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推美版“微信支付”為何美國企業紛紛模仿中國?

在國內移動支付市場,微信與支付寶坐享移動支付行業的巨大紅利,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有互聯網巨頭“眼紅”電子支付的未來發展前景。11月13日,據外媒報道,Facebook宣佈推出支付功能Facebook Pay,可在Facebook,Messenger,Instagram和WhatsApp上使用。

其實臉書推電子支付並非一時興起,之前用戶就能在Messenger中使用支付功能,這次在旗下所有的社交產品都推出這項服務,可見臉書的發展野心很大,想要打造一個交易的生態閉環。只是Facebook Pay在全球市場的落地會容易嗎?

這次臉書推美版“微信支付”獲得外界的高度關注,但也看到除了臉書之外,還有不少硅谷企業在學習中國互聯網企業的商業模式,亞馬遜、谷歌、Uber跟Lyft等都是其中代表。為何硅谷企業會越來越頻繁的 “抄襲”中國互聯網商業模式?這其中到底有何趨勢變化呢?

推電子支付有得天獨厚優勢 Facebook Pay落地加築臉書護城河的牆

在臉書推出全新支付服務Facebook Pay之後,週二它的股價漲逾2%,從市場情緒來看,投資者還是看好臉書即將推出的這項服務。對於臉書來說,進軍電子支付行業可能只是它的預熱,它的更大野心還是放在互聯網金融行業。對於臉書來說要想做好電子支付服務,其將會具備哪些先天優勢呢?

一、臉書的天然優勢在於其龐大的用戶體量

在社交領域,臉書的龍頭地位牢牢穩固。根據臉書公佈的三季度財報數據來看,截至2019年9月30日,Facebook月活數為24.5億,同比增長8%;每日活躍用戶(DAU)平均值為16.2億人,同比增長9%。在全世界已經擁有超過20多億用戶,這麼龐大的用戶基數是臉書的根基,這也意味著臉書推廣Facebook Pay的基數可想而知,同時這也會讓它比其它平臺更容易獲得用戶的服務轉化。

二、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增速快臉書入局抓住風口

近幾年,全球移動支付市場增速很快,所向披靡。根據Statista的數據顯示,全球移動支付市場交易從2015年的4500億美元一直上漲至2018年的9300億美元,而2019年預計將達到1.08萬億美元。當下手機支付已經成為當下的主流支付方式,各種應用程序、設備和家電產品都紛紛加入到這一趨勢當中,對於臉書來說這個時候入局正好抓住了發展的大風口。

脸书推美版“微信支付”为何美国企业纷纷模仿中国?

三、Facebook Pay的推出對臉書來說一舉多得

對於臉書來說,Facebook Pay的落地不僅能夠讓它在電子支付領域有望獲得新的收入來源,更為重要的是它能夠加築臉書在社交領域的城牆。這道牆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考量,對臉書而言,它能夠形成閉環,讓消費者因支付產生的金錢儲存在平臺上,在未來讓它賺更多錢;對外除了能夠阻擊其它支付巨頭,更為重要的是也許能防止公司受到來自政府機構的反壟斷審查及拆分公司的提議。

不論是推廣這個電子支付服務具有先天優勢,還是臉書借這個服務在未來給它帶來的實質性好處,臉書推Facebook Pay在市場上還是受到很多支持。不少風投機構也持看好態度,投行RBCCapital 表示看好 Facebook(FB)股票,預計未來一年這隻股票能夠上漲至少40%。尤其是在臉書推出這種跨平臺支付服務之後,在未來更加看好這隻股票。

儘管臉書推電子支付能夠讓它獲益很多,但目前美國市場跟中國市場的支付環境還是有很大差異,Facebook Pay的落地在未來仍然會面臨不小的難度。

Facebook Pay被臉書寄予很高期待 但搶佔支付賽道頭部位置並不易

脸书推美版“微信支付”为何美国企业纷纷模仿中国?

今年6月份,臉書試圖基於區塊鏈技術,雄心勃勃地推出了加密數字貨幣天秤幣(Libra),但很可惜的是隨後這個項目遭到了美國、歐洲多國的強烈反對。對於臉書來說,在天秤幣這個項目上折戟以後,後續找到一個可行的替代方案很關鍵。這次臉書推電子支付讓它規避了不少監管風險,但它在市場上面對的競爭壓力卻不小。

一、支付市場競爭壓力大,臉書要與頭部企業展開正面競爭

在全球移動支付市場保持高增長的趨勢下,行業也已經有不少頭部企業在這條賽道佔據有利位置。在美國市場,PayPal、Amazon Pay、VisaCheckout佔據市場份額前三的位置。在頭部平臺已經佔據很高的市場份額的基礎上,臉書的Facebook Pay要想從友商手上搶奪市場難度也會加大。

根據大摩分析師James Faucette日前發表的最新報告:PayPal在美國的電子支付市場遙遙領先,不算亞馬遜的話,美國前500大網絡零售公司中有77%使用了PayPal支付;亞馬遜的Amazon Pay支付位列第二,市場滲透率約為13%;位列第三、第四位的美國電子支付還有Visa Checkout、谷歌的Google Pay。繼PayPal、square之後,Google Wallet和Apple Pay的加入讓移動支付領域的競爭更加劇烈。

二、美國支付市場在慢慢培育,但臉書要想提高用戶支付頻率難

作為全球最矚目的發達國家,美國雖說經濟很發達,但它的移動支付相對中國市場而言還是有點“落後”。根據艾媒諮詢發佈的《2019上半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研究報告》:預計2019年中國移動支付用戶將達到7.33億人,2020年有望增至7.90億人。美國市場的移動支付相對而言還是處在發展初期,為何兩個地區會存在這麼大的差距?

