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黃賓虹在畢生的藝術探索實踐中,致力傳承、發展、光大中國傳統繪畫技法,總結出:“五筆七墨”、“二色六水”、以及以書入畫的“三步九面”畫法。

用筆:五筆

平、留、圓、重、變

一曰"平",運筆時,指與腕平,腕與肘平,肘與臂平.又以全身之力,運用於臂,由臂使指,用力平均.做到如"錐劃沙",起訖分明,筆筆送到,不柔弱,不輕浮.即使是靈動用筆,也不能"油腔滑調",毫無風骨。

二曰"圓",落筆"無往不復,無垂不縮",如"折釵股",不妄生圭角.即使是欲其曲折,亦當圓而有力."剛中有柔"和"柔中見剛"都在於用筆要圓。

三曰"留",用筆不疾不徐,有如"屋漏痕",不能使筆畫放誕狂野,全無含蓄.黃賓虹詩云:"我從何處得粉本,雨移牆頭月移壁."雨淋牆頭就是"屋漏痕"的另一說法.雨淋到牆頭,牆壁上有石灰,吸水後很強,流到哪裡,吸到哪裡,而且自然有其痕,這痕跡,就是"留"。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四曰"重",筆力既"能扛鼎",也如"高山墜石".還要做到舉重若輕,雖細也重,猶如齊白石畫的蟋蟀的觸鬚。

五曰"變",是說"點不變謂之布棋,畫不變謂之布算".做畫時既要有變化又要有呼應,沒有變化不能靈動活脫,沒有呼應不能協調整體.做到筆有回顧,上下映帶.既要意在筆先,又要自自然然,無造作之風. 中鋒圓渾,用筆沉著,與"平""留""圓"都有關係.元趙松雪詩云:"石如飛白木如籀",就是指塑造山石與樹木形態的線條與篆書的筆意一樣. 用中鋒,也不排斥用側鋒.但用得要恰到好處.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用墨:七墨

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濃墨、淡墨、破墨、潑墨、積墨、焦墨、宿墨。

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黃賓虹作畫,對於筆,他不甚選擇,而對於墨,卻很在意.一九五一年冬他在北京出席全國政協會議,休息期間友人請他作畫,他只在畫桌上看了看那錠墨,然後便從身上掏出一個小布袋,取出一塊墨頭和一隻存放宿墨的銅墨盒,本來給他研好的那些墨,他沒有去用.他認為磨墨也是寫字方法之一,同樣是鍛鍊腕力.手要握得緊,往裡彎,要平,力要勻。

關於墨法,黃在畫論中歸納為七種,即所謂的"七墨".指濃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潑墨法,積墨法,焦墨法,宿墨法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濃墨與淡墨,這是根據墨色的深淺程度相對而言.濃墨一般勾勒山形,淡墨則用於皴染.對於山的遠近,一般淡墨畫遠山以求其勢,濃墨表現近山以求其質。

潑墨與焦墨,這是根據墨色的乾溼程度而言.如果把這兩者比喻成水與火,則潑墨是水,焦墨是火.要協調對立,使之統一於畫面,以至潑墨不爛,焦墨不渴.潑墨的作用主要用於統一畫面,既"幹冽秋風",又"潤含春雨"。

破墨,包括"淡破濃"和"濃破淡".作畫中完全根據畫面需要,反覆作用,交叉進行,使畫面淡中有濃,濃中有淡,千變萬化,奇妙莫測。

積墨,以濃淡墨層層皴染而成.黃題畫雲:"唐宋人畫積墨千百遍而成,層層深染,有條不紊"。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宿墨,指畫中墨上加墨,即成"黑團團裡墨團團"的藝術效果.宿墨不易用,因為當筆墨幹後,筆筆已經分明,欲加宿墨不能渾融,稍有敗筆,就暴露無餘.所以用宿墨用筆不能拖\\塗\\抹,必須筆筆落點上去。他說:"畫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寂靜高潔之觀,而後以幽淡天真出之."除此之外,另有漬墨,飽墨,色破墨,水破墨,亮墨之說.

