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近期市場行情震盪,大盤在3000點屢次發起拉鋸戰,而素有“聰明錢”之稱的北上資金頻頻流入銀行板塊,近三個月北上資金淨買入龍虎榜中銀行股便頻頻出現。其中平安銀行高居北向資金淨買入榜榜首,淨買入金額高達92.58億元。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11.05

而場內交易的銀行ETF(512800)基金規模同樣穩步攀升,在10月29日,銀行ETF(512800)份額、規模雙雙創2017年上市以來新高,當日份額達18.12億份,規模達20.19億元,穩居滬深兩市規模最大銀行類ETF。事實證明,“聰明錢”確實在佈局低估值的銀行板塊,並且收穫頗豐!截至11月6日收盤,國內規模最大銀行ETF(512800)收於1.151元,刷新年內新高,繼續錄得過去21個月收盤價新高。

流動性方面,銀行ETF年內累計成交額超180億元,居國內所有行業ETF中排名第三,日均成交額超0.84億元。同樣,場外交易的銀行ETF聯接A(240019)銀行ETF聯接C(006697)近期同樣在網上成為熱搜!

【圖:銀行ETF規模及標的指數漲跌幅】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10.31

在銀行ETF(512800)規模創新高的背後,是十月以來銀行股的爆發。

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11月5日,10月至今銀行板塊上漲8.40%,在申萬一級行業的28個行業中,排名第三,跑贏了近90%的板塊

【圖:申萬一級行業10月以來各行業漲跌幅】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2019.10.08——2019.11.05

一、為什麼說買銀行個股不如買銀行指數

今年以來,銀行股表現分化,以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為例。30只成份股中,表現最好的平安銀行,漲幅高達84.76%;表現最差的鄭州銀行甚至下跌3.53%,二者之間的收益相差近90個百分點。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2019.01.01——2019.11.05

在這種情況下,一籃子股票的優勢便凸顯出來了,今年以來中證銀行指數上漲24.19%,該漲幅好於60%的成份股

不僅如此,過去一年、兩年、三年,在所有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中,指數本身的漲跌幅排名,基本都在前50%區間

【圖:銀行指數相對銀行個股漲跌幅排名】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排名樣本為中證銀行指數成份股,截至2019.11.05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告訴我們最為樸素的投資觀念,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最靠譜的投資一定是指數基金投資,個股陰晴不定,但指數始終長存。

而且如果從歷史數據上看,在大盤3000點以下任何時點買入並持有銀行指數1年,賺錢的概率高達99%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而投資指數,最便捷且準確的方法莫過於投資跟蹤指數的ETF和ETF聯接基金。一些朋友不太明白“ETF”和“ETF聯接”到底是什麼,這裡我來解釋一下。

二、什麼是ETF?

其實通俗點講,ETF就是一把股票而已,只不過是把不同股票按一定比例混合後再平均拆開。而銀行ETF自然就是一把銀行股,有30只之多。

就像你想製作一個奶油蛋糕時,食譜上寫需要100克奶油,200克麵粉,300克水。大廚全買下來混合後,製作成了600克的蛋糕。但是,消費者可以只買1小塊,這一小塊裡三種原材料都有。

ETF和蛋糕一樣,指數公司(食譜)把不同銀行的股票按比例規定下來,基金公司(大廚)打包全買下來做成蛋糕後,投資者(消費者)可以選擇只買賣一塊(一手),拿銀行ETF舉例,購買一手銀行ETF的話,這一手銀行ETF就包括了30只銀行股。

要知道,股票最低是一手(100股)起買,最便宜的農行一手也要300多,而要湊齊銀行ETF的30只成份股,每股僅買一手,最少也要28425元(按11月5日收盤價計算)。而銀行ETF每股的價格是1.145元

,你在證券交易軟件登錄你的股票賬戶,然後輸入銀行ETF的代碼512800,就可以直接購買,最低一手(100股)只需要114.5塊錢,不及兩萬多一個零頭,就能買到打包混合後的30只銀行股票。

