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邯鄲“四好農村路”:路路相通結成網 心心相連奔小康

(本刊訊)“四好農村路”建設,帶來的是看得見摸得著實實在在的變化。國慶假期回老家,走在村子裡寬敞乾淨的柏油路上,心裡真是樂開了花。蜿蜒的馬路直通大山深處,來旅遊的人多了起來,這個石頭村的美麗與靜謐被越來越多的人發現,樸實無華的風土人情也被相繼傳播到那些想要遠離城市喧囂的有緣人處。公路建好了,為了“養好”它,村民齊上陣,每天清晨都能看見那些掃路的人。馬路上騎車時塵土不再揚起,也不再感到顛簸,呼吸著新鮮的空氣,回家的路上又多了一份喜悅與期待。

以小見大,看著村裡的變化,再想起整個邯鄲的“四好農村路”建設,不禁感慨:“真是情繫百姓,路通萬家啊!”

廣平縣:

一條路,致富一方百姓,帶動一片產業

“村裡修了柏油路,村外建成環村路,真是太方便了。”日前,廣平縣後固寨村村民王雅琪到張橋村串親戚,她走在新建成的南陽堡鎮鎮南路上,心情格外舒暢。

作為“四好農村路”省示範縣,廣平縣在大打精準脫貧攻堅戰、逐年改建道路的同時,制定了中遠期農村公路建設規劃,從過去簡單翻建破損嚴重的道路轉換為按區域規劃新建連村路、環村路,確保小康路上不讓任何一個地方因交通而掉隊,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力。

村莊有了環村路,山東客商拉著剛剛裝車的百餘箱番鴨種蛋,輕快地行駛在南韓村的環村道路上。望著遠去的汽車,王河朝由衷地感嘆:“如今柏油路修到了養殖基地大門口,車來車往真方便。”

王河朝是廣平縣南韓村村民,腦子活,信息靈。前幾年,他在村西北建起5000只番鴨種蛋繁殖基地,技術成熟,收益也不錯。但令他尷尬的是,由於交通不便,每次客商來收購種蛋,只能用手推車、三輪車將種蛋一箱箱倒運。可到了去年底,他的愁雲不見了,全縣首條“村外環快速路”連接上了他的繁殖基地。

這條農村路不僅方便了王河朝,也方便了全鎮五六個村的群眾。南韓村是鎮政府所在地,地處該鎮中心位置,雖有兩條鄉道通過,但隨著南韓村鎮經濟的快速發展,南韓村成了人流、車流的高密度聚集地,每逢集市開車從該村穿過,半個小時也挪不動窩。經過實地勘測、調研、論證,廣平縣交通運輸部門徵得鎮政府認可,在南韓村修建了全縣首條“村外環快速路”,一舉解決了車輛通行難、會車難、辦事難等問題。

像南韓村一樣,劉莊村、韓旺村等村都修建了環村路,方便了群眾快速出行,還有效解決了車輛過村時間長、會車難和揚塵汙染等問題,受到廣大群眾好評。

“情繫百姓、路通萬家”“情繫三農解民憂、政策到戶辦實事”……走上了環村路,沿線幾村村民分外喜悅,紛紛自發為縣交運局送錦旗表心意。從地圖上看,勝營鎮呂莊村到南高曲村隔田相望,物理距離不過2公里,這兩個村群眾走親戚,卻要繞行甲士、南靳莊、馬虎莊、北高曲四個村莊,還要穿行了一個“U”型大彎兒。如今,一條鄉道馮李線從5個村子中間穿過,6個村群眾出村上大道,從呂莊到南高曲村駕車只需10分鐘。

2018年以來,該縣新建了南陽堡鎮路網、劉莊村、韓旺村環村路及勝營鎮蘭陰線、蘭大線、馮李線等鄉道,使道路兩側沿線直接受益21個村、4.1萬人。

—— 一路風景歡樂行

發展全域旅遊,是廣平縣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之後努力做好“下半篇文章”鞏固脫貧成果的得意之作。以趙王印象城、趙王歡樂城、雲漫蘭溪、環城水系為代表的一批精品旅遊景點,點綴得這個平原小縣風采迷人。

