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带队走进新加坡说相声大获成功,千人剧场门票销售一空,你怎么评价?

相声一休哥


姜昆到新加坡进行的不是商业演出,而是文化交流。

姜昆的相声见仁见智,大部分是时代的产物。不可否认的是,他几乎在舞台上陪伴观众四十年,四十年来,他为观众表演了《林海红鹰》、《说学唱》、《着急》、《谈情说爱》、《妙趣网生》、《虎口遐想》等脍炙人口的相声段子,成为春晚舞台的一颗常青树。

姜昆不仅相声说得好,人品也是刚刚的。都说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贤惠的妻子,李静民就是这样一个好女人。每当丈夫姜昆要上春晚表演,她就在家照顾四老一小,打开电视机看丈夫表演,这一看就是几十年。俩人自从在北大荒(都在那里插队)一见钟情,弹指间已携手走过四十年风雨历程,无论世态如何沧桑、世事如何变迁,他们始终休戚与共、相濡以沫,从没有爆出什么花边新闻,真正演绎“携子之手,与之偕老”美好爱情,这在娱乐圈中当属凤毛麟角,难能可贵,业内人士提起这事无不竖起大拇指。


云安源观察



姜昆带队走进新加坡说相声大获成功,现场满坑满谷,上千张门票销售一空。看到这个消息,相信很网友第一反应都是质疑,“消息是不是假的呀?”“是不是又送鸡蛋了?”“是不是门票很便宜呀?”“是不是有团体合作呀?”


其实,这样的质疑大可不必!姜昆带队出国演出获得成功,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毕竟,这代表着中国的传统曲艺,又一次走出过门、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相声的魅力所在。这对于相声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对于传统曲艺的传承和弘扬,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而且,姜昆团队能够获得成功,也并不是一件令人意外的事情。一方面姜昆团队的相声,还是非常有实力的。

提到相声实力,很多人都会拿姜昆与郭德纲对比。不可否认,过去一段时间里,相声界生生的分出一个主流和非主流之说。以姜昆为代表的主流相声,和以郭德纲为代表的非主流相声,好像是对立的两伙人。甚至一度把相声的粉丝,也分成了两伙对立的人。而在这个过程中,德云社更加得到观众的认可,占据了相声商演的大半壁江山。


可是,这并不代表姜昆团队的相声实力就真的不行。试想一下,能够凭着主流相声之名,与非主流相声竞争这么长时间,没有实力肯定是不行的。或者说,即使有一些差距,这个差距也一定不会特别大。这就好比马云和马化腾争夺首富的位置,即使马云获胜,也不代表马化腾就没有实力。

而这一次,姜昆更是带着所谓的最强阵容出国演出的。能够敢喊出这么一个口号,自然而然是很有自信的,也间接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另一方面姜昆团队在新加坡是有一定观众基础的,新加坡聚集的华人非常多,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出国很长时间了。他们对国内的相声记忆很多都还停留在八九十年代春晚上。而那个年代的春晚,恰恰是姜昆比较火的时候。《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等等,都给观众很深印象。也就是说,姜昆在新加坡的一部分观众心中,还是很有位置的。

并且这一次并不是姜昆团队第一次到新加坡,去年的时候曾经去过一次,当时姜昆表演的《新虎口遐想》就很受欢迎。在去年演出有了很好反响的基础上,今年的演出必然会更加成功。


在我看来,主流也好,非主流也罢,其实只是观念有所不同而已,并不能代表绝对的好坏。主流中有好的相声,非主流中也有好的相声。只希望相声人能够抛开这个隔阂,做到相声一家亲,相声可能就会真的繁荣起来!


雨天论娱乐


我喜欢相声,喜欢中国的相声。记得小时候,大概是八九岁时无意间得了一本厚厚的“马三立传统相声集”,里面收录了马先生近百段相声。从此我的课余时间一头钻进去,可惜没有机会也从未想过要正而八经去学相声,至今也不过算是个爱好者。文革后期,马季,王志涛,杨镇华等人退入二线,说得少了,好像说是搞整理了,姜昆,冯巩,侯耀文等人撑起了一片天,但是这些人都在国营单位,说不说每月都拿工资。到了后来,说相声的人越来越少,内容越来越受到局限,观众鼓掌的多,发笑的时候少。再到后来,相声几乎成了对口词,群口词,台上站了一群人,为首一个人说一句,其他人一起说一句,观众没笑,自己先带头笑,更有职业“领掌的,带头发出笑声的”……于是,我就不在听这种“相声”了。郭德纲出现了,大褂儿出现了,老百姓笑了,我也笑了——相声又回来了。姜昆带队世界巡演,是好事,我赞成毛主席说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各显其能,各得所有。但是我还是看不惯群口词,对口词式的相声!


从北方来到北方去


要不郭德纲和姜昆大师来个擂台赛,同一个剧场,同一个时间,同时买票!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前提不允许送鸡蛋,挂面,蒲扇…[大笑][大笑]


A胡子拉碴A


说姜昆相声不好的,你们听过多少他的相声?

