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为什么会改名叫西安?

湾湾腔惹


说起西安,大家可能最先想起的它光辉的历史,也就是以前还叫做长安的时候。

长安,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被称为"京"的城市,中国四大古都之首,而且还是我国唯一一座"十三朝古都",在世界上更是与雅典,罗马,开罗并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有如此多的光环加身,如此耀眼的它为何会改名叫做"西安"呢,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些什么事?

其实"西安"改名为"长安"这种说法并不是很准确,在历史上"长安"这个名字从未消失过。由于长安只是一个县名,虽然各个朝代对都城区域的称谓并不相同,但"长安县"始终是存在的。这是怎样一回事呢?这就要从"长安"这个名字说起了。

早在西周初年,周文王就曾在这里设置了丰京。后来周武王再建镐京,历史上称为丰镐。到了西汉初年,刘邦在定都关中的时候,恰好当地有一个长安乡,便立名为"长安",取的就是它"长治久安"之意。这时候才出现"长安"这个名称 。

到了隋初,此处仍称汉长安城,后来因为此城从汉以来,"凋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又因渭水河床南移、位于龙首原北的汉代故城,太靠近渭水,城市内十分潮湿,很容易被水淹,便决定在龙首原以南地势较高的"六陂"地带,营建新都。

隋文帝开皇二年(582年),开始营建新都。关于新都的名字,据《长安志》卷七记载,由于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所以长安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

到了唐朝时期,唐朝沿袭隋制,也仍然叫做长安,而且并扩大规模建设,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隋唐均设京兆尹(郡、府)或 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等20余县。

有意思的是唐朝时曾把长安城一分为二,一份归长安县,一份归万年县。但无论怎样都阻挡不了其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大都市、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中心,历史上称之为"西有罗马,东有长安"。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唐朝自从"安史之乱"之后就国力疲敝,大不如前。公元880年,黄巢军攻克潼关,唐僖宗逃往成都。黄巢率军进入长安城后,在长安大明宫即位称皇帝,国号大齐。但没过多久,唐王朝重新调集各路兵马,围攻长安,大齐军大败,只好撤出长安。

唐昭宗时期,佑国军节度使韩建为适应军事上防守的需要,放弃了破败不堪的外郭城和宫城,重修皇城,称为"新城",即五代、宋、元的长安城。

重修后的长安"新城",其范围大为缩水,不到原长安城的十五分之一。长安城缩水以后,原来的长安、咸宁两县的县治已被隔在新城之外,后又另修建了两个小城作为二县的县治。这样三城并列,在当时战乱的形势下,便于相互声援。

五代时期,长安已遭到废弃,不再为都,北宋统一后,宋太祖虽然有迁都长安的动议,最后也没有实现,但长安地区京兆的名称仍继续得以沿用。

到了元朝时期,由于国家回归统一以及通往中西亚的丝绸之路的再度畅通,长安城又因其地理位置的重要而得到了发展,成为控制西北和西南的军事重镇。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

值得一提的是,《马可·波罗游记》里曾经详细记载过元代长安城内的繁华,"工商繁盛",居民制造"种种金、锦、丝,绢"和"武器"等"凡人生必需之物,城中皆有,价值甚贱"。安西王宫"周围约五里",其宫室"皆以金绘饰","壮丽之甚,布置之佳,罕有与比"。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又可以看出长安城恢复了繁华景象。

真正让"西安"这一名称搬上历史舞台的是明太祖朱元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后,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名称即是由此而来。

徐达之所以改这个名字,应该既是借鉴了原先"安西"的名字,同时又有希望西边保持长治久安的意思。而且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封建制",就是让儿子们分守各地,为国之屏藩。太子朱标坐镇南京,四子朱棣守北平为燕王,次子朱樉守西安为秦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樉封为秦王。但当时他年纪还小,8年后才去西安就藩。

朱元璋也十分看重西安的地理位置,曾经一度也想要迁都到此。在朱元璋看来,长安是历朝历代中原王朝的古都,就文化底蕴来说,完全能匹配大明王朝的气质。同时,长安地处中原的中西部地区,地理条件优越,有山川之险峻,是"王气"之所在。

