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臨湘花鼓戲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湘花鼓戲,俗稱嗡琴戲。清朝道光咸豐年間,起源於湖南臨湘境內的桃林河流域,脫胎於臨湘的山歌、民歌、夜歌、孝歌、小調等地方音樂,形成了獨具地方特色的以琴腔為主,以鑼腔、吹腔、套曲、地方小調為輔的五類聲腔,有曲調三百九十餘首,有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近百個,主要代表作有:傳統戲:《王妹子回門》、《孟氏割股》、《董永賣身》《韓湘子化齋》、《孟姜女》《雪梅教子》《張廣大拜壽》,現代戲《村官本是打工仔》《大興與蘭蘭》《堂客撥的扶貧款》等。臨湘花鼓戲的舞臺語言完全是臨湘方言。因主要演奏器具為本地藝人特製的嗡琴,老百姓俗稱臨湘嗡琴戲。

湖南臨湘花鼓戲簡介~非物質文化遺產

臨湘花鼓戲的起源地是湖南臨湘市,這是一個地處湘鄂贛毗連地區有“湘北門戶”之稱的小縣級市,境內的龍窖山下的桃林河流域就是臨湘花鼓戲的起源地。

主要價值和影響:

一是對研究臨湘花鼓戲與瑤族文化的歷史淵源關係和藝術血脈關係有重要作用。二00一年,龍窖山千家峒被中國(廣西)瑤學學會專家認定為瑤族同胞居住的故鄉,脫胎於臨湘民歌山歌等曲牌的臨湘花鼓戲中的聲腔,有專家發表文章稱有較明顯的瑤族音樂遺風,對於研究當年的瑤文化對臨湘花鼓戲的影響有重要意義。

二是臨湘花鼓戲是個承載了不少瑤族文化信息“活化石”,有專家在研究北宋瑤族先祖在此居住過很久的瑤族千家峒遺址的同時,也在研究臨湘花鼓戲中蘊涵的瑤文化信息,國家級申非的成功,有助於推動正在開發中的龍窖山千家峒瑤族文化遺址走向全國和走向世界。

三是研究臨湘花鼓戲中蘊涵的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中的歷史文化信息有意義。臨湘地處湖南湖北交界處,從古至今,一直是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的交匯之處,發掘研究臨湘花鼓戲,對研究和傳承楚湘文化和湖湘文化意義非淺。

四是臨湘花鼓戲裡的琴腔是具有現代復調音樂的雛形,對於研究該地區的民間音樂和戲曲音樂的歷史面貌和發展流變有著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