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人?

等是什么


当时的人见到诸葛亮,第一眼一定觉得伟岸,因为孔明身高一米八五以上;《三国志》作者陈寿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善于治国理政、打仗非其所长,这个评论造成的争议一直持续到现在;《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无所不能,但是命运不济,所谓“卧龙得其主,而不得其时”;当代游戏中的孔明,当然是同时代中智力最高者;民间的看法,论智力,孔明几乎是历朝历代最高者。各人自有自己的看法,星火辰只说说自己印象中的孔明,至于历史真实的孔明,那是任何人都无法复原的了。

一、诸葛亮祖籍今山东南部的临沂一带(琅邪),青少年时就随其叔父浪迹天涯,后到刘表治理下荆州一带生活了很长时间,因此,少年孔明已经对天下形势有很直观的认识

既然诸葛亮是如今山东人,那他身高一米八五以上也就不奇怪了,同为山东人的孔子还将近两米咧。据说他是汉朝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人,需知诸葛与葛本是一姓,又说诸葛一姓甚至与秦末反秦的陈胜大将葛婴有关,反正不管怎么说,诸葛一家到了东汉末年在世族大家中还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只是这个家族偏于没落。

诸葛亮在其父去世后,由其叔叔抚养,跟随其叔浪迹到淮南、甚至江东一带,其叔曾在袁术帐下任职地方太守,但要么没能到任,要么很快不驱逐,由此又随其叔父浪迹到刘表治理下的荆州。诸葛亮就在荆州北部一带住了下来,而大约此时,他大哥诸葛瑾出仕于孙家兄弟,后来成为东吴重臣。据说他们的叔父与淮南的统治者袁术、荆州的统治者刘表都有些故旧关系,因此少年时的诸葛亮,不仅因为行走天下见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和民生,而且也对各路军阀有着很深的了解。

二、青年诸葛亮居然没有出仕于刘表,只是与一群荆州名士交游,然而他并非无所事事,在他脑中《隆中对》中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其实早已经形成

诸葛亮没有出仕于刘表,恐怕并非刘表不知有诸葛亮其人,按理说诸葛亮的叔父与刘表有些交情,其妻族更与刘表有些亲戚关系。孔明没有出仕,一和他不情愿有关,二和刘表晚年其机构缺乏活力有关。不过,当时的年轻士人,有些声望家世的,大多也不会满足于一个低下的职位,这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孔明躬耕于南阳,这也是养名的举动,然而除此之外,孔明也趁着自由,开展了大量的活动,以充实自己。我们知道,读书躬耕、游历山水、与名士侠客相交游,是孔明当时的日常活动,考虑到他比较复杂的亲情、朋友网,实际上,孔明的足迹可以遍及中原、江东、荆州三地,事实上,荆州北部正是这三地交汇之处,而荆州的士人后来也分别为三国所用。

孔明的隆中对,绝非见到刘备或听说刘备后才形成的,这是出于他对中原、江东、荆州势力的综合判断,荆州即便没有刘备,或许还有其他人。跨有荆益、兵出两路的想法,其实早有历史借鉴,且不说秦末楚汉相争时,刘邦从汉中一路出陈仓而定三秦,这一路出兵早有先例,而后两汉之交,刘秀等人初起兵时就是先下宛城,孔明的一路出秦川、一路出宛洛,大约是对这两个成功经验的综合。甚至,与刘秀争夺天下的蜀帝公孙述还真的去实施过这个两路出兵的计划。然而,在一些军事大家看来,分兵两路,在蜀国本就实力虚弱的情况下,其实大不可取。但这个计划后来终究不能实行,因为关羽丟了荆州。

三、诸葛亮最初在刘备帐下的地位

有人认为刘备三顾茅庐是不真实的,星火辰认为是真实的,刘备在三家君主中根基最为薄弱,他能得人的首要在于他能够谦躬下士,而且以意气相投。初投刘备的诸葛亮不过二十七岁,比刘备整整小二十岁。

一个有趣的玩笑话,刘备正好比1961年出生的牛儿们大1800岁,诸葛亮正好比1981年出生的金鸡大1800岁,如今这两年出生人若工作在一起,大约可以感受一下是什么感觉?以明星为喻,刘德华遇到了余文乐,这就是两人的年轻差距。

刘备对诸葛亮自然是尊重的,然而他手下的宿将关、张等人都不喜欢。为什么不喜欢?不是因为才能、兴趣的问题,而是这个巨大的年轻差距。所以,你很难想象,真实的诸葛亮能像《三国演义》中写的那样去指挥关、张。由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即便是刘备部曲中的后起之秀——魏延(真实的魏延并非出自荆州降将,而是刘备部曲),他对诸葛亮也不是完全服气的。

真正听孔明话的,是荆州出身的年轻一辈,以及益州的一些年轻人,这是在刘备死后,其部曲凋零殆尽,刘备政权进入更新换代的情况下。

刘备军事上重关、张、魏延等部曲,荆州事务上或许对诸葛亮有所倚重,益州事务上则庞统、法正等人权任要重得多,其实孔明的前期表现,似乎更在沟通东吴方面。因为他与诸葛瑾的兄弟关系,他对东吴较为亲密的态度,因此征吴之战,刘备不征询诸葛亮的意见也就很好理解了。