因此,朱元璋早早便派人在长安修筑起了工程浩大的城墙,洪武七至十一年(1374—1378年)朱元璋派濮英都督增修西安城,其西、南两面仍保留韩建新城的位置不变,北、东两面向外扩展了约四分之一左右,朱元璋甚至还派出过长子朱标亲自考察西安,也算是为迁都做足了准备。但是天不遂人愿,朱标风尘仆仆来到西安,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西安气势挺足,但关中早不是汉唐的粮草丰足之地,需要大量从江南运粮草到西安。这就需要长年累月的巨大运输成本,明王朝未必能承受得起。关键是太子朱标身体不太好,刚从西安回来不久就去世了,所以朱元璋迁都西安的计划便被一再搁浅,一直到他死去,这个迁都计划都没有被实施。

等到朱棣登基之后,由于退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依然对明朝有很大的威胁,最终朱棣决定迁都地理位置更为重要的北平。虽然北平同样不产粮食,但江南粮食到北平,可以走漕运和海运,运输成本比西安更有优势。在加上北平又是他的龙兴之处,所以他把都城迁到那里,改北平为北京。

公元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但大顺朝终归是昙花一现。至公元1645年,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后向南方转移。

到了清朝时期,继续沿用西安府名,辖长安、咸宁等15县,1州,孝义(今柞水)、 宁陕(今县)等2厅,1913年, 民国政府在关中地区设立关中道,辖长安等14县。1914年撤销咸宁县,并入长安县,结束了汉代以来一城由两县分管的局面。

1928年,国民政府将长安县城及城关一带划出,设立西安市。1930年,撤销西安市,原西安市区域仍然归长安县管理。民国21年(1933年)西安改名西京,由于此时已经面临日本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国民政府把西安定为中华民国陪都。

后来为了对抗经长征抵达陕北的红军,1935年蒋介石在西安设立了西北剿匪总司令部并自任总司令。时任西北剿匪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多次建议不成后,同杨虎城共同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使中国的抗日统一战线得以达成,对东亚及我国的现代史影响深远。

建国之后,西安的名称被得到了沿用。

所以长安县的名称其实一直没有变过,到现在还有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就是从长安县变来的。很多人之所以想把"西安"改为"长安",是因为古代"长安",乃是六朝古都,长安作为好几个大王朝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广大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位置。提起长安那就是盛世都城,眼前便是一片繁华。

而西安现在的发展虽然也很不错,是国家中心城市之一,但毕竟还是要落后于沿海一线城市的,所以人们对于"长安"的追忆满满,大概也是希望西安也可以像"长安"那样繁荣昌盛的基础上,再增加点政治地位吧。


历来现实


有这么一种对西安的误解。说汉唐古都长安名字多霸气,慈禧这个败家老娘们儿逃到长安后,勉强活命。为纪念此次西行,就把长安改成“土里土气”的西安。

事实上,真正给长安改名西安的,不是慈禧,而是明太祖朱元璋。

元朝的时候,长安是陕西行省兼奉元路驻所,也就是省会城市。明太祖朱元璋崛起东南,横扫天下。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大将徐达和常遇春,率明军杀进奉元路。为纪念此次西征成功,朱太祖下诏,把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府。当时的长安,只是奉元路下辖的一个县。

朱元璋的治国理念是“封建制”,就是让儿子们分守各地,为国之屏藩。太子朱标坐镇南京,四子朱棣守北平为燕王,次子朱樉守西安为秦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樉封为秦王。但当时还小,8年后才去西安就藩。

朱元璋非常看重西安,否则也不会让地位仅逊于皇太子的次子坐镇西安。要知道,皇太子朱标万一有三长两短,朱樉最有资格继承皇太子之位,你说西安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重要不?虽说朱元璋并不喜欢这个儿子,但那是朱樉长大之后不为父亲喜欢,小时候谁看的出来?

