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仿微信和支付寶,全世界都想搞“超級App”

編者按:中國已經出現超級App,美國呢?雖然消費者也喜歡,但亞馬遜、谷歌、蘋果等企業都還沒有一統一天下。中國超級App以支付作為支柱,美國超級App卻以電子商務作為根基。本文編譯自medium原題為"Everyday ‘Super Apps’ Challenge Apple, Android"的文章。

在中國,微信與支付寶已經成為“超級App”;在拉美,Rappi也有著同樣的目標;在東亞,Grab與Gojek投入巨資,也想變成“超級App”;還有Facebook,它也想成為超級App。

亞馬遜、谷歌、蘋果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Uber CEO達拉-科斯羅薩西(Dara Khosrowshahi)也說,Uber的下一個目標正是朝超級App進化。

所謂超級App,就是說它要成為用戶每天都用的App,讓消費者購買各種商品和服務。

實際上,超級App沒有必要成為萬能App,包含所有一切,它只需要提高效率,消除摩擦,讓用戶沒有無須在一堆卡之間跳來跳去,或者說超級App只想填補體驗之中的漏洞和縫隙。

效仿微信和支付宝,全世界都想搞“超级App”

超級App的目標就是讓消費者無縫對接日常活動,在App內就可以完成支付,購買產品和服務。總之,超級App就是想成為“每日都用的App”,用一個App囊括一切,超級App能給企業帶來“利益”:如果用戶使用超級App,在生態系統內與App互動,企業可以利用超級App賺錢。

超級App還能給企業帶來“機會”,用戶本來已經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開發商可以不斷增加新功能,讓用戶與超級App持續互動,讓超級App變得更酷,這樣能讓App更有粘性。

儘管如此,超級App也會給開發者帶來威脅,它創造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有些相同的平臺會因為超級App崛起而變得“邊緣化”。當用戶將更多時間投向超級App,將第三方功能植入超級App就會變得很有吸引力。

這樣的事情正在發生!

超級App引起行業劇變

就在不久之前,大家還認為移動操作系統(也就是iOS和Android)統治一切,因為移動設備仍是主要通道,消費者用設備與其它公司連接。

接下來,戰爭開始,廠商爭先恐後將設備送到消費者手中,各企業各品牌都引誘用戶將App下載到手機。

大家都認為,手機越多,App越多,設備和操作系統的粘性就會越強。

但在過去幾年裡,這種局面發生了變化。

超級App開放生態系統,讓其它人為超級App開發程序和技能。如此一來,超級App成為凌駕於操作系統的新平臺,操作系統本身也想變成超級App,不甘心眼睜睜看著其它App在自己的平臺上耀武揚威!

2017年微信開放生態系統,讓開發者為自己開發小程序,它可以在微信生態系統內運行。LINE也推出相似的小程序。因為微信提供各種功能,第三方帶來各種迷你程序,中國iPhone用戶主要生活在微信生態系統內,直接導致App Store的影響力下降。

亞馬遜也打造出一個全新的平臺,它就是以語音和技能作為核心的Alexa,在亞馬遜生態系統內,亞馬遜Prime用戶可以做更多。

效仿微信和支付宝,全世界都想搞“超级App”

不只如此,亞馬遜還努力增加商品種類,讓用戶購買。隨著功能的增加和生態系統、設備的擴張,消費者通過移動設備進入亞馬遜/Alexa生態系統,將更多的“商務生活”放進系統。

谷歌也在做同樣的事,它將支付功能與搜索行為整合,比如為送餐、旅遊預定服務添加支付功能,不只如此,谷歌還不斷優化谷歌購物服務。

PayPal 已經可以用來支付零工工資,PayPal Xoom匯款平臺也已經覆蓋32個國家,它還推出Commerce平臺,為商戶消費者增加價值。

Grab和Gojek為打車App增加各種功能,消費者可以在更多的地方完成支付交易,還可以對接各種金融服務。

LINE用戶已經可以買保險、購物,可以在品牌店購物,LINE Score還會評估用戶信任度。

Uber Eats已經成為Uber App的一部分,Uber還創建自己的貨幣Uber Cash,通過Visa Direct,Uber為司機提供支付服務。

當超級App進一步提高效率,當超級App往生態系統添加更多功能,它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的依賴就會越少。

因為超級App的出現,權力正在轉移,從移動設備向新的互操作、便攜操作系統轉移,用戶想在哪裡用,它就能跟到哪裡。

有了超級App,服務可以跨越平臺、跨越邊界、跨越設備、跨越購物頻道、跨越商務端點、跨越支付選項。

隨著超級App不斷進化,智能手機和操作系統將會成為通往終點的手段,而不是一切手段的終點,也就是說手機操作系統仍然重要,但重要性降低,因為會有更多聯網設備出現,它們也可以連接超級App。