四、做为蜀汉实际统治者的诸葛亮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的实际统治者。刘备托孤,是形势之必然,白帝城上不可能埋伏什么刀斧手(将托孤作为一种刘备权诈的阴谋,星火辰不认同)。当时的刘禅,根本无力应对蜀汉内外部的复杂矛盾,除了孔明可以托付,刘备已经找不出第二人来。刘备安排李严给诸葛亮当辅政的搭档,许多人只是看到了李严对诸葛亮的掣肘,事实上,在当时蜀汉内部荆州派、益州派矛盾重重的情况下,安排李严与其说是为了掣肘诸葛亮,不如说是为了平衡各派关系。

孔明治国的确厉害,他很好的在治国用人上一碗水端平,以至于等他后来拿下了李严,蜀国境内居然没有一丝风吹草动。李严被拿下后,诸葛亮事实已经成为能够左右蜀汉一切的权臣,然而他掌大权而不居,最终成就了忠臣的美名,这的确是他道德的极为高尚处。

至于孔明出祁山而征魏的军事行动,屡屡受挫,似乎证明了带兵打仗非其所长。而他不采纳魏延的出子午谷的奇谋,更被有些人诟病。然而,事实上,魏国比蜀国强大得多。当初刘邦出陈仓而定三秦,是赶上了关中被分裂为三个小国,且这三个诸侯都不得人心的时机。而孔明对付的,却是既强大而且已经铁板一块的关中,不能成功并不能说明他的军事才能不行。至于子午谷奇谋,星火辰认为根本不可行,且不说道路艰险,即便真的可以侥幸占领长安,也必然被陇上、河南两路来的魏军给歼灭。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在战术上或许算是奇谋,在战略上完全不可行。后来,到了唐朝,安史之乱,即便安禄山十万叛军占领长安,河南还有叛军占领的洛阳一带为保障,从陇上、泾原而下的回纥、唐朝联军照样可以将十万叛军冲垮。有河南为保障的安禄山大军尚且不成,何况意图侥幸占领长安的蜀军?

诸葛亮持重之策,是极为正确的!

五、历史上的诸葛亮的确智慧、忠诚、勤恳,这些与《三国演义》并无差别,孔明军政俱优,这是星火辰不同于三国志的看法,至于道术、易学之类的神秘休养,我想也是当时兵家的必修课

《三国演义》当然夸张了诸葛亮鬼神般的预测能力,然而,从那个时代的大将来看,对易经之类属于预测神秘学问有所研究,似乎是当然的。譬如说晋朝大将杜预,是公认的世之名将,他曾为《左传》作注,其中可以看出,他对易经是深入研究过的,因此对左传中属于预测学的东西解释得头头是道。由此,诸葛亮会预测学,也没什么奇怪的。然而,《三国演义》中的有些描写,的确过于夸张。


星火辰


南阳诸葛亮是南阳人吗?他和曹操是同乡吗?他为何背井离乡?有人天真地妄想,如果曹操三顾草芦,他能得到诸葛亮吗?他一身本领如何而来?为你揭秘诸葛亮鲜为人知的那些事

【诸葛亮现今谁能比?——后不见其比!】南朝有个叫殷芸的人,他的一本书《殷芸小说》里记载着一件这样的事:在诸葛亮死后110年,一天,东晋大将军桓温遇见诸葛亮时代,活了一百多岁的小史问道,诸葛丞相,今谁能比?百岁小使答道,葛公在时不觉其异,葛公殁后不见其比!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发明家举不胜举,左宗棠曾经把自己喻成“今亮”,白崇禧也把自己比作小诸葛,后人常说小诸葛、赛诸葛,但真正能相提并论的,恐怕无人罢了!

2012年法史学家俞荣根曾经做过一次调查,中华民族最受崇拜的人是谁?在收回的12280多张有效调查卷里,排第一的是思想家孔子,第二就是政治家诸葛亮。2005年日本《周刊文春》登刊过一份关日本最崇拜的一百位世界名人调查,中国只有两人入选,一位是排在28名的诸葛亮,另一个是排在87名的孔子。

【乱世孤儿诸葛亮的身世——原来是山东汉!】公元181年,东汉灵帝光和四年,诸葛亮(后封蜀汉丞相),字孔明,出生于徐州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临沂沂南县)。从小父母双亡,大哥诸葛瑾(后任东吴大将军),弟弟诸葛均和两位姐姐,还有一个堂弟诸葛诞(后封曹魏征东大将军)。一门三方为冠盖——蜀汉得其龙(诸葛亮),东吴得其虎(诸葛瑾),曹魏得其狗(诸葛诞)!