更重要的是,朱元璋早对就国都南京的地势不太满意,有意迁都。而迁都第一首选,就是西安。

朱元璋主要有三个选择。开封虽是五代宋金故都,但地势太平坦,易攻难守。朱元璋的老家中都凤阳倒是有山有水,但明朝开国元勋一大半都是中都人。如果定都凤阳,朱元璋还有多大话语权就难说了。

开国元勋都和西安没啥瓜葛,又东守黄河,南依秦岭,西望陇原,北眺大漠,易守难攻。放眼天下,再没有比西安更合适取代南京成为国都的地方了。

朱元璋虽然在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正式下诏南京为国都,但在心中,他始终无法说服自己。朱元璋念念不忘的,还是西安。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六十多岁的朱元璋自感时日无多,再不考察西安就来不及了。他自己没有办法亲自前住,就派未来的皇帝——皇太子朱标代他走一趟。

朱标风尘仆仆来到西安,进行考察。结果发现西安气势足,但关中早不是汉唐的粮草丰足之地,需要大量从江南运粮草到西安。这就需要很大的建设成本,明朝未必能承受得起。再加上朱标身体不太好,刚从西安回来不久就去世了。朱元璋连天字第一号的皇位继承人都没了,更没心思迁都了。

西安失去了重回汉唐的最好时机。

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篡位成功,他更不可能迁到西安了,更何况北元势力太强,只能天子守国门,迁都北平。北平同样不产粮食,但江南粮食到北平,可以走漕运和海运,成本比只有陆运的西安节省太多。

虽然没当上国都,但在明朝,西安依然是陕西省会兼西北第一重镇。守住西安,西北无虞。丢掉西安,西北、西南(云贵川渝)都守不住,大明朝能塌掉一半。

西安府是明朝的特大城市之一,下辖6个州,31个县,而当时的陕西省,总共有21个州,95个县。也就是说,西安府占了陕西省的三分之一。就城市地位和区域功能而言,明朝的西安府差不多相当于现在重庆直辖市。

仅在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西安府就有人口231万。经过百年发展,明孝宗弘治四年,公元1491年,西安府人口达到391万。又过了八十多年,万历六年,公元1576年,这个数字已增长至450万。

明朝早成过往,但明朝依然为西安,为中国留下了一段永不磨灭的历史记忆——气势恢宏的明城墙。你现在来到西安,站在西安城墙下喝“网红”摔碗酒,那就是明朝的遗迹。

明城墙是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开始在汉唐宋元旧城墙的基础上修建,四年后完工。朱元璋当时就有迁都西安之意,所以对西安城墙的要求特别高,级别向国都看齐。历经数百年战争洗劫,西安明城墙有很多已损坏,但还是留下了13.7公里的遗作,在夕阳下留今人凭吊怀古。