為此,廣平縣全面加強對連接景點新建、改建道路的綠化提升和安防工程建設,打造人文旅遊景觀帶、特色產業帶,做足提升功課,在“一路兩溝四行樹”的標準上,打造了路網、林網、水網“三網合一”的觀光旅遊節點。今春,廣平縣打造特色旅遊精品通道60公里,建成80公里460餘畝的沿路林網,建成連片林和景觀林420畝。

年初,廣平縣政府出資134萬元,組建楓林全域旅遊公交有限公司,設立4條旅遊專線,將全縣近40處旅遊景點、農家樂、生態農業園等有機串聯,秀美風景引來爆棚人氣,美麗經濟成為縣域新亮點,“修建一條道路,串聯一路風景,融合一片產業,造福一方百姓”的目標正在逐步變成現實。

——村路相連產業興

一筐筐鮮蘑菇從地頭裝車,將直達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這是廣平縣牛莊村的真實見聞。這裡,一個大棚連著一個大棚,蔚為壯觀,生機勃發。

“再也不抱怨路難走了,再也不愁蘑菇賣不出去了。”牛莊村雙孢菇種植戶牛蓮芬深有感觸地說:“剛建大棚的時候,地頭路坎坷難行,一遇雨天積水漫過膝蓋,來了客戶都是用三輪車拉著人家進來。”

“現在修了路,那真是方便多了,這一個大棚賣10萬塊。”牛蓮芬數著指頭說。

2018年9月,廣平縣成功退出貧困縣序列,牛莊村就是產業脫貧的一個縮影。牛莊村菌菇大棚從最初的10個發展到57個,並帶動張洞、大屯等村發展菌菇大棚43個,年產值達1200餘萬元。

村路通,產業興。牛莊村所在的大蘇線,是連接蘇莊到該縣最偏闢的大屯村的一條道路,2015年改建後極大方便了沿線12個村近3萬人出行,帶動了沿線經濟的發展。

一條路,致富了一方百姓,帶動了一片產業。以大蘇線為中軸,向北連接鄉道南常線,向南連接309國道,沿路網方圓5公里以內建有廣平縣糧食倉儲物流聚集區、廣平縣和館陶縣化工園區、德青源金雞產業扶貧基地;方圓3公里以內建有苗木產業基地、無公害辣椒基地、農產品交易市場等。這一個個產業項目引發返鄉創業潮,讓農民在家門口創業就業,過上了好日子。

——家門口擺起大賣場

“要不是道路暢通,我們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能把麻糖送出去。”看著手中的麻糖變成了現金,蘭村田慶軍、李改利夫妻臉上樂開了花。

蘭村有傳統的芝麻糖製作技藝。隨著鄉道村道的改建擴修,經營便利店的田慶軍夫妻做起了電商生意,從接單到送貨,香酥可口的芝麻糖生產出成品不到一小時就送到了縣城客戶手中。

在廣平,“四好農村路”通村暢鄉,成為民生路、產業路、致富路。電子商務、城鄉物流快速發展,城鄉一體化物流配送體系逐步完善,讓農民在家門口擺起“大賣場”。

行走在廣平農村公路上,鮮花相伴,綠樹遮蔭,交織輝映,一步一景。截至目前,全縣農村公路總里程達到568.9公里,鎮村公路通達率達到100%,縣、鄉、村道路硬化指數100%,農村公路列養率100%。

涉縣:

四好農村路“激活”旅遊全盤棋

躍澗峭壁間彩練似游龍,層層梯田中蜿蜒十八彎,莊子嶺上行處處相映紅,行車入雲端美景不勝收……

2016年“7.19”特大洪災,涉縣道路遭受重創,許多路段完全被沖毀,山區豐盛的土特產品出不去,遊客進不來,廣大群眾“就地就業、就地創業、就地致富、就地幸福”的願望一時間成為泡影。修路,對涉縣這樣一個深山區縣來講是生存的路、發展的路、生命的路、幸福的路,影響之深、意義之大、群眾期盼之切是其他很多地方不能相比的。

涉縣作為河北省邯鄲市唯一的全山區縣,全縣總面積約80%為山地,複雜的地理環境嚴重製約該縣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影響涉縣群眾脫貧致富。近年來,涉縣積極推進農村公路建設和維護,構築了“三縱九橫十八條”支線的公路框架,帶動沿線中藥材、核桃、花椒等10多個產業發展,開啟鄉村振興新徵程。

