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1.你我的关系,还不到如此亲密

凌晨快一点,一位交情一般的朋友和我在微信上东拉西扯的聊了十几分钟后,突然提出要跟我语音聊天,也没说是什么事。因为很晚了,怕说话吵醒家人,我便说:“家人睡了不方便,打字行不?”她说“打字说不清楚!算了,不说了!”我说:“那好吧,晚安!”

后来我刷朋友圈的时候,看到她竟然刚发了一大段感慨说“我太受伤了,深夜想和人交心,也没有人理解,人心没有爱……人生太折磨……”

我以为她出了什么事儿,于是赶紧给她发微信问怎么了?结果她连发几十条信息抱怨我不听她倾诉,不理解她的感受。一开始我还跟她解释只是不方便语音,如果事情重要,可以打字。后来她越说越难听,说我对她不真心、自以为是等等,继而上升到人身攻击。

我实在忍无可忍,回击道:“我只是凌晨不方便语音而已,这点小事你就骂成这样?你说我不听你倾诉?你怎么不提我免息借你钱、免费帮你做项目的事呢?人要感恩,没有谁应该的无底线付出,也不会像你父母把你当三岁小孩哄!

她发了几个惊讶的表情,直接把我拉黑了。

我这辈子就被拉黑过这么一次!

我之前还很奇怪,为什么这个朋友,长相身材都不错,40多岁却仍单身,也没有什么朋友?

因为她太容易“受伤”了,觉得你对我好理所当然,而我任性天经地义。她忘了,相互倾诉不代表能随便在对方身上发泄情绪。何况,我和她的关系,还没熟到可以任性的地步。

成年人的交往,一定要认清彼此的关系和立场,切勿交浅言深。就算是父母和伴侣,也要考虑对方的难处,不能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去干涉别人的做法,否则只会把身边的人越推越远。

朋友、亲人、伴侣之间关系再亲密,也要懂得拿捏分寸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无话不谈,也不是所有的关系都可以分享。否则,不仅对增进感情没有帮助,还会为未来的矛盾埋下隐患。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罗子君和唐晶是多年闺蜜,因此罗子君对唐晶的男友贺涵一点也不避嫌,即使贺涵不顺路,她也一定要贺涵送她回家;唐晶也很信任子君和贺涵,在罗子君离婚后,叮嘱贺涵在工作、生活各方面都帮助子君。最后贺涵和子君日久生情,唐晶发现真相后和二人彻底决裂。子君心存内疚,伤心远走他乡。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所以,交朋友除了自己开心,还得将心比心。再好的关系,也不要随便滥用“朋友”的权利,侵犯对方的界限

2.感情里抓的越紧,伤得越深

在感情婚姻中,缺乏界限感也往往是许多矛盾的根源。

周一围在片场与女助理用同一个吸管喝奶茶事件曾被炒得沸沸扬扬,形象受损,网友们纷纷去周一围的太太朱丹的个人微博页面下“义正言辞”地为她鸣不平。虽然朱丹“大度”为丈夫“解围”,但内心何尝没有受到伤害呢?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反之,朱亚文因在快乐大本营上的一句“我已婚了”圈粉无数。当时节目里有个游戏,需要他表演公主抱,他选了何炅。何炅说为什么选我,他说“因为我已婚了”。朱亚文给够了自己妻子足够的安全感,所以他们两个人的感情才会如此的好。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感情中,和伴侣以外的异性保持界限,不是形式,而是要保护自己所爱的人不受伤害。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给与伴侣足够的空间和信任,不要随意干涉对方的自由,侵犯对方的边界,不要把爱,变为掌控。

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蒋雯丽由于不满丈夫拿死工资,逼着不愿离开医院的丈夫跳槽,甚至到丈夫单位大闹,她总想掌控丈夫各方各面,导致离婚收场。最后,她终于醒悟,说了一段话:

爱情就像手中的沙,抓的越紧,溜的越快。爱无需刻意把握,越想紧紧抓住自己的爱情,越容易失去自我、失去原则、失去彼此间应有的宽容和谅解。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刺猬法则”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尊重,保持合适的距离,谁都不喜欢被控制,在感情中,抓的最紧的,往往是受伤最深的。

3.不要讨论错在哪里,把正确的事情做出来

奇葩大会有一期辩论主题是“该不该让婆婆插手孩子教育”,盲人选手蔡聪以16:0逼败傅首尔,反对“婆婆插手孩子的教育”。


蔡聪认为, “插手”孩子的事,会容易让我们以孩子为中心,失去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我们应该先做好自己,当我们自己做好自己的时候,又何必担心孩子在我们身上学不到东西呢?

我们总是希望把最好的给孩子,父母是孩子的镜子,相比讨论“错在哪里”,把正确的事情做出来,才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毁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无话不谈


“插手”还有一个潜台词就是“我觉得你不行!”。过渡干涉孩子的自由,容易导致孩子失去自信,要么竭力想完成父母给的期望,变成“讨好型人格”;要么叛逆,处处与父母作对。适时的放手,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信任。

在公交车上我曾听到一对母女很温暖的对话:

一个六岁左右的小姑娘问:“妈妈,什么是畸形?”

妈妈回答说:“一个动物,生下来就和正常的不一样就是畸形。”

“没有眼睛呢?”“是畸形。”

“没有嘴巴呢?”“也是畸形。”

“没有手呢?”“那也是畸形。”

小姑娘坚持的问第四遍“那没有脚呢”。

妈妈温柔的说:“我不想再回答了,已经告诉你了三次了,我相信你已经懂了!”

小女孩马上开心地说:“妈妈,我懂了,没有脚也是畸形!”

给孩子一些空间,相信“他已经懂了!”

孩子不是我们的私人物品,也不是我们的人生道具,任由我们摆布。不要把爱,变成对孩子的心理界限的侵犯。

相信得到父母尊重和信任的孩子,长大了,也会成为一个有爱心、懂得尊重他人的温暖的人。

罗曼·罗兰说:“所谓幸福,是在于认识一个人的界限而爱这个界限。”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我们的家人、朋友也不是完美的。无论在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中,爱对方的界限,就是真正的接纳对方,而且相信,对方也同样爱着,不完美的你。

-END-

作者简介:麦穗儿,自由撰稿人,豆瓣阅读签约作者、蚂蜂窝游记作者。

平台简介:

顾一宸,青年作家,专注于情感治愈和励志分享,写暖床故事,泼酸辣鸡汤。

著有《如果觉得委屈就成为你想要的光》《我与你的惊喜是刚刚好的相遇》《管他努力有没有回报,拼过才是人生》《写作变现:新媒体爆款高效进阶》等书。

微信公众号:顾一宸(ID:guyichen6)。新浪微博:@顾一宸。欢迎前往微信和微博关注,阅读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