地图帝


西安,是秦人祖祖辈辈的征程。

西安,古称长安,

是《马可·波罗游记》中著名的古丝绸之路的起点。

罗马哲人奥古斯都说过“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

西安,这座永恒的城市,

就像一部活的史书,

一幕幕、一页页记录着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

今天我们来讲讲那些你不知道的西安历史传说。

|“西安”一名的由来|

西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

“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

至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

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

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

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

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

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

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

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

元代,易名为“奉元城”。

明洪武二年 (1369年),

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

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

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

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

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

西安即由此而得名。

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

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

|西安钟楼|

钟楼是中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

西安是明代西北军政重镇,

所以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来说,

它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首。

在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

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

顶部有鎏金宝顶,金碧辉煌。

以它为中心辐射出东、南、西、北四条大街,

并分别与明城墙东、南、西、北四门相接。

钟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

因楼上悬挂铁钟一口而得名。

初建时,地址在今广济街口,与鼓楼对峙。

明神宗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由巡抚御使龚懋贤主持,

将钟楼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

重檐斗拱,攒顶高耸,

屋檐微翘,华丽庄严。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不久,

关中一带连连发生地震,

民间相传城下有条暗河,

河里有条蛟龙,蛟龙在翻身,长安在震动。

朱元璋怕了,心里感觉不踏实,

于是想办法要压着它。

道人术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

让在西安的城中心修一座钟楼,

钟乃天地之音,可镇住蛟龙。

为此,朱元璋专门修了一个全国最大的钟楼,

并调来“天下第一名钟”景云钟前来助阵。

钟楼修了,朱元璋又派他的二儿子镇守西安,

这就是著名的秦藩王,

秦藩王的王府就在今天的西安新城。

王府城亘至今依然伫立,

历经六百年沧桑的剖面层次分明。

碑林博物馆正门口那两个铜狮子,

就是秦藩王王府的东西。

明王朝定都南京后,

其间还有一次迁都之议。

有大臣主张迁都西安。

朱元璋曾有些心动,

专门派太子朱标赴西安实地勘察,

选择宫室基址,并绘制陕西地图进献。

太子朱标从陕西回到南京后,

呈献了陕西地图给父亲朱元璋,

并详细介绍了西安的地理优势,

认为:“举天下莫关中若也,天下山川惟秦地号为险固”,

提议迁都西安。

此时朱元璋已经年迈,

太子朱标不久以后英年早逝,

这位晚年丧子的老人心力憔悴,

迁都之事不了了之。

西安在历史上最后一次错失了重温国都旧梦的机会,

但西安钟鼓楼已按照皇家建筑级别建成,

西安钟楼的重檐攒尖式屋顶和故宫中和殿相同,

鼓楼的重檐歇山式屋顶和天安门城楼一样。

不仅是房顶屋檐,

西安钟鼓楼描龙画凤的和玺彩绘,

同样只使用于皇家建筑当中,

非比寻常。

|大雁塔|

古城西安南郊,

有一座宽敞的寺院,

叫慈恩寺。

寺内,

一座气势雄伟的七层砖塔拔地而起,

巍然屹立,

这就是著名的大雁塔。

这座寺院是唐高宗李治当太子时,

为纪念他的母亲文德皇后而修建的,

并且邀请玄奘法师来担任主持。

起初寺内并没有塔,

为了让玄奘保存西行求得的经书、舍利、佛像等,

在已经成为皇上的李治的支持下修建了大雁塔。

大雁塔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虽经风雨剥蚀,但风貌依旧。

大雁舍身而死的故事,也一直流传到今天。

在民间关于大雁塔的来历和传说也有很多,

有人说它是一群大雁落下来留下的;

有说它是仙人点化而成的;

也有说唐玄奘西域取经途中曾困沙漠后得一大雁引饮,

才找到水源,得以还生,并完成取经之事,

为报大雁之恩,因而建造此塔。

|西安城墙西南城角|

西安城墙四角各城楼叫“角楼”,

如果能够绕城墙走完一圈,

就会发现惟独城墙西南角是圆形的,

其他三个城角则是方形的。

这一点,相当一部分“老西安”都不知其原因,

有人甚至将此与风水联系,

猜测如此建筑结构是故意而为,

可能为了祈求上天,

保江山千秋万代。

这些外形不同的城角,

实为城墙转角处突出墙体的实心台,

准确的名称应该为“角台”,

其上的建筑为角楼。

城角外形不同出现在明朝,

圆形的西南城角系唐朝韩建修的“新城”角台遗址。

明代修缮唐代城墙时,

朱元璋下令角台向外扩张1/3,

惟独没有重修西南城角,

保留了唐代城墙角台原貌。

当然很多人又会问到,

为何只有西南城角没修缮,

这里面可是有两段传说。

一种说法是西南城角处于地震带上,

只要角台被人修成方形的,

修一次就出现一次问题,

最后没办法只能保留圆形。

还有一种说法是朱元璋接受“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

令谋臣主持设计城池的图样以颁示天下如图修造。

谋臣反复设计后的按照传统的画成距形图案,

而朱元璋觉得凡事切莫墨守成规,

提笔将图纸上的矩形图案一角抹去,

于是由皇帝御笔改动的城池图式诏示天下。

|下马陵|

下马陵又称蛤蟆陵,

位于今西安市和平门附近。

东起今天的和平门,

西至今天的文昌门,

全长有800余米。

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

安葬在长安城南曲江附近。

一日汉武帝经过这里时,

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

特别下马步行,

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

唐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名句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蛤蟆陵下住”。

