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改革中借调人员怎么改?

正者无畏89554146


作为长期借调过的“过来人”,遭遇过机构改革之“伤”,也因机构改革受益。先讲一讲我的经历:

我原来在一个大国企基层工作。大国企的机关,一般不直接调人,更不容允许直接分配毕业生,要求门槛是在基层有三年工作经历。所以,借调,就是一个“标准程序”,基本没有直接调动的,除非处以上干部直接任命,普通人员都是先借调、再考验、最后调入。这中间,有多种原因,被退回去的,有的是临时借调,有的是考验不合格,有的是实在没有编制。

我从基层,先是借调到厂里的机关,后来又借调了局里的机关,后来再借调总部的机关。反正你就是借调的,上级来借调人员,正式编制不愿意去,就推荐我这个借调的去。哪里借调,就去哪里。

坏处是抛家舍业,享受原单位的低工资待遇,借调单位不给你发工资和福利啊,你就是一个外人啊。好处是,接触很多高层次的人,学到很多东西。借调时间长了,单位离不开了,有机会就调过来了。没有借调这种机制,我们这种在基层的人,是很难出头的。借调人员往往要去写材料,写材料是苦差事,正是因为苦,正式编制不愿意干,才借调我们基层的去,就给我们发挥作用创造了条件。

机构改革,对借调人员冲击最大。一是,机构改革与借调人员没有半毛钱关系,二是如果非要说有关系,就是负面影响,有些机构改革就是为了赶走借调人员的。大机关,都有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循环。每次精简都是减借调人员,每次膨胀也是借调人员太多。

主要有三种借调;

第一种,成立联合办事小组。比如,搞一个大活动,多部门联合,从部门抽几个人挂帅,然后就从基层大量借调人员,租一个宾馆,然后开展工作。活动搞完,大多数回原单位,少量人被部门发现,就留下来继续借调,条件好的时机成熟的,可以调入。

第二种,部门临时工作。比如,人事处需要搞年轻化调研,找一个副处长挂帅,一个科长具体运行,然后借调一二十个基层人员,有懂业务的,有懂政策,也有会写材料的。这个临时工作完成,大多数也会回原单位,往往那两个写材料的留下,继续形成成果,被部门领导看中了,可能调进来。

第三种,部门科室缺人,提前借调物色人选。比如,法律部缺人,借调几个基层同志,先以帮忙借调的名义,借调半年一年,然后延长一年两年,甚至五年。被部门看中的,具备调动条件的,比如,上级给了编制的,就会调进来。

这个问题是一个顽症。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上级部门,也有难处,上上级的工作越来越多,人手不够,原来的人手中混饭吃的人多,或者指挥不动,或者不愿意加班吃苦,那就从基层借调。基层的同志,一是老实,二是心里有期待,三是反正到机关来了,回不去,然后特别听说,好用,能干活,能吃苦。

至于能不能调进来,取决于三个原因:一是部门领导是不是看中你,工作是不是特别紧缺;二是部门有没有编制;三是部门没有编制,能不能做通审批部门的工作,给部门增加编制。这三个条件,满足了,才能调进来。否则,你就挂着吧,最长的能借调十年以上。

好在,借调都是上级部门,下级不敢得罪。你借调走了,原单位不会欺负你,甚至还会巴结你,因为你毕竟去了上级部门啊,毕竟还能影响下级单位的事情。但也有缺点,比如,同事不买账,你都借调走了,凭什么占着位置?凭什么两面的福利都有?你没有给单位做贡献,凭什么还优先提拔你?有的单位为了平衡内部矛盾,对借调人员并不友好,借调人员还不敢反映,因为害怕两边都得罪呀。

总之,借调是一个途径。如果能去上级借调,尽量去,吃点苦,吃点亏,受点委屈,不算什么。毕竟你学到了东西,也锻炼了能力。上级的要求毕竟高,高压之下,锻炼你办大事的能力呀。再说了,你在原单位拿待遇,也少不了你,只是换个地方干活罢了。只要好好干,就有机会调进去。机构改革,与借调人员,没有关系,但是也有辩证的好处,机构改革,可能创造新岗位,优先安排借调人员的。机构改革,精简之后的再膨胀,也有借调人员带来机会。


职场火锅


原单位怎么改,被借调的人员就怎么改,和借调单位没有半毛钱关系。

就像是我家盖房子找人来帮忙,房子盖好了,住不住,卖不卖,跟帮忙盖房的人没有一点关系。

借调这种事,我感觉是挺FB的,好多人找各种关系借调到上级单位,时间到了也是赖着不回来,然后原单位有好事的时候,又找各种关系回来“雨露均沾”,让人恶心!!!