如,漬墨入畫,往往墨澤濃黑而四邊淡開,得自然圓暈而躍然紙上. 亮墨,"每於畫中之濃墨處,再積染一層墨,或點之以極濃宿墨.幹後,此處極黑,與白處對照,尤顯其黑,是為亮墨.亮墨妙用,一局畫之精神或可賴之而煥發。"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用色:二色

破色、點色

方法兩種:破色和點色。

所謂破色,就是用顏色去與未乾的墨\\水相融,使墨中有色\\色中有墨\\色水調和.破色,可分為色破墨和色破水.破墨與破色的最大不同,依據黃賓虹的說,就是"墨破色性和,色破墨性烈".運用破色法,也要講究用筆,其用筆方法用破墨的方法基本相同,即"直筆以橫筆滲破之,橫筆以直筆滲破之,均於將幹未乾時行之,利用其水分自然滲化。"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所謂點色,就是上色的方法不是用筆去染\\去抹\\去塗,而是用筆去點,這就是所謂的點彩法.點彩中的色點,有赭石點\\硃砂點\\石綠點或白粉點等.畫中的山,本來沒有畫樹,但以過點彩,立即給人一種"依稀萬木榮的感覺".白粉點不常使用,使用時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用粉點在畫的正面,然後在粉點上潑淡墨;另一種,將白粉點點在畫的背面,下面看似有似無,別有其趣.傅雷說這種畫法"最宜畫雨中梨花".

為防止顏色太"跳",或石色礙墨,黃賓虹常在畫的背面上色.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用水:六水

水調墨、水帶墨、水破墨、漬水、潑水、鋪水

黃用水極講究,但未詳述其法.後由他的學生王時敏將他的"水法"加以整理發揮.水法有六:一曰"水調墨";二曰"水帶墨";三曰"水破墨";四曰"漬水";五曰"潑水";六曰"鋪水"。

1.水調墨.指的是繪畫需要有濃有淡,使墨色變化要用水去調。

2.水帶墨.指作畫前或作畫中,筆洗淨,使筆含適量水分,然後蘸墨.如此使筆於紙上,墨因水筆的關係,極得變化自然之妙.這是常用之法。

3.水破墨.指落墨於紙或絹上,然後用水筆去破之,往往紙上或絹上留有墨痕的同時,又顯出水暈來.有水破墨,也有水破色.若與墨破水\\墨破色\\色破墨\\色破水等隨機使用,就會使畫面千變萬化。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4.漬水.就是持水淋淋的筆在紙上點和畫,於是在宣紙上留有一種帶灰色的水漬痕,幹後不退.有"清水痕","墨水痕","礬水痕","醋水痕"和"豆漿水痕"等.其性質各不相同,效果也不相同。

5.潑水.是指畫上的墨色沒有乾透時,持水筆在需要表現的方向或區域上施以不帶墨或色的水。

6.鋪水.就是在一幅將要完成的作品上鋪上一層水,使畫面更加調合.水法的作用:一是求得"潤含春雨"的效果.與"幹冽秋風"對立統一於畫面。

二是接氣生韻.作畫時,用筆宜松不宜緊,用水接氣,既保證了畫面的鬆動,又使筆筆緊湊貫通。

三是統一畫面.山\\水\\樹\\石勾定後,經過皴擦和點染,在半乾未乾的時候,蘸水在紙上點篤.好似給美人的臉上蒙上了一層透明的薄紗,使人看上去既柔和又統一,也求得了畫面的渾厚. 初學者慎用.用水不當,易使畫面渾沌一片。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畫法步驟

三個步驟九個方面

畫家作畫,本來是法無定法,無法中有法,有法中無法."不信古人,長毫信手自精神".下述畫法不是黃自己制定的,而是後人為了研究和分析根據其畫法整理出來的.大致可分三個步驟九個方面:

第一步,勾勒--上墨--補筆.勾勒:就是以墨線勾描山川的大體.畫石,往往一勾一勒."畫筆勾勒,如字橫直". 用筆勾線,是為畫"骨",對畫面起著"生死剛正"的作用.上墨:在勾勒的基礎上,將每塊石,每座山分清楚.上墨分溼淡墨和幹淡墨.補筆:勾勒和上墨後,在不周到處補筆完善之.再有,畫上產生"肉多骨少"時補筆完善之。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第二步,點墨或點色--墨破色與色破墨--潑墨(彩)\\鋪水--焦墨\\宿墨理層次.點墨或點色:黃題畫雲:"細而不纖,粗而不獷,氣在筆力,韻在墨彩,北宋人畫,渾厚華滋,六法兼備,層層點染,常積數百遍而成."打點,還起以點作皴的作用,同時又用以補氣.點彩宜虛不宜實.墨破色與色破墨.黃說:"墨點衝破彩色與彩色滲破墨色,感覺不同,前者性和,後者性烈."潑墨(彩)\\鋪水.使干與溼,枯與潤,濃與淡,遠與近,虛與實等對立統一於畫面.焦墨--宿墨理層次.用焦墨\\宿墨來強其骨。

第三步,鋪水--宿墨點提精神。此時的鋪水主要用於接氣.宿墨提神,謹慎用之,用以畫龍點睛,將畫挺起精神.至於點多少,點在何處,視情而定。

圖文詳解 | 黃賓虹作畫用筆、用墨、用色、用水及畫法步驟


推廣藝術新勢力 | 主攻學術·引領收藏·私人定製

嚴禁圖片運營商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