历史学界考证,

白居易遇见的京城女子所说的应是“下马陵”,

但白居易不知有此地名,

听成了陕西话同音的“蛤蟆陵”,

蛤蟆陵由此闻名遐迩。

|端履门|

位于东大街中段南侧。

南至木头市接柏树林,长371米。

明初建秦王府后,

在今东大街南沿,

北大街街心建秦王府萧墙。

当时在此街北口萧墙开一门叫端履门。

此门是僚臣晋见秦王等候传喻的地方,

端履意思行止检点之意。

门东侧有官员侯喻堂址,

后称朝贺巷。

|美食传说之泡馍|

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

西周时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

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

武帝竞封为太官史,

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

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

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

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角色扮演生活,

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

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

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

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

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

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

一日,路过长安,

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

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

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

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

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

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

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

“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名。

泡馍这一滋味独特的美食,

就像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一样,

总是让人忘不了。

西安的牛羊肉泡馍,

不知有多少人反复念叨过它,

从巷子间到电影《西安事变》,

到陈忠实的《白鹿原》,

一直念到中南海的宴会上。

此美味出自西安,

如今反过来,

西安这座城市的名字也因泡馍而出名了。

|美食传说之黄桂稠酒|

西安黄桂稠酒始于商周,

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老弱妇幼和不善饮酒者,

均可大碗来喝。

饮时或温或凉,

四季皆宜。

由于内配有中药黄桂,

使酒味有黄桂芳香,

故曰“黄桂稠酒”;

还因其产于长安,

故又称为“陕西稠酒”。

相传“贵妃醉酒”喝的就是西安稠酒,

故还称“贵妃稠酒”。

传说唐玄宗携杨贵妃光临长乐坊饮酒,

味美醇香的稠酒使贵妃倾倒,

当即将手中的桂花赠与店主。

店主将桂花植于贮酒园中,

不料桂枝生根开花,

在长安坊繁衍成林,

花开时节,桂花香,稠酒香,

香溢长乐坊。

店主遂将桂花用蜜腌制后兑入酒中,

使酒更具特色,清香远溢。

“黄桂稠酒”便由此传开,至今传为佳话。

《清异录》所载“李太白好饮玉浮梁”,

指的就是古代的稠酒。

1924年鲁迅先生到西安讲学,

曾对稠酒产生浓厚兴趣,

几次要求痛饮。

杨虎城、张学良将军驻军西安时,

宴客总要用陕西的臻品稠酒。

三十年的中国要看深圳,

一百年的中国要看上海,

一千年的中国要看北京,

五千年的中国看咱们大西安,

西安的历史讲起来太长,

你要是喜欢,

咱们改天好好聊。


小宁说古今


事实上根本没有长安改名西安这回事。

历史上长安一直是一个县名,直到最近长安县改为长安区。

唐朝的都城在京兆府辖区之内,京兆府的治所为长安县、万年县,也就是都城名义上分属长安县、万年县(相当于清朝的北京城名义上分属大兴县、宛平县),后世将唐朝都城称为“长安城”。

最近流传许多有关改名的扯蛋说法,比如庐州改名合肥,姑苏改名苏州,广陵改名扬州,这些都是不懂的人乱扯,根本不存在这些事。

之所以出现这些改名说法,是因为有些人根本不了解中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变更,而将不同时代的不同行政区划名称混为一谈。比如庐州,唐宋时设庐州,元朝改为庐州路,明朝改为庐州府,清朝亦为庐州府。1912年庐州府废,也就是庐州作为历史上的行政区名称已经废除了。而历史上的庐州、庐州路、庐州府,治所都在合肥县。1949年,合肥县的建制被撤销,并且被拆分为几部分,合肥市是其中之一,也就是合肥市是沿用历史上的合肥县的名称,根本没有什么庐州改名合肥这回事。

