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手機產品部副總裁何剛:基於“消費者價值”做創新,摺疊屏方案很有前景

近日,華為手機產品部副總裁何剛在TechCrunch國際創新峰會論壇(深圳)上,分享了他對手機行業的看法。他表示,華為的手機創新都是基於“消費者價值”的創新,不會一味追求新技術的炫酷。

以下是何剛的部分演講內容,經36氪記錄和編輯:

大家好,我是何剛,我在華為工作了21年。我在最初的13年裡是負責華為的無線業務,從2012年1月轉行做華為的手機業務。在最近這8年裡,我們從零開始做手機,面向2C業務,市場份額達到了82.6%。

我平常每天有一半的時間都在討論產品,因為我們產品的跨度比較大,有華為品牌、榮耀品牌、高端器件機和入門機的智能機,我會和團隊一起討論這些產品的規格如何做。對於規格的把握,我還是有自己的判斷,這個判斷也比較準確,是我花精力最多的地方。同時,我會和團隊一起推敲這些功能有沒有價值。

我們基礎的原則是基於消費者價值的創新。有一些新技術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判斷它是否成熟,或者消費者價值是否存在。最初的功能出來以後,我們至少要建立500人規模的測試團隊,有些是華為內部的,有些是華為外部的,我們會請大家使用和體驗。每一個人都可以進行打分,你喜歡哪個功能、反對哪個功能。經過大家的評判,判斷這個功能是否是消費者價值、是否應該推出、是否應該上市。

如果消費者體驗非常不好,雖然技術看起來很牛,我們也不會上。

比如,在分辨率這件事情上,人看手機的分辨率是有極限的,大於一定的分辨率以後,視覺是看不到的,只是單純增加了手機的功耗,但是消費者感知不到價值。曾經有一個廠家推出了4K分辨率的屏,拖動、打開應用都非常卡,分辨率很高,但是數據量增加了很多倍。可以看到,現在整個行業從一味追求分辨率提升慢慢退到了合理的分辨率,回到了圍繞消費者價值的創新。

針對摺疊屏手機,我們考慮的是,消費者都希望攜帶在身上的時候,手機越小越好,但觀看的時候,手機越大越好。怎麼平衡這兩個問題呢?我們就通過摺疊屏的方式,把類似PAD的屏幕,通過摺疊的方式放到口袋裡,這就是消費者價值。現階段,我們認為摺疊屏方案是會持續往前走的方向。有人問,平板是否會被完全取代?這取決於平板是不是有更強的運算能力和更好的處理能力。如果能夠做到足夠強就不會被取代,特別是在特定的場景下。

很多人問我,5G會給消費者帶來什麼價值?我們設想了很多的場景,但這些場景可能並不是新技術的支撐點。比如說,3G來臨的時候,我們設想視頻通話是3G的殺手鐧,但是3G真正規模化應用起來的時候,視頻通話並沒有成為關鍵的應用場景。4G來的時候,我們也設想場景是什麼,但4G大規模部署之後,帶來了海量的應用和開發,比如定餐和打車,這些應用都是開發者一開始沒意識到的。

未來智能手機的發展,有一些場景會被替代,比如以手錶作為運算中心,以眼鏡作為顯示中心,以耳機作為交互中心,這些東西會把手機慢慢解構為一些部件,這些部件在50%的場景、甚至80%的場景都能滿足你使用手機的需求。

在過去幾年時間裡,我們海外市場增長最快的市場是歐洲、中東和拉美。東南亞的發展得還不是特別好,但是我們依然把東南亞當做關鍵的市場進行投資。

我們今年10月22號在全球發貨超過了2億臺,比去年提前了64天,去年我們是12月25號。在美國的制裁下,我們有很大的壓力,但是我們依然保持增長。明年面向全球的發貨,我們爭取圍繞全場景,包括手機、耳機、智能穿戴等設備,保持一個快速的增長。

(封面圖片來自pexels.com)

——————

我是36氪記者王藝瑾,業務交流可添加微信catherineyijin,煩請備註公司+姓名+職務+來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