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在福建省惠安縣崇武鎮一個叫西沙灣的海灘邊,有一座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的解放軍“烈士廟”,裡面供奉著27位解放軍烈士塑像。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這是一座專門為犧牲軍人而建造的廟宇。

開國上將葉飛聽說此事,揮筆題詞,並激動地說:“人民有情!”

每天清晨,當東方海平線上剛剛露出魚肚白的時候,71歲的新加坡歸國女華僑曾恨,就會準時來到“烈士廟”,敬獻清茶一杯,寄託綿長久遠的思念。

“那天,西沙灣的海灘上,倒下好多解放軍戰士。”伴隨不遠處大海潮起潮落的波濤聲,兩鬢斑白的曾恨激動地講述那個她“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裡發生的悲壯故事。

1949年9月17日,13歲的曾恨在西沙灣海灘邊番薯地裡,幫助母親拔著草。

“我們是新加坡華僑。幾年前,為躲避戰亂,我和媽媽回到家鄉崇武。”曾恨回憶,當時日本人佔領了新加坡,她的幾個兄妹都被炸死了。

藍天、白雲、碧波、銀灘,曾恨和母親勞作的身影和大自然融為一體,構成一幅美麗的田園風景畫。

突然,飛機的轟鳴聲驚醒了這對母女。

“國民黨的飛機來轟炸了。”曾恨說,驚惶失措的媽媽想拽著她跑,“可是,我被嚇呆了,蹲在原地大哭。”

曾恨被震暈了!

“醒來後,我感覺身子被重重的東西壓住了,全身都是血。”曾恨回憶說,“鮮血染紅了海灘。我第一感覺是可能活不了啦。”

曾恨卻毫髮無損!

“壓住我的是3位解放軍戰士,血都是他們的,他們犧牲了。”曾恨回憶起50多年前一段生死經歷,依然淚流滿面:“有5位解放軍戰士趕來救我,另2位死在了半路上。”

那一天,為搶救崇武百姓,27位解放軍戰士獻出年輕生命。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當年,解放戰爭已接近尾聲,駐紮崇武的是葉飛率領的解放軍官兵。他們剛解放福州、泉州,準備南下追擊國民黨軍隊。

“那天,母親對我說,‘你的命是解放軍給的,你應該用一生一世來報答解放軍。’”曾恨說。

此後每年9月17日,都被曾恨看作另一個生日。

安息在西沙灣的英烈,受到崇武人民的敬仰。烈士墓旁,母女倆和鄉親們,搭建了一間小屋,屋裡安放著“廿七英烈靈位”的牌位。

崇武自古有奉祀為民捐軀英雄的習俗。明朝,戚繼光率部在此與倭寇激戰,部分陣亡將士就葬在西沙灣海灘旁,村民為他們建一座“湖寮宮”。小屋就在“湖寮宮”旁。

母女倆天天到小屋祭奠英烈,風雨無阻。

“時間越久,我對救命恩人的思念就越深。”曾恨說,“有一天,我和母親商定,將來條件好了,我要為解放軍建一座廟!”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後來,曾恨用泥土塑一尊解放軍像。她把母親的梳妝盒改成一個神龕,把泥像放入神龕,供奉在家裡。

從少女到老嫗,從神龕到廟宇——“終於可以告慰媽媽的在天之靈了!”

“文革”期間,“湖寮宮”和供有“廿七英烈靈位”的小屋被造反派拆除,曾恨的神龕也被砸爛。

“造反派還不許我到烈士墓前祭拜,他們說解放軍不信神、不搞迷信。”曾恨回憶,“我就對他們說,解放軍是保護神,解放軍保國家平安,救百姓生命,比菩薩還要神!”

“1980年,93歲的母親去世了。她留給我的最後遺言是——‘一定要建廟,報答解放軍。’”曾恨說。

從那以後,為建廟,鄉村供銷社售貨員曾恨,做小本生意,省吃儉用。兒女們也把節餘的錢交給她。她賣掉母親留下的金手鐲和耳環。為了借錢,她抵押掉房契。

“錢還是不夠。”曾恨說,“後來,有人發起重建‘湖寮宮’。我想,我能不能像建‘湖寮宮’那樣,也募資為解放軍烈士建廟?”

令曾恨沒想到的是,她建解放軍烈士廟的消息一傳開,四鄰八鄉的男女老少紛紛慷慨解囊。僅半年,她就募集了60餘萬元。

1993年,解放軍“烈士廟”緊挨著“湖寮宮”動工。建廟的那些日子裡,曾恨一直都住在工棚裡,日夜監工。1996年,耗費她大半輩子心血的“烈士廟”終於建成了。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這是一座沒有和尚、沒有尼姑、無佛無神的特殊廟宇,在通常用來擺放神像的地方端端正正地擺放著27尊解放軍塑像。

“終於可以告慰媽媽的在天之靈了!”廟宇落成那一天,曾恨來到母親墓前,熱淚長流,長跪不起。

後來,經曾恨等人四處奔波,在崇武人民的關心支持下,“烈士廟”旁邊還建成了莊嚴巍峨的烈士紀念碑和烈士紀念館。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此時,當年的青絲少女早已變成滿頭華髮的老嫗,但曾恨對解放軍的那份情意始終未變!

解放軍“烈士廟”建成後,立即引起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199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葉飛聽女兒說有這樣一座解放軍“烈士廟”後,感慨萬千。他激動地對女兒說:“人民有情。”

接著,這位戎馬一生的開國將軍拿起筆,揮毫題詞:“為了人民,死得光榮。”他派專人送到解放軍“烈士廟”。曾恨請來手藝精湛的石匠,把老將軍題寫的八個大字鐫刻在“烈士廟”前的紀念碑上。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27位烈士所在部隊為“烈士廟”贈送匾額,上書“戰士壯烈,惠女虔誠——天下第一廟”。他們還為廟建了一座門。

每年9月17日烈士犧牲這一天,當地軍民都要在廟裡舉行紀念活動;八一建軍節、清明節等節日,當地離退休幹部、青少年學生也不忘前來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當地駐軍在每年新兵入伍和老兵退伍時,也會到這裡緬懷先烈。

“在‘烈士廟’,既能重溫人民軍隊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和英勇善戰的傳統,又可以感受人民對子弟兵似海的深情。”駐地距“烈士廟”僅1公里的南京軍區某海防營的教導員吳軍訓說。

2002年,惠安縣委縣政府將“烈士廟”列為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烈士廟”還引來眾多國外遊客。一位美國遊客臨走前留下這樣的話:“這是一個傳奇的故事……中國人民有情有義,這是個偉大的民族。”

早已兒孫滿堂的曾恨,為讓烈士不感到孤單和寂寞,謝絕兒孫讓她到縣城居住的請求。她對兒子說:“只要我還活著,就不離開這裡!”

一座為犧牲軍人建造的廟宇,被稱為天下第一奇廟,蘊含感人的故事

現在,曾恨每天都要來到廟裡,仔細擦拭雕像、香案。她為烈士準備了很多東西——小汽車、摩托車、飛機、艦艇、手提電話等紙紮祭品。

“烈士生前沒能享用過的東西,現在可以享用了。”站在“烈士廟”前曾恨將深情的目光投向無垠的大海。

如今,佔地400餘平方米的解放軍“烈士廟”遊人如織。廟宇上空迴盪著《我是一個兵》《說句心裡話》《我的老班長》等軍營歌曲的旋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