关于改名的说法,最最无厘头的一个是:常山改名石家庄。


GS碧血丹心


秦朝末年,秦始皇的弟弟“成蟜(音同绞)”在长安乡一带有一片封地,管理着这一方天地的安危,深受当地老百姓拥戴,因此,他被称作“长安君”。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跟项羽的“楚汉争霸”中,最终获得了胜利。刘邦当上汉高祖后,就在长安乡一带设立了长安县。

两年后,汉高祖在关中平原腹地建造了“未央宫”,同时,把都城从渭河以北的栎阳城整体搬迁到了未央宫,因为未央宫地处长安县,所以,新都城被称作“长安城”,寓意为新都城要长治久安,让百姓安居乐业,永享太平日子。

长安的名称被确定下来后,就一直延续下来,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不过,长安的上级管理单位,在不同时代都改变过称谓。

分别是,在汉代时,称作京兆尹,在魏、晋、隋、唐时期,称为京兆郡,在唐、宋年间,称作京兆府,在元朝时,称作奉元路,明、清、民国年间,称作西安府。到了今天,就称作西安市。

“长安”的名称改为“西安”,是因为朱元璋。

朱元璋命令大将徐达对元朝残余势力一路追击,赶出了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元朝残兵游勇向西域逃去。直到公元1369年,朱元璋完全推翻了元朝,取得了最终胜利,为纪念这次胜利,索性把奉元路改成“西安府”,有“西部安定”之意,并把西安设定为明王朝的西部重镇。

朱元璋经过考察后,看到西安曾经做过许多朝代的都城,城市布局合理,具备王者气派,并且,西安居于华夏中央,地理位置也不错,所以,朱元璋抱着“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战略方针,把西安作为首都的第一选择来建设,很快修建了工程浩大的西安城墙,就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西安城墙。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几年后,朱元璋的儿子、皇太子朱标在南京去世,朱元璋白发人送黑发人,深受打击,不久,70余岁的朱元璋也鹤归西天,因此,迁都西安的事就不了了之了。

从现在来看,西安城的规模远远超过了昔日的长安城。因为在古代,有上百万人口,城区面积几十平方公里的城市,就算很大的城市了。在唐代长安城发展的鼎盛时期,面积有85平方公里左右,人口有130万左右,而这些,才是现在西安城的十分之一左右。


鸿鹄迎罡


陕西长安改名叫西安主要是历史原因:元初,长安城的范围沿用五代初期唐长安城被毁后节度使韩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称。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

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标西巡西安后,曾经提议迁都西安。庚子之变时,慈禧和光绪西逃驻跸西安长达一年时间。

扩展资料:

民国16年(1927年)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1950年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西安市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12日,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九宫居士


唐前一直叫长安,并且是唐的首都,现在的北京。

唐以后,长安不再是王朝的首都。后梁设大安府,

后唐设京兆府,宋设陕西路、永兴军路,京兆府路,

元设安西路、奉元路等。

明代洪武二年,就是1369年,朱元璋把奉元路改成安西府,

并在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安西城墙,留存到现在,

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

这朝代都更替变换了,领导人总想和前朝分期界限,有些地名就改了,

皮一下要是实在想知道具体的要问朱元璋,哈哈哈哈哈


史料未及VL


现在的西安市作为陕西省的省会,成为西北地区重要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都很高,但是和北上广等城市还有差距。实际上,历史上西安的身份可比现在“高贵”的多,还有一个更好的名字叫做长安,长安即长治久安的意思,那么长安为什么要改名叫西安呢?长安变成西安,看似改动一个字,实则表现出来了古代中国政治中心的迁移。众所周知,中国古代文明诞生于黄河流域,大抵在今天的河南,中心地带位于洛阳周边。最早出现的政权是夏(目前考古资料匮乏,仅限于传说)和商,并开创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是这些政权的控制区域都比较小,只是比部落联盟大。

直到位于岐山的周部族逐渐壮大,并利用商王朝内部矛盾,推翻商朝建立周朝,并定都镐京,这里的镐京就是古西安城的雏形。周王朝通过分封王族和功臣,形成数目众多的诸侯国,这些诸侯国通过开疆扩土,使周朝名义上版图很大,镐京也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大城市,这种繁华局面直到西周末年,因周幽王废立太子问题,申人和戎狄攻入镐京,幽王被杀,周平王迁都洛邑,西安结束了自己第一段作为首都的使命。