在相声最热的80年代,姜昆是最受欢迎的之一,难道都是虚假的?

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对相声也是如此,郭德纲近年来在相声界一枝独秀,自有他的道理。你可以只喜欢他,但也不必去踩其他的人吧。

相比较80年代相声界的百花齐放,现在的言必称郭不是什么好事情。


IT研究院


姜昆的千人剧场门票销售一空,只能说明相声确实火了,在国外很受欢迎。并不代表姜昆大获成功,他只是去做文化交流,借了德云社东风而已。

新加坡华人喜欢相声

姜昆率领的主流相声团体在新加坡演出,其中的相声演员周春晓在微博宣称,千人剧场门票已售完毕,并且现场的观众看了以后非常感动。

从现场来看,年轻人居多,清一色黄皮肤,黑眼睛。看来相声这门传统曲艺是火到国外了,连新加坡的华人都这么爱听相声。

关键是新加坡的华人在当地工作生活,要适应本土的文化氛围,很难有机会接触到中国文化。而相声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少有机会了解,刚好姜昆到新加坡文化交流,能够带来一场演出,当地的华人还是挺想看的。

德云社的人之前在新加坡开过专场,让相声真正走进新加坡华人的心中,那里的很多年轻人从此喜欢上了相声,压力大的时候,就听几段相声解闷。很想再看德云社的演出,可惜很难得,德云社并不经常去那里。

刚好现在姜昆来演出了,反正都是相声,新加坡华人不太清楚主流与非主流的区别,就慕名而来看一看,在异国他乡听一下乡音还不错。很多观众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的,并不是真的很了解姜昆他们或者崇拜他们。

借德云社的东风

姜昆开启他的世界巡演,完全就是借了德云社的东风,是德云社让相声如此火爆,在年轻人当中很受欢迎,有了很好的市场基础,才让这么多的相声团体有机会出来卖票。

自从郭德纲火了以后,相声界的牛鬼蛇神就出来了。最有名的就是姜昆,因为他是曲协领导,格外引人注意。

新加坡的相声市场不是姜昆他们开辟的,老早以前德云社的人就在那里开辟市场了,正是通过德云社,才让那里的年轻人了解了相声这门艺术。

现在德云社没有到新加坡开场演的计划,去别的国家去了,就给了姜昆他们可乘之机,他们便借着这股东风来这里说相声,美其名曰“文化交流”,实际上就是兄蹭德云社的热度。

先有德云社,才有姜昆他们,要不然谁会给姜昆机会呢,可惜他们并不感恩。

性质不一样

尽管姜昆的本次演出卖票,但性质还是与德云社的商演完全不一样。德云社的商演是自负盈亏,一切成本都是自筹,但姜昆他们就不一样,有补贴,虽然他们不明说,但大家都心知肚明。



那么所谓的文化交流就是去完成任务而已,反正赚不赚钱都无所谓,不影响他们的工资。之前,姜昆在国内演出的时候,被曝出有政府补贴,门票卖得非常低,他的巡演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商演。

所谓的千人剧场门票已售完,都是他们自吹自擂的。这些观众还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去买票的,很多并不是心甘情愿,跟姜昆他们一样,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


周春晓还说现场观众很感动,相声的功能是逗笑的,不是感化人的,吹牛皮吹到这份儿上,真是没谁了,当观众是傻子吗?真是厚颜无耻啊!


R娱记


这是一个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补鞋的老鞋匠,因为职业门槛较低,又不需要太高深的技能,混口饭吃还是很容易的。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补鞋的手段千篇一律,补过的鞋也不爱穿了,这帮老鞋匠也就没什么市场了。但毕竟是“老手艺人”,他们虽然靠手艺赚不到钱,但毕竟经历过“好时候”,靠摆老资格还是生活得下去。并且为了自抬身价,甚至还自诩“非遗”传承者。

可是后来就不太好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一堆“鞋店”,他们不止修鞋,还洗鞋、擦鞋、翻新、改色……,服务种类繁多而新颖。更过分的是,还开了很多连锁店,而且生意火爆。这引起了那些已经很久吃不到肉的“老手艺人”的强烈不满,这已经不是他们当年的营生了,是非主流的。而且,这么多的服务种类,必然就会有很大花销。较之以前几毛几块的补鞋花费,这就是不道德的奢侈行为,是“三俗”的。另外,这么干下去,谁还会在修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人生有所感悟,谁还会从修鞋中学到东西,谁还会在乎自己已经修补过无数次的旧鞋?过分!

所以,“老手艺人”出手了。他们找出了多年之前就束之高阁的旧工具,擦去了灰蹭掉了锈,重新摆摊,誓要夺回自己的领地。没生意上门?不怕!他们白送,而且以此嘲讽那些“不务正业”者——不赚钱才显高风亮节。修的不好?不怕!他们主流,所以觉得那些认为修过的鞋还能穿的舒服的人,都是痴心妄想。

以上,是故事,冤枉了修鞋的老师傅们,也调侃了鞋店的从业者们,深表歉意!


