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這位90後作曲家寫了這樣一部紅色交響樂

兩年前,當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宣佈由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時年25歲的龔天鵬創作的交響合唱《啟航》擔綱當年的開幕演出時,不少人帶著審視的目光——年少成名、海歸背景,這位藝術節開幕演出史上最年輕的作曲家,能否勝任主旋律作品的創作任務?

直到演出當晚,他交出了自己的答卷——在《啟航》中,大家聽到了這位“非典型性”90後作曲家,通過音樂傳遞出的那份超越同齡人的成熟、擔當與強烈的使命感。

也因為這部作品,龔天鵬與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結下了不解之緣。

“潮”!这位90后作曲家写了这样一部红色交响乐

兩年後,由他創作的第十一交響曲《潮》,將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委約作品,於11月13日首演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毛時安受邀擔任文學策劃,著名指揮家、上海愛樂樂團藝術總監張藝執棒獻演。

“潮”!这位90后作曲家写了这样一部红色交响乐

“想象一下, 從一滴水開始,匯聚成一片海洋。”提筆之前,毛時安的一句話深深打動了龔天鵬。

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大型交響作品《潮》用音樂從上海的視角回憶共和國的70年。從涓涓細流到滔天巨浪,時代的潮湧澎湃而過,“在這部作品裡,既有宏大的民族情懷,也有溫馨的市民視角,我希望以它來探索大國與小家的關係。”龔天鵬說。

“潮”!这位90后作曲家写了这样一部红色交响乐

全曲以“潮”為核心意象,分聽潮、趕潮、弄潮、夢潮四個樂章,蘊含了抗爭、建設、改革和未來四個莊嚴的主題,藉助樂音大寫意地隱喻、勾勒了當代中國在美好理想的驅動,不畏千難萬險,意氣風發奔向未來的歷史進程。“從上海看中國的70年,也從上海聽中國的70年。”龔天鵬總結道。

“潮”!这位90后作曲家写了这样一部红色交响乐

作品中一如既往地洋溢著龔天鵬的充沛激情,橫溢才華,既有晚期浪漫主義的磅礴氣勢宏偉結構,又不乏委婉動聽的詩化旋律,同時廣泛借鑑了現代的音色音響和技法。在龔天鵬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講述上海的作品,而是從上海看到整個中國發展的縮影,“當下的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需要與國際社會緊密合作,所以以交響樂的語彙來向世界傳遞一箇中國年輕人的內心表達,再合適不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