东周周天子名存实亡,诸侯蠢蠢欲动,经过长期的相互征伐,位于西部的秦国获得了最终胜利,建立了秦王朝,定都咸阳(实际上有属于大西安地区)。秦无道,二世而亡,平民出身的刘邦经过楚汉战争建立了汉王朝,定都今天的西安,取名长安。在西汉存在的200多年间,作为大一统王朝的首都,西安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皇族出身的刘秀取得胜利后,将国都迁移到洛阳。西安完成了第二段作为首都的使命。

东汉末,群雄逐鹿三国并立,西安的历史作用暂时弱化了,西晋短暂统一后,又陷入四分五裂,形成东晋和十六国并存的局面,其后是南北朝,这段时间,比较大的政权在西安定都的是前秦和北周,它们都实现了对中国北方的统一,但相比西安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地位来讲,有点寒酸。

西安真正迎来历史上最辉煌的日子是唐朝。隋朝一统天下之后,和秦朝一样也是二世而亡(实际都是传到第三个皇帝)。隋朝外戚唐国公李渊在长安建立了唐朝,对西安进行了增修和扩建,随着唐朝的强盛,国际交往频繁,西安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市,一时间世界都知道长安。

唐中期出现了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士族南迁,南方人口第一次超过北方,西部的历史地位有所松动。安史之乱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开始东移,虽然唐之后中国的政治中心大部分时间还在北方,但是并没有那个正统政权选择回到西安定都。

主要原因是作为统一王朝的都城,西安历史上主要作用是防御西北少数民族的入侵,加上西安严密的防御体系,让定都西安的王朝大部分时间长,比较强盛,有王道。但是随着南方的开发,西安的地理位置过于偏西,交通又不十分便利,不利于管理全国,统治者更希望选择比较富庶的南京,漕运发达的开封,位于中原的洛阳和天子守国门的北京。西安也由长安变成了西安,统治者把这座历史名城,由寓意国家长治久安变为西部安宁。

虽然西安的历史作用因为地理位置原因变弱,但唐以后历史也有王朝考虑迁都西安,就是历史的宋太祖赵匡胤、明太祖朱元璋,皆因为开封或南京的王道不如西安,建立的政权存活的不长。开封和南京的城池防御也不如西安。宋因为太祖暴亡而搁浅迁都西安之事,明则因为太子朱标病亡,朱棣夺取侄子皇位而定都自己的大本营北京。

历代都很重视西安的作用,即使不是国都也作为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经营,并作为王朝出现危机以后,西进的临时都城存在。

西安历经西周、西汉、新、前赵、前秦、西魏、北周、隋(初年定都于此,后迁移)、唐等王朝的定都营建,逐步发展成今天的国际大都市。后来也因为王朝版图的扩展和其他区域的开发,经济社会向外发展而由长安变成西安。但深信,一代古城在西安人勤劳的努力下,一定会在今天焕发活力,恢复昔日荣光,成为我国西部的璀璨明珠。


无笔史官


据我了解,现在西安的规模应该是比长安要大,所以这个问题听起来就有点矛盾。长安的规模相反,是当今西安的。当然,我看了很多回答,包括我自己以前也是认为,叫“长安”霸气一点,叫“西安”觉得没有那种帝王之所的气魄。但是,当我静下心来,去查阅资料时发现,这其实是大多数人的一个误区。

首先,让我们看看,古“长安”的形成,就可以明白“长安”并不大。

长安城的范围沿用五代初期唐长安城被毁后节度使韩建所重建的“新城”,并使用京兆府的名称。元九年(1272年),元世祖封其三子忙哥为安西王,镇守其地,建安西王府。后来由于发生安西王叛乱,安西国被撤。皇庆元年(1312年),改安西路为奉元路。明洪武二年(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改奉元路为西安府。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标西巡西安后,曾经提议迁都西安。庚子之变时,慈禧和光绪西逃驻跸西安长达一年时间。扩展资料:民国16年(1927年)11月25日,陕西省政府议决设立西安市。1950年改由西北军政委员会领导,1953年1月27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改为西北行政委员会管辖,西安市属西北行政委员会。1953年3月12日,改为中央直辖市,为全国12个中央直辖市之一。1954年6月19日改为省辖市。

