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在雙十一剛剛結束之後,阿里的交易額突破了2684億元,再次創造了歷史,不過在這樣的數據之後也面臨著質疑,早在今年4月份就有一位用戶在社交平臺上發佈了預測阿里雙十一交易結果的內容,讓人震驚的是,這個預測結果相比於今年阿里雙十一的交易額只有5億元,一時間數據造假充斥著整個互聯網圈,這讓馬雲也是在昨天的浙商大會上表示:在互聯網時代,每一分錢都極其準確,並不存在造假的問題。
十歲的雙十一,終於迎來了最大的質疑
不知不覺從2009年開始的雙十一,如今已經變成了整個電商領域最大的促銷節日,這個範圍已經擴展到全球,即便是歐洲北美的黑色星期五也很難與雙十一在一個量級上,而今年雙十一的成交額已經達到了2684億元人民幣,雖然並沒有完成淘寶總裁蔣凡所定的3000億的KPI,但從數據上來看仍然是穩步增長,非常亮眼。所謂人紅是非多,當雙十一如此火爆之後,也面臨著強大的質疑,尤其是一位微博認證為北京訊鳥軟件有限公司部門經理尹立慶所發表的社交內容。
尹立慶在內容中表示,阿里的雙十一銷售數據完美的分佈在三次迴歸曲線上,擬合度超過99.94%,所以大膽預測,2019年淘寶雙11的當天銷售額為2675.37億或者是2689億,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阿里雙十一的銷售額為2684億,可以說是非常接近預測結果,而這個預測結果發佈於今年四月份,也正是因為未卜先知,引起了行業的熱議,無論是互聯網巨頭還是科技媒體,都抱著吃瓜的節奏,想要看看阿里是如何回應的。
此前,有阿里高管表示這是無稽之談,同時也談到了數學上的某些問題,而昨天馬雲也是表示互聯網時代每一分錢都極其準確,而且對於阿里巴巴來說,雙十一的成交數據已經沒有什麼意義,它更多的是阿里的一個技術測試,雙十一所需要的所有技術設備是10年後,整個中國科技經濟發展的一種基礎設施,不得不佩服馬雲的高情商,從回答上也可以看出,馬雲對於阿里雙十一的數據還是非常自信的,並沒有數據造假的問題,而且阿里如今可能也並不需要雙十一的數據來造假。
可是年年火熱的雙十一,為什麼在第十個年頭迎來了大批量用戶的質疑,這其中的質疑不僅僅有行業人士,還包括了廣大的消費者群體,這才是阿里應該考慮的問題。
雙十一的味道變了
事實上從今年開始,雙十一相關規則的轉變就已經讓用戶叫苦不迭。而這樣的規則改變已經成為了一年一度的傳統,遠遠沒有當初前幾屆雙十一全場5折的力度,同時和黑色星期五的簡單直接也呈現了非常不同的發展方向,時間如此寶貴的今天,大部分用戶對於這樣的改變實在是沒有好感。各種滿減的優惠,包括購物的津貼,同樣是一次複雜的數學遊戲,要知道互聯網的推進其實就是一部用戶逐漸變懶的編年史,懶的前提之下,大部分用戶對於雙十一的相關規則,呈現負面和消極的態度也就不難理解了。
與此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商家或者是平臺,在嗅到雙11有漏洞可循,更加噁心的玩起了套路,比如先漲價後優惠,其實有相當一部分產品用戶在購買之後反倒是比此前價格更高,而這樣的行為也是敗壞了雙十一積累的好名聲,即便這兩年加強了管理,甚至出現了保價服務,也很難讓用戶相信商家是真心誠意的去打折,而不是清理庫存套路優惠。
除此之外,由於阿里系的產品都參加了雙十一,這也就意味著阿里希望通過雙十一的流量為各個產品導入新力量,這才有了規則的大轉變,因為雙十一的節日已經不簡簡單單的是電商一個平臺的事情,而是囊括了包括外賣、團購以及視頻、音樂等等的協同作戰,阿里希望通過雙十一的流量能夠為各個產品導入數據可觀的用戶群體,從本質上和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並沒有什麼問題,為自己體系下的產品導流也無可厚非,但對於用戶來說卻是極其不友好。
也難怪此次雙十一有大多數用戶群體都出現了非常抵制的情緒。
從統計的本質來看,消費能力確實是可以預測的
迴歸到問題的本身,從統計學的本質包括如今大數據的預測能力,確實能夠預測到用戶消費的資金數量,這已經不是什麼大的問題,尤其是阿里如今矩陣型的產品,諸多相互的數據打通完全可以畫出一個用戶的簡單模型,包括消費能力以及未來增長的潛力,這些評估報告與用戶的本質很有可能是非常接近的,這就是數據的力量,從本質上來說,阿里如今也就像馬雲所說的是一家以大數據為基礎的企業。
當然這樣的質疑也並沒有什麼問題,尤其是阿里公關在回應此事情的時候,看似雲淡風輕,但內容上面卻涉及了威脅起訴的口吻,從這一點上來說,確實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嫌疑,也有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迫使用戶就範的嫌疑,這也難怪在解釋之後反而招來更大的質疑,所以阿里公關係的表現此次可能並不能稱得上是完美,同時阿里作為國內可能最受尊敬的一家企業,尤其是體量已經成長為國內的Top1,顯然是應該開誠佈公利用更多的證據來解釋這樣的問題,並不是所謂的店大欺客,利用自己的影響力來迫使質疑的用戶刪掉內容。
但無論如何,阿里雙十一的成交數字對於阿里本身,甚至是對於普通用戶群體也並沒有什麼大的意義,這一天的狂歡是建立在中國龐大的網民以及網購用戶的基礎之上,更何況裡面還有相當大的水分,比如屢禁不止的刷單以及龐大的退貨群體,所以雙十一看似非常輝煌的數據背後也掩蓋著諸多的問題,阿里是否能夠從輝煌數字之下來發現問題,提早的做出準備,這才是考驗整個阿里在後馬雲時代的表現。
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再希望雙十一的套路越玩越複雜,浪費用戶的時間成本是可恥的,而套路用戶則是罪大惡極!
閱讀更多 互聯網的放大鏡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