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在外打工17年 回乡办厂发财了 还带动村民一起赚钱致富


#自拍我的故事#我叫詹南火,家住江西省庐山市温泉镇温泉社区,今年45岁。初中毕业后,我就开始去做裁缝学徒,两年后就可以单独帮人家做衣服了。1993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到南方打工,那年我也去了厦门,进了一家婚纱厂,专门在流水线做裁剪。我在那里一做就是17年,期间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又有了女儿和儿子,但是在外总觉不是长久之计。图为,詹南火在福建厦门的婚纱厂留影。

因为一年到头与父母和儿女都见不到,2007年,我与妻子只好忍痛割爱离开厦门回到家乡,想着自己创业,最后还是选择自己熟悉的制衣行业。拿着两万元,办起了自己的制衣厂,通过6年的努力,也赚了一些钱,建起了厂房,置办了商务车,工作生活越来越红火。图为,詹南火与工友们的合影。

在福建厦门一家婚纱厂打工,每天8:00上班,中午有一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下午5:30下班。为了多赚钱,我常常晚上加班干,一直到8:30才回到宿舍洗漱睡觉。那时一个月能赚一两千元钱,比在家赚得多得多。当时,条件比较艰苦,家里没有电话,与家里联系只能用书信,而平时又比较忙,根本没有时间写信,所以一年下来,几乎听不到父母和家里的讯息。图为,詹南火与妻子恋爱时在一辆轿车前合影,那时也梦想有一辆自己的小汽车。


每年,只有过春节才匆匆赶回老家,这是大多数漂泊在外打工的人们一年中少有的与家人相聚的时候;每年,我们都是春运大潮中的一员。后来,村里的大伯哥方贵家里装了电话,我们就隔一段时间给他家打电话,这才与父母有了联系。后来觉得工资不高,干了一年后又跳到别的婚纱厂,第三次又跳到另一家婚纱厂,一干就是十几年。工资也一步步增长,从一两千元涨到四五千元一月。图为,詹南火与妻子结婚后,依然到厦门打工。

到2010年时,我一月能赚到七八千元的工资。在工厂打工两年后,我在这里认识了我现在的妻子春花,她在另一家服装厂打工,因为是一个县的,所以交流起来更容易沟通,而且话题也多。一来二去,我们就确定了恋爱关系,一年后我们结婚,并有了自己的儿子,四年后我们又有了女儿。结婚后,我们仍然到厦门打工,儿女都放到家里。图为,詹南火开办的制衣厂,工人们正在加工服装。

每次与妻子给家里打电话,当听到孩子哭着叫爸爸妈妈后,心里特别难受,但是为了生活,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为了经常能与孩子们交流,后来家里也装了电话,这样每周都可以方便地往家里打个电话,问问家里和孩子的情况。每到春节,是我和妻子回家与孩子和父母团聚的日子,不管火车有多挤,票有多难买,我们都要想办法回家与家人团聚。图为,詹南火每天都要通过网络与客户交流。


有一年,我们没买到火车票,我和妻子咬咬牙,就买了飞机票回家,来回的飞机票,我们一个月的工资就花光了,但是能与家人团聚,我们也觉得值了。2010年,孩子越来越大了,父母说孩子越来越难管,他们有时无能为力。我与妻子一商量,决定为了孩子回家。在厦门打工17年,当离开时也有些不舍,但感觉总像是在这个城市漂一样,老家才像是家。与工厂办完离职手续后,我与妻子双双回到家乡。图为,詹南火在制衣车间,检查服装加工情况。

但当回乡后,我们才意识到生活是个问题,孩子上学,我们的生活费用,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有经济来源,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我就在村子周围找活干,幸好周围有工地,我就到工地上干小工,后来又托人包小工程。但是,一年后,工程干完后,我又失业了。失业后,我就开始打零工,今天这里找点活干,明天那里找点活干,以贴补家用。图为,詹南火在制衣车间,检查服装加工情况。