花间流焰


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已经于2019年3月份以前全面完成,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乡镇机构改革也将于今年剩下的两个月和明年全年这短短的时间内,全面完成。至此,建国以来范围最大、涉及人员和机构最广的一次机构改革,就将全面完成。几乎所有的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人员,都将进行一次最深层次的改革。那么在机关事业人员改革过程中,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借调人员,如果进行改革呢?是随原单位改革,还是可以趁改革的机会,进入借调单位工作,从基层人员成为机关工作者,或者从事业人员转身一变,成为机关公务员,最差也能调整到机关下属事业单位,改变工作和生活环境。这一点,可能是所有借调人员梦中所思所想的了。

实际上,借调人员企盼的,既然借调单位有需求,就应该在机构改革过程中体现这种需求,在涉改单位人员转隶过程中,对于单位因实际需要借调的人员,通过正式调动,或者针对性的考录,改变借调人员身份,解决借调单位的实际需要。这种想法只是一厢情愿。借调单位是否因职能需要,扩大编制和人员数量,这是组织、机构编制、人社部门等改革领导小组需要考虑的问题。即使真的扩大了,扩大后的人员如何填补,也已经有正式的规定和制度,招考必须公平公正,不可能针对例如“借调人员”这种固定群体,实行“萝卜招聘”,这是典型的人事管理方面的违规违纪行为。

机构改革过程中,人事是提前冻结的,在此期间,就连正常的空编招考、人事任免等工作,也需要经过特殊的审批,更不用说违规调动了。机构改革进入人员转隶阶段,也只是对涉改单位涉改人员进行安置,这其中包括单位的正式职工,包括领导干部和所有的干部工人,甚至还包括单位的合同工、临时工、人事代理、劳务派遣工等编外人员的处置,是去是留,留下来的如何安置,都会有具体的方案。唯独不包括借调人员,因为人事关系不在借调单位,必须参与原单位机构改革和人员转隶。

机构改革是简政放权政策的一部分,机构、编制、人员三精简,无论是在党政机构改革,还是在事业单位、乡镇机构改革中,都要得到体现。随着改革进程的推进,无论是机构数量,还是编制数量,都会呈绝对减少的趋势,各个阶层的党委政府,都有着消化人员编制的任务。领导职数会减少,一般人员岗位也会减少,尤其是市县基层,人员消化压力更大,本单位内部的人员都无法安置,更用不说考虑借调人员了。

过去,长期借调在各地普遍存在,上级借调下级,城镇借调基层,机关借调下属事业单位人员,一借调就是数年,有的甚至长达十年以上。下级单位尽管人员不够用,借调人员又要占原单位编制,工资也由原单位发放,却长期脱离岗位,给原单位工作和管理造成极大影响。由于借调单位普遍是上级或者主管部门,下级单位无法拒绝,只能默默承受。借调人员通过个人的努力,也能实现由借调变为正式调动的愿望,有的还能得到提拔任用。由于借调对基层和下级单位造成的影响,以及对借调单位人事管理造成的管理困难,组织、人事部门对长期借调人员进行了规范管理,要求借调人员全部返回原单位工作,除非十分必要,按程度、按时间规范借调之外,不允许无序借调、长期借调。机关、事业人员管理规范后,借调必须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办理相应的借调手续,而且规定借调人员不起超过六个月,否则就是违规行为。

另外,对借调人员的清理规范,是组织、人事部门管理的日常行为规范,和机构改革没有关系。借调人员想利用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改变借调身份,正式脱离原单位,成为借调单位的正式职工,这种想法极难实现,借调人员想趁机构改革,直接解决借调身份问题,基本没有可能性,只能选择回原单位踏踏实实工作,获得组织认可,通过职务晋升改变前途命运,或者直接通过公务员考试改变身份。


公事吧


关于借调人员,通常有这么几种主要类型:

第一是纵向借调。这种情形是两个部门间上下级隶属关系,通常是上级机关借调下级部门的人员最多,下级部门借调上级单位人员的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情况虽然最多见,但不是所有的借调都是因为工作需要。下面只要来个能干活的,一旦引起上级机关个别领导的关注,没说的,这个人来机关工作,不管机关人员多与少,能干活的人人都喜欢要。有的机关科室确实工作量很大,但由于受编制因素影响,存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但有的机关科室并非人员不够用,而是因为干活的人员有限。