僅去年以來,涉縣修建鄉村路、村間路、田間路等七類道路共計4000多里,人均修路5米以上、人均投資3000元以上,特別是用100多天的時間,在太行山的高山之巔、深谷之中、峭壁之上,修建的總長1300多里的七彩鄉村旅遊通道,創造了築路史上的震撼和奇蹟。

山區修路不同於平原,涉縣因地制宜,闖出了一條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的發展路。為解決資金難題,開拓了“向上爭、市場籌、幹部助、社會捐、群眾投、政府獎”六條籌資途徑。將修路與旅遊設施配套相結合,在公路兩側規劃建設旅遊服務區、旅遊驛站,以拍賣經營權的方式籌資;將修路與土地整理相結合,把修路土石用於造地,以土地佔補平衡項目獲取資金等,用巧法換來了花小錢辦大事、少花錢多辦事的效果。

為加快建設進度,探索了“群眾為骨幹、黨員為先鋒,村莊為主體、鄉鎮為主導,縣裡為獎補、有工優先幹”的公路建設新思路,進一步明確了群眾主體地位,變部門修路為全民修路,變“政府給我修”為“自己的道路自己修”,調動鄉村幹群修路的積極性,形成了交運部門規劃設計、鄉鎮組織推進、村莊具體實施、群眾投工投勞的修路合力。為有效保護生態,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探索出“寧可路繞十丈、絕不毀樹一棵”“寧可多壘堰、也要不劈山”“隨坡就勢、減少墊方”“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車在林中行、人在花中游”“宜寬則寬、宜窄則窄、個別地段曲徑通幽”“保護和挖掘文化內涵、突出涉縣地方特色”七項農村路建設原則,形成了聖福天路攬眾山、韓王天路挨著天、雲中天路雲中穿、王后天路踏山巔等太行天路景觀。

在太行深處的聖福天路響石嶺段,一塊塊石頭錯落有致,石頭房子石板路,格桑花開相映紅,真是一處別具特色的景緻。青龍公路懸崖峭壁上,毛澤東詩詞“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和愚公紅雕像交相輝映;一塊形態宛若帆船的神奇巨石,打造“一帆風順”的道路景觀……這樣既合理利用了石材,又不破壞環境,還形成了美麗的道路景觀,可謂是一舉多得。

在道路建設中,涉縣將全縣1個5A、2個4A等9大景區,以及眾多中小景區景點串珠成鏈,同時結合河道治理,就地取材營造石頭、缸、輪胎等特色景觀,打造了240餘處文化節點,變旅遊公路為“公路旅遊”。今年五一、十一期間,各公路節點人氣燃爆,涉縣成為“公路旅遊”自駕愛好者的最佳選擇。據統計,截至目前,今年來涉遊客已突破1000萬人次。

千里鄉村旅遊通道建設,條條道路過村口進田間,直通各類經濟園區,各種體驗性採摘園和中藥等溝域經濟發展迅速,為群眾實現就地創業、就地就業、就地致富、就地幸福“四個就地”提供了條件,帶動了沿線村莊黨建、扶貧、旅遊、生態、文化體驗、休閒養生和愚公精神的全面發展,沿線十幾萬群眾走上了鄉村振興的康莊大道。涉縣以路為軸,以路興業,更成為“一路七興”的典範。

“春天可以到俺們這賞連翹花,夏天避暑,秋天漫山都是黃櫨美著呢,山裡植被好、空氣好,好多城裡人一來這就不想走了,好多本村的姑娘小夥兒都盤算著回來呢……”眼看著家門口的綠水青山一步步變成金山銀山,偏城鎮的村民們都樂開了花。

在井店鎮王金莊村,村民王虎林開辦的微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從老闆到員工每天忙得不亦樂乎,網上自營的小米、花椒和芸豆要抓緊打包發往外地,還要忙著接待來買家電的顧客。家門口就能把錢掙了,王虎林說,“這在以前是絕對想不到的事”。由於王金莊地處深山,山路崎嶇,以往輸送物資都得靠驢馱,而現在,寬闊平坦的旅遊公路穿梭而過,通行方便了,遊客也來了,許多村民們在家門口找到了致富的門路。