除去用戶數量這個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受到“軟性因素”影響,比如消費者的習慣決定了移動支付會受到排斥。首先美國有著強烈的信貸文化且銀行體系也比較完善,其次消費者也習慣於去用銀行卡或者現金支付,沒有足夠的激勵促使消費者完成從卡片支付到移動支付的轉換。對於臉書來說,這個因素其實是需要它在前期去培育的,儘管在未來美國地區的用戶移動支付會增長,但目前還難以達到質的突破。

三、海外市場移動支付潛力大,但Facebook pay落地受到政策影響頗大

對於臉書來說,推出電子支付服務它面對的市場就不僅僅侷限在美國市場,海外市場很有可能會成為它日後發力的重要市場。海外市場雖廣闊,但臉書的電子支付算是金融業務之一,要想更快的在海外落地就會面臨更多政策因素束縛。

一方面外國企業要想在其它國家建立資金池,這是非常敏感的,可能會有不少國家禁止這一行為,此前微信和支付寶的世界性推廣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臉書在未來也會遇到這個政策上的影響;另一方面Facebook pay未來能否支出跨國結算很關鍵,這關係到它能不能滿足用戶的海外支付需求。尤其是每個國家經濟政策不同,如果不支持跨國結算,想要產生更多異地支付很難。

這次臉書推美版“微信支付”也難免會讓外界拿它跟騰訊的微信支付作對比,除了這個關注點之外,我們也看到現在有越來越多美國互聯網企業紛紛“模仿中國”。之前騰訊創始人馬化騰提出了CFC,即Copy From China,中國互聯網不再微創新,不再山寨,為何越來越多硅谷公司開始學習中國?

美國互聯網企業紛紛“模仿中國” 為何中國互聯網模式在美吃香?

在這幾年,我們能夠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不少硅谷企業在學習中國的互聯網模式,這次美國臉書推電子支付也算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除去電子支付之外、亞馬遜也有推阿里版的支付寶,谷歌學習百度(美股BIDU)推智能音箱的軟硬一體化、Uber跟Lyft推出的外賣業務學習美團、甚至現在熱門的直播、短視頻也有不少的學習者在學習YY跟斗音。

之前羅超頻道就曾寫過一篇文章名為《從Copy to China到to China Copy》,這篇文章也是在講述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越來越多硅谷企業在學習中國互聯網的商業模式,並未他們學習之後業務也做的很好,這說明中國的互聯網模式在美國市場也還是吃香的。正是由於讓不少硅谷企業嚐到了複製甜頭,這也是為何全球互聯網巨頭也來學習。在美國企業紛紛學習中國互聯網的背後,到底有何優勢?

1、 中國互聯網企業比硅谷企業更懂用戶的個性化需求

為何能夠推出各種多樣化的產品服務?這是因為中國企業會根據用戶不同的屬性、特徵和需求為出發點,更好的在產品上更細化,比如娛樂社交有直播、短視頻、音樂平臺、音頻平臺等等。中國互聯網公司更懂用戶的需求,因此能夠讓他們有針對性的開發產品,產品的推出也更符合本地需求。同時在出海方面,中國互聯網公司出海會因地制宜根據當地需求來推產品,而不是直接套用在中國的產品。

2、 中國互聯網公司比他們更善於打造所謂的服務閉環

一提到國內互聯網巨頭,生態這個詞算是他們的共同標籤。國內互聯網公司不論是BAT還是美團、京東(美股JD)、滴滴這樣的巨頭,他們都很善於構建超級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讓用戶可以在一家公司就可以得到不少上下游服務。以美團為例,它在美國實際上沒有一個具體的對標企業,但看上去又是Groupon(團購)+Yelp(點評)+Grubhub(外賣)+Kayak(旅遊) 的結合體。從這一點來看,在打造生態方面,國內互聯網企業要遠遠優於硅谷企業。

隨著中國互聯網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擴大,尤其是在美股市場獲得越來越多投資者關注,這也吸引到了不少硅谷企業的眼光,學習中國互聯網商業模式也給他們帶來發展出路。在硅谷企業紛紛效仿學習的背後,這也是在肯定中國的互聯網經濟發展,尤其是逐漸摘掉“山寨帽子”之後,受到越來越多認可,這也讓他們在創新的道路上走得更有底氣。

本文源自美股研究社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