第二是横行借调。这种借调是两个单位、部门直接没有任何隶属关系,而是两个单位的一把手个人感情处的很好,坐一起其中一个说我这边缺个干什么什么的人,另一个马上说我给你从我们单位物色一个,其实是把工作人员干脆当礼品送出去。

第三是应急性借调。这种借调是为了完成某项特殊的工作或任务,为了有利于工作的有力推进,临时成立相应的机构,不得不从各单位临时抽调一些人来开展工作。

第四是自我借调。个别有后台、有关系的,不想在原工作岗位上工作,通过关系借调到别的地方,甚至干脆以借调的名义脱离工作,在单位吃空饷,在外面干别的,这样的人在十八大以前非常之多。

不管属于那种情况,个人认为人员的借调应该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能使借调成为一种不正常的人事关系,实践中的借调没有严格的制度约束,随意性太强,借调要有具体的工作量化指标,完成了工作任务就应该及时返回原单位工作,不能一借就是好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如果确实因为工作的关系长期使用,就办理正常的调动手续直接调走,日常工作中基层人员人员紧张,机关却人浮于事,和各级的乱借调不无关系,借调来的人用起来得心应手,所以大家都热衷于搞借调。十八大前笔者曾调研过一个单位,编制107个,实际在编104人(空编3个),但这104人中实际在岗人员仅62人,42人因各种各样的借调而不在原工作岗位,几乎要占在编人员的一半,原本由107人干的工作,最后要靠62人去完成,这个工作量也就可想而知,当然,对借调人员的关系,最后归根结底还是要回原单位参加,因为你真正的人事关系是在原单位。


垚锡堃


题主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这题。

机构改革中借调人员怎么改?我的答案是:机构改革是以单位为对象,单位个体变动情况依单位改革方案而变化,借调人员改革也仅跟原单位和自身编制有关。


如果题主是机关公务员身份,那么借调不受原单位改革影响。

机关单位改革,无非就是单位合并、人员分流合并安置,这并不会影响个人身份变动,无非就是编制关系从A迁到B,吃的还是财政饭。

同时,正式借调前,组织部一般都会都下文,明确借调时间,借调时间到期后,再回原单位任职;万一借调期间原单位改革,那么借调期结束后回新单位报到。

如果题主是事业单位事业编省份,借调情况或许受影响。

不受影响情况:参考上述机关公务员类型。

受影响情况:假使题主原单位在改革过程中,单位性质从事业单位转为企业,题主事业编身份也转为企业编;或者索性被取消事业编身份了。那么,借调这个事,肯定就受影响,基本就是借调终止。


借调期间,单位参与改革对当事人而言,是一件相当悲催的事情。

举个例子,我在市里上挂期间,原单位改革,把我编制迁到新单位。在原单位,我是中层正职;合并到新单位后,新单位以我在外挂职,难以顾及新单位工作为由,把我职务免掉了;然后在参加岗位竞聘过程中,又用相同原因阻止我报名参选,我也是呵呵了。

因为职务被免,我的福利待遇一下少了好多,活生生的一部悲剧,也心寒。

如果原单位改革,借调干部就一定会面临我这个问题:

一方面机关合并,人员多起来了,但岗位没多(有些单位合并后,科室数量反而减少了),“粥少人多不够喝怎么办”?先摘借调人员帽子是常规操作;

另一方面,新单位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你是谁,所以在干部提拔的时候,压根就不会想到提拔借调干部。


我是@事业单位搬砖狗:3年乡镇街道基层工作经历,3年市本级机关单位工作经历;体制职场规则的观察者、解读者。关注我,一起了解体制内的那些事。

事业单位搬砖狗


借调人员和借调单位的机构改革毫无关系,你只需要关注你们原单位怎么改革就行了。

不过,借调人员确实是个尴尬的存在,在现阶段是很难解决的一个难题。尤其是上级部门借调基层单位人员,行政单位借调事业单位人员。现在虽然各级组织人事部门都在下文件禁止借调,但似乎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今天被清理回去的,明天又被别的单位借调。

借调人员的存在,我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借调单位工作确实忙,人手不够。大家知道,现在各级工作任务都很重,但是同时又在精简机构和人员,导致工作多人手少,只能通过借调人员来解决。

二是人情关系难以杜绝。尤其是上级单位借调基层人员,办公厅、组织部、纪委等强势部门借调其他单位人员。

三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现在来说就没有禁止借调的硬性规定,如果规定,但凡借调就追究借调单位领导责任,你看谁还敢借调。