你說值不值?而ETF聯接的申購門檻就更低了,互聯網平臺最低申購起點為10元整,當然申購起點也看各家平臺具體要求。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假如這個蛋糕能夠流通,有人直接拿錢從別人手裡面買蛋糕,這個叫交易,交易代碼是512800。交易可以只交易一小塊,也就是最低1手114塊錢左右。

有的人是直接拿奶油,麵粉和水換蛋糕,這個叫申贖,申贖代碼是512801。申贖就最少需要做一整塊蛋糕的原料了,這個至少要30萬元起。

所以如果嫌麻煩不想自己做蛋糕,或者害怕自己製作蛋糕失敗的話,可以選擇直接購買市場上現有的蛋糕產品——ETF。買入ETF就相當於買入一個指數投資組合,省時省力還特放心。銀行ETF(512800)跟蹤的是中證銀行指數,一網打盡A股銀行股,說是A股銀行投資首選也並不為過。

三、什麼是ETF聯接?

明白了什麼是ETF,理解ETF聯接基金就簡單了。

銀行ETF聯接基金(240019)的持倉就是銀行ETF基金,所以它和銀行ETF一樣,也是跟蹤中證銀行指數。所以從其運作的特點來看,銀行ETF聯接不僅可以實現投資一攬子銀行股的目的,也同時具有銀行ETF(512800)低成本高效率的優勢。

不同於銀行ETF的是,作為一隻場外基金,銀行ETF聯接基金(240019)能夠在場外申購和定投,超級方便,方便了沒有股票賬戶、或者習慣場外投資基金的投資者。

只看文字是不是有點繞?沒關係,下面這張圖就能簡單明瞭地說明了銀行ETF聯接基金的性質和特點。

【圖:銀行ETF聯接基金的特點】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四、為什麼投資銀行ETF聯接?

1、低估值

說得通俗一點,就是價值被低估。一件商品其實可以值100塊,結果80塊就被不識貨的上家賣出了,這時候任何人買進,都相當於白賺了20塊。在股市裡,分析師們喜歡用一個叫市淨率(簡稱PB)的指標來衡量股票的估值,PB越低,低估得越厲害。

截至2019年11月5日,銀行目前仍是所有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PB估值最低的行業,僅為0.81。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截至2019.11.05

市淨率是銀行股投資者最青睞的估值指標,它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就是價格和資產的比值,0.81倍的PB意味著銀行如果擁有100元淨資產,市場上只給了它81元的價格。銀行估值愈是下挫,對於認同國內銀行地位的朋友眼裡,那麼這越是創造了機會。

2、高分紅

分紅比較好理解,就是公司賺了錢以後分一部分給股東(投資人)。一般來說長時間穩定的分紅是經營穩健可持續的重要標誌,橫向比較來看,在A股的所有行業中,銀行板塊近五年平均股息率在所有板塊中排名第一,高達3.88%。此外,銀行每一年的股息率都保持在3%以上。

其實國外成熟資本市場長期將分紅收入視為重要投資收益來源,對於追求穩定的生息資產已達成共識,很多投資者沒有意識到其實通過賺取分紅收入也是十分可觀的收入來源。

【圖:2015年至2019年各板塊股息率一覽】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數據來源:Wind 截止2019.11.05

3、抗風險

個股風險不可控,今年6月25日,一直被稱為大白馬的招商銀行日內盤中最高跌幅也曾超過7%。在這種情況下,一籃子股票的優勢便凸顯出來,通過買入一籃子股票等於進行了相應的風險分散,抗風險能力強。

此外,近年以來,銀行股的漲跌出現巨大分化。年初以來,截至2019年11月5日,中證銀行指數收益率為24.19%,同期其成份股鄭州銀行下跌3.53%,二者收益差達27.72%。

