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帶領群星藝人復活香港樂壇,恐怕是後繼無人

由於社會問題,香港電臺宣佈停辦今年的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這個被譽為香港最高含金量的音樂獎項42年以來首次取消,引發了外界對港樂未來憂心忡忡,正確來說早已定局“無未來”。

自2004年劉德華奪得最後一次十大勁歌金曲最受歡迎男歌手後,四大天王全面退出頒獎禮,整個樂壇變得十分暗淡,後繼的陳奕迅,古巨基,梁漢文雖然實力都不錯,可是名氣比四大天王差了好幾條街,隨後港樂進入一個蕭條時代。

誰能帶領群星藝人復活香港樂壇,恐怕是後繼無人

回顧粵語歌發展,由許冠傑引領開創粵語流行曲,再到beyond推向一個全新地位並影響大中華地區,再加上港產片港劇的傳播,粵語歌就變成華語歌壇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誰能帶領群星藝人復活香港樂壇,恐怕是後繼無人

香港樂壇有5個演變過程,70年代許冠傑,80年代譚張梅陳,90年代四大天王,00年代古巨基陳奕迅梁漢文蘇永康,10年代的張敬軒側田方大同陳柏宇,按照實力去對比他們都不差,只是時代不同影響力有所差異。

誰能帶領群星藝人復活香港樂壇,恐怕是後繼無人

80年代的譚張梅陳,張國榮與譚詠麟爭霸話題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不僅讓樂壇產生巨大議論,甚至令整個娛樂圈都雀躍不少。而90年代的四大天王,能唱能跳有顏值,絕對媲美前者四大天皇。

就在港樂進入千禧換代,2003年張國榮和梅豔芳相繼離世,陳百強則是93年去世,曾經粵語歌四大霸主如今僅剩譚詠麟一人,實在是巨大的打擊。

很多人說,現在香港四臺音樂頒獎典禮已淪為自娛自樂,就連陳奕迅和古巨基都不參加,實力派剩下李克勤和張敬軒助陣,不要說對比過去,這個陣容連香港人都沒眼看了。

港樂當下的黯淡態勢,是什麼造成的?有人說因為招牌歌手走得早,例如傳奇人物黃家駒,張國榮,梅豔芳,陳百強,都是對音樂有熱誠的歌手,如果他們還活著的話,估計能延緩衰落。

誰能帶領群星藝人復活香港樂壇,恐怕是後繼無人

我不否認以上四位已去世的重量級歌手影響力是巨大的,但如果說他們能夠救樂壇,還是有點保留。為什麼這樣說呢,首先單純是一名歌手已經不能帶來可觀收入,始終會把重心放在某些領域,例如張國榮和梅豔芳電影占據比率不少。

如果說影響力,90年代的四大天王也不差,只是幾乎停滯了推出新歌,現在開演唱會都是唱老歌,很難推動樂壇前進。

老將裡面,只有譚詠麟真正是繼續追隨音樂,年近70歲依舊創作新歌,不同的是與很多年輕音樂人合作,憑藉自己的一點影響力帶動發展。可惜,一個譚詠麟救不了樂壇。

你怎麼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