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偷东西,怎么办?

三毛在她的著作《倾城》专辑里收录了一篇文章叫《胆小鬼》,说的就是她小时候偷钱的一段往事。她把偷钱的事情告诉了姐姐和弟弟,“说着说着,发觉姐姐弟弟们在笑,原来都偷过钱,也都感觉不好过,这一段往事,就过去了。”也就是说,在没明白“物品归属权”的幼儿时期,每个孩子都曾经或多或少的拿过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对于幼儿来说,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我喜欢的还是我的,这种行为与成人世界的道德判断没有丝毫联系,而是每个孩子成长路上的必然经历,从这个角度来说,每个小孩都曾经是个“小偷。”

对于这类正常的“偷窃”行为如何处理?

首先,当孩子拿了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后,大人要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东西所以才拿的,但这不是你的,我们一起把它还回去吧,你要是很喜欢的话妈妈可以买给你。

这个信息对于孩子来说有三个好处:1,用“拿”而不是用“偷”,就是防止给孩子贴一个“负面标签”,因为“负面标签”都有极大的暗示作用;2,“把它还回去”,给了孩子犯错后改正和努力的方向;3,“如果你喜欢的话妈妈买给你”,让孩子明白想要自己喜欢的东西可以有正确的途径。

其次,大人在家里要逐步帮孩子建立“物权归属”的概念,比如,这个杯子是孩子的,那个杯子是爸爸的,另一个杯子是妈妈的,喝水的时候自己用自己的杯子,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拿别人的杯子,因为一旦找不到了,别人会很着急。

还可以通过玩游戏来加深孩子的印象,比如,把孩子的游戏机藏起来,问他找不到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很着急、很难受,要让孩子明白:一旦没经过对方的同意而拿了对方的东西,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孩子就慢慢学会了移情,自然而然就不会轻易乱拿别人的东西。

除了发展过程中正常的“偷窃”行为,孩子还会有几种真正的问题行为,而这常常只意味着孩子的某种需求没有满足,于是采取了错误的行为。也就是说,孩子的需求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是选择了不合适的方式和手段。

1,喜欢但是又无法得到的东西,孩子就会去偷。有个小孩从小喜欢看“小人书”,但无奈家里贫穷买不起,所以只要看到谁家有“小人书”,看完后趁别人不注意就会顺手牵羊偷偷拿回家。回忆起小时候的经历,他说如果当初父母即使花很少的钱,偶尔从旧书摊上给他买几本哪怕过时的“小人书”,稍微满足一下他内心小小的需求,他也不至于喜欢疯狂的偷,毕竟每次偷完东西后他还是心有不安的。

2,在同伴的怂恿下,,孩子会去偷。这种偷,事实上是虚荣心在作怪。

3,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有可能去偷,以此来表示对父母粗暴教育方式的反抗和报复。并且这种情况下的偷,会让孩子更有成就感,尽管会迎来父母更严厉的打骂,但看到父母越是生气的样子,孩子就会觉得越解气。

4,父母经常吵架,孩子容易偷东西,因为偷东西可以让孩子紧张的心情有点缓和;离异家庭的孩子也容易偷东西,表面上偷的是东西,其实偷的是爱,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爱不足,东西补”。

面对这几种行为如何处理?要从源头上解决,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持续相信孩子,对孩子宽容。

雨果的《悲惨世界》里的主人翁冉阿让,因为给饥饿的外甥偷面包被判刑19年,出狱的时候,警察局局长沙威认为人偷了一次东西,他一辈子都是小偷了,不会改变,不会得到救赎。连冉阿让自己都认为不会得到救赎了。于是,当他出狱后发现做苦工得到的报酬只是别人的一半的时候,他再次开始偷窃。有一次,他在好心收留他过夜的米里哀主教家里半夜偷了一套值钱的银器,刚逃出去不久便被警察抓住。当警察押着冉阿让来到主教家里,主教却出人意料地告诉警察说,那些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还说冉阿让忘了带走一对银烛台,警察只得将冉阿让释放。最后,主教对冉阿让说: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主教的信任让冉阿让很受感动,他觉得自己的存在应该有比偷窃更崇高的意义。他决定改变自己的生活。经过8年努力,改名的冉阿让成为一家工厂的主人,并且还当上了市长。

所以,要想彻底解决孩子的“偷窃”行为,唯有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即使孩子100次辜负了大人的信任,大人仍然要给孩子第101次的机会。毕竟,爱生爱,恨生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