4、省時省力

如果選擇買入銀行股而不是銀行ETF聯接,選對了雖然可以獲得超過指數的收益,但如果選錯了,則會獲得不如指數的收益,甚至會出現虧損。

更重要的是,選股不僅需要具有專業的知識和能力,而且更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上市銀行的基本面進行跟蹤和研究,兩者缺一不可。由於大多數投資者都有自己的職業,業餘時間需要兼顧生活和休閒,包括履行家庭的責任,因此,選擇銀行ETF聯接是一個省事省力的捷徑。

此外,從參與門檻、交易效率、流動性、管理費,銀行ETF都是最佳的選擇。銀行ETF(512800)是目前規模流動性最好的銀行類ETF,買了不愁賣不出。

費率低,銀行ETF的管理費也低於銀行分級、普通指數基金。

五、基金名字尾巴上的A、C到底啥意思?

說完了ETF聯接基金,下面再來談談聯接基金的A、C兩個份額,可能這也是困惑不少朋友的一點,基金名稱後面的A、C字母到底啥意思?

其實,基金的A/C類份額最大的不同是手續費(申購費、贖回費和銷售服務費)的不同。

簡單來說,管理費和託管費兩項常規費用兩類份額一樣,區別在於A類份額收取申購費用但無需計提銷售服務費;C類份額沒有申購費,但是要計提銷售服務費。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老銀做了一張圖。

【圖:A/C類份額在費用上的差別】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六、那麼銀行ETF聯接A/C的費用情況如何呢?

C份額不收申購費,持有30天及以上免收贖回費,固定年費方面要比A份額多收0.4%/年的銷售服務費,每日計提,按月支付。

【圖:銀行ETF聯接A/C的費用比較】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上表列示的是非互聯網渠道的申贖費率,互聯網渠道(比如螞蟻、微信、天天基金、蛋卷基金等)申購費率一般1折,華寶基金官方APP華寶工薪寶甚至最低0.1折起。

【圖:銀行ETF聯接A在天天基金網上的申購費率優惠】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七、申購費一折情況下,選A還是選C?

訣竅:短期持有買C,長期持有買A。那麼短期和長期的判斷標準是什麼呢?為了讓各位能夠直觀的看懂在不同持有期A/C份額的費率區別,老銀特意敲了下算盤做了個圖,供各位銀粉參考。

【圖:A/C類份額不在同持有期限下手續費差別】

賺錢概率極高的銀行股投資策略

注:上表費率不含管理費和託管費,只含申購費、贖回費和銷售服務費。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申購費率一折的情況下。持有期較短時,C類份額的費用小於A類份額的費用,而當時間拉長到319天(自然日,也就是十個半月左右),A類和C類的費率交匯到同一個水平,都是0.35%。

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C類份額的費用將持續上升,持有C類的費率將超越A類。

具體來看:

① 7天內,A類比C類多了0.1%的申購費;

② 7天到29天,A類仍比C類多了0.1%的申購費(忽略極少的區間銷售服務費);

③ 30天到179天,為C份額的費率優勢最大的區間段!當持有期等於30天時C份額要比A份額最多省下0.57%,然後越接近179天,費率優勢將逐漸衰減至0.4%,但是整體優勢還是非常明顯的;

④ 持有180天整,伴隨A類贖回費的降檔,C類份額和A類份額的費率差距大幅縮小至0.15%;

⑤ 持有180天到318天,C類費率的優勢從0.15%逐漸衰減至0;

⑥ 持有319天,A類份額和C類份額的費率相同,從這一天之後,持有A類份額更為划算;

⑦ 持有超過一年,持有A類的手續費將固定在0.1%,而C類的費率則會越來越高。

綜上所述,在當前申購費一折的情況下,持有期不足319天時,C類費率都低於同期A類費率,尤其持有期在30天至179天時,是C類份額費率優勢最大的區間。

而持有期越臨近319天(大致10個半月左右),二者費率越接近,319天二者費率交匯,都達到0.35%。持有319天到1年,C類費率開始超過A類。

一年以後,C類的費率持續上升,而A類的將穩定在0.10%,越持久越划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