【南阳卧龙——为何去南阳?】时势使然,公元194年,诸葛亮的家乡徐州琅琊郡发生一起灭门惨案。公元193年曹操血战中原,他不是挽救狂澜,而是给各路诸候的战争推波助浪。当年,曹操的战斗也在中原有了立足之地,便派人把父亲曹嵩送回老家徐州养老。曹嵩装了一百多车的金银细软浩浩荡荡地到徐州,当时陶谦是徐州牧。为了让曹嵩在自己的地盘能安全并讨好曹操,陶谦便派军队保护曹父,没想到所托非人,军队头领见财忘义起了邪心,竟然灭了曹嵩一干人卷财下落不明。曹操知道后,那还得了!便率军徐州付伐陶谦,大屠百姓十多万,尸首堵路,血流成河。公元194年再攻徐州,战火殃及琅琊郡,陶谦向各路广发求救信号,只有刘备带一千余兵对抗曹操。

从此,刘备给14岁诸葛亮的心印象,徐州急公好义英雄和救星,而曹操却是残酷屠魔。诸葛亮一家,除了诸葛瑾留守祖业,其他人流迁南阳。

【诸葛亮的本事从何来——南阳十年】

诸葛亮17岁开始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郊行政属南阳),27岁才出山。这十年里他做了什么事?

第一是躬耕。亲自耕种是一面为解决吃饭、生活来源。一面是中国古代耕读传家文化必修课,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祠堂门口一幅对联:敬祖宗一柱清香必恭必敬,指子孙两条正路宜耕宜读。这就是全面指出当时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宜耕宜读是中国风俗传家文化。

第二是联姻。他和他的两位姐姐都溶入了荆州四大家族。(见下图)

第三是学习。当时中原战火四起,别人招兵买马,抢地争权。不善于作战的荆州牧刘表,对文化教育很重视,他高薪聘请300多学者,大办学堂讲座,诸葛亮一身本领,基本都是从那里学来。根据《荆州文学记宫志》记载,开设的内容有“训六经”学儒家经典、“讲礼物”学礼仪、“谐八音”学乐器、“协律理”学乐理论、“修记历”学天文历法、“理刑法”学法律。还有学习诸子百家思想等。

【满门忠烈,流芳千古《出师表》】中国至今最好的文章《出师表》!看了《出师表》的人不哭,其人必不忠!它体现了诸葛亮的君臣之道,用兵之道,治国立法之道。忠烈体现在,蜀汉托孤大臣诸葛亮,以北定中原兴复汉室为理想,先帝刘备临终前曾说过,禅如不能,可取而代之!这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托孤!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父子战死;而曹魏托孤大臣司马懿却是使用阴谋诡计,虽是享尽荣华富贵,但谋主夺位,大多子孙被迫当奴、洗马桶,为人所不齿。

中国历史上第一座武候祠为诸葛亮而建,后来建有千千万万座,就连他墓边的一草一木都受保护,后裔子孙人人为姓诸葛而自豪!而司马懿的故居,墓地都无人去查问,甚至认为姓司马而感羞耻。

【诸葛亮是怎么样的人】神机妙算、忠诚、百折不挠。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能说会算能言会道。治国理政、发明创造。懂音乐、会画能棋。甚至做饭炒菜都拿手。

战神白起一生与各诸候大战过76次,胜64次平12次,给后人印象又如何呢?

一个比四川大一点的地方,只活了54多的人——诸葛亮,当今谁可比!










追波逐流


🌹朋友们!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千古名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源于诸葛亮,是后世学习的榜样,效仿的楷模。聪明智慧的化身。

🎍诸葛亮(181—234年),复姓“诸葛”,字孔明,琅玡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

📚少年时,父母双双而亡,跟随叔父逃避战乱到荆州(今湖北省荆州市),隐居于南阳的隆中,博览群书,上通天文,下晓地理。

🎍志向远大,自比古代名人贤士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了:庞德公、庞统、司马徽、徐庶等名士,其智慧谋略为众人所公认,人称“卧龙”。后来,经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三顾茅庐”之邀,出任蜀国丞相,力助刘备建立蜀汉,谥号“忠武”。为后世留有《诸葛丞相集》。

📚唐朝诗圣杜甫称诸葛亮: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叙说了诸葛亮凭借才智,争取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诸葛亮创造的“八阵图”,成就了千古英名。展示了诸葛亮政治、军事上的谋略。

🎍223年刘备驾崩,根据刘备的遗嘱,诸葛亮辅佐年幼的后主刘禅(阿斗)治理国家。

📚227年,诸葛亮驻军汉中,准备北伐曹魏,临行前上表后主刘禅。希望刘禅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清明为政,北定中原;同时表达了报效先帝,誓师北伐的决心。写成了千古相传,读之泪下的《出师表》。

📕《出师表》:表现了诸葛亮以身许国的意志和决心。一生谨慎的诸葛亮,在那将“远离”之际,仍不放心,于是从对自已、对群臣、对后主三方面提出要求,劝勉刘禅要牢记刘备遗训,砥砺志行,用心国事,善理政务,采纳雅言。由已及人,情词恳切,语重心长。

🎍诸葛亮:一生好学,务事勤勉,兢兢业业;发愤图强。

🎍诸葛亮: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典范!世人楷模!


