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指數,在過去十年漲得比美股還好

我們上次跟大家說,中國股市貌似十年不漲原因在於上證指數的編制規則。

拿它的走勢來代表A股走勢,這是不嚴謹的。

那哪些指數能更真實地反映A股走勢呢?

其實像道瓊斯指數、標普500指數這些成分指數,國內也有不少。

大盤股代表有上證50、滬深300、中證100,中盤股代表有中證500、中證800,還有小盤股中證1000等等。

上證50、滬深300、中證500這些主流的我們之前都寫過,感興趣的可以在從公眾號底部菜單欄“投基金”點進去看。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中證100。

它的定位跟上證50有點類似,但卻彌補了上證50的一些缺點。

上證50選股範圍只包括上交所股票,在深市上市的它就無能為力了。

中證100則同時覆蓋上海+深圳的大盤股,覆蓋更全面。

這個指數精選了A股市場上市值最大的100家公司,也就是滬深300指數成分股中規模最大的100只股,優中選優。

這兩年來資金抱團,小盤股跌跌不休,大盤藍籌股屢創新高。

其實從過去十年來看,中證100走得比標普500還好。

這個指數,在過去十年漲得比美股還好

如果說標普500代表的是美國的核心資產,那中證100指數就代表的是中國的核心資產。

從個股集中度來看,中證100選的股是A股市場上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好的前100家公司,也就是滬深300裡的前100名。

可以說是滬深300的“PLUS版本”。

機構持倉上,所有基金持有數量最高的前50只個股中,35只都是中證100成分股。

再說外資持倉。

去年外資開始的買買買,其中外資持股市值前30大股票裡,25只都是中證100成分股。

所以說,中證100都更具有核心資產特質。

中證100的重倉股是平安、茅臺、招商、格力這些,大家都比較熟悉,都是典型的藍籌股代表。

從重倉行業來看,中證100分配也比較合理。

金融地產41%,主要消費(食品飲料等)14%,可選消費(家電汽車等)11%,都是市場上熱門又抗跌的品種。

不過,這個指數雖然好,但再好的品種,也要買的便宜。

中證100指數漲到現在,目前市盈率為10.86倍,介於滬深300和上證50之間。

它的市盈率處於過去10年的分位點48.33%,市淨率1.35倍,分位點26.74%。

整體來說處於中等偏低估狀態,不算特別便宜,但也風險不高,屬於可以定投的區間。

雖然A股的大小盤輪動風格一直有,但從當前環境下來看,中短期內仍然會是大盤股的天下。

中證1000和中證500這幾年都在為當初牛市的高估值還債。

所以,中證100現在還是值得買的。

最後說說跟蹤中證100的指數基金。

目前市場上跟蹤中證100的規模稍大的基金並不多,我們就放寬一點標準。

按2億以上規模,管理費率低於0.75%(主動型基金再放寬)標準,留下來的也就下面這幾隻。

這個指數,在過去十年漲得比美股還好

第一、三、四、五隻是場外基金,可以在銀行、券商、三方平臺(支付寶、蛋卷等)等渠道購買。

第二隻是場內基金,可以直接在股票交易軟件裡購買。

如果我自己要買的話,我會選擇華寶中證100A,成立時間早,跟蹤誤差最小、規模最大,是最保險的選擇。

廣發中證100交易量比較小,影響流動性。

中銀中證100和寶盈中證100說是增強,但業績馬馬虎虎,從實際收益來看沒啥增強效果,甚至出現負收益,管理費就花得有點不值了。

如果是厭惡風險的小夥伴我還是建議大家去定投,把風險分散掉,馬上過年了,錢還是安安穩穩地心裡踏實。

我對中證100指數還是很看好的,雖然現在基金產品有點少,不過相信以後會有更多優質的產品出現,大家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