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的財政收入佔GDP40%是什麼意思,是不是說明法國稅收達到40%?

我就看看忍不住寫寫


事實上法國在過去十年時間裡,財政稅收對GDP的佔比一直在不斷上漲之中,從2008年接近50%到如今已經順利突破53%。而法國的財政收入佔GDP40%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法國公民每創造1歐元的財富,就得給法國財政納稅4毛錢。而政府的財政收入大部分都來自於稅收,當然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歸屬政府直接管理的下屬企業的盈利,也就是所謂的央企收入,所以所謂的財政收入佔GDP的40%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認為法國的稅收達到了40%。

全球每個國家在第二年上半年都會統計上一年全年的財政收支情況,因為財政收支是衡量一個國家政府財力多少的重要指標,而這個財力的多少則決定了政府在從事社會經濟活動時,所能提供的公共物品的種類、範圍以及這些公共物品的數量多少,簡單來說就是政府在興建公公服務設施時的財力大小決定了該服務設施的質量和數量。同時財政收入的佔比也是衡量國民幸福指數的一大指標。
從上圖就可以看出法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在過去十年時間裡一直是最高的,特別是在過去近十年時間裡佔比常年超過50%,可想而知法國公民的負擔該有多重。根據2017年法國的GDP總量達到25748.1億美元計算的話,2017年法國財政稅收達到了驚人的13683億美元,而這13683億美元的財政收入很大一部分來自法國的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
而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的比重增大後,所帶來最直接的後果恐怕就是失業率的上漲了,因為對於有工作的人來說,消費稅和個人所得稅的上漲意味著自己能夠自由支配的薪金的數額下降了,而個人自由支配薪金的下降又帶來公民生活質量的下降。所以綜合來說,一個國家的財政稅收如果持續過大的話,對於本國公民而言生活壓力的增大和生活水平的退步都是同步的。當然像法國的財政收入雖然在過去十年間一直處於50%以上也是有原因的,第一點就是法國本身就是歐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縱觀整個歐元區國家的財政佔比來看,其基本都高於歐盟公佈的整體佔比,而這一切的背後都是整個歐盟成員國之間的財政支出較高所導致的。雖然自歐盟成立後,歐盟內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更為便捷了,但是對於很多歐盟成員國來說,為了維持整個歐盟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呈向上趨勢發展,那經濟雄厚的國家勢必要出錢出力,所以這也是像法國、德國、丹麥這些經濟發達的國家財政佔比較大的原因。像英國為什麼堅持要脫歐呢?就是因為英國覺得自己被歐盟內那些經濟不發達的國家拖了後腿,明明自己國家創造的財政收入卻要拿去拯救其他國家的經濟,誰願意呢?所以當年英國公民聽到這個話後刷刷刷都投了脫歐的贊成票。
第二點法國雖然稅收比重較大,但是並沒有和財政收入佔GDP的50%以上那麼多,因為法國政府本身也是有不少下屬的企業的,像製造了法國大量軍艦的法國DCNS艦船局就是一家直屬於法國政府國有的企業,這些企業創造的收入同樣也都屬於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我在第一段末尾說在一定程度上說“財政收入佔GDP的40%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認為法國的稅收達到了40%。”第三點:法國本身的社會福利很高,除了一些基礎公共設施的建設外,法國對於失業人口的失業金也是給的很多的,所以個人所得稅雖然很高,公民的生活壓力雖然很大,但是失業的很多公民並不急著找工作,畢竟工作後可是要繳納個人所得稅的,而領取的失業補助金可是稅後計算的,再加之很多想要工作,但是嫌棄工資太低的人就直接申請政府的低保補助了(對沒錯,國外也有低保)。


魑魅涅槃


法國是一個老牌的資本主義強國,西方七個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之一,2018年法國GDP達到了2.78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六,人均GDP則為4.29萬美元。法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已經不止40%了,而是超過50%,自2010年以來,法國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一直在50%之上。

財政收入,是指政府為履行其職能、實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與服務需要而籌集的一切資金的總和,財政收入可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其中稅收收入佔據大頭。財政收入佔GDP40%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社會上每創造1元的生產總值,就有0.4元上交給國家。

法國雖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很高,但取之於民,大部分也用之於民,因為法國是一個高福利國家,社會福利支出很大,因此這一大筆錢很大程度上都是從財政收入而來的。福利國家一般都是發達國家,它們擁有完善的社會福利制度,但同時它們也是高稅率國家。法國社會福利高,不管是什麼國籍,只要在法國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社會福利,法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享受400多種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實在是好。



福利國家也有一個很大的弊端,容易催生“懶人經濟”,社會福利好,人們不需要沒日沒夜的工作就可以享受到比較好的生活品質,而且收入越高,稅率越高,納稅就越多,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多少人樂意拼命工作?因此提到世界上哪個國家的國民比較懶,很多人都會想到法國,他們不僅工作時長不長,隔三差五的還要上大街遊行示威,要求政府提高工人工資,這樣的國家又能夠發展多快呢?