笑看东篱


一个知恩图报的人;

一个忠心耿耿的人;

一个胸怀坦荡的人;

一个志向远大的人;

一个公正严明的人;

一个大公无私的人;

一个管理有方的人;

一个忧国忧民的人;

一个从善如流的人;

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一个自信满满的人;

一个小心谨慎的人;

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一个足智多谋的人;

一个乐于创造的人;

一个口齿伶俐的人;

一个淡泊宁静的人;

一个鞠躬尽瘁的人;

一个不会飞的超人;

一个不一般的凡人。








说到诸葛亮,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已经成为睿智、贤良的代名词,也是诗人们争相咏颂的对象。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知五行识八卦,舌战群儒、借箭借风、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等等知名典故,让诸葛亮成为“智绝”第一人。

不过,这些故事大多都是罗贯中的文学创作,那么,真实历史上的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需要先抛开小说、戏剧,得从可信度更高的史料入手,来解析他的人生轨迹。

要说三国时期的历史,最能够相信的当然是陈寿所编的《三国志》,他本人就生活在蜀汉后期,耳闻目睹,加上师从蜀汉史官谯周,《三国志》虽不能全信,但却相对接近历史事实。

汉灵帝光和四年(181),诸葛亮出生在诸葛氏的聚居地琅琊郡阳都县,也就是今天山东省临沂市的沂南县。他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于是跟着叔父诸葛玄生活,诸葛玄和荆州牧刘表曾有交情,于是便带着诸葛亮到了荆州生活。

诸葛玄去世后,诸葛亮居住在隆中,“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在耕作之余,诸葛亮时常将自己比喻成古代贤臣管仲、乐毅,听说了的人都觉得他在吹牛,只有好友徐庶等人因为了解诸葛亮的才能,所以对此深信不疑。

后来,刘备进驻新野,徐庶投奔刘备,很受重用,他对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嘱咐道:“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非常信任徐庶的刘备亲自前往求见诸葛亮,且“凡三往,乃见。”见面之后,刘备询问天下大事,诸葛亮以著名的“隆中对”,确立了刘备的发展方向。

得到了清晰战略方向的刘备非常喜爱诸葛亮,并对关羽、张飞二人说道:“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可见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的地位。曹操南征荆州,刘备被迫逃至江夏,诸葛亮说道:“事急矣,请奉命求救於孙将军。”于是前往柴桑面见孙权,陈述道理,请求发兵。在诸葛亮巧舌如簧的劝说下,孙权“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

赤壁之战后,刘备取得荆州的大片地区,于是派信任的诸葛亮“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占领益州,又经常将政事交给诸葛亮,史书记载:“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章武元年(221),刘备称帝,册封诸葛亮为丞相。两年后,刘备又兵败夷陵,病逝白帝城。弥留之际,刘备叫来诸葛亮托付后事,他说道:“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诸葛亮也哭泣着道:“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刘备死前曾叮嘱刘禅道:“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于是后主继位后,诸葛亮更加繁忙,以致“政事无巨细,咸决於亮。”诸葛亮先是休养生息,示好东吴,当时南中诸郡叛乱,诸葛亮先是安抚,等到建兴三年(225),国内局势逐渐安定,他才发兵南征。

诸葛亮春季发兵,秋季就平定叛乱,班师回朝,并且通过这次南征,诸葛亮在南方补充了物资,于是“军资所出,国以富饶”。解决了后顾之忧,诸葛亮整顿兵马准备北伐,并在出发前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名篇《出师表》。其中字字恳切,情真意切。

建兴六年(228),“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陈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虽然后来因为街亭失守,第一次北伐被葬送,诸葛亮还是“拔西县千馀家,还于汉中。”一千余户人家为汉中进行了人口补充,可以说是北伐首战失利的一点补偿。

建兴十二年(234),诸葛亮病逝,享年五十四岁,哪怕是宿敌司马懿,在观摩蜀汉军队撤退后的军营布置时,也感叹道:“天下奇才也!”诸葛亮曾上表刘禅:“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馀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等到诸葛亮逝世,果然家中没有多余的财产,清贫而淡泊。

除了军事、政治的能力,诸葛亮还“性长於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陈图,咸得其要云。”后人评价诸葛亮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可见他才能之广博超群。可见,在真实的历史上,诸葛亮依旧是那个才华出众、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良相。


文踪旅迹


先说结论:品评三国人物,诸葛亮在我心中,可以排第二。

三国群星闪耀,然可胜于诸葛亮者,唯有曹操。

原因无二,只有曹操与诸葛亮,是三国时代仅有的两位,既是理论大师又是实践大师的伟大政治家。而曹操又略胜诸葛亮一筹。

诸葛亮,字孔明。孔明同志自27岁出山以来,短短4年之间,从一介布衣成为湖南湖北两省刘备势力范围内,实际上的最高行政长官兼三军总参谋长,这一年,孔明同志只有31岁;又用了6年时间,辅佐刘备,将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及陕西南部纳入势力范围,刘备集团虎步西南,政治实力、军事实力均达到顶峰。