汉高祖刘邦开国后,设置长安县,并把都城迁到了长安县。于是这座都城就被称为了长安城。当然长安城并不是总归长安县管,唐朝时曾把长安城一分为二,一份归长安县,一份归万年县。

当时长安县的上一级叫做京兆尹,辖长安县、新丰县、船司空县、蓝田县、华阴县、郑县、湖县、下邽县、南陵县、奉明县、霸陵县、杜陵县等十二个县。

这一点,和刚刚掀起“长安“的《长安十二时辰》刚好是对得上的。里面,张晓敬就是“万年县”不良人的头头。由此可见,汉朝和唐朝,“长安”更确切的说,应该是指代权利在中心区域,即皇城及皇城所属区域。

长安县的名称一直没有变过,到现在还有长安区,就是从长安县变来的。

京兆尹的名称则一直在变化,曹魏时改称京兆郡,唐时改为京兆府,到元朝改名为安西路,明朝时又改名为西安府,从此西安的名称沿用至今

其次,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错觉呢,总是觉得现代 “西安”比古代”长安“相差较远,甚至会觉得,改回”长安“更为霸气。

我觉得原因也很简单,跟两者在社会地位有关。古代”长安“,乃六朝古都,大汉、大唐,长安作为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在广大人民心中,有着很高的位置。提到”长安“那就是盛世都城。

相反,现在的”西安“虽说也是西北大相省,陕西省的省会,是大西北上一颗耀眼的明珠。但因为地处西北,相比沿海,地理位置较偏,经济发展相对较慢,在中国、亚洲、甚至世界上在存在感属于中等左右,远远落后于沿海在发达一线城市。

所以,我认为,“长安”代表着过去的辉煌,其实际城区规模要小于“西安”的。我们也不用纠结于,要不要改回“长安”,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学习,把国家建设的更加富强,这样,我们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才能无愧于先辈。

结尾,7月底,8月初,刚好去了一趟西安,分享几张自己拍的“西安”的照片,对历史古迹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互相关注,加好友,分享所见所闻。


醉观沧海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三月,大将军徐达进兵奉元路,击溃元军,明朝政府即改奉元路为西安府,从此长安就更名为西安了。明太祖朱元璋虽定都南京,但是他一直想迁都西安,所以他将次子朱樉为秦王,镇守关中大地。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太子朱标西巡西安后,曾经提议迁都西安,不过他回到南京之后便病死。后来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取得了明朝的统治权,迁都北京。

西周伯姬昌(周文王)在今西安城西南营建丰京,将臣民从岐山周原迁于此;周文王又命次子姬发(周武王)在沣水东岸营建镐京,丰镐就是西安城的最初规模。西周末年,犬戎攻入镐京,将镐京烧成一片废墟,周王朝在诸侯的保护下东迁至洛阳,镐京长时间荒废,直达汉朝重建长安城。

秦人入主关中大地后,先后在雍城(今凤翔县)、栎阳、咸阳建都,其中咸阳城离镐京并不远。秦末大复辟之时,项羽率十八路诸侯进入咸阳城,他对秦朝十分仇恨,于是一把大火将咸阳城烧成废墟。刘邦最开始定都在洛阳,取得全国政权后,本想迁都咸阳,但咸阳烧成灰了,又是秦人国都,所以不便重建。他就命人重建镐京,并取长治久安之意,命名新都城为长安。

宋朝时长安为京兆府路,元朝时为奉元路,明朝改为西安并延用至今。论城市规模,现在的西安远远超过汉唐时的长安;论城市在全国的排名,西安是不可能再成为全国第一市了。现在西安市下辖11区2县, 总面积10108平方公里;2015年末常住人口870.56万,其中城镇人口635.68万,城镇化率72.6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