榮獲全國文明村稱號的涉縣關防鄉後池村,也成了遠近有名的生態旅遊村。後池村藉著梯田景觀,大力發展有機油料、中藥材和採摘觀賞種植園、有機雜糧示範園等近2000餘畝,初步形成了“林山、藥谷、果園、花海”的景觀。這個美麗的小山村因一種精神引發群山的發酵效應,帶動全鄉16個村16000多名群眾靠發展旅遊業走上了致富路。

幾年的努力,如今涉縣形成了“三縱九橫十八條支線”的公路框架,構建了橫貫東西、縱連南北、四通八達、快進慢出、宜駕宜遊的全域旅遊大交通網絡,形成了以路促景、以點帶面的交通輻射體系,還帶動了沿線區域經濟的發展。同時,在建設旅遊景觀帶、休閒康養帶、經濟隆起帶、致富引領帶上下功夫,不僅帶來了人氣財氣,凝聚了黨心民心,探索出一條“四好農村路”建設的新路徑,更打通了鄉村振興的大動脈。

邱縣:

鋪就的是路,通達的是福

3月20日,邱縣紅薯種植大戶宋衛強正在育苗大棚裡查看紅薯苗的長勢。一片片嫩綠的葉片,從地裡探出頭來,還掛著鬆軟的泥土,它們努力向上生長的窸窣作響聲,讓宋衛強聽到了豐收的希望。

“過去村裡只有一條坑坑窪窪的土路,紅薯收穫後還好好的,用小推車運出去,不是磕碰了就是壓壞了,賣不了好價錢。”宋衛強說,現在村裡村外的路都硬化了,生產路還修到了田間地頭,收穫的紅薯第一時間就能裝進運輸箱,品質有了保證。去年,宋衛強種的紅薯銷售到全國各地,收入比往年翻了三倍。“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路好走了,農村“活”了

初春時節,漫步在邱縣梁二莊鎮塢頭村,蜿蜒小道,遊人如織。村口小店的貨品架上陸陸續續擺上了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遊客多了,生意比以前更好了!”隨著春暖花開,不同於以往閒坐一天,店主張磊變得忙碌了起來,生意也日漸好了。“村口的停車場裡經常停滿了車子,人多了,村裡也熱鬧了。”

修路聚人氣,攢活力。邱縣“四好農村路”建設帶動了全縣農業產業發展。2013年5月,該縣對馬旦線梁二莊段和程二寨環村路進行重點整修,吸引了北方最大文冠果種植基地落戶邱縣,採取示範園區+合作社+種植大戶的模式,建成1100畝文冠科技園,發展文冠果種植1萬畝,入社農戶增收2000多萬元。尤其是每年4月舉辦的文冠果花節,吸引各地遊客數萬人,讓塢頭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成為遠近聞名的“文冠小鎮”。

2013年7月,對邱新線和段寨環村路進行重點整修,邱城鎮後段寨村成為家喻戶曉的“紅薯小鎮”。目前已建成紅薯種植基地1.6萬畝,年產鮮薯5萬餘噸,暢銷北京、上海、濟南等大中城市,帶動農民增收3000多萬元。

路修通後,宋衛強的紅薯賣出了好價錢,他還建起了電商物流點、紅薯交易市場,許多紅薯採購商可以直接將貨車開到紅薯收穫現場,直接進行採購。邱縣全面整合交通、商務、供銷、郵政等部門農村物流資源,通過“商業網點+物流+電商+農產品”的模式,打通了城鄉物資交流的“最後一公里”。目前,邱縣共發展鄉村運輸服務站點245家,縣、鄉、村三級物流電商網絡服務體系初具規模。

在條條美麗村路的貫穿下,目前,邱縣已建成“田園綜合體”式美麗鄉村8個。其中,新鮮莊被評為“省級文明村”,西臨河、高莊、劉段寨、前段寨被評為“市級文明村”。禮村成立了森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10多種優質蜜桃達2200畝,形成十里桃花園。劉雲固、倪宋、東常屯等村的特色農業種植園,扮靚了農村,吸引了眾多外地遊客觀光休閒。