至218年,诸葛亮37岁那一年(37岁,工龄只有11年啊),刘备进军汉中,诸葛亮坐镇巴蜀,其手中的实际权力及掌控的实际资源,可以说在汉朝已经进入前五(注意,那时还是汉献帝建安年间,大家可都是大汉的臣子,三家瓜分的名义上也还是大汉王朝的资源)。

老一代的曹操刘备逐渐老去,新一代的曹丕孙权诸葛亮逐渐崛起,而唯有诸葛孔明,是奇迹般的突然杀进这个权力场,凭借超凡的个人能力瞬间站在了最重要的舞台,成为最核心的主角之一。这感觉,如同三大巨头腾讯、阿里、百度,已划分好了互联网天下的基本格局,天下大势已定,后面最多跟着京东、360之类的二流玩家,忽然之间,今日头条却以火箭般的速度把前面的选手挑落马下,隐隐有了坐四望三的气势。

非超世之才不能为也。

公元221年以后,三国格局已成,223年刘备病逝托孤,那一年孔明同志43岁,成为一国总理兼蜀汉实际上的最高军政元首,独擎西南一片天空。又过了4年,内政问题基本解决后,我们所熟知的五次北伐开始,曹魏朝廷一日数惊,“诸葛亮”这三个字,那时真可谓是威震华夏。若不是碰上魏明帝这样深得其爷爷曹操真传的高水平领导人,调度有方,又会用人,蜀魏鹿死谁手,真的是尚未可知。

孔明同志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

孔明同志处微贱之时,常自比管仲、乐毅,可见他很早就对自己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盖棺定论,超越乐毅是基本实现了,但和伟大的管仲管夷吾比,还差得很远。管夷吾作为千年一出的奇才,我深度怀疑他是穿越回古代的bug,孔明同志略逊色于他,也不丢人。

而曹操,不必多说,论功业,打遍天下基本无敌手这还是次要的,关键是他凭借个人超凡的能力,整合了华夏,将华夏民族史诗级的灾难,整整推后了一个世纪。

曹操时代,匈奴、鲜卑、羯、氐、羌,这几个崛起的边疆雄族已然有了入侵中原的姿态,中原各大军阀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也有不少异族士兵,甚至南匈奴的主力部队都已深入到河北河南大肆侵略,中原持续衰落,神州陆沉…

军阀混战的民族内部矛盾掩盖了这更大的更危险的亡国灭种的危机,这才是比三国军阀混战更大的大势。

而曹操,几乎是凭一己之力,扭转了他那一百年的历史潮流,把边疆少数民族收拾了个遍。尤其北地乌丸,这个连袁绍家都得拍马屁的北疆强族,被曹操彻底打垮,再也没能翻身;关中祸害东汉百年的氐羌二族,被曹操干的不知胜利为何物,一支又一支的成编制归顺;南匈奴被收拾的俯首称臣,以至于曹操深入边疆腹地作战,匈奴各单于、名王不但供给粮草,还必须跪在路边“欢送”之。

曹丞相,天威也!

在曹操活着的时候,北境各少数民族哪个不是服服帖帖,唯曹丞相马首是瞻?待曹操一死,又有谁服过中央政府?

可以说,如果没有曹操,五胡乱华,这祸害华夏三百年的超级灾难会提前一百年降临,不知会多出多少生灵涂炭、血流漂杵的人间惨剧……

一代伟人啊。

但真正使两人超越同时代的,是其各自构建了一整套完整的治国理政和行军作战的理论体系,放眼整个三国,也只有他们二人做到了这一点,并将自己的思想传之后世,影响了千年。

而他们所取得的功业,也都是对各自理论体系的具体实践,完美的论证了各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

三国时代的一流人物中,孙坚、孙策是武人,刘备虽说受教于卢植,但后来也公开承认,自己是不读书的,而曹操和孔明同志却真正做到了手不释卷,业精于勤,这是他们与其他英雄拉开差距的关键因素。

而说到两人之高下,那么不论是在实际功业还是理论体系的对决上,曹操都略胜一筹,是三国时代唯一一个全面碾压孔明同志的男人。

曹操和诸葛亮,和同时代的人有着质的不同,他们是站在最高的云端俯视众生的理论大师,而在这个高度,在云彩的上面,他们看见的,只有彼此…

历史上曹操和诸葛亮只有一次交集,书信往来。或许正是因为对对方的欣赏,曹操赠送了诸葛亮“鸡舌香”五斤,英雄惜英雄啊!

借东风是神话、火烧赤壁是周瑜的计谋、舌战群儒是偶像神话、七星灯续命是神话、但是历史上的诸葛亮对得起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不怂历史


真实历史上诸葛亮到底是怎样的人?

我觉得,孔明是:


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

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人;

一个爱民如子的人;

一个清廉淡泊的人;

一个智慧超群的人;

一个才华横溢的人;

一个多才多艺的人;

一个胸怀坦荡的人;

一个志向高洁的人;

一个谦虚谨慎的人;

一个人格魅力光耀古今的人;

一个值得我们终生学习和膜拜的人!