就像實體店鋪一樣,它仍然是購物的選擇之一,但不再是唯一選擇。

超級App憑什麼超級

不論你生活在世界的哪個地區,每天的日常生活都由一些複雜活動組成,大多與錢以及如何花錢有關。

今天,大多消費者都會使用銀行App,或者來自新興銀行、電信公司的類銀行App,他們用App檢查賬戶、支付款項。用戶用投資App管理錢款,用支付App或者數字錢包存錢、支付。

用戶還用打車軟件叫車,想吃飯時用訂餐App,還讓送餐App送餐。

用戶用旅遊、酒店App預訂旅行服務,用交通App預訂公共交通運輸工具,用商戶App購物,用郵件App工作,用日曆App組織行程,用遊戲App玩最新視頻遊戲。

他們還用信息App與朋友、同事交流,用社交App瞭解朋友動態,用流App觀看視頻,用App聽音樂。

用戶用約會App尋找愛情,用數字內容App追蹤新聞,用App讀書、搜索信息,用地圖App導航,用健康App追蹤健康狀況。

App鋪天蓋地,我們陷入“App疲勞症”。正因如此,下載新App的人很少,許多人偏愛聚合型App。每個App可能還會推出一張卡,讓購物變得更容易更高效。這麼多支付憑證,要好好管理是一件難事。

在完美世界裡,日常App應該擁有強大的整合能力,將所有重要功能整合在一起:規劃、管理、支付(甚至還要從其它地方調集資金)。

在美國,谷歌、蘋果、亞馬遜、PayPal、Facebook、Uber、沃爾瑪都想成為超級App,但它們現在佔據的位置各有不同,沒有一家擁有“萬能App”,不過它們正在努力,想利用現在的優勢進入落後領域。

問題來了:誰最有機會成為超級App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先要思考另外兩個問題:你在哪裡?重要日常App留下一些關鍵空白,誰能填補空白?

在新興經濟體國家,關鍵可能就是讓用戶訪問銀行賬戶,或者收款。Grab、Gojek、微信、支付寶最開始時都是數字錢包,後來變成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將工資、其它收入、政府福利全都囊括進去。即使賬戶可以收款,管理開支也就成為合理延伸。

在發達國家,銀行App、銀行關係根深蒂固,商業成為聚合重點。從這個角度看,亞馬遜有優勢——語音也變成一件重要武器。

亞馬遜將Alexa整合到第三方設備,不斷優化Alexa技能,用戶可以通過Alexa搜索內容,沒有必要去谷歌。Alexa還可以讓家庭智能化,第三方Alexa設備可以讓汽車變得更智能。亞馬遜知道,除了搜索自家平臺的購物信息,Alexa無法覆蓋其它內容,所以它利用Echo、Echo Show將Alexa變成日常助手。

再看谷歌,它正在向商業領域進軍。谷歌推出“谷歌購物”,讓用戶在谷歌生態系統內搜索商品、存儲瀏覽器憑證並讓支付變得更輕鬆。谷歌還將航班、食品商務信息與搜索整合。

想追上亞馬遜,谷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亞馬遜已經走到電商的最後一英里,它正在向更多細分領域擴張。

Facebook只是一個廣告平臺,它還沒有進入電商市場,未來會進入嗎?不曉得,但Facebook旗下Instagram平臺是個例外。

從電商角度看,蘋果是個異類。蘋果支持各種商業App,包括Uber,通過App Store支持。但是當App收錢時,蘋果從中獲得分成。至於Apple Pay,它似乎並沒有與龐大的電子商務策略整合,也沒有過多介入用戶的使用習慣。

對於“超級App”這個概念,美國人有興趣,而且不是三分鐘熱度。

今年夏天,我們曾做過調查,發現約有三分之一的美國消費者對“超級App”興趣強烈,11%的人極端感興趣。只有13%的人沒興趣,還有54%的人持觀望態度。他們希望誰成為超級App呢?有45%選擇谷歌,29%選擇亞馬遜,27%選擇蘋果,22%選擇PayPal,15.6%選擇Facebook、15.3%選擇三星、14.3%選擇沃爾瑪。

不難看出,美國約有三分之一的消費者希望谷歌、亞馬遜成為超級App。

谷歌有郵箱、日曆,它可以向商務領域進軍,為用戶提供更多信息,比如告訴用戶何時付款。再看亞馬遜,當買的東西快到時,Alexa會提醒用戶收貨,因為很實用,我們願意將更多信息交給Alexa,讓它幫我管理日常事務。

從我看來,在美國,一場超級App爭奪戰正在展開。

超級App前景光明,因為它可以幫用戶減少摩擦。一些主力企業(姑且不說崛起的新秀)已經擁有必要組件。

如果誰能打造成功的超級App,就能擁有一個強大的生態系統,將自己的超級App變成賺錢機器,還可以降低對其它平臺的依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