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隻獨角獸崩了!創始人被掃地出門,短短几周估值蒸發2000多億

這隻獨角獸崩了!創始人被掃地出門,短短几周估值蒸發2000多億

亞當·諾依曼

近年來,從國內到海外,從單車、充電寶到汽車、衣服,共享經濟成了最受矚目的創業熱點。不過浪潮過後,市場供大於求,許多明星公司相繼跌落神壇。例如倒下的一大批共享單車企業、遭遇發展困境裁員不斷的uber。如今這份名單又要添上一個新的名字,它就是共享辦公領域的領軍企業WeWork。

從估值高達47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300億元),到如今的75億-80 億美元,短短兩個多月,WeWork估值的83%(約合人民幣2750億元)便蒸發殆盡。從瘋狂擴張,再到辭退公司CEO亞當·諾依曼、不斷裁員,這隻獨角獸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大起大落,其中過程令人唏噓。

這隻獨角獸崩了!創始人被掃地出門,短短几周估值蒸發2000多億

神話

公開資料顯示:成立僅有九年的WeWork,主要為企業家、自由職業者、小型企業及大公司員工,提供共享辦公的空間,其業務覆蓋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

08年的時候,來自以色列的年輕人諾依曼,在美國紐約經營著一家嬰兒服裝企業。為了節省開支,他決定將辦公室進行分隔,並將其中一部分轉租出去。同在一棟樓裡辦公的另一個年輕人米格爾·麥凱維注意到這一舉動,也決定加入其中,共同把這一模式變成一門生意。

兩人成功說服房東後,便一起成立了綠桌公司(Green Desk),將原來的物業重新分隔,然後進行出租。當時有大批失業人員紛紛轉向自僱傭,而這些人對於廉價的辦公場所需求十分迫切。正是抓住這一機遇,公司迅速發展。

九年前,諾依曼和米格爾決定另立門戶,創辦了WeWork。在接下來的兩年時間裡,他們新開了四個辦公空間,並引起了頂級風投公司標杆資本(推特和uber的早期投資者)的注意。在資本的助推之下,公司走上了發展的快車道,並開始進軍海外市場。

這隻獨角獸崩了!創始人被掃地出門,短短几周估值蒸發2000多億

孫正義

瘋狂

前年,諾依曼碰到了孫正義。兩人有過一番簡短的交談,孫正義問道:“在一場戰鬥中,聰明人還是瘋子,究竟誰會贏?”諾依曼回答說:“瘋子。”孫正義立即表示:“你是正確的,但是你和米格爾還不夠瘋狂。”就在這次對話後,軟銀便向WeWork投了44億美金。

在資金的進一步刺激之下,WeWork走上了瘋狂的擴張之路。2019年初,公司估值高達470億美元,孫正義大為讚賞,稱其為下一個阿里。然而隨著上市文件逐步公佈,其鉅額虧損及管理無序等問題隨即暴露,引起各界譁然。

僅去年一年,這家企業就虧掉了19.27億美元。今年上半年淨虧損更是達到9.04億美元,同比增長25%。儘管WeWork想通過技術手段改變傳統的辦公空間,但傳統租賃形式下的商業模式讓其在“寫字樓二房東”的角色下停滯不前,本質上就是一家地產企業。

而管理無序的問題,與諾依曼本人的作為有很大關聯,像他曾揮霍公司6000萬美元資金購入私人飛機、利用公司進行牟利、管理上任人唯親等事情相繼被曝光。這也是為什麼,軟銀不惜一切代價,付出約1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0億元),也要將他從WeWork趕出去的原因。

現如今,軟銀自掏腰包接管了WeWork,畢竟原先已經耗費了100多億美元,不可能眼睜睜看著企業破產倒閉。儘管眼前的危機暫時度過,但問題依舊存在。這一反面教材,也給其他企業敲響了警鐘。包括共享辦公在內的共享經濟模式能否行得通,還有待市場進一步檢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