天涯史馆


我是长安视界,我来回答|:

诸葛亮对于咱们现在的人来讲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个神人,天文地理,占卜性象,五行八卦,八索九丘糖他无一不通、无一不晓,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未出茅庐就知三分天下但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历史真实的诸葛亮,其结果可能真的要让你跌破眼镜。

民间文学从各个角度有意无意的在神话诸葛亮,民间给诸葛亮盖了一个庙,庙的两旁贴了一副对子,这幅对子的上联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下联是,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诸葛亮一生的事基本上都在这里,每件事都是惊天地、泣鬼神,那么历史上真正的诸葛亮有没有这么神呢?诸葛亮有能耐主要是指它在军事上的战绩,诸葛亮确实未出茅庐就知道三分天下。这在《三国志》隆中对里面说的很清楚的,诸葛亮没出茅庐的时候,躬耕陇田、好为梁父吟。刘备把他挖出来主要是看上诸葛亮是个战略家。

三国演义里说他一出山就是军师,拿着令箭,调动各路军队大将。其实真实的历史不是这样子的。诸葛亮是个战略家,刘备封他为军师中郎将,军师中郎将是主管后勤的管理,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地税局局长。通过收税供粮饷供应部队。他业务能力还没展现,资历也没有,所以不可能参加赤壁之战。因为刘备知道诸葛亮的口才好,所以把诸葛亮派到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刘抗曹,赤壁之战是周瑜一手抓一手干的,大家来看看历史上留下的诗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都是说周瑜的,没几个说诸葛亮的。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是说孙权的,也没有歌颂诸葛亮。非常可能是诸葛亮并没有参加赤壁之战的指挥行动,因为赤壁之战基本都是周瑜指挥的。

有人说那不会,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到这儿来,上知天文下晓地理。从一开始诸葛亮舌战群儒之后,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然后是下诈降书,下完诈降书,诸葛亮登场,设七星坛借东风,最后是直接火烧赤壁。这个过程当中还夹杂有庞统巧献连环计,从整个过程看,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作战,有人让我去赤壁之战的核心就是诸葛亮借东风,但事实上诸葛亮根本就没借过东风,借东风之类的事情,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只能说是神话。真实情况是周瑜出于长期在这生活了解这儿的气候,知道每年到冬季的必有一段时间是刮东南风。所以用火攻曹营是周瑜,跟诸葛亮一毛钱关系。

有人说,那草船借箭问题诸葛亮干的吧。可历史上这更是无稽之谈,历史上草船借箭这个事,但草船借箭的主角不是诸葛亮而是孙权。而且草船借箭的时间也不对,不是赤壁之战之前发生的,而是在赤壁之战之后五年发生的。濡须之战中,孙权与曹操隔江对峙,这边是曹操大将张辽,那便是孙权亲自带兵督战,当时第一战孙权就把曹操给打灭火了,之后曹兵坚守不出。孙权为了查看曹营水寨的虚实,有一天趁着大雾垂江,驾船前去,他怕曹孟德突然袭击自己,所以,鼓乐齐鸣,把自己的船弄成好像是一个送亲的船队。曹操看不清,不知道虚实,也不知道来了多少船,情急之下,他让士兵万箭齐发,这些箭通通受到了这些船的一边,不一会儿这个船就倾斜了。孙权说赶紧把船调一面,第二面也被射满了,然后载着这些箭回去了。这是发生在孙权身上的事,跟诸葛亮又是一点关系没有。

说到这里估计有的朋友就会骂小编这不是糟蹋诸葛亮嘛,我们了解的诸葛亮大名垂宇宙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你怎么能够说什么都不是他干的。咱们下面就说真实的诸葛亮到底干了哪些事。我们怎么去评价他。诸葛亮是个口才极佳,但是尖酸刻薄。他不但有舌战群儒这样的光辉业绩,还曾经直接骂死老王朗。王朗想凭三寸不烂之舌,两行伶俐之齿,说服诸葛亮降曹魏。这老头以为自己有能耐,他没想到诸葛亮的嘴皮子比他利落多了,他上来还没说话,诸葛亮先把话给递过去,你这苍髯老贼,皓首匹夫,满嘴白胡子的老贼白头发的皮匹夫,王朗这一口痰上来给憋住了,这诸葛亮接着又骂他,他的口气少来了,老头一着急就从马上掉下来死了,从这里可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口才和他的尖酸刻薄。

诸葛亮不光是个最佳辩手,同时还是一个好演员,大家还记得诸葛亮三气周瑜吧,当然三气周瑜也不是诸葛亮干的,但是柴桑吊孝确实是诸葛亮所为,周瑜死了以后,刘备派诸葛亮去柴桑吊孝。柴桑是现在的九江,汉代的时候叫做柴桑。诸葛亮一起来就开始哭:“失哉公谨,痛哉公谨。”诸葛亮掉眼泪都没用辣椒水,这就说明诸葛亮是个演技派的好演员。