一天晚上,我与妻子商量,我们是否可以自己创点业,不然这样下去,一家人的生活费用这么高,时间长了还是要外出打工。妻子跟我的想法也不谋而合,我俩都有做裁缝的特长,对这行也比较熟悉,妻子就说是不是还是找点做衣服的活。现在开裁缝店是不行了,只能帮工厂加工衣服。在南方打工的时候,那边也有不少人创办小型制衣厂,帮一些厂家代工,一年收入也不错。图为,詹南火在灌装车间,查看羽绒灌装情况。


经过与妻子商量,我们俩心里也有了点谱,并想着办法打听代加工的货源。后来发现邻镇有老板开店,需要加工羽绒小夹克。这是一种轻薄的羽绒内衣,一般冬天穿在里面保暖而且非常轻薄,深受中老年人的青睐;因为款式越来越时髦,年轻人穿的人也越来越多。我就买来缝纫设备,拿来布料和其他材料自己在家里加工,我与妻子天天在家里做。图为,詹南火在看一位客户送来的服装样品,戴口罩的妻子站在一旁出谋划策。

第一批衣服成交后,客户非常满意,给我的订单也多了起来,我和妻子做不过来,就招聘周边有缝纫特长的村民一起做。随着订单位数量不断增加,人数从几个增长到十几个,后来又是20几个、30几个。在加工衣服的过程中,我严控质量关,凡是质量不过关的衣服,我都不会交货。客户不满意的订单,我都是翻工重新做。因为质量把控好,也受到客户的好评,订单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图为,在办公室里,詹南火给客户泡茶喝。

虽然我家里的房子也有四五百平方米,但是随着 订单和工人人数增加,地方实在不够用。通过不断加工轻薄羽绒服装,手里也有了一定的积蓄,我就想着盖厂房。在我家旁边,我选好地皮后,请来工人盖房子。不到半年的时间,一栋五层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拔地而起,同时我也花了十几万元,购进灌羽绒和棉绒的设备。图为,厂房里的设备,詹南火都自己检查维护。


因为厂房面积增加,也可以容纳更多的加工设备,一楼是食堂和车库,二楼是裁剪车间,三、四楼是缝纫加工厂房,五楼是灌装车间。员工也从二三十人增长到上百人,一年能生产十几万、二十万件羽绒服装;我办厂也增加了家乡的就业,现在我这里的员工,一个人一个月能赚到五六千元。 因为衣服把控质量好,渐渐在当地也有了一些名气,一些客户也主动找到我,要求合作加工。图为,这是一台棉绒灌装机,当时花费两万多元购进。

每一次合作,我都要给客户生产两三万件羽绒服。生产的服装,也从单一的轻薄羽绒内夹克到儿童、成人的羽绒服外套。通过客户售卖,深受消费者的青睐。经过6年发展,我的制衣厂发展得顺风顺水,年收入也水涨船高,贷款办厂的资金不仅都已还清,手里也有了一定积蓄。去年,我花了40多万元买了一辆七座商务车,专门接送客户用。图为,詹南火翻看制衣厂制作过的羽绒服装,从儿童的到成成人的都有。

有时也拉着一家人出游。去年,还专门开着车到厦门看了看以前的打工之地,重游故地,让我和妻子感慨万千。与家人分别千千万万个日日夜夜,经受着十多年的离别之苦,现在又在自己辛苦努力下办起了自己的制衣厂,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生意也很兴隆。每天制衣厂源源不断生产着羽绒服,送到消费者手中。图为,天渐渐黑了下来,工人们也陆续收工,詹南火帮着一起收拾屋里的物品。


#自拍我的故事#对于办厂与打工的区别,我也感慨良多,办厂也是一件非常操劳和辛苦的事情,要有相当的毅力和自律性,在不断摸索中积累经验,才一步步走到今天。现在这行不如前两年好干了,但是我还是要努力坚持着。这样总比在外打工强不少,虽然办厂苦点、累点,但是可以天天与家人团聚,还能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所以苦点累点也没什么。图为,詹南火把制作好的衣服捡好码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