錦繡中源


可以這麼說。

歐洲,尤其是北歐和西歐是高福利國家。政府如何保證社會的高福利?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通過將社會財富的相當比重掌握在政府手上,然後通過再分配,整個社會保持非常高的福利水平。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歐洲國家就建立了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福利系統。



在全球各國中,政府財政收入佔GDP比重最高的國家幾乎都是分佈在北歐和西歐。挪威、瑞典、盧森堡、荷蘭、丹麥、法國國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都超過了40%。在財政制度非常完善的發達國家,收入90%以上是來自稅收,很小比例的非稅收入。因此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超過40%,也就意味著稅收收入佔GDP的比重達到了40%。

在發達國家個人所得稅是構成了主要稅收收入來源。在歐洲個人所得稅的稅率是非常高的,可能一個人上班所發的工資,一半就被政府抽稅了。對於金融、科技、醫藥等高收入的行業,從業人員一半多的收入都被政府當做稅收收走了。


是通過高稅收制度使得這些發達國家社會貧富差距非常小。因為通過高稅收將貧富差距給拉平了。比如我月收入4000歐元,你月收入1萬歐元,相差2.5倍。在徵稅之後,你我的收入會縮小到1.5倍。所以在歐洲那些稅率非常高的國家沒有特別富裕的富豪。不像在美國、中國動輒出現財富高達數百億美元的富豪。

雖然這些國家的率非常高,但是政府的財政收入並沒有亂花,將大部分用於民生,包括醫療、教育、環保、市政、養老等方面。正式因為他們的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所以,歐洲地區尤其是北歐地區,社會非常穩定,治安良好,環境優美,人的壽命也非常高。


稅率高並不可怕,只要稅收最終還會花在老百姓身上,怕就怕稅收收入最終被貪汙或者花在了軍事、治安這種不能改善民生的項目上。歐洲國家的高稅率,不但提高了社會的福利水平,也拉近了社會貧富差距。整體上說,他們的這種稅收制度是成功的。


財經知識局


最近,有網友提問,法國的財政收入佔GDP40%以上,是否就意味著法國稅收就高達40%?對此,專家們指出,財政收入可分為稅收收入、國有資產收益、國債收入和收費收入以及其他收入等,其中稅收收入佔據大頭。財政收入佔GDP40%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社會上每創造1元的生產總值,就有0.4元上交給國家。

實際上,法國在過去十年時間裡,財政稅收對GDP的佔比一直在不斷上漲之中,從2008年接近50%到如今已經順利突破53%。前些年,為了躲避政府向富人徵稅,法國國寶級演員熱拉爾·德帕迪約正式落戶比利時小鎮內尚。法國輿論普遍認為,德帕迪約此舉是為了逃避高額“富人稅”。足見,一個國家的財政稅收如果持續過大的話,會迫使本國的有錢人選擇離開。

現在問題是,法國為什麼要向國民徵收這麼高的稅率呢?難道不怕,一個國家的財政稅收持續過大的話,對於本國企業發展不利,以及對國民消費能力衰退都是同步的嗎?其實,法國政府也有難言之子隱。

首先,法國本身是歐盟中的主導國家,其影響力是很大的。而自歐盟成立後,歐盟內的成員國之間的經濟發展更為便捷了,但為了維持整個歐盟成員國的經濟發展呈向上發展趨勢,那經濟雄厚的國家勢必要出錢出力,所以這也是像法國、德國、丹麥這些經濟發達的國家財政佔比較大的原因。而英國則不願意讓納稅人的錢去拯救像希臘等南歐相對貧困的國家,所以,選擇脫歐。顯然,法國把納稅人的錢都去幫助其他國家了,法國民眾稅率較高就不難理解了。

再者,法國雖然稅收比重較大,但財政收入並沒有佔GDP 50%以上那麼可怕,因為法國政府本身也是有不少下屬的國有企業,像製造了法國大量軍艦的法國DCNS艦船局就是一家直屬於法國政府國有的企業,這些企業創造的收入同樣也都屬於政府財政收入的一部分。在法國重工業都是國有企業為主,所以,國企對政府GDP收入的貢獻,也不要忽視。這也使得法國人看上去稅收很高,但實際上也就在40%左右。

最後,法國雖然稅收比較高,但法國是一個高福利的國家。稅收除了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外,剩下的就是增加國民的福利待遇了。法國社會福利高,不管是什麼國籍,只要在法國有合法居留身份,就可享受社會福利,法國公民從出生到死亡享受400多種社會福利,社會福利實在是好。而一些法國公民在失業後,並不急於找工作,往往想要享受領取失業補助金的生活。

不過,國內一些專家則認為,高福利國家也有很大弊端,容易催生“懶人經濟”,社會福利好,讓人們喪失了拼命工作的熱情,沉湎於舒適安逸的生活,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會有多少人樂意拼命工作?而我們認為,高稅收換來全民的高福利這並沒有錯,這是對全民生活質量的一種保障。總比那些高稅收,卻還是低福利的國家要好上百倍吧。

乍聽起來,法國財政收入佔GDP40%以上,近年來還有上升趨勢,覺得法國民眾生活得比較艱辛,但實際上,法國政府除了將一部分收入幫助歐洲貧困國家之外,就是著力於提高民眾的福利待遇,在很多法國民眾看來,享受高福利,就要付出較高的稅收,這是理所當然。只有那些特別富有的人,因不堪高稅收入壓力,而選擇離開法國,這種情況也時有發生。


不執著財經


如果我沒記錯,初中政治就說過——政府收入(財政收入)的手段是“稅利債費”——這幾個在我國是現實的,在法國一樣。


遠方好書美食都不可棄


收多少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向誰收,更重要的是收了之後如何用,用在誰身上。而在這方面,實在不能說,更不能多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