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


1.

17年在国内上映的电影《三块广告牌》,应该算是部老片子了。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老片子不一定代表经典,但这部电影是经典中的老片子,至今在豆瓣上保持着8.7分的超高评价。

马丁麦克唐纳的风格是一贯的黑色幽默,《三块广告牌》的开场也同样是荒诞不经,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明明是压抑的犯罪片,整部剧的背景音乐却轻快、舒缓,观众在看一场杀人游戏,仿佛大梦一场。

主角米尔德雷德的女儿在外出时惨遭奸杀,因为案情迟迟没有告破,她租下了高速公路边的三块广告牌,分别用红底黑字写道:"惨遭奸杀"、"还没抓到凶手?"、"威洛比警长怎么了?"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这位母亲将矛头直指镇上最受人尊敬的威洛比警长,在广告牌的影响不断地扩大以后,她一个人对抗着来自整个世界的恶意。

就算神父站在道德的搞点劝她撤下广告牌,出门被人用垃圾砸车,看病被牙医使坏,被整个警察局针对,她也一步没有退缩。她破口大骂虚伪的神父,用拳头制服捣乱的人,把牙医的手上戳了个洞,最后,她放火烧了警察局。

这位母亲孤身一人,被全世界不理解,但她用这种折磨自己的方式缅怀着自己的女儿。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她从前和女儿的关系并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恶劣。现在女儿死了,她在用这种方式来赎罪。

威洛比警长不堪病痛的折磨自杀,让人们对雷德的误会加深。

迪克森因为被雷德放的火烧伤,毁容。

愤怒招致了更大的愤怒。


2.

《三块广告牌》的荒诞程度其实完全比不上电影《荒蛮故事》,后者讲述了6个独立的暴力复仇小故事,它艺术、幽默又高级地讲述了人在失控的情况下,冲动的愤怒会引发的最坏的结果。比如公路上两辆迎面驶来的车子互不让道,司机互相殴打、追逐,以至于车子坠入悬崖,两个人因为车子的爆炸,双双死亡。

《蛮荒故事》同样也告诉我们,愤怒只会招致更大的愤怒。冲动的愤怒引发的恶果,没有人承担得起。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两部电影各有千秋,但区别就在于《三块广告牌》虽然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仇故事,但电影中的每一个人都选择了原谅,真正的救赎是原谅。

威洛比警长没有恨将自己推上风口浪尖的雷德,他死前匿名为雷德支付了昂贵的广告费,他还为每一个人留了一封信,告诉他们,人要学会爱和原谅。

性情暴戾的妈宝男迪克森因为威洛比的死而心情不好,他无缘无故冲进警察局对面的人家,将男主人从楼上扔下来,将其殴打致伤残。但当他因为烧伤住院的时候,那个人却哭着原谅了他。那个人是一切原谅的开端,是一切和解的开端。

他给迪克森倒了一杯橙汁,然后什么也没说,转过身去小声地抽泣。那杯橙汁,是迪克森的救赎,于是他也选择了原谅烧伤自己的雷德。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迪克森的鲁莽行为让他失业在家,夜夜买醉,但他却遇到了一个吹嘘自己犯罪的酒徒。他和那人打了一架,取得了他的DNA。

威洛比留下的信里,要迪克森学会爱和原谅,他现在原谅了雷德,还因为雷德女儿的案件,和那个自吹自擂的畜生拼命。他找到雷德的时候,雷德如实坦诚是自己烧了警察局,迪克森仿佛褪去了从前妈宝男的暴戾、幼稚和冲动,只是说了一句"不是你还有谁?"

双方的仇恨被一笑了之,这场灾难和仇恨的来源就是杀害雷德女儿的凶手。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所以迪克森和雷德相约一起去杀了那个酒徒,至于是否成功,影片没有讲。但从轻快治愈的背景音乐来看,两个人应该都选择了原谅。


3.

《三块广告牌》是一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复仇故事,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痛苦、压抑的,从女主角开头那个眼神迷惘地咬着指甲的镜头开始,压抑的基调就被奠定了。

这部电影没有惊天的爆炸,没有刺激的枪林弹雨,全程最大的矛盾就是有人偷偷放火烧了那三块广告牌,雷德冒着烧伤的危险爬上广告牌发愣。她误会广告牌是警方烧的,于是雷德和警察的矛盾升级到顶点。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马丁很会把控观众的情绪,影片开始直到快结束了,电影中的每一个人还在冷静地愤怒着,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着复仇。成功了也好,失败了也好,每一个人却更加痛苦。

救赎从一杯橙汁开始,迪克森和雷德互相原谅,威洛比也救赎了雷德。尽管那个酒徒不是凶手,但他在不同的地方犯下了同样的案子。

迪克森带着威洛比的遗志,揣着枪和雷德准备去杀他。

总之,车子上路以后,两个人明明同行,心却驶向了不同的方向。正因为迪克森选择了原谅,选择了爱,所以他想真正为了正义行动一次。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一切都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现实生活其实远比电影复杂得多,人们往往在真相和妥协之间难以抉择。但在那之前,当我们因为冲动而愤怒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愤怒的后果,我们是否可以承受。

如果雷德当初借给了女儿车子,没有让她步行出门,现实不会一语成箴。如果迪克森没有泄愤于平民,那个男人不会被毁了生活。如果雷德没有一把火烧掉警察局,迪克森也不会面目全非。但还好,所有人都选择了原谅。

尽管故事太残酷,但我影响最深的镜头,还是在清澈的晨曦微光中,雷德正在修葺广告牌下的花丛。她转过身来的时候,一头鹿正好奇地看着她。雷德手足无措地看着那头美丽的鹿,认为那是她女儿来看望她的化身。

《三块广告牌》:冲动引发恶果之后,赎罪有多难?

她对鹿说话时温柔的语气,是以前对女儿从来没有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