行;最後是成功的關鍵,合作,找一個你同領域認可信任的朋友或夥伴,團隊合作,發展壯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