——路好走了,環境變美了

在邱縣,有一條自西南至東北貫穿全縣的母親河——老沙河。每當春季到來,伴著河沿岸兩側綠植的生長,老沙河成為邱縣一條綠色的長龍。從去年開始,這條綠色的長龍身邊又多了色彩,一條寬6米、長13.3公里的觀光路,沿著老沙河沿岸鋪開來,途經4個鄉鎮、20多個村。

邱縣又在觀光路沿線種植了蘋果、杏、黃瓜等,打造了集瓜果、蔬菜和中藥材為一體的特色農業種植帶。尤其是夏季到來,道路兩邊五彩繽紛的野菊花爭相綻放,行走在路上,碧水、鮮花、香果,一派鳥語花香、濱河水鄉的江南風貌,成為當地集採摘、觀光、物流為一體的靚麗風景線。

路在林中景如畫。邱縣致力於打造鄉村道路綠色風景線,提高公路環境質量,提升百姓幸福感。投資2000餘萬元對農村公路綠化實施了“三大工程”:打造一批環村林帶樣板村,以環村公路為載體,建成環村生態防護林,形成完整的環村林帶閉合圈;建成一批樣板路工程,嚴格按照“一路兩溝四行樹”的標準進行綠化美化,“田路分家”完成率達到100%,每個鄉鎮打造各具特色的環村路樣板村;打造一批綠美廊道工程,按照“樹種整齊劃一、品種錯落搭配”的要求進行綠化。截至目前,農村公路綠化已完成629公里,公路兩側植樹180萬株,綠化面積15700畝。

大力開展農村道路整修。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該縣修整縣鄉村道路基592公里,拆除縣鄉村道路兩側違章建築180餘處,取締平交道口128個,清運垃圾5.3萬立方米,硬化平交道口48個。更新農村公路標線16公里,修建流水槽53處,更新補栽警示樁380根,修復病害路面2000平方米。

路肩種植冬青、草花組合等各類喬灌木、地被植物20餘種,季節花卉15種,農村公路披上了綵衣,不再是單調綠,實現了“農村公路通到哪裡、美麗風景就延伸到哪裡、產業就發展到哪裡、幸福就走向哪裡”,美麗公路成為城鄉最美風景線。

——路好走了,群眾生活更幸福了

今年85歲的李振剛是邱縣劉雲固村人,年輕時曾在北京七機部工作。退休後,聽說家鄉大變化,便離開京城回家安度晚年。“農村公路修得好,出行方便空氣好,這些城市比不了!”李振剛難掩心中的喜悅,相比都市的燈紅酒綠,他更願意回家鄉,在小院子裡開闢“半院果樹半院菜”的田園天地,過著清靜安逸的田園生活。

鋪就的是路,通達的是福。過去農民出行難,如今公路修到家門口,解決鄉村出行“最後一公里”,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按照“縣、鄉、村”一體和“路、站、運”統籌規劃,邱縣已完成4條主要線路、50餘條支線線路城鄉客運一體化改造。

截至目前,全縣80輛新能源公交車、108輛城鄉公交車全部投入運營,並建立客運站3處。2018年規劃新建了4處農村四級客運站,建候車亭、停車點(牌)202處,輻射全縣217個建制村。

修路帶動致富。邱縣天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武中強說:“路通了,物流電商強大了,社員種植的紅薯‘腿’也長了,賣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小紅薯變身‘金疙瘩’,在上海超市每公斤售價40多元,入社社員年人均增加收入萬元以上。”

此外,邱縣還先後建成古城營千畝荷塘“蓮藕小鎮”、新馬頭十里桃花園“桃花小鎮”、邱城萬畝苗木種植基地“絲綿木小鎮”、香城固光農一體化“光伏小鎮”和陳村回族自治鄉特色“養殖小鎮”,積極打造“田園綜合體”式美麗鄉村,加快了農民增收致富步伐。

築路永無止境,有路方能振興。特色小鎮和美麗鄉村就像一顆顆閃閃發光的明珠,鑲嵌在農村公路兩側,使邱縣這片神奇的土地充滿勃勃生機。(韓夢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