乏善可陈W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很无语,千人剧场门票“销售一空”就意味着成功吗?怎么销售出去的心里没点数吗?难道这层“窗户纸”一定要我来捅破?

“姜昆说相声”世界巡回演出



今年对于姜昆而言,的确是“忙碌”的一年,计划要在年内完成100场的世界巡回演出,已经如火如荼的演了88场(绝大部分是在国内)。老实说这一点上我十分钦佩姜昆老师,“世界巡演”——何等的霸气!连相声界最火的德云社国外演出也多半是冠以国别或洲别(如德云社北美巡演、澳洲巡演等),看来,主流力量真是强大!

按照计划,已经结束的新加坡演出,是第89场。未来不到两个月时间里还有11场演出要完成,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尔等还需努力”啊!

颇具争议的演出阵容



本次新加坡的演出海报发布之后,争议四起!仔细看了一下海报上的演出阵容,除了姜昆,戴志诚,剩下的演员都几乎没听过,据说这里面还有在“相声有新人”等节目里淘汰掉的选手,我不是说淘汰了就没有实力,只是觉得就是这样的演出阵容,就敢称是“中国最强”?还“震撼来袭”,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巡演”背后的问题,值得反思与探讨



我一直都在关注姜昆的“世界巡演”及他的动态,我发现些有意思的问题。

一、官方活动,民间社团“不受待见”!

1. 10/12.法国巴黎,在美丽的塞纳河畔,姜昆携戴志成等曲艺名家参加了“中国曲艺70周年成就展”,他带着外国友人参观了中国曲艺发展的70年的变化以及各种成就,还有一些曲艺家的照片。最后为他们表演了精彩的相声节目,现场气氛热烈!

2. 11/2.德国柏林,德国-中国曲艺周隆重举行,姜昆、戴志成共同出席…

以上种种,都是官方性质的交流活动,姜主席出席无可厚非,可是一直提倡相声要“百花齐放”的曲协,为何都是姜昆、戴志成这些人员参加,其他团体,比如德云社、青曲社、相声新势力、嘻哈包袱铺等,为何不邀请一起参加?难道是怕他们的节目“太燃”,自己下不来台?

二、世界巡演“充满争议”



1.(如图)某媒体刊登的票务广告,场次是5/3号的“姜昆说相声●海口站”,“某某补贴”四个字又一次触动了人们心中的情绪!

2. (如图)从新加坡巡演现场图片可以看出,的确座无虚席,这个画面中除了两个小朋友,其他观众的年龄层次普遍偏大,这就不难解释了——我始终认为,在海外的华人圈里,老一辈们对来自祖国的一切艺术形式都是毫无条件的支持!

真心的希望有朝一日,”姜昆”们可以放下身份,堂堂正正做“商演”,让市场来检验你的高雅(相声)——这才是对相声最好的继承!


天雷娱乐


新加坡近百分之八十的华人,那怕是方清平去了千人剧场也会满。相声不需要高雅俗的岀奇就行,而且相声例来都是捧逗和单打独斗,老艺术家候宝林把相声从地摊上带到大舞台凭的是对艺术的追求,还有马三立的单口相声是新中国让他们成名。姜昆也好郭德纲也罢本不应该是二个对立的相声人是名利和媒体活生生的让他们势不两立,从来没人让他们勾通一下艺术彼此互补文艺界有很多座谈会都是为了彰显个人奇志大兵一对完美的相声人为了利益分道扬镳,这种乱象是缺乏真正的组织者,谁都称不上真正英雄。


何安华168



首先,需要明确门票是“销售一空”还是“全部送出去了”,这是质的差别。作为国家之间的官方文化交流活动,“售票”一说很牵强、也不太可能,如果有卖票行为、那就属于商演而非“文化交流”。

聚全国各级曲协之力、至今在国内都不敢举办一场像样的大型商演,更何况跑去南洋新加坡卖票说相声。国内成熟相声市场都搞不定的事、到了国外就能实现?不可信。其次,新加坡虽然华人占比高达74%,但多数南方闽粤一带移民后裔,连乡音都很模糊了、对于发源于北方的曲艺——相声、显然更加不熟悉。

让上千新加坡人花钱去看一场自己陌生的曲艺演出,除了好奇心驱使——但因“好奇心”而掏钱卖票的观众毕竟是少数,实在找不出还有什么吸引了。因此,所谓的“新加坡千人相声演出门票销售一空”、更大可能就由当地文化部门负责送票给当地华人,以及姜昆自己送一些在新加坡认识的友人。当然,附加送鸡蛋是不可能了,因为鸡蛋走出国门还是要过安检的。

这种不需要自己花钱的旅行演出,曲协一年就有很多场次,确实很惬意。也难怪,许多人挤破了脑门也要往曲协冲——比如青曲社的苗班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