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才7岁的小女孩眼睛里被男同学强塞进许多小纸片,同样身为妈妈的我,真的心疼死了!

今年9月开学以来,河南许昌禹州的李女士突然发现女儿多多的眼睛里会时不时冒出一些小纸片,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竟取出至少有几十片!多多哭着向妈妈说出了原因,这些纸片是她被3个男同学按住往眼睛里强塞进去的!

眼睛里随便进一粒沙子都会难受得不行,更何况是无数张小纸片!我无法想象这名小女孩的妈妈该有多心疼。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更令我生气的,是这所学校的校长的答复,他居然将这种明显的霸凌行为,轻描淡写为“七八岁的小孩也没啥恶意,就是在一起玩而已”。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听到这样的言辞,我顿觉心惊,校长是真不懂孩子,还是真不懂恶意?

如果是他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也出了这样的偶发事件,不知道他还会不会说“只是玩而已”?我是一万个不放心,把孩子教育问题、安全问题托付给这样的学校。

就在上个月,大荔县京师童迪幼儿园,孩子因为吃饭慢而被罚去厕所吃。

最让人心寒的是,涉事老师的这种变态、非人性化的野蛮教育,居然得到了园方领导的默认。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事情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有孩子回家说嗓子疼,家人以为孩子是感冒发炎,随后带其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出诊断是烫伤,让孩子以后饭吃慢一点。

受害孩子一直在京师迪童幼儿园上学,现在是大班。但是从中班开始,就有孩子被赶去厕所吃饭。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爆料的李姓家长在和孩子的聊天中,才知道在学校吃饭要快,即使是烫一点,也要赶快把饭吃完。

这也是嗓子迟迟不好的原因。

他询问了其他几名家长,得到的也是孩子同样的回复。

有孩子的人,看到这样的新闻,会害怕不?气愤不?用尽心思和精力去守护的孩子,却在保护范围内遭受这样的反人性惩罚教育。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孩子总要成长,他终将会慢慢离我们远去,我们不得不承认,孩子身在江湖,不“挨刀”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了这类虐童事件,在幼儿园或小学的孩子,也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伤害”,幼儿园是小团体,玩具被抢,偶尔被欺负,身体被推到,也可能发生。

而孩子的自保能力,都是家长给的。

那当孩子被欺负,我们到底该怎么办?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

对于一些小龄孩子来说,表达能力还没有发展完全。贸然去问孩子:“你今天有挨打吗?”“老师凶不凶呀?”因为不会表达、恐惧等原因,孩子一般不会“告密”。

不如试试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

让孩子当老师,家长或者洋娃娃等当学生,围坐在小板凳上,引起情境再现。模仿对于孩子来说是“天赐之力”,会无意识还原,曾经发生在课堂上,他亲身经历过的情节。

假如出现“吼”“骂”“打”等情况,家长就得提高警惕,发现细节。吼出口的是什么语言,打人使用的什么道具,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问出来。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爱和安全感是最强大的底气

有一次带娃在小区玩,看到过这样一场景。

一群小孩子,在玩装修用的沙子,其中有一个小女孩,拿着铲子,在认真地挖沙。

不一会儿,来了一个男孩子,二话不说就开始抢小女孩的铲子,小女孩不给,男孩就推了她一把,她跌倒在地上。

女孩的妈妈闻声而来,抱起女儿,问了事情经过。

妈妈护着女儿也护着女儿的铲子,温柔地对小男孩说:“你想玩是可以的,但是要经过铲子主人的同意。”

这位妈妈的做法简直棒极了,对于小龄孩子来说,不愿意分享只是因为物权意识的发展,千万不能盲目的强迫孩子分享或者指责孩子。

孩子被欺负,爱和安全感才是孩子最强大的底气。家长应该让孩子知道,有你在的地方,你都会保护她,为她出头。

你的爱,是抚平伤口的良药,是孩子勇敢的底气。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家长以身作则,做孩子的好榜样

除了给孩子不被欺负的底气,榜样的力量也同样不容忽视。

日常生活中,假如家长自己收到不公平待遇,也要坚守住自己的原则。用实际行动说话,告诉孩子,谁都没有权利伤害自己。

尹建莉说过:

“如果家长不在人际交往上斤斤计较,孩子自然能学会豁达;如果家长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敢而得体地解决争端,孩子自然也能习得这方面的智慧。”

不伤人是自身教养,不被人欺负是强大的气场。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勇敢拒绝,但偶尔需要化敌为友

要告诉孩子勇敢说“不”,拒绝那些不合理的、可能会伤害到自己的行为。但绝不是养成一个“高冷娃”,谁都不敢靠近。有些孩子可能真的没有恶意,也不知道自己的要求是不合理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从中调和一下了。

比如有一次。儿子在楼下骑自行车。有一个小男孩,就是喜欢去拉或者推自行车。

这样做,对他对儿子来说,都挺危险。男孩妈妈“教育”了很多次,都没有效果。儿子也被这样的遭遇弄得很不开心。

我赶紧把他们两个召集在一起,开小会。

我对男孩说:“你是不是没有朋友在一起,所以想和哥哥玩,才去拉自行车的呀?”

男孩点点头。

接着我说:“你可以和他玩,但是你要先征求哥哥的同意。”

男孩有点羞涩,但还是开口了。

儿子本来性格很爽快,他一问就答应了。

接着我给他们说了一下一起玩的规则,和要避免的危险,从那以后,他们就成了朋友,到现在见面了还经常一起玩。

有时候帮孩子变强,并不意味着一定要“打回去”,当你亮起拳头的时候,就是在告诉孩子“你看,暴力可以解决问题”。

还有一种方法是变敌为友,在社交中巧妙地、平等地和其他小孩成为盟友。

7岁女孩眼睛被强塞纸片:孩子被欺负,这位妈妈的做法火了

写这篇文章的用意绝不是怂恿家长们恶意揣测或无端生事,虐童或校园霸凌事件的新闻的确很多,但这种事件也绝称不上“大多数”,我们只要教会孩子坚定的拒绝和合理的解决争端,孩子自然不会沦为霸凌者眼中的可以被欺凌的对象。

最后,希望那些被欺凌的孩子早日摆脱伤害的阴影,那些霸凌者的心中,早日种下爱的种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