诸葛亮有着很强的权力欲,有些好大喜功,不够审时度势,略微显得贪图虚荣,他在《出师表》里说自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当时蜀国在三国里国力是最弱的。《出师表》一开头就写道“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按道理说既然国力不行,到了生死关头,你赶紧关起门来好好的发展自己的经济,但诸葛亮反而大动刀兵,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有跟曹卫整天争天下正统,最后蜀国国力越来越弱,等诸葛亮一死,姜维一个人根本就撑不住。这和诸葛亮竭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有直接的关系。

你可以去看成都的武侯祠,上面有副对联写得非常好,

上联叫: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下联叫: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就是说你得审时度势。有人说诸葛亮对待下等人太宽了,一点都不严厉。但是这幅对联的作者告诉大家,无论是宽还是严,前提是得审时度势。面对当时天下的情况,蜀国易自保,易发展经济,励精图治,而不是主动地去攻打别人,国力耗到这个程度,诸葛亮为什么还要打呢?因为他知道自己的身体快不行了,他想在活着的时候建功立业。这不是为了蜀国,而是为了个人的千秋功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诸葛亮有点自私,图了自己的虚名。

说到这里很多的朋友真不服气,说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各朝各地人还要建武侯祠,供奉诸葛亮,把它缝成圣人一样的人物呢。其实大家伙要注意,这是罗贯中在美化诸葛亮,是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在有意识地推崇诸葛亮。其实这是告诉老百姓,诸葛亮那么大的能耐都不造反,都在忠心地辅佐皇上,你们的能耐能有多大,老老实实的辅佐我吧。吹捧诸葛亮,就是为了给大家政治洗脑,让大家不要造反,历朝历代的皇上以及皇上身边的知识分子都明白是怎么回事。都明白碰诸葛亮其实是保护自己,这种思维方式不光是影响了很多的文臣武将,连有些大文豪都深受迷惑,学过杜甫的不少诗,杜甫在诗里每月按照这个思路在吹捧诸葛亮,”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欢迎关注长安视界。更多纪录片、知识推送给您


长安视界


历史上的诸葛亮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个人在综合才能上比得过诸葛亮。

中国历史杰出的政治家,诸葛亮政治这一块,真没什么好说的,中国六大政治家之一,治国能达到百姓夜不闭户,道不拾遗这种境界,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包括现代都达不到这种境界,历史上也只有三国时期蜀国出现过这种现象。想了解诸葛亮具体的政治才能请看《中国通史之诸葛亮治蜀》。

中国历史杰出的军事家,诸葛亮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也是屈指可数,武庙十哲也不是摆设,虽然现代对诸葛亮军事才能争议比较多,但是也无法改变诸葛亮的军事地位,就谈诸葛亮能打的用兵高手司马懿,畏蜀如畏虎,千里请战,死诸葛吓走活仲达十万大军,最后只能感叹真乃天下奇才,后代因诸葛亮军事才能突出追封晋朝武兴王。这种军事事迹,历史上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有,历史上也没有人能做到诸葛亮这样让敌人惧怕到如此地步。想具体了解诸葛亮军事才能,去看《中国古代名将通史之诸葛亮》。

中国杰出的文学家,诸葛亮写的文章不多,一共就三篇文学作品《诫子书》《出师表》《隆中对》,而这三篇都是千古名篇,《出师表》《隆中对》更是被纳入现代中学教材,《诫子书》中的名句,也是随处可见,特别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很多公司办公室都能见到,我也非常喜欢这句话,我读高中的时候,我们教室就有这幅对联。

中国战略家的代表,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规划三分天,这种超前的战略规划,在历史上也没有几人能跟诸葛亮想媲美,刘备奋斗几十年还是一无所有,自从得到诸葛亮后,事业一帆风顺,联吴败曹,巧夺荆州,取益州,定川蜀,奠定三分天下称帝,都表现出诸葛亮超高的军事才能,未出定三分天下,这种远大的战略眼光,更是被后人赞颂,也让诸葛亮成为中国战略家的代表人物。

中国忠诚的代表,诸葛亮从出山辅佐一无所有的刘备,到最后死在北伐途中,这种忠心不二君臣,在中国历史上也罕见,明知是昏君,依然不篡权,忠心耿耿辅佐,培养一批批忠臣,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三国之后,诸葛亮一直是中国忠诚的代表。

中国杰出的发明家,诸葛亮发明也是挺多的,这里就简单说说诸葛连弩,这种可以一连十发的军事武器,出现在三国,是一种非常变态的武器,就向现代的机关枪,诸葛亮死后全部销毁,之后竟然没有人制造出来,直到现代才有能力复原出来,这种发明在中国历史上恐怕也没谁了,诸葛连弩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说明诸葛亮在国外也是有一定的声望。

中国杰出的外交家,诸葛亮用自己的外交才能,让强大的东吴跟一无所有的刘备联盟,并击败曹操,这种才能在中国历史上也少见,在刘备夷陵惨败后,东吴有盟友变敌人,诸葛亮又发挥其外交才能,重新联盟东吴,可见诸葛亮的外交才能之高。

