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癌症一般都是來勢洶洶的,這常常會讓患者不知所措。正因如此,我們也常看到這樣的情況發生:明明看著生龍活虎的一個人,說倒下就倒下了,平時都沒有打過針吃過藥的人,竟然確診就是癌症!這樣的病例很常見,也讓人匪夷所思。

56歲的曹先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是同事的爸爸。據同事回憶說:在我的記憶中,就從來沒有見過爸爸生病打過針,感冒藥也很少吃。56歲的爸爸身強體壯,在我眼中仍然是個強壯的小夥。可就在2018年年底,爸爸突然渾身發黃,每天都無精打采,容易疲勞。在我們的督促下,去了醫院檢查,結果竟然被診斷為胰腺癌晚期。從檢查確診到去世也就一個多月的時間,期間整整瘦了有60多斤,強壯的爸爸成了瘦弱的爸爸。

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或是見過上面這樣的情況,也因此有這樣一種說法:小毛小病,倒沒癌病,沒毛沒病,一病壞病。也就是說平時看著身強體壯很健康的人可能一得病就是大病,而平時常有感冒發燒這樣小病的人,看起來柔柔弱弱,卻不容易患癌症這樣的大病。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是否當真如此?

真的是體強者更易患癌症嗎?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是這樣解釋的:這主要是因為經常生病的人,免疫系統和病毒會進行排斥,從而生成一種摧毀病毒和即將變成惡性細胞的抗體,使得人體抗體能力增強強,自然可以抵抗住更強的病毒。而不經常生病的人,抗體沒有進行強化,所以當大量的細菌和病毒來襲時,就會抵抗不住。

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而且,體弱多病的人免疫系統會不斷地被激活而工作,經常處於活躍狀態,容易發現並且消滅癌變細胞。而身體強壯的人由於少生病,甚至小病也能扛就扛,雖然平時對細菌病毒有較強抵抗力,但對自身細胞較少關注,以致敏感性降低,不能及時發現癌變細胞。

乍一看,這樣的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小病不斷,大病不犯”。但是對於癌症這樣的疾病,我們認為,它的發生是很多因素長期作用的結果。身體強壯和柔弱不能作為判斷癌症容易發生與否的關鍵因素。

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可能經常生病的人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比較關注,平時會定期進行體檢,對自己的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比較在意,因此就更易提前發現大病的侵襲,及時“止損”。另外一點就是,人們的的期待值也不同。一個小病不斷的人,如果得了癌症,人們不會覺得奇怪;而對一個從不生病的人,人們的期望值就高得多,如此強壯的人竟然得癌症這種大病,這往往會給身邊人造成很大的衝擊。

因此,我們說,無論是從不生病的人還是小病不斷的人,都有可能患癌。看自己是否是癌症的高危人群,不能拿自己平時生病的頻率來算。要知道,癌症的發生誘因有很多,也比較複雜,很難找到一個明確的病因。目前,經過醫學專家多年觀察發現,以下人群更易患癌。

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1. 有不當飲食習慣者

喜好肉食而少吃蔬菜、水果,高脂肪、高熱量、高蛋白、低纖維素飲食模式;喜好燙食;進食過快、暴飲暴食;飲食營養攝入不均衡,缺乏維生素;長期大量吸菸飲酒等,有這些不良習慣的人群更易患癌。

2. 肥胖者

研究表明,超重或肥胖會大大增加肝癌、腸癌、乳腺癌等癌症的發生風險,對於體重超標30%以上的人群,減肥是預防癌症的關鍵。

3. 熬夜、過勞、久坐不動者

睡眠不足會加速細胞癌變,而過勞、久坐不動等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是誘發癌症的高危因素,年輕人不應該自恃年輕而放縱自己的生活,應儘早改變這些不良習慣。

從沒有打過針吃過藥,怎麼就被診斷為癌症晚期?這群人更易患癌?

4. 長期精神壓抑者

研究表明,情緒因素對癌症的發生有很關鍵的作用,C型性格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過度剋制自己,壓抑自己的悲傷、憤怒、苦悶情緒,不讓其發洩的人群,會因為內分泌紊亂,免疫力下降等讓癌症有機可乘。

5. 有癌症家族史者

腫瘤遺傳學研究認為,癌症的發生與遺傳因素有很大關係,家有癌症患者,他們的子女發生癌症的風險明顯高於正常人群。

6. 其他人群

另外,過敏體質者、高血壓患者、好膽固醇過低者等人群也是癌症的高發人群,需提高警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