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文 | 楊萬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滿倉中石油。

2007年,中石油頭頂“亞洲最賺錢公司”光環,在上市第一天總市值便達到8.89萬億元的高度,創下A股史上最高市值公司。時過境遷,中石油市值僅剩下1.02萬億,蒸發了7.87萬億。

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中石油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曾經的新鮮韭菜逐漸已成長為老股民,中石油的股價再也沒回到高點。相反,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消費股,卻成為了A股的寵兒。

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貴州茅臺上市以來股價走勢

小股民曾提出一個揪心的問題:中石油和貴州茅臺,到底哪個更有投資價值?

這是一個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話題。中石油代表傳統產業,貴州茅臺代表著消費行業。兩大權重股的市值變動,也反映了A股投邏輯的變化和A股逐步的成熟化。

一、權重股十年大變動

2009年,A股市值排名前十的權重股分別為中國石油、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石化、中國銀行、中國人壽、中國神華、交通銀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

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到了2019年11月14日,A股市值排名前十的權重股分別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平安、貴州茅臺、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石油、中國人壽、招商銀行、中國石化。

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附註:由於中國北車退市,暫不納入

十年間,A股經歷了兩輪牛市,在資本市場的洗禮下,權重股的位置發生了較大變化:

中國石油在2009年是市值第一大股,十年後,其市值降至低第7位。中國石化從第4大市值股降至第10位。中國神華、中國鋁業、中煤能源、寶鋼股份等有色金屬概念股(或者稱“週期股”)目前也退出了市值前20名。

與此不同的是,貴州茅臺、五糧液、恆瑞醫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消費股市值不斷增加。

當然,考慮到金融行業的特殊性,以工商銀行、中國平安為典型金融股依然佔據A股主要市值。

二、為什麼消費股崛起?

老股民都知道,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為消費、出口、投資。

10年之前,國內經濟主要靠投資、出口拉動。國內經濟從2007年開始進入高通脹,帶動股市持續上漲。因此,在A股20大權重股中“週期股”佔據多數席位。

然而,隨著2008年金融風暴出現以及國內產業結構調整,以石油石化、煤炭和鋼鐵為代表的產業逐漸“黯然失色”。“產能過剩”一詞曾是各大媒體經常出現的詞語,它主要用來形容傳統產業。

這幾年,由於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國內GDP增速慢了些。

A股“股王”兩極分化!茅臺已破千,中石油卻不足6元

2009年3月,受金融風暴衝擊,國內GDP同比增長6.4%。在“四萬億”政策出臺後,GDP增速短暫回升至12.2%,之後再次下滑。截至2019年9月,最新GDP同比增長6.2%,同比下降7.46%,環比下降1.59%。

經濟基本面表現低迷,反映到二級市場,除了2015年A股上演了一波牛市之外,其餘年份市場皆表現不佳。不過,大消費板塊依然受投資者追捧。自從2015年5178點以來,雖然大盤指數跌了不少,但是消費板塊卻不斷創新高。

為啥消費股能崛起?除了消費行業受經濟週期影響小之外,也有其它原因:

一是消費行業產品穩定,社會需求較大,比如白酒、醫藥和家電是民眾日常所需要的。

二是消費股毛利率偏高,產品有定價權。巴菲特投資可口可樂大賺20倍的故事一直是投資界眾所周知的事情,當然,以貴州茅臺為代表的白酒股毛利率基本在80%以上,且具有品牌效應。

三是國內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佔國民經濟比例已發生改變。曾經,第二產業是國民經濟主要支柱,現在,第三產業已成為新支柱。截至2019年3季度,第三產業佔比達54.02%。值得關注的是,在2018年,消費對經濟貢獻率已超70%。

這幾年,市場的主線一直是消費股大漲,其餘個股當觀眾。那麼,選擇績優股的標準是什麼呢?

第一是處於行業龍頭地位。以恆瑞醫藥為例,如果這家公司每年不花費十幾億投入研發,沒有那些創新品種,80倍的市盈率也不會被市場認可。

第二是產品擁有定價權。以茅臺和五糧液為例,即使提價依然被消費者熱捧,所以它們的股價可以走牛。

第三是毛利率較高。以格力電器為例,雖然該公司產品以空調為主且面臨行業競爭,但毛利率依然保持在30%以上。

結語

截至11月14日,貴州茅臺收盤價為1230元,市值為1.55萬億;中國石油收盤價為5.6元,市值為1.02萬億。

面對股價向下的中石油,也許股民們會說,“吃了窩脖雞,憋氣!”

點擊下方↓↓↓,前往查看德林社更多精彩爆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