总之,借调人员在当前社会是个特色的存在,并且,确实很难解决,尤其是导致基层一个劲招人,还总是喊没人。


中省直遴选


借调人员不参与借调单位的改革,除非确认调动

在机关事业单位,借调是常态。上级机关只要缺人干活,就会从下级单位借人来用,应付短期性的工作。按规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以完成相应的工作为限,借调限期一般不能超过一年;<strong>借调期满后返回原单位,由原单位妥善安置工作。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延长借调时间的,应提前向组织人社部门提出书面申请,重新办理借调手续。关键岗位、涉密岗位原则上不使用借调人员。否则,就是违规行为。

但现实中,很多单位借调工作人员非常随意,借调期满后,既不报告也不下文,自主延长借调期限,由此形成下级单位大量“在编不在岗”的现象。由于借调机关都是上级部门,即便出现这样的情况,下级单位也是敢怒不敢言。好多人因此一借就是好几年,借久了,有的人自己都不想回去了,可能就会出现题主所谓的借调人员怎么改的问题。

事实上,这样的问题根本不存在。上级机关借调你,只要一日不把你正式调过去,你就不能参与现单位的机构改革,你拿的工资还是原单位的,只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一般来说,借调单位机构改革,在改革前基本上都会对借调人员进行清理,该回去的回去,有意调动的,继续留用,待党组会通过后,提交编办或编委会审核通过后办理调动手续,按照三定方案定岗定编。

小公曾经也经历过借调,作为过来人,小公想对借调人员说两句:

1、被借调后工作态度一定要端正。上级机关借调你,无论出于什么目的,你的工作态度一定要端正。能干的多干点,反正都是力气活或者动点脑子,死不了人,在这期间,你可能学到很多你在基层学不到的东西,接触到你在基层接触不到的领导,对你来说,只会有好处不会有坏处。可能起初单位借调你只是为了应付临时性的工作,但你工作态度端正了,又肯动脑,能写得讲得干得,领导觉得你能干,也许就会想办法把你调上来。本来只是临时性的借调,也许就变成了永久的调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永远要记住。

2、借调后即便没有机会也不要抱怨。没有领导会喜欢抱怨是非的人,如果借调了没机会调动,该回去就回去,但在回去前,不要消极应对,不要消极吐槽,更不能抱怨搬弄是非,给人留下经不起事的印象。只要心态好,有能力,领导肯定会记住你,下次有机会了,他还是会用你,合适的时候,就会把你调过去。即便不能把你调过去,你给领导留下了好印象,结了好人缘,他在和其它单位的领导接触时,对方如果要人,或许他也会想到你把你推荐过去,给你创造新的机会。这就是借调的价值,勤动手,好动脑,喜帮人,结善缘,未来总会有收获,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编制所在单位怎么改,就怎改,与借调单位没有任何关系。

1、不管是行政部门改革,还是事业单位改革,统计的标准都是在编人员。借调人员人事劳动关系和使用编制,都在原单位,因此,按规定要参与原单位改革,和借调单位改革没有关系。

2、不排除借调人员会被调出原单位的可能。这次的机构改革,成立了很多新单位,如退役军人事物管理局、医疗保障局、行政审批局;但也有一些局被划转或者拆分了,如县一级的物价局、招商局等,那么人员怎么进行划转呢?“编随事走、人随编走”,职能划到哪,相关编制就划到哪,人员跟着编制走。举个例子:某个编制在乡镇的小姑娘,一直解调在某县直,但是正式借调迟迟下不来,因为现在都是逢进必考。行政审批局作为新成立的单位,统一管理许可审批,需要划转大量人员,又因为是窗口,好多县直人员不愿意去,不过只要能进城,乡镇的很多人愿意啊,所以,像这个小姑娘有进城的可能。

3、这次机构改革,很多借调人员得回原单位。

因为借调人员不在岗工作,仍然占有编制,原单位想进新人员也不可能,严重干扰了原单位的正常工作。有很多单位领导说想通过这次改革为契机,把人要回来,不回来,就让自己想办法正式调过去,别占着原单位的编制,干着别人的活。

更多考研、考公信息请关注“考研过来的基层90后”。请转发给需要的人


至爱晓笑生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

借调人员的编制在哪里、工资在哪里发,就在哪个单位参加改革。

这种情况一般是上级借调下级单位人员。借而不调成为常态了,长期借调对个人发展不利,调入前提是单位有空编有重要领导帮助协调。具备相应条件公务员身份转任相对容易,如果是事业编制调入机关只能走调任程序,难度大。

如果不具备调动条件还是早做打算回原单位吧。


思想者顿泽


单位任用专业技能人材,应该向组织部申请发借调涵,确实是专业知识对口的,而且能胜任这份工作的,应该发正式调动涵,属于用人单位正式员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