中国“智圣”,中国智慧的化身,说起中国最聪明的人,人们首先都会说诸葛亮,现代说谁聪明,都用小诸葛来形容,诸葛亮一直就是智慧的代表,诸葛亮不但精通政治、军事、文学、发明,还精通音乐、绘画、建筑、书法、数学、物理、治军、阵法、奇门遁甲等,涉及领域非常的广,是个罕见的全能人才。


汐水柔情


首先澄清被神化妖化的诸葛亮,这些事情与诸葛亮无关

后人对诸葛亮的认识多有误区,这与《三国演义》有很大关系。这部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对诸葛亮做了过分的夸大,把诸葛亮写成了一个似妖似道似神仙,具有超凡能力的神人。为了抬高诸葛亮,把一些不是诸葛亮做的事情,按到了诸葛亮身上。如,孔明草船借箭,《三国志.吴主传》引《魏略》说:“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着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这是最早的草船借箭,发生在孙权身上。到了宋、元时期,说书人把这事按到了周瑜身上。《三国演义》就成了诸葛亮的专利。空城计,在三国时确有其事,不过故事发生在曹魏与孙吴的一次战斗中。主角是曹魏的大将文聘,孙权亲率五万大军包围文聘于石阳。敌众我寡,文聘急中生智,想出险招,下令将城里人都藏起来,全城鸦雀无声,死寂一片,他本人也躲在官衙里面不露面。孙权怀疑城里有埋伏,只好收队撤退了。在《三国演义》人物地点都变了,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谋略和胆识,作为小说还是很精彩的,但不可当做真实的历史来看。借东风,有人认为这个情节太神奇,甚至是荒唐无稽之谈。史书上虽然没有诸葛亮借东风这一说,只是在《三国演义》里面写到了。其实,罗贯中这样写诸葛亮倒并不过分。中国是个农耕大国,农民靠天吃饭,离不开对气象的观察和了解,以便安排耕作。长时间的实践,民间就总结出好多很灵验的看天经验,最熟知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傍晚黄胖云,明朝大雨淋”等等,都是很灵验。诸葛亮学识广泛,掌握这些常识应该不难。借东风之事,史书虽未记载,却完全有可能发生。东风可以借这个还可以理解,让诸葛亮玩什么奇门遁甲、禳星之类的玩意,这可真是在糟蹋诸葛亮了。说什么孔明仗剑步罡,祭来一天阴云,黑气漫空,故意引来魏兵前来劫寨,此时的诸葛亮像个妖道了。更可笑的是诸葛亮临死前亲自禳星,在帐中祈禳北斗,若七日内主灯不灭,吾寿可增一纪(十二年);如灯灭,吾必死矣。诸葛亮简直成了舞神弄鬼的江湖术士了,这是小说的败笔,也是对诸葛孔明的亵渎。以上这些神奇玄幻的事情,都与我们尊敬的诸葛孔明无关。

让我们看看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上的诸葛亮集忠、勇、智于一身

诸葛亮的忠诚,有两个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一个是刘备临死在白帝城托孤时,刘备奄奄一息之时,把儿子阿斗刘禅托付给了诸葛亮。刘备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才智一般,在三国风云变幻人才辈出的政治舞台上,前景并不美妙。因此,他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超过曹丕十倍,如果看着阿斗不成器,你就来做这个皇帝吧。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这话或许是真心的。这事如果放在利欲熏心的小人身上,正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呢,顺势上位,何乐不为呢。诸葛亮不为所动,为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份忠诚,让后人千古景仰。另一个是北伐。关羽死了,荆州没了,刘备猇亭大败,蜀国元气大伤。诸葛亮出山之时在隆重的规划,已经无法实现了。这一点诸葛亮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既然如此,他为什么知其不可而为之,还要坚持北伐呢?还是一个“忠”字。他不能坐以待毙,他为了报答刘备,宁可累死在北伐的前线,也绝不躲在后方享受安乐。这份忠诚,即使放到今日又有几人能及,怎不叫人感动。

诸葛亮以非凡的勇气,以弱抗强,主动向强大的魏国进攻,这份胆气足以让敌人畏惧。诸葛亮的主动进攻,变被动为主动,以进攻作为最好的防守手段。当同样具有超强能力的司马懿在遇到诸葛亮时,完全处在疲于应付的境地。司马懿无计可施,只有坚守不出,妄图以此拖垮蜀军。诸葛亮识破司马懿的诡计,实行军士就地屯田,做好了长期作战的准备。可惜,天不假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年54岁。

诸葛亮死了,司马懿少了一个最厉害的对手,当然十分高兴。不过,他在高兴之余,还有对诸葛亮的钦佩。这是英雄豪杰之间的惺惺相惜,是发自内心的赞叹。司马懿在查看了蜀军撤退后的营垒时,忍不住啧啧赞叹,说诸葛亮真乃“天下奇才”。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八阵图,是他超常智慧的体现。纵观诸葛亮的一生,他确实做到了“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他是中华民族的杰出代表,永远值得我们纪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